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鬱症患者:當我不記得我是誰時,請多點耐心告訴我

2021-01-08 大河水

抑鬱症患者的記憶功能受到注意和情感的影響較大。患者記憶力明顯減退,具體表現為短時記憶和瞬間記憶能力下降,自由聯想、粗質回憶和再認的困難。在整個病程中患者的長時記憶保持較完整。參加調查的500多名網友,57%的人認為抑鬱症患者會造成不可逆的腦損傷。43%的人認為不會。73%的網友認為抑鬱症痊癒後性格發生了改變,僅僅只有27%的網友認為抑鬱症痊癒後會回到原來的性格,不會改變。

抑鬱症後會導致性格改變嗎?抑鬱症患者可能再也回不到從前!

從上面的調查,我們是否可以大致得出這樣的結論:

1、抑鬱症不會對智力造成過多的損傷。有部分人因為抑鬱,反而增強內省能力和學習能力,增強了智力。我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我是一個告別大學10來年的大齡青年,能考上研究生,並且在班級上排名前8名,說明抑鬱症對智力影響是有限的。但是這也許也和我本來的知識基礎和外向直覺思維的人格特質有關。

2、抑鬱症會對性格造成很大影響。你原來那個愛說愛笑的逗比性格,痊癒後可能再來回不去了。也許會關注心理學、生命哲學、醫學、宗教,可能會對純粹賺錢的功利性職業失去了興趣,轉而去助人和文化事業。這些性格特質發生的轉變,按照我之前介紹的榮格理論,就是你回歸到了你的第一官能,或者說你的第二官能和第一官能,發生了切換。原來的那個愛說愛笑的你,其實是你偽裝的,是你想成為的那個人的樣子,也就是你的人格面具!抑鬱症,只不過是幫你摘了下人格面具,讓你勇敢去面對真實的自己,痊癒後更像是回歸到了童年。

抑鬱症痊癒後——更像是回歸到了童年

大腦不可逆,性格一旦切換,也很難回到以前一模一樣的性格特徵。即使你還是使用人格面具,但是你的內心也早已植入了另一個人,那個人是你一直想成為卻當前成為不了的人!你會選擇和你想像中的自己相似的人交往,成為朋友,只為彌補自己的遺憾。你愛上了這個人,其實不是真的喜歡他,而是喜歡他身上的你自己的影子。

就好比那個INTJ的民間療愈師們,本身是非常擅於偽裝的人,也是喜歡判斷對錯和管理控制他人的人。或許以前從事的商業工作其實也是唯利是圖的。但是抑鬱症好了以後,他性格發生了改變,即使還在使用偽裝,但是內心已經植入了另外一個博愛的人INFJ的影子,極力想助人,哪怕是自己水平不夠的情況。但是為了創業理想,又不得不去從抑鬱症患者身上「賺」取錢財,甚至有點巧取的意思。這就是抑鬱症導致的多面人格。我是一眼看出了狀況,所以我寫文章反擊他,因為他違背了我的底線,自己沒有學到本領,就不應該收取別人錢財,更不能現學現賣。我建議他去學習完後現代心理學治療理論再來助人,把非操縱的作風,職業道德深深植入自己的骨髓以後,再來助人。

我學了4年了,還要再學3年,他才準備了2年,2年期間學的東西還很雜,沒有接觸過專業的心理治療理論,並且骨子裡就排斥學院的人,可能是被學院出來的醫生侵害得很深!我也糾結過,最後我還是站出來反對他。但是我心裡還是當他是朋友,我還是接納他的。相信他能理解知覺型的人的世界,理解世界上本無絕對真理,就能包容許多人。我就是個有自愈基因——純粹的「知覺」型的人,有時候也會有判斷,但是很少。我能努力去接納一切人的!接納一切人,成為心理治療師的最難的修煉。同時,也是抑鬱症患者的修煉。

接納一切人,成為心理治療師的最難的修煉,也是抑鬱症患者的修煉。

下一篇文章我會寫一篇關於ENFP的文章,作為《先知先覺性格心理學16種人格》的後面部分,順便我會帶你剖析當屈原遇到李白會發生什麼?這是發生在我身上的故事,我好像就是個憂國憂民的屈原,李白就那個無酒不成詩的浪蕩之人,他們如果遇上會發生奇妙的化學反應,有了李白,可能屈原就不會死了,可能會去成為一個那個年代的大善人,但是李白可能還是李白,可能多寫了一篇基情洋溢的詩歌。就像這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我的抑鬱基因之一——知覺官能,是被像李白這樣的一位ENFP的朋友給激活的,沒有他,或者我還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長的時間。現在我把這個故事分享給你,你領悟到了,我就激活了你的知覺官能,你就能自愈自己,我成為你的「李白」了。

前天是世界讀書日,我在網上看到有人寫了長長的書單,給自己定了詳細的讀書計劃,我看了一眼那個書單,從文學到歷史,從政治到管理,無所不包,我的天哪,懂那麼多的人的大腦應該是多麼複雜的大腦啊!

我的大腦就比較簡單,尋找一切有關美好的東西。不喜歡讀那麼複雜的書。雖然我這幾年多了很多書,更多的我還是在心理學領域,並且是被逼的。之所以要專,是我不想讓雜七雜八的人的價值觀念擾亂我的人生規劃。前幾天,有人問我學弗洛伊德要看什麼書,本我、自我、超我的關係解釋一下。我心想,這好簡單的問題,怎麼你們不知道?細細想,還真是個問題。學了那麼多以後,我就很難去體會什麼都不懂的時候,讀到這些詞的感覺。2014年這個時候,我不也是搞不明白嗎?當初在報考心理諮詢師的培訓課上,老師講了弗洛伊德的「本我」、「自我」、「超我」的冰山理論還有潛意識,還說6歲以前的經歷影響他的一生的觀點的時候,我不也是先是一臉蒙逼,然後豁然開朗,最後潸然淚下嗎?

接納你自己,準備自愈抑鬱症的男人

現在我想回到當初懵懵懂懂的大腦狀態,怎麼也回不去了。好遺憾!可見,大腦是不可逆的。就像你想忘記一個人,越想忘越忘記不了,過了很久,感覺是忘記了,觸景生情,又被激活了,又哭成淚人。所以人哪,有時候裝傻是幸福!要不是抑鬱症了,我才不想讀那麼多心理學書籍!好不容易被激發著讀完了心理學又讀社會學,治好了自己,不去幫助別人,豈不是浪費了嗎?所以漸漸就從企業家之路,180度大轉彎成為了心理社工和心理諮詢師,企業家們嘲笑我是挫折倒退,我自己知道,我這是「精進升華」。說起精進升華這個詞,也是ENFP喜歡的詞。明天文章裡會寫到的這個名叫阿木的ENFPer——李白一樣的性格飄逸的深圳高樓控,他把這個精進升華理解到很透徹的。

我更多是喜歡人文方面的。即使是我在創業期間,我也是很喜歡把我的產品弄得很美,讓顧客體會到美感。不會刻意去想到去控制誰,操縱他人的情感和行為。所以我即使學會了領導科學,學會了MBA,我也很不想成為一個我在上面,所有人在我腳下仰視我的人。我的腦海裡經常浮現的是一個美麗的小人國,每個人都安居樂業,每個人都相親相愛,沒有地位,沒有等級,只有分工不同,性格性別差異。有這樣的思維特徵的人,就是我之前提到的「P」——知覺。簡單地說,就是通過感官感知他人的能力,接納自己,接納和自己不同的人,並且能和情感官能一起作用,儘自己所能去幫助他人。特別明顯的知覺官能的人就是ENFP(宣傳者),在選擇和判斷方面,他們經常不做評價對與錯,不喜歡批判別人,只表達自己喜歡什麼,對方美在哪裡。所以具有美感的人,經常就是忙了一天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進了商場轉了一圈空手而歸,還常常造成拖延,以至於發現了機會也把握不住,他們是欣賞生活、享受生活的樂天派,卻不擅於逗別人開心,他們只顧自己享受,往往也忽視了他人。他們是天生的自愈者,卻不是很好的療愈他人的人,真正的治療師的責任就落在了同樣是知覺型的INFP們身上。

很少聽說ENFP抑鬱自殺的,學習他們的精神可以被我們吸引過來進行自我療愈。明天繼續講ENFP的知覺官能。

如果你想自愈後還能治療別人的人,那就得讓自己成為INFP,那就要內向一點,踏實一點,學習理論,不能像ENFP那麼飄。不是說別的類型做不了治療師,而是內向、直覺、情感、知覺的人,最適合,也最持久。

文章的最後,送給抑鬱症患者一句話,也是我曾經對自己說的話:

可能我們再也回不到從前!抑鬱症患者自愈後,大部分人的性格都會發生改變。即使是這樣,也請欣然接納現在的自己!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即使抑鬱症自愈後再也回不到從前,也請接納你自己!

送上一《故鄉》。希望大家都能回到自己的夢裡水鄉。

抑鬱症患者的每日練習:

抑鬱症患者激活知覺官能練習——接納他人的部分觀點,提出你的觀點,參加評論,提出你的不同意見,

抑鬱症患者激活情感官能練習——分享、轉發、點讚,留下你對他人的感激,希望,祝福。從音樂中體會到作曲者、演唱者的心聲,並且儘量用文字表達出你的聯想和情感。

相關焦點

  • 抑鬱症患者自述:「我並不會整天以淚洗面,而是在假裝輕鬆」
    關於抑鬱症相信很多人多少是有所了解的,但是很少有人真正地去了解,導致對抑鬱症產生了很大的偏見,而且很多人認為患上抑鬱症是一件好事,那麼下面我就給大家帶來一位抑鬱症患者的自述,希望大家能夠理解以及認識抑鬱症,並不是抑鬱症患者矯情而是病了,患上抑鬱症後那種痛苦很難想像,並不是好玩,下面進入正文。
  • 因為抑鬱症,我的女友永遠離開了我
    看到她給我發的診斷報告之後,我立刻在網上搜索了很多有關抑鬱的內容。我還記得當時有的知乎帖子提問「女朋友得了抑鬱症怎麼辦」,回答都是要注重陪伴,因為抑鬱症患者對人的情感是非常淡的,非常難接收到的,所以不要期望著用愛去感化她。我所能做的也只有陪著她。
  • "我沒事,只是有點累…"一句簡單的話背後,抑鬱症患者無聲的掙扎…
    原標題:"我沒事,只是有點累…"一句簡單的話背後,抑鬱症患者無聲的掙扎…抑鬱之類的精神困擾,無聲無息卻又殺傷力極強,它們不像大多數生理病痛那樣看得見摸得到,因此難以被他人察覺,患者自身也常會因為種種原因,不願或不能找到適當的方法進行疏導治療。久而久之,這些問題會對人的身心健康產生極大的傷害。
  • 讓抑鬱症患者和折磨抑鬱症患者的患者都顛倒三觀的《多餘的話》
    心理學讀書會發起人,我將餘生獻給中國的心理社工、心理治療事業。人之將走,其言也善。我不能講太多,因為有良知的先知者、又懂心理學的人,還有反詐騙能力的人會被人嫉妒恨,不能在公眾範圍內說太多。前面我講了許多對抑鬱症患者(考拉)說的話,連結在這裡:病急亂投醫的抑鬱症朋友多保重!
  • 抑鬱症跟懶、矯情、不堅強、脆不脆弱沒有關係!請你不要傷害患者
    「你整天就打遊戲,什麼事都不做...」 「你出去找點事做吧,整天待在家裡幹什麼?!」 「你堅強一點!打起精神來,多大點事,那個XX還得了癌症,人家也沒有像你…」 這是很多人對抑鬱症患者的「勸解」,可...你真的理解他們嗎? 抑鬱症是一種疾病,一種失去活力,失去了正確感知快樂、高興、興奮、悲傷和痛苦這些能力的疾病,跟懶不懶、堅不堅強、脆不脆弱沒有關係。
  • 四川抑鬱症患者 超半數未及時就診
    四川抑鬱症患者 超半數未及時就診 2014年09月11日 08時53分
  • 心理學家:千萬不要對抑鬱症患者說這3句話,否則他會更緊閉心門
    所以,不要對抑鬱症患者說「你看起不錯」這樣的話,也許你的本意是想安慰他,甚至讚美他,告訴他看起來沒有那麼不堪,但是這樣的說辭會讓他覺得,你在無視他的痛苦和掙扎,下次他可能就不會再向你求助,而把自己封閉地更緊了。2、 「你有啥可抑鬱的,我經歷的苦難比你多多了」很多抑鬱症患者都非常敏感,容易因為一些小事而情緒激動,從而胡思亂想,誘發「抑鬱」。
  • 「談了一場戀愛,讓我從普通人變成抑鬱症」
    她來訪的一名諮詢者雪柔(化名),她一來到諮詢所就跟我朋友說:「我太胖了,五官也非常平庸,性格不夠溫柔,是一個一塌糊塗的女人」她瘋狂地貶低自己,覺得自己誰都配不上,是一個沒用的人。不久後,她不自覺地哭了,說了一段更讓人心寒的話:「我男朋友跟一個20多歲的女大學生好上了,而且被我發現後,他居然對我說:你都快30歲了,能和你交往已經不錯了」她徹底崩潰了。
  • 同樣是抑鬱症,到底是男性患者多些,還是女性患者多?
    曾有幾次,粉絲後臺發問:「抑鬱症患者是男性多些呢?還是女性多些呢?」「不是說抑鬱症患者女性比較多嗎?為什麼我接觸到的抑鬱症患者都是男性?」「女性比較情緒化,按理應該更容易得抑鬱症吧?為什麼我遇到的都是男性抑鬱症患者?」……
  • 抑鬱症患者最痛苦是在什麼時刻—烏魯木齊南湖醫院
    在一次給輔導員的請假條上,她交代了自己因抑鬱症要去做心理諮詢。令她絕望的是,不久後的一次全系同學參加的會上,輔導員點名請她介紹什麼是抑鬱症。她記得,自己恍惚地站起來,卻一個字也說不出口,只能默默流淚。在她的印象裡,媽媽說過最多的話就是希望她減肥。「我問過她,你覺得我什麼樣子才算漂亮?她回答,最起碼得瘦個四五十斤。我減肥是滿足你的虛榮心嗎?她說,對。」
  • 「我好想愛這個世界啊」:我想活著的時候辦場葬禮,然後死去
    到現在我依舊記得我跟他的最後一次見面,那時候他已經不能動彈,躺在床上,我走在床跟前害怕的說不出話來,他已經沒有多少力氣了,用虛弱的聲音叫著我的小名,叮囑我好好讀書。我點點頭,卻不敢吱聲。他在我心裡是高大威猛的,那天的他虛弱的連話都說不出。最後一次見外婆,是15年過年,那時候她靠氧氣支撐著微弱的生命。
  • 五星逆行☞我的心塞
    如果你恰巧沒有感受到,那麼請不要讓我知道!本人是滿滿的心塞~準備講兩件心塞的小事,讓大家在逆行期高興高興!因為當我告訴一個朋友這件事情時,他表示這是他今年聽到的最開心的事情~ 其實就想告訴大家,找心理諮詢師,自我體驗是非常重要的一個考察項。 做過自我體驗的小夥伴都知道,這是件使人心境持續低落的事情。因為我們會很容易發現別人的問題與不足,可涉及自身問題時,鑑於大腦的保護機制,幾乎都是躲著不去看的,除非被現實狠狠打臉。而自我體驗就是自己花錢請專業人士找自己的問題~
  • 黃花菜治抑鬱症?你可別騙我!
    在國家衛計委4月12日舉行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有位嘉賓提到這麼一件事:「舟曲泥石流時,許多人由於恐懼、失落、睡不著覺,患了抑鬱症。後來北京一個中醫發了一個方子,用黃花菜煮成水治抑鬱症就沒有問題,我調了兩噸黃花菜,用了12口大鍋熬黃花菜,一個人一個紙杯子,黃花菜一毛錢,紙杯子一毛錢,兩毛錢,七千個單子,一人花了1.4元錢,所有的抑鬱症都沒有了。」
  • 《小歡喜》陶虹:我是如何把我的孩子逼成抑鬱症的?
    然而不知道,抑鬱症,可能早已悄悄潛伏在身邊。 看起來很正常,會說笑、會打鬧、會社交,表面平靜,實際上心裡的糟心事已經積累到了一定程度,不太想活,也不敢去死。
  • 一個抑鬱症患者的內心獨白是怎樣的呢
    但是對於抑鬱症患者來說,內心獨白的時候就比較痛苦,因為那一刻自己本身的心理能量是比較薄弱的,也是比較脆弱的。當自己無法想通的時候,就會敏感而憂愁。對於抑鬱症患者來說,當產生了內心獨白之後,就會開始胡思亂想,就會想著自己怎麼那麼孤獨,自己怎麼那麼難受,自己怎麼那麼不被人理解,所有的所有都指向自己,指向最脆弱的自己,指向最痛苦的自己。
  • 我的患者說:「到時候我會邀請你來參加我的葬禮」
    進他家時,我注意到門口的拖鞋擺放得錯落有致,客廳也整潔簡約,小孩的畫板擱在一旁,他一邊泡茶一邊和我聊天。我確定現在能正面跟他談論關於死的問題了,而不是避而不談。我給他講起了以前一個患者的故事,和他的情況非常相似。那是一個企業的創始人,胰腺癌晚期,也正是當打之年。
  • 一個抑鬱症家屬自述:自殺,是最稀鬆平常的荒誕劇情
    2018年初,領導和同事找到我,說想讓我責編《我在精神病院抗抑鬱》一書時,我深深感到了緣分這個東西的奇妙,因為我正是一名抑鬱症患者家屬。那時的我,正深陷與抑鬱症抗爭的泥潭。左燈抗抑鬱的真實經歷,為我上了一堂生動的抑鬱症科普課,讓我了解抑鬱症到底是什麼,以及作為家屬我該怎麼辦。
  • 大牌在現場|《如果聲音不記得》超前點映長沙站,溫暖擁抱全世界
    如果你曾經是一位青春文學愛好者 或許曾經看過落落所著 《那些生命中溫暖而美好的事情》 而在今年,根據其中一部中篇小說改編的電影 《如果聲音不記得
  • 一位抑鬱症患者的經驗分享:我就是不想放棄自己
    所有的情緒都是累加的,沒有誰會一開始就徹底放棄的,一次次嘗試想要擺脫,一次次的失望,最後連試都不想試了,覺得什麼也沒有,什麼也抓不住。我是怎麼抑鬱的呢?我不知道。不開心這件事真的沒有理由,只是突然有一天我意識到,我真的開心不起來了。我的第一反應是,驚恐。怕被當做異端,又特別懷念開心的感覺,於是我更加努力的想要得到快樂,可我不敢說出口,怕被孤立。抑鬱症?真可怕啊。
  • 藥監局長母子雙雙跳樓身亡:我聽到的抑鬱症,比聽到的癌症還要多
    1月10日,文東旭獨子因抑鬱症跳樓自殺。她是一位局長,更是一位母親!兒子走了,作為母親也失去活的希望。可怕的抑鬱症,毀掉了一個家庭。世衛組織2017年有一份報告,說中國有5400萬抑鬱症患者,佔人口的4.2%。這個數量大的驚人。一位網友留言,同事的女兒是北大醫學研究生,元旦期間抑鬱症跳樓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