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筷子,你知道它蘊含著多少中國民俗和文化嗎?

2021-01-09 清山閒人

說起筷子,你知道它蘊含著多少中國民俗和文化嗎?

最近DG事件被傳得沸沸揚揚,從設計師的不當言論到之前的關於筷子的宣傳片都成了人們目光的焦點。今天,我們就來談一談筷子背後的那些文化,看一看中國美食都有哪些精妙之處和獨到的文化。

筷子是中國人發明的,是咱們中華美食的標誌之一,後來由於中國文化的輻射,整個亞洲文化圈都使用筷子。筷子差不多有三千年的歷史,最早的筷子見於安陽殷墟出土的銅筷子。

筷子是中國飲食文化中最為典型的代表之一,是中國飲食文化息息長傳的重要推動者。古人曾寫詩到:殷勤問竹箸,甘苦樂先嘗。滋味他人好,樂空來去忙。是對筷子使用的描繪。

中國人在進餐時,有很多禮儀,如忌諱筷子「三長兩短」地放置,也忌諱將筷子插在碗裡形似上香,筷子的人手拿捏的這一部分呈方形,一方面是防止「手滑」,另一方面是先民崇尚天圓地方的文化有關。

也更近於中國人「內用黃老,外示儒術」的傳統。筷子作為「禮」和「仁」的象徵物之一,在新人婚禮時也有其作用,往往長輩會送新人筷子,有成雙成對之寓意,也暗含早生貴子的祝願。

其實,看似簡單的筷子,無論是使用形式——夾、撥、挑、扒、撮、撕,還是材料——竹木、金屬、象牙、骨頭、玉石……這些可都不簡單,它散發著歷久彌香的生活氣息,並慢慢演變成為一種實用與文化相結合的存在。

相關焦點

  • 你知道一雙小小筷子所蘊含的意義嗎
    你知道嗎,一雙小小筷子它所蘊含的意義和禮儀我們用一個故事來說明也特別解氣有一次在外面餐廳吃飯,旁邊桌子有幾個外國人也在用餐,他們就一邊說一邊笑,大概意思就是說,你看中國人吃飯用兩個木棍戳來戳去的真是太可笑了,正準備上去懟回來時,這時旁邊另外一個中國人,手裡拿著一雙筷子走了過去
  • 漸漸消失的中國民俗文化:筷子
    筷子是中國人乃至現在很多國家都在使用的飲食餐具,那麼對於在用筷子吃飯的你來講,你對於筷子了解多少呢?筷子又有什麼含義在裡面呢?筷子在中國的歷史是很久遠的,明朝的時候才開始叫做筷子,往前推可不是,先秦時代叫它"梜",漢代時叫它"箸"。
  • 趙麗穎因筷子引熱議:中國的筷子文化,你了解多少?
    但以弘揚中華美食為己任的《中餐廳》,在呈現一道道美味中華菜餚的同時,是否也相應推廣一下中國的餐桌禮儀、筷子文化?藝人「扒拉菜」引熱議,恰恰說明筷子在中國人的餐桌乃至文化裡,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想想看,小小一雙筷子,承載了中國人多少情感與記憶?
  • 一雙筷子蘊含哪些歷史文化?
    說起筷子對每個中國人來說在熟悉不過了,可是很少有人知道,中國人使用筷子至少有3000多年的歷史,比西方使用刀叉早了一千多年。筷子在先秦時稱「梜」,《禮記·曲禮上》記載「羹之有菜者梜」。漢代時稱為「箸」,傳至明代,因為江南水鄉的漁家忌諱「蛀」的諧音,便改成了「筷」。
  • 只因一雙筷子,一場爭論大爆發!你懂中國傳統文化嗎?
    隨後一個中國年輕人拿著一雙筷子走過去說:「中國人用的筷子長七寸六尺,代表人的七情六慾……」整段視頻的焦點就是,外國人不懂中國的文化,而中國小夥用「筷子文化」(不知道的可以去了解一下)來教育了他們,外國人聽後感到滿臉震驚和羞愧。發布視頻者感到中國的傳統文化很讓人驕傲,對於小夥子的行為也特別解氣。
  • 杜嘉班納奚落的筷子,其中蘊含豐富文化意義,杜嘉班納根本不懂
    杜嘉班納奚落的筷子,其中蘊含豐富文化意義,杜嘉班納根本不懂百家號曉明觀史獨家發布,嚴禁轉載至其他平臺,侵權必究!中華文明傳承了幾千年,中國歷史文化悠久,有很多老祖宗留下來的智慧直到今天還一直在延續和使用,我們每天使用的筷子,就是其中重要的一個,使用筷子是每一位中國人必須要學會的技能之一,也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文化遺產。很多外國人都會覺得筷子用起來太難了,甚至近些日子還出現了在杜嘉班納的一個視頻中,對我們常用的筷子極盡奚落,惹了眾怒。
  • 中國筷子:筷子的文化符號
    特別是菜,它是把菜料和肉料,甚至包括米放在一起亂燉,燉成比較稀的湯汁,也就是羹食,如果這個時候用手就不太合適了。怎麼辦?用勺子也不太好辦,所以用筷子。要吃這個羹裡頭稠的東西,特別是撈一些肉和菜,用筷子最合適。筷子的發生、發明應該是很自然的事。在中國應該是這樣的:南方人用兩根小竹棍,北方人用兩根樹棍,或者是兩根合適的獸骨,動物的頭就可以了。
  • 中國筷子將被全世界認可嗎(中國筷子是高智商文化代言人)
    中國筷子標準拿法中國筷子,是偉大民族的頭號神器,是培養高智商的父皇母后,全世界的人注意到筷子的奧妙了嗎?將來都會讚嘆認可嗎?非常有可能。猶豫了很久很久,終於鼓起勇氣來評論中國筷子。別小看簡單的一雙筷子,其中隱含了偉大民族驚人的文化理念,本人文化知識淺薄,小心翼翼戰戰兢兢,生怕辱沒了這對中國人的父皇母后。無規矩不成方圓。中國人的智慧博大精深,連取食物用的工具筷子,都薰染了深刻的哲理 。小小的一雙筷子,它該方的地方,該圓的地方圓。
  • 筷子的由來是什麼?為何筷子「上圓下方」?作為炎黃子孫都要明白
    中國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國家,自然文化底蘊也綿延深厚不可預測,古往今來,有許多重大發明發現都是由我國最先開創的,比如造紙術、印刷術、指南針、火藥還有「筷子」,不說古老的前四大發明,單單這項餐具筷子已經成為了世界上最常用的飲食工具之一。那麼,你知道筷子的由來嗎?為何筷子要製成「下圓上方」?
  • 你不了解筷子,是因為你不知道它背後的文化內涵
    昨天,一起轟動的D&G辱華案,引發了章子怡、陳坤等全部藝人和中國全體模特的罷工抵制,最終投資800萬的大型時裝秀被迫取消。這算是近年來鬧得最大最激烈的辱華案之一了。說出來你可能不信,這件事的起因居然是因為筷子。
  • 什麼才是真正的中國筷子?通過幾首詩詞,來看它所代表的傳統文化
    筷子對於普通人來說,雖然只是飲食工具,卻是中華飲食文化的標誌之一。也許我們在國內使用的時候體會不明顯,一旦出境後,筷子所傳遞的則是思念和故鄉情。今日借著某品牌的事件,談談詩詞裡的筷子,以及中國的筷子文化。
  • 中國的筷子文化
    文:朱廣海圖:來自網絡吃飯,外國人用刀、叉、勺攝取食物,中國人用筷子夾取食物,外國人對中國人的這一做法視為可笑,這是為什麼?這是文化上的差異。我們吃飯用筷子是有講究、有文化的。我們通常用的筷子長七寸六,這代表著人的七情六慾,七情為喜怒哀樂悲恐憂,六欲是眼耳鼻舌身意,這是人生理上的需求。筷子的兩端一頭方一頭圓,意為天圓地方。用筷子得成雙成對,表明陰陽相對和平衡。持筷子我們是用手拿,這代表著天地人和。拿筷子是用5根手指夾住筷子的上半部分,5指代表著五形:金木水火土。
  • 一雙筷子,多少文化
    筷子的使用方法及蘊含意義筷子握法圖筷子的正確的使用方法是用右手執筷,自然的把五指分成三部分,大拇指和食指捏住筷子的上端,無名指、小指在下,中指在中,這樣天、地、人三才之象成矣,天、地、人三才之道存於中矣。並且筷子的兩端一定要對齊。用餐前筷子一定要整齊碼放在飯碗的右側,用餐後則一定要整齊的豎向碼放在飯碗的正中。
  • 杜嘉班納用「起筷吃飯」侮辱中國,網友:筷子的真正含義你懂嗎?
    杜嘉班納的事想必大家都聽說了,真的非常令人氣憤,杜嘉班納拍攝了一部宣傳片,視頻中亞洲模特正拿著筷子吃披薩餅,並稱筷子是小棍子形狀的餐具,而食物則是偉大的瑪格麗特披薩餅,該視頻一經推出,就引得國人的憤怒,我們的國模和眾多明星也紛紛表示不再參加杜嘉班納秀展,原定於在上海舉辦的杜嘉班納大秀也因此取消
  • 中國筷子文化大普及
    D&G不尊重筷子,全國人民怒了事情是這樣的。昨天義大利奢侈品D & G發布了一段侮辱中國筷子的視頻,視頻裡面有這樣一句話:今天我們將向大家展示,如何用這種一種「小棍子形狀的餐具」,來吃義大利傳統的瑪格麗特披薩餅。小棍子形狀的餐具?義大利偉大的傳統瑪格麗特披薩餅?D&G說話態度的傲慢!
  • 中國傳統文化——筷子
    春秋時期用什麼吃飯,一雙筷子妙用無比,很能表現中國文化,以簡御繁,以少御多的個性,但春秋時期的人並不用它吃飯,春秋時的中國人與現代的阿拉伯人一樣是吃手抓飯的,並不是使用筷子作為餐具,吃手抓飯使古人養成了飯前洗手的習慣。《管子·弟子職》說,先生將食,弟子撰饋,攝衽盥漱,跪坐而饋。
  • 外國侮辱中國「筷子文化」,中國人火了,告訴你筷子代表什麼
    去年外國一個奢侈品品牌對中國人使用筷子的偏見,一時間一起了中國國民的軒然大波,人們在網絡輿論上表示強烈的不滿,後來這品牌的創始人通過網絡社交平臺發布道歉視頻,用中文說對不起,但這樣的舉動在我看來更像是被瘋狂大臉後的無奈,充滿了滿滿的虛偽與敷衍,沒有任何的反思和真誠。
  • 筷子的文化和使用筷子的忌諱
    筷子是我們在生活中用到的餐具之一,關於筷子的起源和文化你了解多少呢?而筷子使用的時候也是有著講究的,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聊聊筷子的來歷和文化以及筷子使用的忌諱。首先筷子是我國獨特的餐具之一,是東方文明的象徵,是華夏的智慧的結晶。
  • 大家知道筷子隱藏哪些含義嗎?
    筷子是我們吃飯時必不可少的工具,但大家知道筷子隱藏著哪些含義嗎?筷子的標準長度是7寸6分,代表人的七情六慾。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六欲:求生欲、舒適欲、愛恨欲、優越欲、求知慾、表達欲。同時筷子成雙成對代表著乾為天、坤為地,又可視之為陰陽,蘊藏著古人對自然規律的基礎描述。而用筷子的五根手指,借著陰陽又演變出五種基本動態,金、木、水、火、土,五行原始的系統論。
  • 筷子文化,中國的傳統文化,中華飲食的重要標誌
    關於筷子的傳說也有很多,有的傳說講:是妲己為討商紂王歡心,用頭上的兩個玉簪做筷子。有的說:姜子牙受神鳥的啟示發明筷子。有的又說:大禹治水為節省時間,用樹枝做筷子。儘管在民間有許多關於筷子的傳說,但筷子真正的歷史還是可以追溯到很早。筷子原來稱為「箸」,春秋時期,已經有了「銅箸」,不過它是上下粗細一樣的圓柱體;隋代就有了「銀箸」,它的樣子就和現在的筷子有幾分相似,是兩頭細,中間粗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