中江縣和三臺縣,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兩縣同為140萬人以上的大縣,面積也均超過2000平方公裡,同時還有大片相鄰的地方,先天條件也大同小異。而在過去幾千年中,由於凱江和陸路交通的紐帶,兩縣的關係也非常密切。
那麼到現在,中江和三臺,哪一個縣的發展狀況更好呢?我們從經濟規模、交通狀況、發展潛力和發展機會四個方面展開。
論經濟規模,中江和三臺其實一直都是高下難分的。由於兩縣現階段的產業規模都相對較小,且人口相近,長期以來,兩縣的經濟總規模差距並不大,有時是中江略高,而有時則是三臺略高。2019年,三臺縣經濟規模約379.7億,而中江為379.2億,差距微乎其微。而2018年,則是中江略多於三臺。因此,經濟規模的比較,暫時還難以分出兩縣的實力。
交通方面,中江目前建成有一條鐵路,兩條高速公路,一條快速路,在建有兩條高速;三臺無鐵路,建成兩條高速,一條高等級公路,在建一條高速。不過,由於中江南部鐵路對於中江暫時沒有實質用途,因此兩縣的交通條件目前來看也差不多,中江略好;而未來的交通線路中,中江還有一條城際鐵路,兩條市域鐵路線路;三臺則還有兩條城際鐵路,無市域鐵路。從未來的交通線路來看,兩縣同樣平分秋色。總的來講,兩縣現在及未來在交通方面,並沒有太大的差異,中江稍好一點。中江交通的優勢,在於銜接成都、德陽比三臺更好。而三臺的交通優勢,則在於銜接綿陽重慶比三臺較好。
發展潛力方面,中江是德陽新興的產業基地之一,有凱州新城產業區;三臺是綿陽南向發展的主要區域之一,北部的蘆溪產業園為綿陽科技城的組成部分之一。不過,由於凱州新城背後有成都和德陽做支撐,而三臺縣的產業更多還是依靠縣內和綿陽的外溢產業做支撐。在這一點上,中江的發展潛力,比三臺更大。
而發展機遇方面,中江面臨的是成都東進和德陽東向發展,以及成都德陽眉山資陽一體化發展的大好機遇,對中江非常有利;而三臺的發展機遇,則主要還將取決於綿陽向南發展的力度。而目前來看,綿陽南下,短期內還不會大規模涉及。因此,中江面臨的發展機遇,也好過三臺。
總的來說,現在的中江和三臺,雖然基本上還處在同一水平線,但是從兩縣的發展趨勢來看,未來的中江,或許會走得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