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決抑鬱症患者的憤怒情緒?

2021-01-11 騰訊網

我們經常發現,抑鬱症患者存在憤怒情緒。抑鬱症患者往往是消極和煩躁的,可能甚至有些時候當憤怒爆發時是爆炸性的。他們的憤怒如果不好好管理,可能會導致許多負面後果而進一步地深化他們的抑鬱。當他們由於情緒失控並攻擊他人,特別是那些他們深愛的和最為依戀的人,而使他們感到羞恥和內疚時,尤其如此。

與一個抑鬱的人在一起時所面臨的困難(源源不斷地消極、消失的幽默感、缺乏熱情和激情等),會令已經緊張的關係很容易在憤怒浮現並以破壞性的方式表達時破裂。因此,解決抑鬱症患者的憤怒情緒和為他們找到各種方式去更好地管理情緒是治療很重要的部分。

01 憤怒和習得性無助

當人們感覺他們在某一方面受到傷害或欺負,並感到無法為之做任何事時,他們會覺得無路可走、憤怒,最終感到無助。有可能是外在的環境損害到他們,但更多時候是內在的原因,比如覺得自己沒有價值或者註定失敗,所以不需要任何有意義的努力去改善自己的境況。

一些專家學者通過研究發現,幫助抑鬱症患者認識和適當地表達憤怒是治療的重要部分。麥可.亞普科(2001)表示同意這一觀點並進一步討論,憤怒有時是作為對「次級控制」問題的澄清,即當處境本身不容易變更時,幫助抑鬱症患者改變ta理解該處境的意義。另外,還有專家學者建議,辨別「什麼是可以或什麼是不可以控制」的催眠和行為策略能有效地減少,甚至防止由感覺傷害的情緒所滋生的憤怒;同時,其還提出以新的觀點或方法去解釋人生經驗的意義,認為可控性是普遍使用的策略,並可以用催眠幹預來提高效果。

02 催眠處理抑鬱症中的憤怒問題

在早些時候,很多文獻中描述了許多幹預方法用來幫助人們更有技巧地管理情緒而不是成為抑鬱情緒的受害者。但是催眠作為這方面的治療工具並沒有受到多大的關注。

然而,隨著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多人關注到催眠在抑鬱症治療中的獨特作用,強調利用臨床催眠教導患者迅速地察覺到自己的憤怒或消極情緒,並有策略地中斷並以有益的方式引導它們。

可以通過催眠教導患者去:

(1)辨認憤怒情緒的個人觸發事件,並通過教導增加自我能力感的催眠技巧去打斷強化憤怒和其他症狀的無助感;

(2)在情緒升級之前,辨認自己的煩躁情緒,如果可能的話,澄清令自己憤怒的相關的情緒並對之重新構建意義;

(3)自我安慰和降低煩躁,建立更現實的期望;

(4)用自我催眠技巧去管理自己的情緒,以防止將來症狀復發。

這樣,憤怒情緒一開始就不太可能產生。而且,無論單獨或者合併,這些治療方式和目標都是用來積極教導患者幫助自己提高應對、做決定和處理人際關係的技巧。

所以,有許多不同的方式方法去應用催眠以及基於催眠的治療策略,從高度結構化和直接的方式到較少結構和更間接的方式,且催眠作為治療工具的具體體現價值將反映在各個治療階段中。

相關焦點

  • 春天情緒波動大 如何區分抑鬱情緒和抑鬱症?
    04-11 12:14:19 來源:健康人報微信公眾號 春天,由於天氣變化多端,情緒也容易因此受到影響,在春季的各類精神疾病中,抑鬱症較為常見。一般情況下,遇到事情不順遂時,難免會心情不好,這是很自然的現象。那麼,到底如何區分抑鬱症和抑鬱情緒呢?
  • 如何幫助社會上的一些抑鬱症患者 幫他們找回缺失的情感
    現在社會上抑鬱症患者越來越多,那是什麼原因導致他們越來越抑鬱的,其實他們情感上是有所缺失的,如何幫助他們找回缺失的情感,小編認為呢,主要是靠一些社會上的力量,以及家庭生活的力量。在生活當中呢,應該多陪伴一下患者,照顧一下患者的特殊情緒,多多的關心患者的情緒變化。讓他們在一個有愛的環境下成長,感受生活的快樂,感受情感的溫暖溫馨。今天小編就來說一說,社會當中應該如何去更加的關注抑鬱症患者呢?
  • 抑鬱症離我們真的不遠,不被理解加深抑鬱,如何應對這一情緒呢?
    大多數人對抑鬱症患者都存在著嚴重的誤解,他們認為對方太矯情,承受能力太差,只要換一種積極的態度生活就會改變現狀,這種無法言說以及不被理解的感覺使那些深陷抑鬱深淵的患者更加不自信,他們會認為自己是沒用的,這種自責情緒隨著時間和異樣的經歷變得越來越嚴重,而且對這個世界充滿了絕望,最終導致抑鬱加深,若沒有得到正確的治療和恢復,那麼很容易走向極端。
  • 抑鬱症是怎樣一種情緒感冒?
    如果早期發現患有抑鬱症後,家人和社會在對抑鬱症患者關心幫助的同時,及時勸患者進行就醫治療,使病情得到緩解,就會進一步避免或減少對家人和社會的危害。【心理諮詢專家戴光明】  隨著季節的轉化,尤其是秋天的到來,出現厭食、疲乏甚至抑鬱情緒的機率會隨之增加。因為季節的轉換和人體的內分泌系統的轉換有一定的關係。正是這種相關性,才導致了所謂的「秋季抑鬱症」。
  • 同樣是抑鬱症,到底是男性患者多些,還是女性患者多?
    曾有幾次,粉絲後臺發問:「抑鬱症患者是男性多些呢?還是女性多些呢?」「不是說抑鬱症患者女性比較多嗎?為什麼我接觸到的抑鬱症患者都是男性?」「女性比較情緒化,按理應該更容易得抑鬱症吧?為什麼我遇到的都是男性抑鬱症患者?」……
  • 為何抑鬱症患者日益增多?三個症狀一出,可能是抑鬱症已找上門了
    其實,患抑鬱症的人還是很多的,全球約有3.4億患者,我國的抑鬱症患者已經超過了2600萬,但只有不到10%的人接受了專業的治療。為什麼越來越來多的人患抑鬱症?現在的人壓力都很大,大多數人是不懂如何去排解這些壓力的,就會導致抑鬱傾向出現。
  • 抑鬱情緒≠抑鬱症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張青梅通訊員儲潔雅、魏星)據世界衛生組織估算,全球共有約3.5億名抑鬱症患者,作為一種常見病,抑鬱症已成為人類第二大「殺手」。但需要注意的是,日常生活中的抑鬱情緒並不意味著患了抑鬱症。
  • 衝動,情緒起伏,你或許得了躁狂抑鬱症!如何預防發病
    這種疾病也稱為躁狂抑鬱症,是一種躁狂與抑鬱交替發作的類精神疾病。那麼躁狂抑鬱症有什麼特點,該如何判斷是否患上?情緒表現躁狂抑鬱症在情緒上兩極化,主要表現為:情緒時而高漲,時而低落;時而情緒爆發,時而黯然無語。激動的時候,睡眠時間明顯減少,消沉的時候,一天無所事事。
  • 抑鬱症測試題目 醫生教你認識抑鬱症
    12、這段時間你是否一直處於憤怒和不滿狀態?  13、你對事業、家庭、愛好或朋友是否喪失了興趣?  14、你是否感到一蹶不振,做事情毫無動力?  15、你是否以為自己已衰老或失去魅力?  評分標準:請在符合你情緒的項目上打分:沒有0分,輕度1分,中度2分,嚴重3分。
  • 抑鬱症患者最痛苦是在什麼時刻—烏魯木齊南湖醫院
    這些瞬間被記錄了下來,收錄在攝影師張楠專為抑鬱症患者拍攝的一系列照片裡。照片記錄了抑鬱症患者表現出的各種各樣情緒。張楠把作品起名為《皺起的霧》——他說,起這個名字,是因為情緒如霧氣一般,能感受到它,卻又抓不到。拍攝的想法起源於2017年夏天。「想了好久,一直想做的一件事,就是去拍一些抑鬱症的朋友,雖然知道你們不願意面對鏡頭,類似的情況我常常也會感同身受。
  • 一個抑鬱症患者的內心獨白是怎樣的呢
    但是對於抑鬱症患者來說,內心獨白的時候就比較痛苦,因為那一刻自己本身的心理能量是比較薄弱的,也是比較脆弱的。當自己無法想通的時候,就會敏感而憂愁。對於抑鬱症患者來說,當產生了內心獨白之後,就會開始胡思亂想,就會想著自己怎麼那麼孤獨,自己怎麼那麼難受,自己怎麼那麼不被人理解,所有的所有都指向自己,指向最脆弱的自己,指向最痛苦的自己。
  • 心理學家:千萬不要對抑鬱症患者說這3句話,否則他會更緊閉心門
    「你看著哪裡抑鬱啊,狀態不挺好的嗎」,這句話其實就是在根據「外在形象」來判斷一個人有沒有抑鬱症。顯然,這是錯誤的。在人際生活中,抑鬱症患者和普通人看起來沒有什麼兩樣,甚至有些抑鬱症患者還有說有笑,他們叫做「微笑型抑鬱患者」。還有一種抑鬱症叫「躁狂抑鬱症」,也就是一個人的情緒在「極度的亢奮」和「極度的抑鬱」之間來回波動。
  • 抑鬱症和抑鬱情緒是有差別的:抑鬱症一般不傳染,抑鬱情緒會傳染
    就比如說:來訪者有很多的情緒問題,這些情緒問題其實是帶有傳染性的。多接觸正能量的人,內心就會變得更加正能量;多接觸負能量的人,渾身都會充滿了負面情緒。每一種情緒的出現,都會帶給自己每一天不一樣的心理感受。曾經遇到一位朋友,他問了一個問題:抑鬱症是可以傳染的嗎?其實對於這個問題,直接回答傳染,那麼心理諮詢師都會被傳染了。
  • 讓抑鬱症患者和折磨抑鬱症患者的患者都顛倒三觀的《多餘的話》
    前面我講了許多對抑鬱症患者(考拉)說的話,連結在這裡:病急亂投醫的抑鬱症朋友多保重!我的抑鬱症文章匯總(劇終合集)人之將走,其言也善 寫給每一位飽受抑鬱之苦的人們!臨別贈語:抑鬱症是你人生的分水嶺,反著來,遇見未來更好自己!
  • 四川抑鬱症患者 超半數未及時就診
    來自四川省醫院的數據顯示,我省抑鬱症發病水平已達到10%左右,2012年,省急救中心平均每日約接診兩名因自殺導致人身傷害的病人。此外,心理專家表示,絕大多數有自殺傾向的人可以通過前期的幹預避免,但目前我省超過50%的抑鬱症患者未及時就診。
  • 抑鬱症患者如何激發被忽視的自愈潛能?自我心理治療只需4步走!
    作者:周雲騫,心理社工,綜融心理與社會學者,心理學院研究生,致力於心理學讀書公益和關愛抑鬱症公益。我將餘生獻給中國的心理社工、心理治療事業,離我正式執業還剩6000個小時!我帶你用3年時間學完心理學本科到研究生的全部課程。在昨天我的文章中,講到了人的思維的4個維度、8個方向,也指出了抑鬱症患者在單一維度上的誤區。
  • 如何在前往抑鬱症的道路上及時懸崖勒馬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在今年4月發布的關於抑鬱症的實況報告,目前全球至少有3.5億名抑鬱症患者,自殺也成為15~29歲年齡組人群的第二大死亡原因。不久前演員喬任梁的去世,使人聯想到近些年發生的天才歷史少年林嘉文、演員張國榮、陳琳、賈宏聲、尚於博等因抑鬱症走上不歸路的事件,大眾對抑鬱症的關注度急升,網絡上也相繼出現了各種抑鬱症心理測驗。
  • 抑鬱症患者自述:「我並不會整天以淚洗面,而是在假裝輕鬆」
    關於抑鬱症相信很多人多少是有所了解的,但是很少有人真正地去了解,導致對抑鬱症產生了很大的偏見,而且很多人認為患上抑鬱症是一件好事,那麼下面我就給大家帶來一位抑鬱症患者的自述,希望大家能夠理解以及認識抑鬱症,並不是抑鬱症患者矯情而是病了,患上抑鬱症後那種痛苦很難想像,並不是好玩,下面進入正文。
  • 抑鬱症跟懶、矯情、不堅強、脆不脆弱沒有關係!請你不要傷害患者
    抑鬱症患者的兩大核心症狀: 症狀1持續情緒低落,開心不起來,覺得悲傷、或悶悶不樂。 他們所表現出來的「脆弱」與「不堅強」,包括整天情緒低落、悶悶不樂,什麼事都開心不起來、覺得悲傷,其實這是他們情緒低落的典型症狀。
  • 懷疑自己有抑鬱症如何自測?患上這種疾病多久能恢復正常?
    抑鬱症不是洪水猛獸,也從不會給他人造成傷害,但當我們嘲笑「網抑雲」、拒絕理解抑鬱症,甚至忙不迭要與他們進行切割的時候,或許正說明了一種不接受負面情緒、不接受「非正常人」的傲慢。相信我們所有人都聽說過抑鬱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