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菜即雲南菜,是中國菜體系中民族特色最為突出的一個地方性菜系。
滇菜具有雲南25個少數民族烹飪文化的獨特個性,又有漢民族烹飪文化的顯著特徵,是雲南少數民族飲食文化與漢民族飲食文化相互融合的產物。
那麼,雲南菜中的名菜有哪些呢?
雲南十四大名菜:
1、汽鍋雞
汽鍋雞是雲南省的一道特色名菜,屬於滇菜系;因該菜品用汽鍋蒸製而得名,其主要食材是雞肉,主要烹飪工藝是蒸,有補虛養身、補血、健脾開胃的功效。汽鍋雞因為其營養豐富深受廣大群眾的喜愛。
汽鍋雞是雲南的名菜之一,早在200多年前就在滇南民間流傳。建水出產一種別致的土陶蒸鍋,叫「汽鍋」,是專門用來蒸食物的。
2018年9月,汽鍋雞被評為「中國菜」之雲南十大經典名菜。
汽鍋雞
2、宜良烤鴨
宜良烤鴨,是雲南省經典的地方傳統名餚,起源於明朝,已有600多年的歷史,說起來這宜良烤鴨並不算雲南本土風味菜,它是由南方傳過來的。它肥瘦相宜,皮酥脆,內香嫩,光亮油潤,色澤紅豔,清香離骨,地方風味顯著。
宜良烤鴨
3、黑三剁
黑三剁是一道菜品,主料是新鮮的豬肉餡、大頭菜等,配料是紅、綠尖椒等,調料是適量的香油、料酒、醬油等,通過煸炒制而成。
地道的黑三剁是用雲南特產的雲椒、雲南大頭菜加上豬肉餡炒制,用超市裡都能買到的玫瑰大頭菜和尖椒代替,絲毫不減風味。
黑三剁
4、霑益辣子雞
霑益辣子雞是中國著名餐飲特產,是滇菜代表作,也是曲靖、霑益的宣傳名片,產於雲南省曲靖市霑益縣西平鎮,有百年歷史,因其選料精殊挑剔、製作道序複雜、味道辣香爽口而名震四海。較具代表性的是龔氏辣子雞。
霑益辣子雞
5、紅燒雞樅
紅燒雞樅是昆明特有的一道名菜。雞樅是雲南特產的名貴野生食用菌,味道鮮、甜、嫩、香,簡直可以和雞肉相媲美,還能養胃、提神。
紅燒雞樅
6、牛肉冷片
牛肉冷片是中國常見菜之一,以牛肉為製作主料,牛肉冷片的烹飪技巧以煮菜為主,口味屬於原本味。牛肉冷片的特色:肉質沙壯,鮮香不膩,調料豐富、甜、香爽口;湯質清似白水,鮮醇可口,百吃不厭,經久不衰。
牛肉冷片
7、大理砂鍋魚
大理砂鍋魚是大理地方名菜之一,將嫩雞片、冬菇等十餘種鮮臘配料,再加上洱海出產的弓魚或鯉魚慢慢燉成。遊客可在遊船上,以及下關或大理各大飯店品嘗得到這道名餚。
大理砂鍋魚選用祥雲出產的好砂鍋,洱海中捕來的弓魚、黃殼魚、或鯉魚加豐富多彩的配料燉製而成。上席時以菜葉鋪墊的大盤襯墊,鍋中沸滾,飄紅映綠,色彩絢麗,清香撲鼻。趁熱食用,魚肉滋嫩、味道鮮美,營養豐富。
大理砂鍋魚
8、大救駕
大救駕,雲南騰衝縣最出名的傳統小吃之一,雲南十八怪之小吃。久負盛名的皇封名吃「大救駕」——騰衝炒餌塊,以其色、香、味、形四美並具的獨有品質,傾倒了有此口福的天下吃客。騰衝人將大米精加工為餌絲、餌塊,已至少有三五百年歷史。
2018年9月,大救駕被評為「中國菜」之雲南十大經典名菜。
大救駕
9、紅三剁
紅三剁是雲南的一道名菜,雲南菜講究的是用現熟現摘的蔬菜烹製,不僅精巧易做,而且健康美味。紅三剁,指西紅杮、紅豬肉、紅辣椒,因三紅而得名。
炒紅三剁用的調料較少,而且所選的辣椒也不辣,主要取番茄炒出汁與肉結合的香味,用來拌飯相當可口,酸香開胃。
紅三剁是雲南名菜,雲南菜講究的是用現熟現摘的蔬菜烹製,不僅精巧易做,而且健康美味。
紅三剁
10、青蛙抱玉柱
青蛙抱玉柱是一道以青蠶豆米、青蒜薹、豬腿肉為主要食材製作的家常菜,因為青蠶豆米形似「青蛙」,青蒜苔切段後形似「玉柱」,所以得名「青蛙抱玉柱」。如果蠶豆不是很嫩,一定要將表面的皮剝去,否則影響口感。
出鍋後的青蛙抱玉柱,顏色鮮豔漂亮、清香撲鼻,蠶豆仁非常的鮮嫩、蒜薹清脆爽口,再加上豬肉的鮮香,十分美味。
青蛙抱玉柱
11、香茅草烤魚
香茅草烤魚,是雲南滇南地區的一道碳烤鮮羅飛魚菜餚,也是地道傳統的一道傣族風味菜餚。主要材料有羅非魚,輔料有蔥、姜、蒜、青辣椒、芫荽。
由於做法獨到、香料獨特、鮮香可口,在傣味菜餚中知名度非常高,是傣家人款待貴賓不可少的一道菜。
香茅草烤魚
12、傣味鬼雞
傣味鬼雞來源於雲南西雙版納傣族當地民族危殺雞祭鬼的習俗,菜名聽起來詭異,味道卻是好極了!火紅的辣椒,味道濃重的大蒜,加上富有柔韌感的稚嫩雞絲,使這道菜的色彩猶如夜晚霓虹燈般繽紛,而其濃鬱香辣的地方風味更是讓夏日昏睡的味蕾馬上醒神。
傣味鬼雞酸中帶辣,開胃下飯,且不放任何油脂,雞肉裡面的油脂油有限,是比較好的健康食品。
傣味鬼雞
13、全羊湯鍋
全羊湯鍋是雲南人民傳統的風味美食,是一種非常大眾化的美食。全羊湯鍋不腥不羶,營養豐富,老少皆宜。其口味:飄香四溢,肉味醇厚,鮮徹透骨,脫骨不離骨;且具有補中益氣,滋養脾胃,強健筋骨之功效。
雲南楚雄的全羊湯鍋選用楚雄州本地土生土長的黑山羊的,採用傳統大鐵鍋方法烹製,原汁原味,不羶不腥,濃香可口,味道獨特,而且全羊湯鍋必須要有帶皮羊頭、羊腳才佳,其味越煮越香。這種吃法的好處是無羶味、湯白、味濃、肉香,營養豐富。
在楚雄州彝家山寨,每逢節日集會或是趕山街,都有大量的全羊湯鍋上市。趕街的、跳腳的走累了、跳累了、唱累了,就在食攤旁的松毛地上一坐,叫上一碗羊肉湯鍋,撒上一大把糊辣椒,品上一大碗烈酒,再吃上一塊蕎粑粑,那是很愜意的事。彝家人好客,相識的不相識的聚在一起,邊吃羊肉邊喝酒邊唱歌,愜意的享受人生。
全羊湯鍋
14、過橋米線
過橋米線是雲南滇南地區特有的食品,已有一百多年歷史,五十多年前傳至昆明。過橋米線由四部分組成:一是湯料覆蓋有一層滾油;二是佐料,有油辣子、味精、胡椒、鹽;三是主料,有生的豬裡脊肉片、雞脯肉片、烏魚片,以及用水過五成熟的豬腰片、肚頭片、水發魷魚片;輔料有來過的豌豆尖、韭菜,以及芫荽、蔥絲、草芽絲、薑絲、玉蘭片、氽過的豆腐皮;四是主食,即用水略燙過的米線。鵝油封面,湯汁滾燙,但不冒熱氣。
米線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礦物質及酵素等,具有熟透迅速、均勻,耐煮不爛,爽口滑嫩,煮後湯水不濁,易於消化的特點,特別適合火鍋和休閒快餐食用。
2008年,過橋米線被列為昆明市重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過橋米線
怎麼樣?雲南的十四大名菜,你吃過幾種?聽過哪些名菜的名字?
原創作品,未經允許,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