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筷子,你知道它蘊含著多少中國民俗和文化嗎?
最近DG事件被傳得沸沸揚揚,從設計師的不當言論到之前的關於筷子的宣傳片都成了人們目光的焦點。今天,我們就來談一談筷子背後的那些文化,看一看中國美食都有哪些精妙之處和獨到的文化。
筷子是中國人發明的,是咱們中華美食的標誌之一,後來由於中國文化的輻射,整個亞洲文化圈都使用筷子。筷子差不多有三千年的歷史,最早的筷子見於安陽殷墟出土的銅筷子。
筷子是中國飲食文化中最為典型的代表之一,是中國飲食文化息息長傳的重要推動者。古人曾寫詩到:殷勤問竹箸,甘苦樂先嘗。滋味他人好,樂空來去忙。是對筷子使用的描繪。
中國人在進餐時,有很多禮儀,如忌諱筷子「三長兩短」地放置,也忌諱將筷子插在碗裡形似上香,筷子的人手拿捏的這一部分呈方形,一方面是防止「手滑」,另一方面是先民崇尚天圓地方的文化有關。
也更近於中國人「內用黃老,外示儒術」的傳統。筷子作為「禮」和「仁」的象徵物之一,在新人婚禮時也有其作用,往往長輩會送新人筷子,有成雙成對之寓意,也暗含早生貴子的祝願。
其實,看似簡單的筷子,無論是使用形式——夾、撥、挑、扒、撮、撕,還是材料——竹木、金屬、象牙、骨頭、玉石……這些可都不簡單,它散發著歷久彌香的生活氣息,並慢慢演變成為一種實用與文化相結合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