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粽子,端午還有哪些「吃"的樂趣?

2021-01-11 央廣網

內容簡介:

五月五,端午到。茜茜祝大家端午安康!

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粽子之外,端午那些關於吃食的趣事。

五毒餅:

吃印有蛇、蠍子、蜈蚣、壁虎、蛤蟆五毒圖案的五毒餅,是北京獨特的習俗。將五毒印在食物上,把它們吃掉,寓意以毒攻毒,祈求消病強身。

五紅菜:

江蘇南京一帶,民間有吃「五紅」的端午習俗。隨著時代變遷,民間傳說中用來「嚇退」五毒的五種紅色的菜也變成了現在的烤鴨、鴨蛋、莧菜、龍蝦、黃鱔。

五黃餐:

中國民間傳說《白蛇傳》中的白蛇白素貞飲雄黃酒現出原形嚇壞許仙,就在端午時節。浙江一帶有吃「五黃」的風俗,其中就有飲雄黃酒。民間有「飲了雄黃酒,百病都遠走」的說法,黃魚、黃鱔、鹹蛋黃、黃瓜也是端午時節的當令食品。

打糕:

古代在端午除病驅瘟,無論食還是用,艾均必不可少。吉林延邊的朝鮮族群眾喜愛的打糕,就是由艾蒿與糯米飯捶打製成。

茶蛋:

江西南昌地區,端午節煮的茶蛋和鹽水蛋,會塗上紅色,用五顏六色的網袋裝著,掛在小孩的脖子上,寓意孩子逢兇化吉,平安無事。

中華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還有很多習俗等著大家去發現,還有更多關於「節日」的趣事以後聽茜茜慢慢聊吧。(製作/許娜 編輯/王茜)

相關焦點

  • 端午節除了吃粽子,你還知道哪些傳統風俗?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端午節除了吃粽子,你還知道哪些傳統風俗? 粽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這首童謠所唱的,便是我國傳統節日端午節. 端午節是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也是中國 入選世界非遺的節日.
  • 端午節除了吃粽子,賽龍舟還有哪些習俗你知道嗎?
    並與農耕生活相適應,形成一系列民俗習慣,如包粽子、掛菖蒲、賽龍舟等。中國地大物博,南北氣候民俗活動差異,飲食各有不同。除了傳統的吃粽子,賽龍舟。盤點一下端午節的其他一些民俗活動飲食文化。1,吃艾草煮雞蛋一般來說,印象中是南方吃粽子,以江浙福建一帶,湖北湖南等區域為主。北方山東,河北,河南等省份大多是在端午節用艾草艾葉煮雞蛋用來食用。
  • 端午節除了吃粽子、賽龍舟、喝雄黃酒等,還有哪些傳統習俗
    因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在端午節抱石跳汨羅江自盡,後來人們亦將端午節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每年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民間四大傳統節日。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重午節、午日節、龍舟節、正陽節、浴蘭節、天中節等。端午節傳統民俗有吃粽子、龍舟競渡、喝雄黃酒等風俗,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為啥端午節要吃粽子?有關端午節的由來及習俗
    今天是端午節,那麼你知道端午節的由來以及有哪些習俗嗎?下面小編就和大家一起了解與端午節相關的知識吧。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佳節,其最初為祛病防疫的節日,時間在每年農曆的五月初五。關於端午節的由來有很多種說法。其一,為了紀念屈原。
  • 端午節除了吃粽子、賽龍舟,為什麼還要採艾草
    五月初五端午節,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作為我國的傳統節日,一定是有著深厚的歷史背景和文化沉澱在其中。端午節的起源涵蓋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學等方面的內容,其風俗的形成是南北方融合的產物。端午節蘊含著深邃豐厚的文化內涵。
  • 端午除了吃粽子,別忘了拽點艾草掛門上,驅蚊蟲作用多
    端午除了吃粽子,別忘了拽點艾草掛門上,驅蚊蟲作用多今年的端午節大家要回家嗎?要和父母團聚嗎?工作幾年之後大家越發得知道陪伴的重要性,所以大家在過節的時候都想要回家,在端午節大家忘不了的是家人包的粽子,忘不了的是一家團圓飯。
  • 端午節吃粽子也有禁忌?如何吃粽子最健康?這幾類人要特別注意
    端午節馬上就到了,粽子已然香飄幾條街。什麼鮮肉系、海鮮系、豆沙水晶系、雜糧系、酸菜系、甚至還有融合各種口味自成一體的雜味系...各大派系滿足了眾人舌尖的挑剔。在大家眼中,也許即將到來的小假期,都不及粽子一口軟糯鮮香的美味更讓人興奮~打住!打住!再美味也不能」粽」情享受,別忘了它也是高糖高熱量的代表,而且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吃粽子。粽子如何吃才健康?
  • 包粽子、縫香囊 德州這裡的孕媽媽們樂趣多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徐付彪 通訊員 張紅 德州報導艾草青青,葦葉飄香,吃粽子,佩香囊,賽龍舟……品味舊時的味道,交融祥和的溫情。6月25日端午佳節之際,德州江山月子會所舉辦的「粽子、香囊DIY活動」在一片歡笑聲中開啟,為市民增添了濃濃的節日樂趣。
  • 早餐店粽子查出硼砂,服用過量可致死!端午節吃粽子要注意什麼?
    近日,廣東韶關市湞江區人民法院審結一宗案子,一家早餐店老闆製作、銷售的粽子中,檢出違禁物質硼砂,被依法判處有期徒刑十個月,緩刑一年,並處罰金5000元。什麼是硼砂?硼砂實際上一味中藥,具有清熱消痰、解毒防腐的作用,可以用於治療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等。
  • 畫說閘北|除了龍舟和粽子,端午節還有什麼被遺忘的正經事?
    又到一年端午佳節!據說,今年的端午節是本世紀以來最晚的之一,想必是閏年的關係吧。這姍姍來遲的端午節呀,大家可想念你啦!芷江西社區的蔣振國老先生又拿起畫筆,畫下屈原的故事、端午的習俗。讓我們跟隨他的畫作,重溫一下傳統文化吧。俗話說:「八裡不同鄉,十裡不同俗。」
  • 端午節的來歷和習俗,不只是屈原故事、划龍舟和吃粽子,還有更多
    端午節的來歷和習俗,不只是屈原故事、划龍舟和吃粽子,還有更多  文/成長新視點  端午節,是中國傳統節日,歷史悠久,來歷傳說多樣,習俗豐富多彩。最深入人心的來歷,是與屈原有關的故事;流傳最廣泛的習俗,主要是划龍舟、吃粽子、喝雄黃酒和掛艾草。
  • 端午節吃粽子,這些禁忌千萬不要忽視!
    端午節是我國傳統佳節,在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兩個最主要的活動吃粽子和競渡。粽子一般都由粽子葉包成,口味也分為鹹肉粽和甜紅棗粽,諸如北方多包小棗的北京棗粽;南方則有豆沙、鮮肉、火腿、蛋黃等多種餡料。那麼吃粽子也要注意這幾點!1、不要把粽子當早餐主食吃粽子是糯米做的,其本身就很難消化,早上吃粽子的話,糯米滯留在消化道的時間更長,會分泌更多的胃酸,假如你有胃病等消化道疾病的話還會因此而導致發作。
  • 韓國端午祭,屬於中國端午節的分支,沒有粽子沒有龍舟
    依循著中國的傳統,韓國的先人對中華文化敬仰尊奉,中國對稻米耕作的技術傳到江陵,韓國江陵人頂禮膜拜,認為自此他們就可以好好的存活下來,每年五月端午,中國人吃粽子、賽龍舟,祭奠屈原,韓國江陵舉行盛大的農耕祭祀活動——端午祭,他們感謝天朝賦予的生命之源,感恩大地的慷慨,上蒼的眷顧,現在的江陵成為亞洲著名的水產交易基地也是要感謝中國古人教會他們編織漁網的技術,總之,從中國學習傳承的古法技術都在韓國端午祭的內容之內
  • 端午節十二星座品粽子
    端午節馬上就要到了,在端午節那一天一定要吃粽子。然而粽子的餡料是各種各樣,五花八門。適合12星座的粽子餡料最好是什麼呢?下面讓小編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不同風味的粽子吧!什錦粽子的餡料一般由雞肉丁、鴨肉丁、叉燒肉、冬菇、綠豆等調配出來,葷素搭配,老少皆宜,很值得一試哦~ 巨蟹座,巨蟹座們請品嘗一下上海的桂花豆沙粽子,上海粽子外型小巧,一般為四角粽子,平時吃的豆沙粽子都是玫瑰豆沙,加了桂花的豆沙,會有一股清香,如果配上一些橘皮提味,就更加濃鬱了。
  • 「網絡中國節·端午」廈門八市裡的端午節 美食背後有哪些故事?
    各種粽子琳琅滿目。攤位上的莧菜受到消費者歡迎。臺海網6月27日訊 據廈門日報報導 大家過端午都買什麼菜,準備烹飪什麼美食,背後有哪些故事?這幾天,記者來到第八市場,帶您看一看。吃「漲」 口味清爽的鹼粽最好賣肉粽、鹼粽、花生粽、豆沙粽、紅棗粽、鮑魚粽……不同口味的粽子吸引著來來往往的市民。「鹼粽我拿10個,花生粽、紅豆粽和肉粽各來6個。」一個粽子攤位前,市民李女士一口氣買下28個粽子。「閩南俗語說『未吃五月粽,破裘勿敢放』,吃粽子過端午節,代表夏季到了。閩南話裡,『粽』和『漲』發音很像,吃粽就是吃『漲』,日子越過越好。」
  • 粽子、香囊、五彩繩……這些文創IP「點亮」端午消費
    吃粽子、賽龍舟、系手繩、佩香囊……在古代,人們過端午節講究許多習俗,寄託著美好的寓意。但隨著時代變遷,不少習俗漸漸被人們淡忘。今年端午節,除了老字號紛紛推出花樣繁多的粽子產品外,故宮、頤和園等文博類IP也通過開發節日產品,讓人們在「方寸之間」了解傳統文化,為節日消費增添了一抹亮色。
  • 2020端午的日期是幾月幾日 2020端午節吃什麼
    導語:走過了清明節,之後我們我們將迎來的傳統節日就是端午節了,端午節是我們吃粽子的節日,農曆時間在啊五月初五,那麼那麼2020端午的日期是幾月幾日你知道嗎?今天我們就來看看端午節的時間,還有關於2020端午節吃什麼的相關介紹。
  • 端午節的禁忌有哪些?除了忌五毒,忌遊泳,還有一個令人難以啟齒
    端午節的禁忌有哪些?除了忌五毒,忌遊泳,還有一個令人難以啟齒文/號外娜娜說歷史 圖/網絡五月初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每到這一天,各家各戶都會吃粽子、掛艾葉,到江邊看熱鬧的龍舟比賽。但是你知道嗎?端午節也是有很多「禁忌」的,若是不注意,不小心觸犯,可能會有麻煩。端午節將至,你知道都有哪些忌諱嗎?雖然可能是迷信之說,但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一、忌惡日。在古人的觀念之中,五月是「惡月」,五月初五這一天更是惡中之惡,這一天被視為是大兇之兆。因此,這一天會有「躲五」的習俗,就是把未滿周歲的小孩子送到外婆家去躲避災禍。
  • 端午節為何賽龍舟、吃粽子?民俗專家這麼說
    端午佳節臨近,「我們的節日——海上暢談·話端午」日前在浦東三林塘舉辦,划龍舟、包粽子、點雄黃等民俗民風都在現場一一展示。這些浸潤著中華民族千百年來的獨特智慧和文化底蘊的節日風俗,讓現場觀眾充分感受到傳統節日的「味道」。 端午節為什麼要賽龍舟,吃粽子,為什麼要在孩子們的額頭上點雄黃?
  • 一年一度端午節,吃粽子是因為屈原投江,那賽龍舟是怎麼來的?
    吃粽子和賽龍舟。 吃粽子全國各地的人們大多數都會吃,但是賽龍舟在我國北方地區就比較少了,不過在南方依然是一項重要的賽事,看著龍舟上的健兒揮舞著堅實的臂膀,高喊著口號,端午節的氣氛也會被推到制高點。 那麼一年一度端午節的兩大習俗究竟是怎麼來的,吃粽子是因為屈原投江,那麼賽龍舟又是怎麼來的,和屈原有關係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