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文化——筷子

2021-01-09 像我第一次遇見你

春秋時期用什麼吃飯,一雙筷子妙用無比,很能表現中國文化,以簡御繁,以少御多的個性,但春秋時期的人並不用它吃飯,春秋時的中國人與現代的阿拉伯人一樣是吃手抓飯的,並不是使用筷子作為餐具,吃手抓飯使古人養成了飯前洗手的習慣。《管子·弟子職》說,先生將食,弟子撰饋,攝衽盥漱,跪坐而饋。意思是說先生要吃飯了,弟子要準備好食物,然後洗手漱口,跪坐著吃。

中國人使用筷子有史記載在3000多年前,而西方人大概到16世紀才發明了刀叉,筷子一頭圓,象徵天,一頭方,象徵地,對應天圓地方。拿筷子時,拇指食指在上,無名指小指在下,中指在中間,是為天地人三合之象,也是國人對人和世界關係的樸素理解,筷子成雙出現也與國人遵守的太極陰陽理念相符,太極是一,陰陽是二,使用筷子時,一根為主動,另一根為從動,主動為陽,從動為陰,此為兩儀之象;筷子的標準長度是七寸六分,代表人有七情六慾,告誡我們要克服不良的欲望。

筷子七寸六分長,代表著人的七情六慾,因為人是不同於一般動物的情感動物,七情就是喜怒哀樂悲恐憂,六欲就是人的眼耳鼻舌身意,代表著人的生理需求,筷子成雙成對,代表著陰陽相對,用筷子的五根手指表示金木水火土五行,筷子一頭圓一頭方代表著天圓地方,這是中國人對世界基本原則的理解,手在筷子中間表示天地人三合。另外在使用筷子也是非常有講究的,力氣太大打不開,力氣太小夾不住菜,這表示人在天地間應該懂分寸知禮節,更應該知道天高地厚,中國有五千年的傳統文化,既有包容心又有進取心。所以我們老祖宗的這份傳統和智慧確實是值得我們驕傲的,作為中國人,無論走到哪裡,都要記住這一份驕傲。

筷子早期稱為「箸子」,明清時期改為「筷子」,「箸」有停駐拋瞄之意,「筷」是希望船兒快點。使用筷子時,可以運動五十多條肌肉,四十多根神經。有老外問我們為什麼用兩根木棍吃飯,筷子是我國獨特的餐具,而我們偉大的祖先以箸進食的歷史,可追溯至三千多年前,中國人喜歡使用方頭圓身的筷子,那是寓意著天圓地方、天長地久,用圓頭吃食代表著民以食為天,一隻手使用筷子是說明我們每個人在吃飯的過程中要學會控制自己的七情六慾,而且筷子一動一靜,一陰一陽是中國文化的代表,是華夏民族的智慧結晶。

當然,使用筷子時也有一些忌諱,第一、不能用筷子隨便指人或者當指揮棒指揮別人;第二、不能用筷子在盤子裡面亂翻;第三、不能用嘴去嘬筷子;第四、也不能用筷子去敲餐具,發號施令;第五就是不能把筷子反向用去給別人夾菜,最好用公筷;第六就是不能把筷子直接插到碗裡,要平放在碗上或者是放在筷架上。莫道筷箸小,日日伴君餐,筷子是中國的傳統文化,一定要注意這些細節。

中國筷子也在國外迅速走紅,沒有接觸筷子時,外國朋友都是用手抓著吃或者用刀叉,但是自從接觸筷子後,不僅一本正經看起了筷子的說明書,還發明了各種魔教式吃法,有兩雙齊用吃法,還有十字交叉吃法和織毛衣式吃法,還有不少外國人因拿筷子的方式不同,在國外論壇上爭論了起來,筷子文化走向國際,這也正體現了中國文化在不斷崛起。

中國人自古重視飲食,相應的對飲食工具也賦予了很多含義,我們的筷子有豐富的科學文化內涵和廣泛社會功能是文明禮儀之邦的進食工具。

相關焦點

  • 我們中國傳統文化之一筷子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我的百家號,今天說到筷子呢代表著中華民族的一種文化,呢是指筷子裡邊超越使用功能以外的一些寓意。你比方說咱有人說筷子,筷子就快點生子,往往結婚的時候呢咱送小兩口筷子,是判他們早生貴子,快點生孩子,這關於會計的文化了解的多。嗎?
  • 中國傳統文化筷子的冷知識
    我們中國人使用筷子吃飯的歷史已經有四千多年了,筷子是兩根我們去通常稱呼為一雙。因為這裡面有太極和陰陽的理念。太極是一陰陽是二,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筷子一頭是圓的一頭是方的,待變的是天圓地方我們使用圓頭夾飯菜,」圓「代表的是」天「民以食為天,筷子的標準長度七寸六分,代表的是人有七情六慾。吃飯也是修煉,要去除自己的七情六慾,筷子在夾食物的時候,一動一靜,動靜結合。拿筷子的時候大拇指和中指代表著」天地人「三才之象。如此簡單的一個物件卻高妙絕倫的應用了物理學的槓桿原理,這就是中國人的智慧!這就是中國傳統文化 ----博大精深!
  • 中國傳統筷文化:筷子如何象徵政治,又是如何影響中華文化的?
    筷子是中國人最常使用的餐飲工具,同時筷子也是中國文明的產物,是中華文明飲食文化的重要內容。筷子有很多種,有竹筷,木筷,石筷,還有瓷器做的,骨頭做的筷子。《韓非子·喻老》中記載紂王曾用象牙當筷子:「昔者紂為象箸,而箕子怖。」
  • 筷子文化,中國的傳統文化,中華飲食的重要標誌
    文/芸豆【原創首發,禁止複製抄襲,違者必究】筷子,是中國獨有的東西,是最令國人引以為傲的。是中華飲食文化的重要標誌之一。關於筷子的傳說也有很多,有的傳說講:是妲己為討商紂王歡心,用頭上的兩個玉簪做筷子。有的說:姜子牙受神鳥的啟示發明筷子。有的又說:大禹治水為節省時間,用樹枝做筷子。儘管在民間有許多關於筷子的傳說,但筷子真正的歷史還是可以追溯到很早。
  • 只因一雙筷子,一場爭論大爆發!你懂中國傳統文化嗎?
    隨後一個中國年輕人拿著一雙筷子走過去說:「中國人用的筷子長七寸六尺,代表人的七情六慾……」整段視頻的焦點就是,外國人不懂中國的文化,而中國小夥用「筷子文化」(不知道的可以去了解一下)來教育了他們,外國人聽後感到滿臉震驚和羞愧。發布視頻者感到中國的傳統文化很讓人驕傲,對於小夥子的行為也特別解氣。
  • 中國筷子:筷子的文化符號
    全球範圍內,人類進食方式可以分三大群,一是直接用手抓食;二是用叉子、勺子,三是用筷子。用叉子的就是歐美國家的人;用手的是南亞次大陸、非洲國家的人;用筷子的就是東亞中國、朝鮮半島、日本列島還有越南,東南亞的一些國家的人。中國很早就已經使用餐具,很早就有了勺子和筷子。用勺子的歷史大概有8000年,用叉子的歷史4000年,用筷子的時間上限還不確定。
  • 外國侮辱中國「筷子文化」,中國人火了,告訴你筷子代表什麼
    去年外國一個奢侈品品牌對中國人使用筷子的偏見,一時間一起了中國國民的軒然大波,人們在網絡輿論上表示強烈的不滿,後來這品牌的創始人通過網絡社交平臺發布道歉視頻,用中文說對不起,但這樣的舉動在我看來更像是被瘋狂大臉後的無奈,充滿了滿滿的虛偽與敷衍,沒有任何的反思和真誠。
  • 趙麗穎因筷子引熱議:中國的筷子文化,你了解多少?
    但以弘揚中華美食為己任的《中餐廳》,在呈現一道道美味中華菜餚的同時,是否也相應推廣一下中國的餐桌禮儀、筷子文化?藝人「扒拉菜」引熱議,恰恰說明筷子在中國人的餐桌乃至文化裡,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想想看,小小一雙筷子,承載了中國人多少情感與記憶?
  • 中國筷子文化大普及
    D&G不尊重筷子,全國人民怒了事情是這樣的。昨天義大利奢侈品D & G發布了一段侮辱中國筷子的視頻,視頻裡面有這樣一句話:今天我們將向大家展示,如何用這種一種「小棍子形狀的餐具」,來吃義大利傳統的瑪格麗特披薩餅。小棍子形狀的餐具?義大利偉大的傳統瑪格麗特披薩餅?D&G說話態度的傲慢!
  • 漸漸消失的中國民俗文化:筷子
    筷子是中國人乃至現在很多國家都在使用的飲食餐具,那麼對於在用筷子吃飯的你來講,你對於筷子了解多少呢?筷子又有什麼含義在裡面呢?筷子在中國的歷史是很久遠的,明朝的時候才開始叫做筷子,往前推可不是,先秦時代叫它"梜",漢代時叫它"箸"。
  • 中國的筷子文化
    文:朱廣海圖:來自網絡吃飯,外國人用刀、叉、勺攝取食物,中國人用筷子夾取食物,外國人對中國人的這一做法視為可笑,這是為什麼?這是文化上的差異。我們吃飯用筷子是有講究、有文化的。我們通常用的筷子長七寸六,這代表著人的七情六慾,七情為喜怒哀樂悲恐憂,六欲是眼耳鼻舌身意,這是人生理上的需求。筷子的兩端一頭方一頭圓,意為天圓地方。用筷子得成雙成對,表明陰陽相對和平衡。持筷子我們是用手拿,這代表著天地人和。拿筷子是用5根手指夾住筷子的上半部分,5指代表著五形:金木水火土。
  • 一雙筷子:中國五千年文化的象徵,情系古今源遠流長
    一雙筷子:中國五千年文化的象徵一雙簡簡單單,上方下圓的筷子所傳承的是中國五千年來人們的美好祝願和傳統文化,雖然不如其他國家的刀叉精美,但它對於每個中國人的意義卻是非比尋常的。它不僅僅是中國人吃飯用的餐具,同時也是中國人之間溫暖與關懷的傳遞者,一雙簡單平凡的筷子卻支撐了無數普通中國人的情感和故事。對於中國人來說,它不僅僅是筷子,更是一個國家文化的象徵之一。筷子的歷史悠久,分類眾多。早在先秦時期筷子就已經出現,名為"挾"。殷商時期,人們已經開始使用筷子,當時的筷子被人們稱為"箸"。
  • 中國筷子將被全世界認可嗎(中國筷子是高智商文化代言人)
    猶豫了很久很久,終於鼓起勇氣來評論中國筷子。別小看簡單的一雙筷子,其中隱含了偉大民族驚人的文化理念,本人文化知識淺薄,小心翼翼戰戰兢兢,生怕辱沒了這對中國人的父皇母后。無規矩不成方圓。中國人的智慧博大精深,連取食物用的工具筷子,都薰染了深刻的哲理 。小小的一雙筷子,它該方的地方,該圓的地方圓。
  • 品讀筷子背後的文化意蘊
    【現象】今天,世界上每5個人中,就有一個人用筷子進餐。筷子不僅是一種取食工具,也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內涵。最近出版的《筷子:飲食與文化》一書中,歷史學者王晴佳聚焦「筷子文化圈」,讓筷子成為歷史研究的主題。該書通過將飲食文化置於中國、韓國、日本等國的東亞文化傳統之中進行考察,發掘了筷子在文化傳統的形成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讀來引人入勝。【點評】對中國人來說,筷子屬於尋常日用之物,但對歷史學者來說,可以從一根筷子中窺見一段歷史。「垂垂水線白封青,一箸能生兩眼明。」中國傳統文化不僅是詩詞書畫,也在一飲一啄、一杯一箸間。
  • 筷子的由來和設計裡面蘊藏的中國文化,不是其他人能夠輕易歧視的
    我們來說一下筷子的故事,顯然是因為近日因義大利世界知名品牌,不明就裡糟蹋中國文化的視頻風波所致。中國文化博大精深,飲食文化與禮儀是其中重要的代表之一。若不深入研究隨意消費必會引起軒然大波,最後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了解一個民族的文化,首先就要了解一個民族的飲食文化。
  • 說起筷子,你知道它蘊含著多少中國民俗和文化嗎?
    說起筷子,你知道它蘊含著多少中國民俗和文化嗎?最近DG事件被傳得沸沸揚揚,從設計師的不當言論到之前的關於筷子的宣傳片都成了人們目光的焦點。今天,我們就來談一談筷子背後的那些文化,看一看中國美食都有哪些精妙之處和獨到的文化。
  • 什麼才是真正的中國筷子?通過幾首詩詞,來看它所代表的傳統文化
    筷子對於普通人來說,雖然只是飲食工具,卻是中華飲食文化的標誌之一。也許我們在國內使用的時候體會不明顯,一旦出境後,筷子所傳遞的則是思念和故鄉情。今日借著某品牌的事件,談談詩詞裡的筷子,以及中國的筷子文化。
  • 小小的一雙筷子,承載了5000年的中國文化,可惜國人都視若無睹
    引言筷子是我們中國最傳統的用餐工具,每一個中國人吃飯,都會使用筷子。在日常生活中,筷子太常見了,十幾億中國人民一日三餐,餐餐用筷、人人用筷,所以大家都對它習以為常,以至視若無睹。筷子雖然是我們每個中國人,最為熟悉的一個用餐工具,但是其豐富的文化內涵卻少有人知,如若有個外國人問起,大多數的中國人也都難說一二。
  • 一雙筷子的誕生與流行:既是餐具,也是傳統文化象徵
    一頭圓、一頭方,長約數寸……日常掂在手裡的筷子平平無奇,看上去似乎沒啥閃光點。但事實上,它的身上卻承載著厚重的文化與禮儀,由古至今依然如此。一雙筷子從誕生到流行,既是餐具的演變,也是文化傳播的過程。一雙筷子的幾個名字早先,筷子稱為「梜」,還有一個名字叫「箸」。
  • 筷子背後的歷史與文化
    對於移居海外的華人來說,許多本土文化漸漸遺忘了,但筷子仍然是他們的日常用具。 王晴佳一家是美籍華人。在教兒子用筷的過程中,歷史學家的本能讓他意識到了筷子所蘊含的文化。他驚訝地發現,在西方迄今為止還沒有一部筷子專著。因此,他決定撰寫《筷子:飲食與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