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道,四聖法界,佛,一切境界從心想生

2021-01-08 順章0

「且此念佛法門,亦即眾生本具之化儀」。前面我們曾經講過,化是教化,儀是儀式,這是教化的方式,這個方式從哪來的?眾生本具,所以這是屬於性德。我們迷失了,佛菩薩把它拈出來,是我們自己本有的。

這個儀式就像我們現在在學校學習,小學、中學、大學、研究所,我們的修學亦復如是。

六道裡頭迷的時間太長、迷得太深,一下回不了頭,得慢慢來。

先把最嚴重的煩惱放下,執著最嚴重,於世出世間一切法不再執著,給諸位說,六道就沒有了,都是假的。

《金剛經》上佛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你因為有執著,它就現這個相,這是夢境。執著沒有的時候就醒過來,醒過來,六道沒有了,你再找找不到了。

醒過來是什麼境界?是四聖法界,聲聞、緣覺、菩薩、佛,這個境界出現。這個境界還是一個夢境,所以六道是夢中之夢。

四聖怎麼來的?四聖是分別來的、妄想來的,有妄想、有分別就有四聖法界。

四聖法界,聲聞、緣覺、菩薩是分別,斷掉之後就成佛,佛妄想沒斷,有起心動念,就是無明煩惱沒斷。他如果對世出世法不起心不動念,真的醒過來,十法界沒有了。

所以給你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是真的,不是假的。這一醒過來之後,就出離十法界,那個境界叫一真法界。

真是什麼?真是永恆不變。你看我們這個世間,動物有生老病死,植物有生住異滅,礦物、山河大地,包括星球,它有成住壞空,剎那剎那它都在變,無常。

諸佛如來的實報莊嚴土,那裡面的人,他們各個都是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所以那個世界沒有變化。

你生到那個世界是化生,不是胎生,各個都是金剛不壞身。

你那個身相不會衰老,不會生病,身上乾淨,人用不著洗洗刷刷,用不著,化生。樹木花草永遠是春天的樣子,不會變,沒有春夏秋冬四季的變化。所以叫一真。

相關焦點

  • 什麼是四聖法界?它是怎麼生成的?
    四聖法界由佛、菩薩、緣覺、聲聞組成。佛法界,自覺覺他行共滿之境界也。菩薩法界,為無上菩提修六度萬行之境界也。緣覺法界,為入涅槃修十二因緣觀之境界也。聲聞法界,為入涅槃,依佛之聲教修四諦觀法之境界也。眾生該如何從六道輪迴中升入四聖法界?把執著放下,執著就是染汙。
  • 一真法界是什麼境界?極樂世界是一真法界嗎?
    六道是一場夢,夢醒過來之後,六道就不見了、沒有了,這是事實真相,這不是假的。可見永嘉大師已從六道這個夢裡頭醒過來,脫離了六道輪迴,見思煩惱斷掉了,六道輪迴就不見了。十法界圖此時是什麼境界?是四聖法界,就是聲聞、緣覺、菩薩、佛。四聖法界放下塵沙煩惱、放下無明煩惱,從四聖法界醒過來,這時十法界不見了,進入了一真法界。
  • 一真法界和十法界
    佛在《楞嚴經》中告訴阿難:「十方虛空,生汝心中,如片雲點在太空裡。」又說:「外泊山河、虛空、大地鹹是妙明真心中物。」明示阿難要明確自己的本具佛性。禪宗祖師告訴學者真心妙用:「在胎名神,處世名人,在眼觀照,在耳聽聞,在鼻嗅香,在口談論,在手執捉,在足奔運,遍現俱該法界,收攝在一微塵,知之者謂之佛性,不識者喚作精魂。」這是告訴我們一切活動都是佛性在起作用。
  • 佛法:學佛人,如何才能「跳出三界外,不在六道中」
    大願地藏王菩薩眾生由於無始以來所造下的無盡業力而在三界六道中生死流轉。如果想要了脫生死、不再輪迴,就得跳出三界、脫離六道。三界之中,欲界最低,此界眾生有男女飲食等諸多欲望;色界居中,此界眾生沒有男女飲食等諸多欲望,但仍有物質色身存在;無色界最高,此界眾生不僅沒有男女飲食等諸多欲望,連物質色身也沒有了,唯有意識安住於禪定境界之中。人類屬於欲界眾生。六道,也稱作六趣,分別為天道、人道、阿修羅道、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
  • 學佛就要學習佛的智慧
    不學佛就是糊塗人不學佛,就是糊裡糊塗過一輩子,永遠在六道裡頭流轉,無有出期,真可憐!誰能幫助我們脫離六道輪迴?除佛之外,沒有人能幫助。佛大慈大悲,到世間來應化,把六道輪迴,四聖法界,一真法界這些宇宙人生真相給我們說出來。六道,十法界,是什麼原因形成的,用什麼方法來解決,佛統統講得很清楚、很明白,讓我們生大歡喜心,真的是「佛氏門中,有求必應」。
  • 心想生解讀心經(六):你的境遇是你自己賦予的
    心想生老師:我想起來這個「空」,這個「中」忘講了一個東西,忘講的東西是什麼呢?就是照見五蘊皆空,是五蘊皆中,這個「中」還有一個意思:就是一切的可能性。它蘊含一切的可能就是「中」。什麼叫「中」?就是我們常講的一切事情內在無意義,一切發生都是沒有意義的,它是中性的。什麼呢?比如我站在這,你說我是個男的,對不起,不是我本身是男的,我是中性的。你說那我是雙性人嗎?不是這個意思,是什麼呢?在你的眼裡我是個男的,因為你內在有個信念,這種人叫男人。
  • 法界金融卡,讓我們當下雍容華貴
    因為淨土法門和聖道門不一樣,譬如禪宗,它是教外別傳,不立文字,只論見性,也不論禪定解脫,就一個明心見性;天台、華嚴也是講教理多;淨土、密宗則是講事相多,當然背後的教理也是很深奧的,但是很深奧的教理我們講不出來,因為那是佛的境界,我們即使聽了也理解不來,往往是「以事」來說明我們才能理解,也就是「指方立相」。
  • 四法界與一真法界,現象無窮,本體是一,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二)理法界。此處「界」指性。理法界講一切事物的共同本質。事法界講現象,理法界講本體。按華嚴宗人的解釋理法界就是「真空」。而所謂真空,既不是斷滅,也不是消滅了色才顯出的虛無,沒有空相可見,才叫做真空,它是萬物的本體,同時又與現象界共存共依。(三)事理無礙法界。事即現象,理即本體。華嚴宗認為,現象與本體無二無別,就好象波與水之間的關係。
  • 南懷瑾老師:至真至善至美的一真法界
    《華嚴經》的重點是講「一真法界」,處處皆是佛,一切眾生人人皆是佛,「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的確是「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法門,真是太大、太直截了。所以,我平常很少講《華嚴經》及《圓覺經》。再說,所有的佛經,乃至所有的宗教,看人生都是悲觀的,認為人生是痛苦的,要求解脫;都認為這個世界是缺陷的、悲慘的。
  • 求神拜佛,佛能幫助我們什麼?
    佛音妙法大智慧佛幫助我們什麼?佛幫助我們破迷開悟,幫助我們覺悟。覺悟,什麼都搞清楚,什麼都明白了,煩惱習氣全沒有了。不但超越六道,還超越十法界,也就是可以超越釋迦牟尼佛的教區,也就是十億個銀河系,整個宇宙都是你活動的空間,你說你多自在。如果只有四禪八定,你的活動空間也不小,就是整個六道輪迴是你活動空間,你有這麼大的活動空間。有神足通,不需要交通工具,想到哪裡,念頭一起,人就已經到了,有這麼大的能力。而這些能力都是本能,每個人自性全都有的。所以,佛法平等,佛在大經上常說,「一切眾生本來是佛」,這句話是真的。
  • 當修佛的人自己有了仙緣該怎麼辦
    我們每個修佛的人,都是自身的覺悟和佛法的慈悲,給了我們正知正見去信仰佛和修佛,但我們不一定意味著沒有其它的緣分在自己的身上。佛陀和佛法把其它的緣分看做是外道,這些分辨是佛法超越三界的修為境界,以及的分類,給予世間每個修佛的人,提出了萬道法門的各種因素和區分。讓後世修佛的人不要渾濁世間的六道和天地人的法則,和修行的真理。
  • 詳解佛教所說「六道」!
    居住在欲界的眾生,從下往上,又可分為「六道」。佛教認為人死是依身前所造業力牽引至六道中(天、人、阿修羅、地獄、餓鬼、畜生)接受下一世的界報,如此輾轉受報,輪迴不停。佛陀依聖人的智慧觀見,概括世間一切有情眾生為六大種類——天、人、阿修羅、餓鬼、畜生、地獄,前三者屬三善道,後三者屬三惡道。
  • 【佛經】是上契諸佛智慧,下達眾生根機!
    注意,「大乘妙法蓮華」是別題,下面「經」是通題,它通一切法。不管是《地藏經》也好,《阿彌陀經》也好,《金剛經》也好,那個「經」都是統一的說法。「經」在印度語叫「修多羅」,翻譯成漢語叫「契經」。中國人習慣簡明扼要,所以把「契」字去掉,簡說為「經」,但我們解釋的時候要按照「契經」來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