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到今,情感就是一個讓人談論不倦的話題,許多情執深重的故事讓人嘆息不已,幾天幾夜也說不完。
就好比,古時有烽火戲諸侯的周幽王,以及為了妲己不理國政的商紂;現今有生活中被戀人甩後,傷心欲絕甚至殉情的痴情種。
這些故事引人深思,女人到底有什麼魔力可以讓男人情執深重,無法自拔?
著名國學與佛學大師南懷瑾先生,對此有過很深刻的研究,他說:「男人情執深重,主要是女人用這八條繩子把男人捆住了。」
01女人的八條繩
南懷瑾先生說:「女人身上,八處所涉可愛淨相。八處分別是歌、舞、笑、睇、美容、進止、妙觸、就禮。這八個特點就仿佛是女人的八條繩子,把男人深深地束縛住了。」
「歌舞」就是指唱歌和跳舞。
從古到今沉迷於女人歌舞中的男人數不勝數,如「環肥燕瘦」的趙飛燕,獨創「掌上舞」、「踽步」,把漢成帝迷得神魂顛倒,導致朝廷大亂。
「笑睇」就是指微笑和眼神。
對於女人的笑,古人說出了「一笑傾人城,再笑傾人國」的千古名句,而對於眼神,也有「目流睇而橫波」讓人一想到,就心神陶醉的句子。
想像起來都如此迷人了,要是真的見到,真會把人迷得心魂都沒了。
「美容和進止」說的是漂亮的女人和她們一進一退之間的身姿風情。正所謂「英雄難過美人關」,再厲害的男人也會對漂亮的女人心動。
尤其這樣的女人在一進一退之間,顯現出腰肢款擺、風姿綽約的體態,那對男性而言,擁有絕對的殺傷力。
「妙觸」指的是男女之間的手拉手或者身子的觸碰。
相信很多男士都有過這樣的感覺,在握著掌中柔若無骨的小手,或者彼此只要稍微觸碰,就有一種觸電般的感覺,整個人都酥麻了,魂直接丟了一半。
「就禮」指的是這個人的優雅大方,知禮節,懂進退。這樣的涵養和舉止,讓人如沐春風,神往不已。
因此,《瑜伽十一卷》云:「由此因緣,所有貪慾,未生令生,生已增長,故名為食。」
女人的這八條繩子就是讓男人們生出種種欲望的因緣,並且不斷增長,所以叫做「食」,成為了男人的精神食糧,捆住了他們,讓男人情執深重。
02《女人是老虎》
南懷瑾大師講述了一個佛經的故事:
有一位老和尚找不到合適的修行之人,於是他就去孤兒院找了一個嬰兒回來撫養。
撫養期間,對於人情世故、俗世生活,老和尚什麼也不教他,導致這個孩子十幾歲了還對世事一無所知。
有一天老和尚有事要帶弟子下山,因為害怕弟子受到美色誘惑,於是對孩子道:「山下有一種叫老虎的生物,長得跟我們差不多,但是頭髮很長,並在頭上做個了髻,你看到後,千萬不能多看,要快速離開。」
下山幾日回來,老和尚對小和尚說:「這次下山看到了這麼多的東西,你覺得什麼最好看,最可愛?」小和尚回答:「看來看去,還是老虎最好看,最可愛。」
小和尚一直在山上長大,生活純淨如一張白紙,從未見過女人,也不了解男女之情,只是因為他下山見到了女性,讓他對女性有著最深的感受。
這就說明人類之間的男女之情,並不是後天受到誘惑才產生,而是與生俱來的天性,是生理上最原始的欲望。
因此,只能說人的本性慾望是存在的,具備對人和事的喜愛之情,但是能不能把這種情感引發出來又是另一回事。
就像有人喜歡書畫,有人喜歡運動,有人喜歡音樂,每個人都具備喜愛任何東西的權利,以及想要擁有它的欲望,但是這種喜愛之感必須要有媒介引發才行。
男女之間的感情也是如此,一個男人對於任何女人有愛慕的權利,女人的八條繩子能夠通過聽、看、聞、觸等方式引發男人的種種欲望,讓男人迷戀著魔,情執深重。
但不去沾惹,沒有東西引發,自然也就不存在了。
03情、愛、欲難分難解
南懷瑾先生說:「這世上的欲望分為有色、無色、欲三界。」
男人因為荷爾蒙的作用,對女人產生的情感也分三種情況:
有些男人看到女人就想佔有,這是生活在欲界。比如生活貧困,常年光棍的男人,對女人不會有太多要求,只要看到女人,就會產生欲望。
而有些條件好的男人,不會見女人就衝動,他們對外表有一定的要求,或者說只喜歡美人。這說明,這種男人能化解自身的身欲,但還沒能破除眼、耳、鼻、舌四個欲關。
這種人看到符合自己要求的漂亮女人,他還是會愛上她,產生佔有的欲望,這樣的人偏重於愛,就是到了色界。
而有些男人不重外表,看重的是志趣相投,三觀一致,哪怕喜歡的女人,在外人看來不好看又笨拙,這難倒是無欲無色嗎?
其實,這就是所謂的「情人眼裡出西施」,不是不喜歡漂亮的,只是因為情。這個人在他心中最漂亮,同樣會有欲望產生,只不過這樣的人偏重於情,就是到了無色界。
由此可知,男人對於女人的「欲」難以具體說清,「情」和「愛」也是與「欲」同樣的東西,只是他們的層次不同而已。
因為「愛」所以產生「情」,產生「欲」,也可以說因為「欲」產生「愛」和「情」,這三種感情本就是難解難分。不止男女之間的情、愛、欲,萬物都是如此。
就像一個人愛財物、名利,想要佔有這些東西可以說是欲,但一個人愛花草樹木,亦是欲望。因此種種的欲望和情感難分難解,兜兜轉轉,其實又回到了原點。
欲望就是一股力量,使得自己不得不去追逐,千方百計想要了緣。但這些卻引發根本的愛欲,使得自己深陷其中,無法自拔,因此,人想要「跳出三界外」,很難。
而佛學教導我們,克制情、愛、欲最好的辦法就是「各歸本位,回歸自然。」
正如第六代達賴說的,「若將此心移學道,即生成佛有何難。」世間無論何種情感,皆是一樣的。
菩提薩埵是覺悟有情,而有情眾生貪圖情,但沒有覺悟。人的妄念變化無常,男人對女人這八條繩子的欲望,其實就如同情、愛、欲,糾纏不休,難解難分。
一味逃避和壓抑這八條繩子帶給自己的誘惑,只會讓欲望在看不見的地方瘋狂滋長。不如釋放它,通過修行讓自己做到心無掛礙,自得自在。
從古到今,多少男人受困於情,主要是女人的歌、舞、笑、睇、美容、進止、妙觸、就禮,這八條「繩」把男人捆住了。
有情不一定不好,但太執著就會適得其反,把人的這份情用到慈悲上,亦是修行,也能得道。
(作者:千面修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