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有家小店老闆又懶又佛,點菜都要顧客自己寫,結果這隻片兒川做...

2021-01-09 杭州網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發現杭州大作戰

杭州新聞客戶端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發現杭州大作戰」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中。我每天都在杭友圈「深層次挖寶」,不斷有小夥伴發上來一些有意思的推薦,比如「上城皓醬」發過一個小視頻,「這家店的老闆把片兒川做成打邊爐,理由居然是懶得燒」。

有趣吧,今天我們推薦的兩家「市井小館」,一家就是「片兒川做成打邊爐」的醉蟹座,另一家是有些年頭的康康飯店。

醉蟹座

請不起店員的小店

火了片兒川湯底和方便麵

這家店被我們挖出來,叫「醉蟹座」,招牌上還寫著「圍爐打邊、泥爐燒烤」。再仔細瞅,店門的玻璃上寫著許多字:本店宗旨,不便宜、不暴利,沒有添加劑,老闆吃啥您吃啥,良心經營,放心消費……以及最重要的,本店可以拍照,可以聊天,可以休息,可以打滾,但是不能打折!

醉蟹座是教工路上很小的一家店,店裡六張桌子,牆上一塊白板,上面密密麻麻都是菜名。進來吃飯的人,手裡會被塞一個小本子和一支筆,自行寫菜單。店裡沒有服務員,只有在小廚房裡忙得腳不沾地的老闆。想電話預約座位?不好意思,沒時間接啊,只能自己上門來排隊。

後來才知道,這位金老闆是城中名店福緣居老闆的表弟,四捨五入也算餐飲世家。

金老闆本來是做醉貨的線上業務,他的醉蟹、醉蝦、醉雞什麼的,一直都廣受好評。「因為我媽媽說,在家做這些太麻煩了,就叫我到外面來做。」金老闆說,正好朋友有個店面,店面還有幾張桌子,那就開堂食吧。店小、廚房也小,做其他的轉不開,不如就打邊爐。

沒有實地採訪前,我聽到的江湖傳說是,老闆很懶,點菜的單子也要吃飯的人自己寫,打邊爐湯底就是片兒川,最後的主食是方便麵。

跟金老闆聊了聊,他說要為自己正名:因為店小,人工費又貴,請不起服務員,所以才讓大家自己寫菜單的,「而且自己寫,就能隨意思考,不會受旁邊人的影響,多好!」

這麼小的店,金老闆一開始只想「小弄弄」,打邊爐的湯底以魚頭湯底、海鮮湯底為主,後來覺得杭州人都愛吃片兒川,就搞了這個做湯底。沒想到片兒川湯底迅速走紅,其他兩種湯底現在是每天僅三份,算限量了。

片兒川湯底很杭州,加的菜同樣也很杭州,比如手打的肉圓兒、自己做的千張包,還有涮響鈴、豬炸皮,我覺得這些料就很像過年時自己家吃的那一鍋暖湯,太熟悉了。

只有最後扔進去的方便麵,是真的「想偷懶」。店裡本來是做夜宵生意,金老闆說晚上喝過酒的人,來吃鍋暖暖的湯,胃裡舒服一點,就沒有準備主食。後來生意越來越好,營業時間也越來越早,有人要點主食,老闆一琢磨,反正已經是片兒川了,不如煮個面?要煮就煮方便麵,省時、省心,沒想到方便麵又成了爆款。

打邊爐的生意忙不過來,醉貨的外賣肯定沒有時間做了,不過依然有很多以前的粉絲老遠趕過來堂食。那塊白板上寫著的醉貨有:醉熟河蟹、醉花螺、生醉梭子蟹膏蟹、熟醉沼蝦、浸蝦油雞、蝦油門腔、威士忌小醉酥魚、生醉大青蝦、醉醃生蠔……熟醉沼蝦是我的最愛,沼蝦個大肉滿,一口咬下去,有淡淡的酒香。威士忌小醉酥魚也不錯,一般的酥魚會有油的味道,他們家的主要是酒香清冽。

可惜啊,金老闆說房租眼看就要到期了,新的店面還在找,這是我採訪過的最佛系的餐廳老闆了:「找得到就繼續做,找不到就休息一段時間吧。」

康康飯店

曾經的杭城名店

每年做5000隻醬鴨

前一陣在採訪雅惠酒家的時候,90歲的王奶奶曾跟我說,他們店吸引到的第一批客人是當年的「踏兒哥」,他們不但自己來吃飯,也帶來了更多的客人,漸漸就有了「上有雅惠、下有康康」的說法。

於是,我就把康康飯店給找出來了。

康康飯店的老闆名叫王志強,跟飯店打了一輩子的交道,因為父母就是開飯店的,他覺得自己「只懂得開飯店」。1984年,他跟哥哥一起在小車橋附近開了個飯店,哥哥小名叫「康康」,這就是店名的由來。後來慶春路那邊改造,康康飯店關了幾年,直到1993年,正式落戶景芳三區。

來到景芳三區,可以看到一大一小兩個門面,其實他們還有二樓區域,這是自1993年以來幾次擴張的結果。

我到的時候,老闆出去買菜了,他的兒子接待了我。「我爺爺、奶奶新中國成立前就是開飯店的,所以我們家算是有傳承的。要說秘方也談不上,主要就是原材料管得比較牢,我們都不用配送的菜,本來我爸爸每天都是早上五點半就起來去買菜,現在年紀大了,我接班。」

康康飯店始終保留著自己買菜的習慣,每天會根據市場情況而有些微調,尤其像海鮮什麼的,價格可能有一些小起伏,老客人們都能接受,他們點菜也從來不看菜單,隨口能報出自己喜歡吃的。他們還有一項服務,就是老客人可以提前打電話來店裡說想吃什麼高級一點的菜,老闆會去菜場買好,保證是新鮮採購、新鮮烹飪。

店裡做的是杭州人熟悉的那些菜,王老闆說都是他小時候就吃的。點擊量超級高的煎帶魚,我看過、吃過,真的跟我媽媽做的一模一樣。先來科普一下炸與煎的不同,簡單來說大火多油的是炸,小火少油的是煎,操作起來是煎帶魚更費時間,但是只有煎帶魚能保持著魚肉的細嫩感,通常炸帶魚都是乾巴巴、硬邦邦的。康康的帶魚事先還要經過暴醃,微鹹,喝個小酒、就個泡飯,怎麼吃都好!

店裡什麼菜吃的人最多?醬鴨兒吧?我看到飯店門口的玻璃上貼著一張長長的價格表。小老闆說到了冬天,整個飯店的門口、窗前都掛滿了醬貨,每年做5000隻醬鴨,最遠的粉絲在新疆。5000隻是極限,有的單位要搞團購,最多也只能買走100隻,再多就沒有了,「我們的老客人都盯牢的,總要照顧他們的」。

要說做醬鴨的配方,其實就那麼幾種調料、香料,無非是比例問題,康康飯店的醬鴨配方現在僅老闆一人掌握,核心機密。

點蔬菜的時候,老闆也會給一些非常規的建議,比如我喜歡吃番茄,那麼就要毛豆炒絲瓜裡放個番茄,感覺非常小清新呢。特別重要的是,店裡的菜除了醬鴨,其他都很柔和,符合我偏淡的口味。

來吧,

一起加入我們的「發現杭州大作戰」。

相關焦點

  • ...大紅 年畫 中山中路 牛年 體育場路 老黃曆 青魚 魚乾 小店...
    這味道,既新鮮又熟悉。  上午9點,經過體育場路的人們不時往道路兩旁瞅上一眼。大樹上、電線桿上,已經「結」出了大紅燈籠,下面還掛著中國結。這喜慶的顏色讓光禿禿的電線桿和已經落葉的梧桐樹也重新煥發了生機。  在中河高架體育場路交叉口,我們找到了正在安裝燈籠的工人們。幾名身著藍色制服的師傅正通過電力搶修車的升降臂和木梯爬上樹梢固定一個鐵圈,再將燈籠掛上。
  • 90歲的老奶奶、91年的小老闆,堅守著老杭州的味道
    幾年前,杭州的一個小夥子參加電視裡的相親節目,提到自己的職業,他說是「家族企業」。他們的家族企業現在杭州城裡是兩家小館子,都做煎包、餛飩等,都做早餐連午餐生意,其中一家還上過央視的美食紀錄片。已經67歲的老闆娘梳著當年很流行的「老闆娘款高髮髻」,在佑聖觀路的「鼓樓煎包餛飩」店裡忙碌,每進來一個客人她就唱一句「來,你說」。
  • "好老闆"用誠信叩響創業門 19年經營全由顧客自己付錢找零
    他兩次打工被騙,但這沒讓他放棄誠信;他因病致使雙下肢殘疾,這也沒讓他放棄對誠信的追求。他自強自立,以誠為本創辦小吃店,取名「信誠小吃」,19年來,小店一直堅持讓顧客自己付錢找零,他的實際行動也帶動了一條街開展誠信經營。誠信就像一朵花,在他的澆灌下,愈開愈豔。
  • 3招解決餐飲小店「招工難」,招聘廣告為什麼招不來人?
    張爽適當提高了薪資,好不容易招到了2個學生,想著至少撐過這段時間,自己慢慢招人。沒想到因為整個團隊沒有任何磨合,大家經驗也都欠缺,所以開業的第一天簡直堪稱「災難」。倒不是說生意不好,而是生意太好,包廂、散桌全都滿了,但是卻不停出差錯。有一個包廂點的「手撕羊排」,等了50分鐘都沒有上菜,最後不僅只能退菜,顧客還給了差評。
  • 在杭州四季青服裝市場打拼的龍泉人
    在杭州創業的龍泉人80%都在四季青。在四季青意法服飾城7樓的一條通道的拐角處,來自我市劍池街道水南村的張仁偉就將店開在這裡。在他的店裡看到,滿屋子的衣服掛滿四周或堆在地上,有幾個顧客正在選衣服。到他的斜對面那家一問,也是龍泉人,還是他的親戚,正在地上整理一大堆的衣服,而右邊的一家店鋪一問還是個老鄉,正忙著給顧客介紹款式。
  • 十元快剪店二月二顧客扎堆等理髮,老闆:一天理了300多人
    十元快剪店二月二顧客扎堆等理髮,老闆:一天理了300多人 2019-03-11 07: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老闆:裡面的門道顧客都不知道
    現在,很多人都會選擇把聚餐地點定在一些自助餐的門店,這樣可以有效避免點菜時的猶豫不決,最後付款時平均到每個人頭上可能會引發的麻煩和糾紛。更是有些胃口好的人常選擇去自助餐搓一頓,過個「嘴癮」。現在自助餐裡很多都是燒烤+火鍋,豬牛羊肉+海鮮,蛋糕+點心,水果+飲料,各式各樣的菜品充盈著食物欄。如果你去一個比較高檔的自助餐廳,更是天上飛的、地下跑的、水裡遊的,無所不有。前幾天,小編去了一個價格為49的自助餐廳,那裡的生意非常火爆,排了2個小時隊才進去。店裡的老闆說這家店已經開了5年了,這麼便宜的價格他們是怎麼掙到錢的呢?
  • 20年老麵店兩代人傳承,每種紹子只賣一鍋,端出來就被瘋搶
    院長相信很多隱藏在江湖中的小店,都會面臨這樣的一個問題,關於傳承。拜居奇味面又被熟客戲稱為板凳面,因為在他家吃麵,如果你不提前,只能沿著牆角下一排排的板凳坐了。不僅如此,小店每天每種臊子只賣一鍋,賣完就收工,但大家還是紛紛搶著來買單。#排隊點餐的顧客生意這麼好,小店的李老闆,還是有自己的苦惱,女兒小李不願接手店鋪,以後這家店要怎麼辦?
  • 有人說我瘋了:人家咖啡館關了,我卻要重新裝修
    口述:琳琳(杭州良渚一社區咖啡館老闆)我決定重新裝修我的咖啡店,有朋友擔心地說,你別想不開呀,不想活也不能亂撒錢。可是,我偏不信。一家店用心經營久了就成了家,而客人也就成了家人。家若不在了,家人怎麼辦?累了,乏了,還能去哪裡?還有我們的客人樂隊,那麼歡樂的日子,怎麼能說不要就不要。
  • 劉員外烤串在杭州火了!真的是因為運氣?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應該算得上是在中國各地的風土謠諺中流傳最廣的了。 也是這句話證明了從古至今人類的的審美情趣。旋律舒展飄逸,起伏跌宕,深情款款。徜徉於那美如畫的美景中,品嘗著那厚重的文化底蘊,便會讓你領略「上有天堂下有蘇杭」這句歷史名句的真正要義。
  • 水果店老闆,只做了幾件小事情,生意馬上變得紅紅火火
    這些非常小投入的遊戲,就馬上能為你帶來人氣,馬上會為你帶來銷量;或者在你的店門前街道上,如果有空地的話,擺上幾個長條椅子(花不了多少錢),讓所有經過你店前的人流,都能在這裡休息。有些人,原本沒有買水果的計劃,但一坐下來,就會想起買。 你要在你的椅子上巧妙適當做一下免費廣告,讓客戶知道你的生意。只要有給予必定有回報。有一位學員是水果店老闆,只做了幾件小事情,生意馬上變得紅紅火火。
  • 一個人挑起一條產銷鏈,賣雞隻賺小錢的「傻」小丁:你對顧客好,顧客...
    「這雞可以」,看見在樹上撲稜稜飛的土雞,小丁的眉頭舒展了。等天色全暗,群雞歸籠。抓雞正式開始。小丁和雞場老闆配合,與雞追逐。借著頭上的探照燈,小丁湊近看雞油、摸肥瘦。那一刻,小學畢業的小丁像一位嚴謹的專家,一臉嚴肅地把雞上下摸了個遍。老闆兩隻手抓來的五隻雞,能被小丁選中的也就一兩隻。
  • 「最晦氣」飯店,開業三個月,丟了10個鍋,顧客:衝著鍋來吃飯的
    現在生活環境好了,人們開始關心自己每天吃什麼了,怎麼吃,衛生安全怎麼樣等等,不像以前那樣擔心今天是否能吃上飯了,現在考慮的是能不能吃好,吃出健康,所以現在每天小編幹的就是為你們推薦安全可靠的美食,和一些好玩好看的美食,看了文章之後,不管是你自己做了吃,還是買了吃,都可以放心食用,所以要關注小編
  • 服裝小店首選,日進鬥金收銀系統
    說起常見的收錢方式,很多店面裡都會有某寶收款碼,連小優公司樓下賣雞蛋灌餅的阿姨都開始用了呢。可是,最近騙子利用這個玩出了新騙局,利用一款造假軟體,只要輸入對方的支付帳號和支付金額,就能生成出支付成功的圖片,實則並未到帳。
  • 告別守舊經營,京喜通助力50平米小店日銷萬元
    來源:金融界網站對於線下實體零售門店來說,2020年是一場考驗,如何在這個特殊的年份裡爭取到更多的客流、如何提升門店經營效率,大多數店主都「犯難」。但對於90後店主李垚來說,3年前「拍腦門」做的一個決定,讓門店生意有了新變化,今年不僅流水提升了四五倍,也贏得了顧客的好評和青睞。 他說,「這幾年改變的不僅是生意,還有思維」。
  • 年銷200萬的寵物兔小店,帶火周邊零食店,治癒不愛...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施雯杭州湖濱In77蘋果專賣店樓下,上個月新開了條地下商街。商街負二樓,有四五家賣蘿莉服的,中間還穿插著一家叫「兔窩鎮」的寵物兔子店,店裡擼兔子的漂亮女孩特別多。兔子店是從商場別處搬來的。搬走時,老店旁邊開零食店的老闆特別傷心:「以後,店裡每天再也沒有因為要買兔子,家長不讓買,來零食店消費的孩子了。」
  • 河南老闆開餐館,利用「霸王餐」,一年到手85萬,看懂你也可以
    做生意應該尊崇好規律,摒棄壞規律,以史為鑑,面向未來。在商戰中,價格戰最容易被競爭對手模仿,你每次出一種低價促銷活動,過不了多久總會被周圍的商家克隆。因為現在市場同質化嚴重,所以能效仿的活動也有很多,而高明的商家就是要在同質化的市場中,讓消費者感到它的品牌或商品是與眾不同的,從而成功地塑造與眾不同的品牌形象,培養起消費者對該品牌的偏好度和忠誠度。
  • 會怎樣做?快遞員不想送上門,顧客竟吐槽自己做老闆吧?
    你會怎樣做?據了解,舊城區的一些市民反映,這裡租客較多,送快遞成為了頭疼的問題,而快遞員不想送上門,顧客竟吐槽自己做老闆吧?市民鄧女士則稱,面對著快遞員,她已經習慣性好評了,他們確實不容易,誰不想輕鬆坐辦公室,不用風吹雨曬。現在只有兩種方法,一是包裹,二是包裹,其它基本無解。
  • 在豫章路開了十幾年的夫妻油炸小店,是多少學生的回憶啊
    熟悉的街道,熟悉的老店,豫章路這家炸串店,它是許多學子放學後的秘密基地,只要一放學,必定要來這裡點上一份。看著來來往往的車輛,想起我們放學時在校門口尋找美食的樣子,至今回想起來依舊那麼美好~不管是誰,都有一份藏在心底深處的美食,不管過去多少年,他們仍舊是記憶中的老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