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先生尋仙訪道逸事,「此身不上如來座,收拾河山亦要人」

2021-01-08 東方修行故事

南懷瑾先生1917年生於浙江溫州樂清一個世代書香之家。自幼接受傳統私塾的嚴格教育,少年時期,遍讀諸子百家,同時苦心研習文學書法,詩詞曲賦,天文曆法等各種學問,並深得精要。二十歲前,嗜讀仙俠小說並醉心習練種種武術和道功,曾拜師各門各派多達八十餘人。

隻身入川,尋訪劍仙

南先生受小說影響對蜀山劍俠心嚮往之。他認為真正的劍仙可能在四川的峨眉與青城兩山。於是,1937年5月, 20歲的南先生隻身入川,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想要尋覓劍仙,學習劍術。

當時正值抗戰時期,南先生入川之後的事跡,成都曾有報載:「有一南姓青年,以甫弱冠之齡,壯志凌雲,豪情萬丈,不避蠻煙瘴雨之苦,躍馬西南邊陲,部勒戎卒,殫力墾殖,組訓地方,以鞏固國防。迄任務達成,遂悄然單騎返蜀,執教於中央軍校。只以資稟超脫,不為物羈,每逢假日閒暇,輒以芒鞋竹杖,遍歷名山大川,訪盡高僧奇士。復又辭去教職,棄隱青城靈巖寺,再遁跡峨眉山中峰絕頂之大坪寺,學仙修道云云。」

鶴鳴山青城派的王青風被武林人士譽為一代劍仙,南先生聽說此人後,上山尋訪多次,終於能夠得見。南先生請王青風表演,王青風站在山頭上,用手一指,數丈外山峰上的一棵老松樹即應手而倒。南先生童心未泯,很驚訝地問王青風:「何以沒有劍光?」王青風說:「我早已經告訴過你並無此事,欲練至有光,另有一番道理。」南先生又請王青風的大弟子表演,只見他用鼻孔吼氣,便看到他站立的地方,周遭山土轉即成塵飛揚。

南先生回憶說:「這兩次表演都是親眼目睹的事實,由此而相信中國武術,的確可練至甚高甚妙境界。」

靈山一會,曠世佛緣

1942年暑假,南先生背了一把劍上靈巖山,去看望他的至交好友,靈巖寺的主持傳西法師。當時,袁煥仙已在山中閉關了一段時日。對經常登山的南先生已有所耳聞,他發現南先生雖然小小年紀,但非等閒之輩,他有意要傳道給南先生。

這一天,正好袁煥仙出關,兩人一見面,袁煥仙先生便先打招呼:「南教官,你好!」 南先生趕緊還禮,忙道:「聽說你是得道的高人!」 袁煥仙說:「哪裡哪裡,我看你武功很高,向你拜師!」 南先生謙虛一番:「不敢說教,陪你玩玩。」第一次見面,就是簡單的過程。後來,袁煥仙真的跟南先生學了一套太極拳。但此「靈山一會」更大的意義是,成就了袁煥仙與南先生的曠世佛緣。在第一次會面以後南先生便常常利用假期和周末,來到靈巖山,追隨袁師研習參禪。

南先生後來曾回憶說:「這是一段奇緣啊,倘非國變,何緣入川?倘不入川,這一段提不起放不下的公案,從何處了?仔細思量真是令人汗淚交傾不止。」

靈巖禪七,得個入處

1942年九月,袁煥仙在靈巖禪寺主持了一次非常重要的「禪七」,一時成為蜀中禪門盛事。

靈巖禪七進行了幾天後,南先生忽然進入一個境界,遠隔重樓,但是卻能看見袁師室中的人物、狀態、談話,就像是同處一室一樣,驚訝不已。於是,恭請袁師到祖殿說這個事。不料袁師大罵道:「我還以為你是個人,竟然會作這樣的見解?」罵完後便回房了。袁師這個處置對南先生影響很大,使南先生不再特別注意「神通」之事。(1942年冬,虛雲大師自曹溪來重慶主持護國息災法會,袁煥仙攜南先生赴重慶禮請虛雲老和尚到成都,袁師指南先生而跟虛老說:「此生在靈巖七會中亦小小有個入處,曾一度發通,隔重垣見一切物,舉似餘。餘力斥之,累日乃平言未卒。」虛老說:「好、好,幸老居士眼明手快,一時打卻,不然險矣危哉。所以者何,大法未明多取證,一分神通即多障蔽本分上一分光明,素絲岐路,達者惑焉,故仰山曰,神通乃聖末邊事,但得本何愁末也。」)

在靈巖禪七中,袁師反覆提斯,終使得南先生得個入處。關於靈巖寺對於南先生之重要性,南先生曾回憶到:「記得我在靈巖山下來後師友皆說我明白了此事。我自己也覺得對了。果然在此後,什麼都懂了。這一點是根本智、無師智。凡是什麼新舊學問,疑難雜症,不懂的,到了心中,只要一念回光,什麼都眾流歸元,就都懂了。如石頭投到大海中,連個波紋都不見,提起即用,放下便休。」

峨眉山頂發宏願,菩薩為證明

南先生隨袁師參學之後,進一步想要閉關遍閱藏經。當年整個四川,別處還找不到大藏經,只峨眉山大坪寺有一部。可是寺廟上說,不做和尚不允許到寺廟閱藏經。

一天,南先生說要去山王廟施食,問有誰敢一起去,當時有好幾個老和尚,包括通永法師都是老前輩,共十多個人便一同跟隨南先生去。帶了施食的米、杯子,到山王廟坐下。南先生當時坐在正中央,老和尚們分兩排坐在旁邊。南先生便作了施食。施食完了後,撤了米,這時南先生一下有了個衝動,施食後想要個證明!

南先生把手拍在地上說:「我要到峨嵋來閉關,向菩薩請求,在這裡閉三年關,也向山神、諸佛、龍天護法打個交道,如果我所得的、所證悟的這個佛法是真的,請給我一個證明!上峨眉山閉關閱大藏經,將來出來不管我出家、在家,弘揚正法的同時,一手扶持儒家,一手扶持道家,弘揚百家文化,接續中國文化斷層,這個做法對不對?就是這個願望。我生生世世都是這個願望,對不對,能不能給我一個證明?」

南先生把手向下一拍,這話一講,在峨嵋山的高山上,整個夜空下的峨嵋山忽然亮如白晝,大家就聽到空中一個裂空的聲音「嗤──!」,四個字--聲如裂帛,好像一塊大布撕開一樣,一片光明,整個罩住了。這個光明持續了很長時間,有二十幾分鐘不動。那些老和尚,睜著眼睛都嚇住了,紛紛趕快合掌。南先生對老和尚們說,你們看,佛法是真的吧!這些老和尚跪下來,不只對著光,還轉過來向南先生拜,邊拜還邊說:「菩薩!肉身菩薩來了!」南先生也趕快起來,向諸位老前輩還禮致意。所以峨眉山的通永師父,看到先生都非常恭敬,還說:「老師是菩薩呀!」

南先生見此聲光回應,就合掌,感謝菩薩證明有這個事。於是就在1943年,26歲這一年的初春,南先生在峨眉山大坪寺剃髮出家閉關。閉關期間遍閱了寺院中的《大藏經》,受益無窮。之後南先生還曾遠遊康藏,一探密宗之奧。

後來的南先生依其夙願還俗。此後大部分的時間,都在為弘揚儒釋道做著不懈的努力,通過對儒、釋、道三家學問的演繹和歸納實踐著自己峨眉山上所發的宏願。

南先生曾自題一首詩以表心跡:

不二門中有發僧,聰明絕頂是無能。

此身不上如來座,收拾河山亦要人。

我們從這首詩以及南先生此後一生的事跡可以明白,當初南先生為什麼在出家三年後卻又還了俗。所謂東方聖人,西方聖人,出家修行,在家修行,此心同,此理亦同。南先生的大願就是要出世,到世間來弘揚傳統文化,要讓傳統文化的根不斷,一代一代傳承接續下去。南先生對中國傳統文化復興與普及的作用功不可沒。

南先生對人生闡述是「儒釋道合一境界,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腦,從容過生活」。

「經論三大教、出入百家言」

「仙風道骨,學腹經綸」

「維摩現世,法雨漫天」

這就是我們的一代大師——南師懷瑾!

最後向有緣看到這篇文章,對南懷瑾先生不甚了解的朋友們,推薦南先生的部分著作:

《南懷瑾選集》及其他單行本著述南先生精通儒釋道經典,一生著述及其豐富,大部分以講課錄音整理,即「述而著」為主。對儒釋道各種典籍的講解旁徵博引、深入淺出。如《論語別裁》、《 原本大學微言 》、《易經系傳別講》、《禪海蠡測》、《楞嚴大義今釋》等等超過三十多種,《南懷瑾選集》收錄了南先生部分著述,這些著述廣為流傳,均是非常值得我輩學習的重要書目。

《南禪七日》錄像《南禪七日》是南先生在廈門南普陀寺為僧人們打禪七的時候,記錄下來的錄像,把這七天的內容全部收錄了下來,視頻至今在網絡上廣為流傳。是了解佛學思想和修持方法的一個很好的學習內容。

歡迎轉發、留言、點讚以及添加關注,隨時閱讀更多精彩的

相關焦點

  • 全真教三大祖庭,皆是名山大川,求籤卜卦,尋仙訪道,值得一遊
    全真教三大祖庭,皆是名山大川,求籤卜卦,尋仙訪道,值得一遊全真教,大家都聽說過,在金庸老爺子的小說中,王重陽為全真教的創派祖師,雖是小說,但是也是事實,真正的全真教,是北宋末年王重陽建立的鐘呂丹鼎道派,後經丘處機傳教,全真教逐漸壯大,現如今全真教已成為道教的兩大派別,與正一教並稱道教兩大宗門
  • 文武奇才,近代國學大師南懷瑾先生
    這些看似很平常的家教,對南懷瑾生平,一貫看淡名利與浮華,應該是起著積極的影響,使得後來南懷瑾在正處於「風華正茂書生意氣、躍馬邊陲一呼百應」之時,卻能幡然醒悟,此種能力非一般人所能及也。因此後來曾經有人,向南懷瑾提出應如何教育孩子的問題時,南懷瑾回答的只有四個字「卓爾不群」其含義就是要根據每個人不同的秉性和天賦進行「因材施教、因勢利導」。
  • 咬文嚼字:「暴虎馮河」解,兼談南懷瑾先生和他的《論語別裁》
    (一)已故的佛教名居士南懷瑾先生的解讀經典著作《論語別裁》,曾被不少人指摘其硬傷累累:    比如:炮轟過於丹的學者徐晉如曾說南懷瑾的《論語別裁》的「錯謬罄竹難書」【注1】,張中行評《論語別裁》一書用的措辭是「讓人哭笑不得的南懷瑾」,評價極低。
  • 南懷瑾先生:男人為何情執深重?答案是女人的「八條繩」
    著名國學與佛學大師南懷瑾先生,對此有過很深刻的研究,他說:「男人情執深重,主要是女人用這八條繩子把男人捆住了。」01女人的八條繩南懷瑾先生說:「女人身上,八處所涉可愛淨相。八處分別是歌、舞、笑、睇、美容、進止、妙觸、就禮。
  • 南懷瑾:普賢菩薩為我做證明
    南懷瑾先生,是中國當代集儒、釋、道的大成就者,一生致力於中國傳統文化的教育和傳播,他的成就不是一家一言可以概括,他的客廳曾掛一副對聯:上下五千年,縱橫十萬裡;經綸三大教,出入百家言。南懷瑾先生,少讀儒家經典有神童之譽,青年時得遇禪宗大德袁煥仙先生,在其門下開悟,明心見性,遂前往峨眉山大坪寺閉關修行,在閉關期間,南懷瑾先生發下大願,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為了證明佛法到底有無其事,自己所悟到的佛法到底正不正確,而求問普賢菩薩,普賢菩薩大放光明,給予南先生肯定和證明。
  • 等山點頭時,就告訴你什麼是道~龍湖普聞祖師開悟故事
    『才說點頭頭已點,案山自有點頭時』。說一聲回頭是岸,不必回頭,岸就在這裡,等你回頭已經不。等你回頭已經不是岸了。(此段出自南懷瑾的著作《金剛經說什麼》之第六品「正信希有分」。)南師對這個公案還有一段精彩的解讀:其實:「才說點頭頭已點,案山哪有點頭時。」龐居士也好,龍湖禪師也好,聽人如此答案,當下即悟。「祖師別傳」的那個意,什麼意!屁的意都沒有。
  • 從「南懷瑾大師的自我評價」說起
    談到國學,南懷瑾大師是婦孺皆知的。南懷瑾大師,1918年3月18日出生於中國浙江溫州,於2012年9月29日在蘇州太湖大學堂逝世,享年95歲。南懷瑾大師是中國當代詩文學家、佛學家、教育家、中國古代文化傳播者、學者、詩人、武術家、國學大師。
  • 南懷瑾經典|國學大師十六個改變命運的方法
    南懷瑾:「提示:舍快樂是讓別人心裡安樂,是給自己種身體健康的因。命運是「心」造的,改變命運亦要由「心」上改。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除此之外其它一切方法都改變不了命運。朋友,好自為之!」第五個:健康健康是人類追求的首要法則,要想得到健康,一切都要觀照自己。所以南懷瑾先生說出了七個要點。第一養:心情。清淨心,我們的心要象水一樣,清潔、乾淨、平靜;第二養:形態。
  • 南懷瑾:1987年以後中國有兩百年大運,比康乾盛世還好
    有人認為,它只不過是被後世某些人,為達到特定目的,故意添油加醋或者牽強附會,又或者故意曲解其義,把它神話罷了。反觀南懷瑾先生1974年對國運走向的大膽的預測,在時人看來恐怕大多數人會認為純屬無稽之談,可是現在結合咱們國家的發展勢頭來看,似乎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相信南先生這番預測。看到這裡可能有讀者會問,既然南先生都能預測國運的走向了,那麼對自己命運的走向是否也能預測呢?
  • 9月29日 當代大德南懷瑾居士往生紀念日
    是當代大德南懷瑾居士往生一周年紀念日。南懷瑾先生為溝通中西文化,創辦東西精華協會,設總會於美國。曾主持臺北老古出版社,發行過知見雜誌、十方雜誌等佛教刊物。南懷瑾先生之學問博大精深,融貫古今,其學問涵蓋儒、釋、道三家,並且精通醫卜天文、詩詞歌賦。在臺灣時,人們尊稱他為「教授」「大居士」「宗教家」「哲學家」「禪宗大師」和「國學大師」,一度名列臺灣十大最有影響人物。南先生卻拒絕一切溢美之詞,自謙為一「凡人」。
  • 五小鬼戲耍鬼王鍾馗 尋仙另類新通天帝國
    火熱的2010超級對抗大賽讓騰訊旗下首款3D網遊人氣大作《尋仙
  • 墨染「石舍」四時春——訪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張道虎先生
    筆走乾坤恢弘氣 墨染「石舍」四時春——訪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張道虎先生本刊特約主筆 / 賈玉森 圖 / 曹豔陽 王漢平張道虎,出生於 1973 年,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教育學會書法教育專業委員會會員、北京錦龍堂文化傳播中心首批會員,河南省書法家協會會員,河南省青年書法家協會會員
  • 孔丹憶南懷瑾:他是中國文化的守望者
    2018年,是南懷瑾先生誕辰100周年。為紀念先生百年誕辰,鳳凰網佛教特別策劃紀念專題《百年南師:為蒼生立心的繼往開來者》,以此緬懷南懷瑾先生為弘揚中華傳統文化、接續中華民族文脈所做的貢獻。本文系中信改革發展研究基金會理事長,中信集團原董事長孔丹先生的紀念文章《中國文化的守望者》,文章由南懷瑾學術研究會、南懷瑾文教基金會提供,全文如下:
  • 南懷瑾切身經歷:《金剛經》的力量不可思議
    南懷瑾先生曾數次講述自己誦念《金剛經》的切身體驗。南懷瑾先生不僅多次講《金剛經》的智慧,還多次分享自己與《金剛經》的因緣,誦念《金剛經》的體驗。聖士和尚學禪參禪,成就頗高,按禪宗所謂三關來看,南懷瑾先生認為聖士和尚是「真正破了初關的」。兩人成為朋友後,關係密切。聖士和尚請南懷瑾教他打拳練劍,南懷瑾開玩笑叫聖士和尚「四眼和尚」,因為聖士和尚戴個眼鏡。又一次,南懷瑾在聖士和尚的桌子上看到一本很漂亮的《金剛經》,覺得很有興趣,有種特別的感情,就跟聖士和尚說:「送給我吧」。
  • 南懷瑾老師:因緣道理是全部佛法的基礎
    ——慈悲柳枝水「說法不有亦不無,以因緣故諸法生」,佛說一切法,不論是大乘、小乘,顯教、密教,三藏十二分教,一切不著於有,也不著於空。不有就是空,不無就是有,既然如此,為什麼要用不有和不無呢?不有,不是有,沒有告訴你絕對是空;不無,不是沒有,沒有告訴你絕對是有。佛說一切法,世界一切萬有現象,乃至我們凡夫起心動念,皆是因緣生法。因緣生法就是中國大乘所講的緣生性空,也叫緣起性空。
  • | 南懷瑾
    文 | 南師懷瑾先生藥師佛第六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其身下劣、諸根不具、醜陋頑愚、盲聾喑啞、攣躄背僂
  • 【裝備】尋仙裝備獨家密探
    本文由尋仙資料站記者偷腥賊首發於尋仙資料站,轉載請註明原作者和出處。 歡迎加入記者團! 尋仙從封測到現在的不刪檔內測時間也不短了,相信大家也對尋仙有了一定的了解,或許還有許多新玩家對尋仙裡的裝備和職業的搭配不是很清楚,下面就由小賊我來做下簡單的介紹吧。
  • 南懷瑾:人生在世,懂得這三句話,事事順遂,福運自然來
    總結了南懷瑾先生在講《老子》中講的三個觀點,參悟這幾點,讓你人生少煩惱,事事順遂。一、摒棄私心南懷瑾先生在解讀老子講天地「不自生」時,說老子想表現天地的「極私」同時也是天地的「至公」。天地自然而生,不為萬物,不為人,所以天地能永久存在。
  • 南懷瑾:玩了一輩子,我會看相但從來不看相,你們就沒有資格學了
    南懷瑾先生又憑什麼說別人沒資格學呢?南懷瑾先生會看相,倒也不奇怪,看相本就是中國一種傳統文化,南懷瑾先生學識淵博,對古代典籍研究很深,而且南懷瑾先生對禪宗佛理、道學八卦都有所涉獵,是一個實打實的「全能高手」,正因為南懷瑾先生涉獵甚廣,所以他才會接觸到「看相」這門學說,而且憑著自己的聰明才智,將裡頭奧妙領悟的很是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