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空法師58屆《楞嚴經》講解節選:
【如人以手指月示人,彼人因指,當應看月。若復觀指,以為月體,此人豈唯亡失月輪,亦亡其指。何以故?以所標指,為明月故】
佛打了個比喻,他說:好像一個人用手指著月亮,他指這個月是讓你看月亮,可是這個人不看月亮,偏看他的指頭,把他的指頭當成了月亮。
所以指頭和月亮兩個都消失了,指頭能是月亮嗎?月亮能是指頭嗎?可是這個人硬把指頭當成月亮,兩個全不明白了,月亮也不認識,指頭也不認識了,說指頭的時候他硬說月亮,說月亮的時候他硬說指頭。
這個人指月亮,就為了讓你明白月亮,你幹嘛住在他的指頭上?所以我們講了半天,是為了讓你明心見性,你幹嘛住在我的語言上?你幹嘛住在我的聲塵上?一語道破。
【豈唯亡指,亦復不識明之與暗。何以故?即以指體,為月明性;明暗二性,無所了故。汝亦如是】
本來讓你認識月亮,認識月亮的目的,是讓你分出來明和暗。可是你把指頭當成月亮,以為是月亮的作用性,從此之後,明暗這兩種作用性你就搞混了。
我們現在真心自性和妄想顛倒,這兩種作用性我們分不清楚,明明錯了硬說是對的。無所了故,我們根本就搞不清楚,不明了。
佛拿月亮向我們比喻,大家說拿指頭當月亮,它會不會發出來月光?(眾答:不會)從此之後他說發光的是什麼呢?發光的是指頭,不發光的是月亮,這兩種作用性已經失去了,混了。
在日常生活當中,認為無明心意識最好用,離我們最近,所以就拿指頭當月亮,指頭雖然沒有光明,他認為是月亮,他認為離他最近,每天用的得心應手。
我們每天用自己的知見,用自己的心意識,用自己的分別,覺得比真心自性好用,知道我存在。可是真心自性放大光明,指頭不放光明還要去找。真心自性像月亮一樣掛在空中,曉了一切。他覺得這樣就找不著我了,這樣我就不能起作用了,我一直要用心意識,一定要用我的意識,見了什麼都要有意識,我才認為,知道認識這一切。
所以一直拿著指頭當月亮,一直在用自己的心意識,自己推理來判斷,認為這一切是這樣,就成為無明了,就這麼迷惑顛倒了。
我們現在就用自己的心意識,就好比是指頭一樣,當成月亮。月亮就好比是真心自性,他不用動心意識,不用自己的分別執著,而知道這一切。
可是把指頭當成月亮,它沒有光明,起不了這個作用,它必須要用我們的推理、分別、執著,用我們的意識,認為才知道這個東西,哪知道?像手電筒照著才認識,手電筒一滅沒有了。所以我們必須要執著,不執著就怕沒有。
真心自性起用你不用執著,不生不滅你執著哪家的?這個可差的很遠了,要搞清楚搞明白,這個作用性太懸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