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四辦黑山羊節 3年後或成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

2020-12-01 鳳凰網

鳳凰網重慶綜合 12月21日,「第四屆中國·重慶大足黑山羊節」在重慶市大足區昌州古城拉開序幕。大足區副區長錢虎表示,力爭到2021年末,推動大足黑山羊成功創建「中國馳名商標」「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把大足建成南方黑山羊供種高地和商品肉羊加工基地。

「第四屆中國·重慶大足黑山羊節」在重慶市大足區昌州古城拉開序幕

持續1月「喜洋洋」

大足區委副書記李步彬,中國農業博物館研究員、農業部全球及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專家委員會委員徐旺生,中國畜牧獸醫學會獸醫產科學分會理事長張家驊,大足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王大蓉,大足區副區長錢虎,大足區副區長張貴先,大足區政協副主席吳洪奎等出席第四屆中國·重慶大足黑山羊節開幕式。

大足區副區長錢虎:力爭到2021年末,把大足建成南方黑山羊供種高地和商品肉羊加工基地。

大足區副區長錢虎在開幕式上表示,舉辦大足黑山羊節,旨在落實好鄉村振興戰略,弘揚中華傳統文化,推動農旅文商融合發展,壯大黑山羊產業。

開幕式上,還舉行了西南大學大足鄉村振興研究基地授牌及諮詢專家受聘儀式,和扶持發展黑山羊產業獎補資金授予儀式。

徐旺生:大足黑山羊是中華傳統農業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

據了解,本屆大足黑山羊節,整體活動從2018年12月21日起,至2019年1月20日止,為期1個月。其中,主體活動是12月21日至12月23日,為期3天。

活動期間,大足區昌州古城內將上演融匯地方傳統特色和時代音符的冬至晚會,屆時重慶言子、川劇變臉、青春廣場舞、酷炫DJ秀等「好戲不斷」,遊客可以吃著羊肉湯鍋兒、看著冬至晚會,欣賞古城夜景。

西南大學大足鄉村振興研究基地授牌儀式。

開幕式現場,除了精彩的文藝表演和黑山羊走秀活動,還舉行了「2018大足最In(最火)羊肉館」、「2018大足十大網紅企業」的頒獎儀式。

在美食主會場——「十裡羊場」的展臺上,各式各樣的重慶網紅黑山羊美食應有盡有,萬人長桌宴、烤全羊、羊肉湯鍋、羊肉串兒......現場還設有羊產品及農特產品優惠購買活動。

大足黑山羊品牌價值超2億

據了解,大足黑山羊成功納入國家級畜禽遺傳資源及其保護「雙名錄」和第29類、31類「雙地理標誌商標」,品牌價值超過2億元。

扶持發展黑山羊產業獎補資金授予儀式。

中國農業博物館研究員、農業部全球及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專家委員會委員徐旺生在開幕式上表示,「大足黑山羊」現為國家級畜禽遺傳資源,並列入保護名錄,是重慶市唯一列入的山羊,是中華傳統農業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

大足黑山羊,是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候選項目,正在努力申報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項目,並成功舉辦三屆「大足黑山羊賽羊會暨產業發展研討會」。

大足黑山羊公羊選美大賽

大足區副區長錢虎表示,為進一步支持黑山羊產業發展,大足區將每年投入1000萬元,重點支持保種選種、品牌創建、市場營銷等關鍵環節,力爭到2021年末,成功創建「中國馳名商標」「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建成南方黑山羊供種高地和商品肉羊加工基地。

據了解,大足始建於唐朝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取「大豐大足」之意而得名,是馳名中外的石刻之鄉,以寶頂山、北山、南山、石門山、石篆山「五山」為代表的大足石刻,被世界遺產名錄。

大足黑山羊母羊選美大賽

當前,大足正全面推動高質量發展,打造國際文旅城、國家現代農業園

相關焦點

  • 重慶大足黑山羊養殖系統獲「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榮譽
    原標題:重慶大足黑山羊養殖系統獲「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榮譽   近日,大足黑山
  • 中國·重慶大足首屆大足冬菜開壇節暨第五屆大足黑山羊節圓滿落幕
    12月3日,「天下大足· 醉美鄉村」系列活動——中國·重慶大足首屆大足冬菜開壇節暨第五屆大足黑山羊節在珠溪鎮盛大開幕,為期29天的活動裡,引來四方賓朋,共享盛會。另外,本次節會不僅讓遊客們品嘗到獨特風味的大足冬菜和大足黑山羊,還體驗到了大足本地的特色開壇舞展演、羊王羊後選美大賽、冬菜非遺傳承人釀製技藝秀等系列活動,讓遊客在視覺、嗅覺、味覺上擁有不一樣的享受。
  • 第四屆中國重慶大足黑山羊節開幕
    12月21日,第四屆中國•重慶大足黑山羊美食文化節在大足區昌州古城開幕。節會將一直持續到2019年1月20日,期間,黑山羊走秀選美、放羊倌體驗、品嘗地道黑山羊等活動精彩紛呈。12月21日,第四屆中國•重慶大足黑山羊美食文化節在大足區昌州古城開幕。節會將一直持續到2019年1月20日,期間,黑山羊走秀選美、放羊倌體驗、品嘗地道黑山羊等活動精彩紛呈。
  • 中國黑山羊之鄉—馬山第十三屆文化旅遊美食節開幕式暨文藝演出活動
    中國黑山羊之鄉—馬山第十三屆文化旅遊美食節開幕式暨文藝演出活動,此活動於2019年10月18日上午在馬山會鼓廣場舉辦,文藝演出以馬山精神貫穿始終,將馬山民俗文化與戶外運動相結合,以全新的服裝、道具、舞美等,從內容、形式及表現手法上對「馬山文化四寶」為核心的馬山民間文化進行重新編排,將給廣大賓朋及幹部群眾帶來一場震撼人心的民俗文化盛宴
  • 黑山羊成大別山致富「領頭羊」—新聞—科學網
    黑山羊 圖片來源:百度圖片 大別山地區是我國14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之一,包括安徽、河南、湖北的36個縣,湖北黃岡市羅田縣就是其中一個。近年來,羅田縣將黑山羊產業作為全縣重點扶貧產業進行培育。
  • 歷經22年育出中國第一肉用黑山羊 雲上黑山羊「三羊開泰」
    原標題:歷經22年育出中國第一肉用黑山羊 雲上黑山羊「三羊開泰」農戶喜領雲上黑山羊  4月28日,雲上黑山羊新品種通過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委員會審定,成為中國第一個肉用黑山羊新品種。10月29日,雲南省現代農業肉羊產業技術體系專家帶著14隻雲上黑山羊種公羊來到高石巖村小組,在昆明轄區首次免費發放給農戶,希望由此帶動農戶鞏固脫貧成果,實現新一輪增收。  我國南方以山羊養殖為主,且南方人喜歡吃黑山羊。
  • 探秘大足石刻千手觀音修復現場 一年修復242隻手(圖)
    這裡是世界文化遺產——重慶大足石刻千手觀音修復現場,透明液體是一種特製的加固劑。始建於初唐、興盛於兩宋的重慶大足石刻,有5萬多尊造像,於1999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代表了公元9世紀至13世紀世界石窟藝術的最高水平,是世界石刻藝術史上最後的豐碑。
  • 中國黑山羊之鄉——四川 樂至 祝全省人民羊年吉祥如意!
    中國黑山羊之鄉——四川 樂至 祝全省人民羊年吉祥如意!    這裡,交通便捷,遂資眉高速、成安渝高速縱貫全境,與相鄰的成渝高速、成南高速和成渝鐵路一道,形成多高速連接成渝交通格局。距成都和成都新機場僅40分鐘車程,距重慶90分鐘車程。    中國地方山羊優良品種樂至黑山羊歷史悠久。清道光版《樂至縣誌》有「惟黑山羊,純黑味美,不羶」的記載。
  • 黃石首屆國際礦冶文化旅遊節8月20日舉行
    中共黃石市委書記、黃石市人大常委會主任王建鳴通報「中國 黃石首屆國際礦冶文化旅遊節」有關情況時說,黃石是華夏青銅文化的發祥地,素有「青銅古都」、「鋼鐵搖籃」、「水泥故裡」的美譽。從3000年前殷商時期黃石的先民點燃冶煉之火,到一百年多前張之洞創辦漢冶萍公司開啟中國的近代工業,新中國後,毛澤東5年內兩赴黃石,在黃石建設原材料工業基地,黃石礦冶之火一直生生不息,礦冶文化就是黃石的根基和靈魂。舉辦國際礦冶文化旅遊節,就是要進一步發揚礦冶精神,深入實施「三大戰略」,加快改造傳統產業、培育發展接續產業,推動黃石又好又快發展。
  • ...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名冊)項目之二十四節氣
    「二十四節氣」指導著傳統農業生產和日常生活,是中國傳統曆法體系及其相關實踐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2006年,「農曆二十四節氣」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2011年,九華立春祭、班春勸農、石阡說春被列入該遺產項目的擴展名錄;2014年,三門祭冬、壯族霜降節、苗族趕秋、安仁趕分社被列入該遺產項目的擴展名錄。
  • 遺產節將於2007年5月23日至6月10日舉辦 屬世界首創
    2007年4月4日上午10時,首屆中國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新聞發布會在文化部舉辦。文化部黨組成員、部長助理丁偉,四川省政府和成都市政府領導出席發布會並講話,發布會由文化部新聞發言人、辦公廳主任黃振春主持。文化部部長助理丁偉在發布會上介紹首屆中國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的情況。
  • 蕭山這些地名要變成文化遺產了!
    今年,根據《杭州市民政局關於進一步加強地名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通知》要求,區劃地名辦公室擬定了戴村鎮等48個地名,建立《蕭山區第二批地名文化遺產保護名錄》。這48個地名反映了蕭山的優秀地名文化,反映了蕭山悠久的歷史,綿遠的文脈。一起來看看哪些地方入選了!
  • 第七屆中國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10月17日將在成都舉行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吳曉鈴)9月10日,文化和旅遊部在北京舉行第七屆中國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以下簡稱「非遺節」)新聞發布會。記者從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第七屆非遺節將於10月17日至10月22日在成都舉行。
  • 歷史上的今天丨活的「文化」與死的「遺產」
    雖然,十二個月的中法文化年下來,月月都有類似的國劇鳴鑼登場,巴黎成了中國文化土特產跑龍套的首善之地,巴黎人早已見怪不怪;醉人的暖風,除了經常令數萬裡外的國人飄飄欲仙,在想像中真的以為自己多少回徵服了全世界之外,遠不足以把這個西方首府燻成東土勝地。但這一次,耐人尋味的是,當歷史上這個素以「東方的巴黎」自居,中國最國際化的大都會,居然也玩起了這套把戲,而且顯然玩得不那麼地道時,我還是覺得有點兒詫異。
  • 專家論道"龍文化" 稱龍與中國農業文化休戚相關
    2月23日,是農曆的二月初二,來自中國歷史、哲學、考古等領域的專家在此間聚首「中華龍鄉」河南省濮陽市,論道「龍文化」。他們表示,中國龍與中國農業文化休戚相關。  1987年,「中華第一龍」在河南濮陽西水坡仰韶文化遺址驚世出土,轟動海內外。此後,新石器時代龍形象的遺蹟遺物在中國各地陸續又有一些發現,有關龍和龍文化的研究、探討從未消停。濮陽因此被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命名為「中華龍鄉」。
  • 上遊深閱讀丨從殺豬匠到石雕大師,他花了近40年
    改革開放帶來旅遊熱1981年3月,大足石刻(寶頂、北山)旅遊區正式對外開放,湮沒無聞近千年的大足石刻終於走出「深閨」,精美的雕塑、神奇的文明一下吸引和傾倒了中外客人,每年數萬港澳臺同胞和外國友人來到大足參觀。伴隨著越來越多參觀者的到來,旅遊成了一個熱門行業。
  • 中國羊年是指山羊還是綿羊?
    中國羊年是指山羊還是綿羊?時間:2015-02-28 21:41   來源:紅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中國羊年是指山羊還是綿羊? - 近日,一則關於「羊年的羊到底是哪種羊」弄暈老外的消息在微博上引起了熱議。
  • 僅此一期12月19日【欽州出發】88元純玩0購物0自費馬山一日遊:黑山羊美食節、中國弄拉、靈陽寺/三甲屯
    中國黑山羊之鄉——馬山第十四屆文化旅遊美食節「馬山十鮮」美食文化節即將來臨!由此而形成的餐飲文化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縮影。以「馬山炒蟹糊、馬山海參肉、馬山煎餈團、馬山老豆腐、如意節、太湖三白、糟扣肉、扣三絲、銱雞露、老燒魚、銱酒露、醃篤鮮、綠草糰子、松花餅和馬山芋頭」為代表的馬山菜,深受馬山人民的喜愛。幾千年來生生不息,代代傳承。歷久彌新,不斷提升。
  • 「端午節」的節日起源、故事傳說和文化習俗
    自2008年起,端午節被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2006年5月,國務院將其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9年9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審議並批准中國端午節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成為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節日。
  • 2021年《中國國家歷史》出版物主題徵稿開始!
    >運河文化(中國、世界) (1) 隋唐大運河、京杭大運河以及浙東運河沿線環境及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等;圖說大運河;大運河博物館; (2)世界上其他重要的大運河(如巴拿馬運河、蘇黎世運河等)的歷史、保護及給中國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