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整天就打遊戲,什麼事都不做...」
「你出去找點事做吧,整天待在家裡幹什麼?!」
「你堅強一點!打起精神來,多大點事,那個XX還得了癌症,人家也沒有像你…」
這是很多人對抑鬱症患者的「勸解」,可...你真的理解他們嗎?
抑鬱症是一種疾病,一種失去活力,失去了正確感知快樂、高興、興奮、悲傷和痛苦這些能力的疾病,跟懶不懶、堅不堅強、脆不脆弱沒有關係。
正確認識抑鬱症,停止你的評判
抑鬱症患者的兩大核心症狀:
症狀1持續情緒低落,開心不起來,覺得悲傷、或悶悶不樂。
症狀2持續興趣普遍的下降或缺失、或者愉悅感喪失。
另外,還伴有一些其他的症狀,比如失眠、早醒、食慾和體重方面的改變...
如果自己或身邊的人出現下面兩種症狀中的其中一種,就應該考慮抑鬱症的可能,尤其這種症狀持續超過2周還不能緩解,就一定要重視。
抑鬱症患者所表現出來的「懶」,包括哪也不去、什麼事也不幹、整天就待在家裡,其實這是他們興趣減退的典型症狀。
他們所表現出來的「脆弱」與「不堅強」,包括整天情緒低落、悶悶不樂,什麼事都開心不起來、覺得悲傷,其實這是他們情緒低落的典型症狀。
抑鬱症的可怕之處,常人難以理解
有些抑鬱症患者,會玩手機打遊戲成癮,有的會嗜酒如命,甚至有的會吸毒,知道為什麼嗎?
因為他們不能正確感知,很多名人明星抑鬱症患者描述:
「抑鬱症令我的人生像一條黑色的隧道,你根本看不到前面有什麼東西,完全失控!」
此時有的人就會找一些東西來麻痺自己,讓自己沉淪下去。
比如玩遊戲、吸菸、喝酒、吸毒等,這些東西極易讓人上癮,久而久之就會成癮,掉入一個更深的泥潭。
這就是抑鬱症的可怕之處!
可就可怕在患者不能正確感知。患者的情緒、感知能力是不受自己控制的,會莫名其妙的持續情緒低落,對什麼事都不感興趣。
甚至吸毒成癮、悲觀厭世、生無可戀!這就是偶像張國榮,為什麼會在24樓露臺上徘徊1個多小時後,一躍而下自殺的原因!
常人看來,這難以讓人理解。
治療抑鬱症,找到一個好醫生是關鍵
抑鬱症並不是不能治癒的疾病,及早幹預和接受治療是可以治癒的。
而治癒抑鬱症的關鍵在於患者及家屬是否正確對待!
如果患者及家屬對抑鬱症有所認知,能夠意識到有患抑鬱症的可能性,並及早到精神心理專科醫院進行檢查治療。
那麼治癒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效果也更好,花錢也更少,關鍵是少遭罪(抑鬱症是一種很痛苦的疾病,不然張國榮也不會跳樓了)。
治療抑鬱症,不比治療其他疾病,它的病因很複雜,復發率又很高,所以找到一個好醫生是很關鍵的一步。
遠遠不只是開開藥而已,抑鬱症是一個大家族,在這個家族裡包含了很多抑鬱症類型,每一種的抑鬱症類型的治療都是不一樣的,甚至有些都不用吃藥的(公號廣東同華心理醫院有全套解讀)。
一個好的精神科、心理科醫生會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建議患者做相應的治療。
好的醫生會陪患者和家屬一起制定一個康復計劃,什麼時候吃藥,吃多少,什麼時候做什麼樣的治療,在家如何和家人相處更有利於病情的好轉,引導患者制定目標,慢慢培養患者興趣,走出抑鬱症,回歸社會。
治療抑鬱症是一系列科學有用的治療方式,需要找到一個好醫生,而不是找一個只會開藥的醫生。
寫在最後
千萬不要覺得抑鬱症離我們很遠,全球3.5億人飽受抑鬱症痛苦,我們身邊就有抑鬱症患者!
請不要認為他們就是「懶」、「不堪一擊」、「脆弱」、「不堅強」...
就如文章開頭,我們在沒有了解抑鬱症的情況下,有時候我們「好意」的「安慰」或「勸解」會無意間傷害到患者。
如果你身邊有抑鬱症患者,請理解和鼓勵他們去看醫生,他們需要一個好醫生的幫助才能走出抑鬱症。
如果你是抑鬱症患者,我知道你很痛苦,但請一定要看醫生,戰勝抑鬱症。
世界和我都愛著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