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盤點:2020年九大史詩級太空發現

2021-01-15 新華網客戶端

美國趣味科學網站1月2日刊發一篇報導,題為《2020年你可能錯過了的九大史詩級太空發現》。全文摘編如下:

醫學發現佔據2020年的新聞頭條,但即使在新冠病毒大流行的情況下,天文學家也在繼續開展研究工作。他們利用無線電波搜尋神秘信號,發現新星系,甚至搞清哪些系外恆星系統能夠探測到地球。

來自太陽系外天體的無線電波

太陽系行星會發射無線電波,特別是具有強大磁場的木星。但直到2020年,研究人員才首次探測到來自太陽系外行星的無線電波。當時他們在距離地球僅51光年的牧夫座τ星系統(內含一顆行星牧夫座τ星b)的巨大氣團中發現了無線電信號。該信號可幫助他們更多地了解牧夫座τ星b的磁場狀況,相關信息可就行星大氣層的內部情況提供線索。

銀河系的X射線氣泡

數百萬年前,銀河系中心的一次爆炸引爆銀盤上方和下方的能量物質。現在這些物質依然可見,在伽馬射線光譜中發光,形成兩個於2010年被發現、被稱為「費米氣泡」的結構。2020年,研究人員在同一區域又發現一對氣泡,在X射線光譜中清晰可見。這對亮度偏暗的巨大氣泡高於費米氣泡,其從一端到另一端的寬度達4.5萬光年。研究人員將其命名為「eROSITA氣泡」。

一枚消失已久的火箭助推器

地球在2020年捕獲一顆新的「迷你衛星」。地球會在太空中不時遇到一些天體,有些天體最終會環繞地球運行,這顆「迷你衛星」只是其中之一。但業餘和專業太空觀測者進一步研究後發現,這顆「迷你衛星」根本不是自然天體,而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在上世紀60年代發射的一枚火箭助推器——「半人馬座」上面級火箭助推器。

幽靈般的射電圈

科學家經常在太空中發現看起來模糊一團的東西,但他們2019年發現、2020年報告的奇特射電圈(ORC)很特別。這些在射電望遠鏡數據中清晰可見的圓形光圈看上去與已知的任何天體都不一樣。它們不是超新星的殘骸,也不是被稱為「愛因斯坦環」的光學效應。一些科學家甚至提出,它們可能是蟲洞的頸部。但沒人真正知道這些新發現的東西是什麼。

百萬個新星系

位於澳大利亞內陸的一臺射電望遠鏡在短短300小時的觀測過程中繪出83%的可觀測宇宙。它還提供大量數據:涵蓋300萬個星系,其中100萬個之前從未被觀測到過。澳大利亞「平方公裡陣列探路者」射電望遠鏡依靠36根天線來觀測宇宙,但這次是全部36根天線首次同時用於一個項目。

金星上存在生命跡象?

金星可能是太陽系中最不適宜居住的地方,那裡有翻湧的酸雲和地獄般的氣溫。這正是準備尋找磷化氫(科學家認為這種刺鼻氣體可能是系外行星上的生命標誌)的天文學家首先用金星來訓練其望遠鏡的原因所在:他們希望從一個肯定沒有生命的天體獲得一張參考圖像。但令人震驚的是,他們竟然在金星的雲層中發現這種化合物。不過,其他研究人員敦促在提出金星上存在生命的觀點前應保持謹慎。

一顆新生的磁星

去年11月12日,研究人員宣布發現一顆明亮的千新星,它就像兩顆中子星合併後上演的燈光秀。千新星在太空中很罕見,但研究人員以前就見過它們。不過,這顆千新星很特別:它發出的光所傳遞的怪異信號表明存在某種新物質。對此,研究人員提出了一些可能性,但他們說,最大的可能性是,這是一顆新生的磁星:一顆在碰撞中形成的擁有超強磁場的中子星。

快速射電暴的源頭

磁星也可能是太空中最明亮的閃光的來源。多年來,這些被稱為快速射電暴的閃光一直令天文學家困惑,它們在數毫秒內釋放的能量相當於太陽在數天內釋放的能量。大多數快速射電暴似乎來自遙遠的銀河系外,但2020年研究人員報告說,一個快速射電暴源自我們的銀河系,距離地球只有3萬光年。這個快速射電暴有一個已知的來源:磁星。這是否意味著所有這些快速射電暴都來自磁星呢?沒人能確定。

也許能看見我們的系外行星

天文學家探測系外行星的方法之一是,觀測它們在其母恆星和地球之間穿過的過程。有朝一日,他們甚至可以通過觀察星光如何穿過系外行星來研究它們的大氣層。但這隻適用於沿自身軌道運行至某處時恰巧位於母恆星和地球之間的行星。利用目前的望遠鏡技術,人類還基本看不到不符合這項條件的系外行星。2020年,研究人員提出了一個問題:哪些恆星系統處於觀測地球的有利位置、能看見我們這顆大氣中充滿生命跡象的微小行星?他們發現,在326光年內,有1004個恆星系統能觀測到地球。距離地球僅12光年的一顆恆星擁有已知的系外行星,它將在2044年運行至適合觀測地球的特定位置。

相關焦點

  • 美媒盤點:2020年十大物理學新聞_《參考消息》官方網站
    參考消息網1月4日報導 美國趣味科學網站1月1日發表題為《2020年十大物理學新聞》的報導,盤點了2020年物理學領域的一些重要新聞。全文摘編如下:我們得承認,對地球來說,這一年相當艱難。但對研究宇宙中更遙遠區域的科學家來說,這卻是了不起的一年。砰!
  • 英媒:人類首次發現比金星更靠近太陽的小行星
    新華社北京1月23日新媒體專電 英媒稱,人們首次發現了一顆比金星距太陽更近的小行星——人們一般認為在其所在區域較難找到小行星。據英國科學新聞網站1月20日報導,這顆被命名為2020 AV2的太空巖石每151天繞太陽運行一圈,它的飛行軌道位於水星與金星的軌道之間。
  • 美媒:2020 太空領域不平凡,SpaceX 讓發射司空見慣
    2020 年對於太空旅行來說又是不平凡的一年,值得一提的是,SpaceX 讓非同尋常的火箭發射變得像是例行公事。上周六 SpaceX 旗下的一枚獵鷹 9 號再次進入太空,這是 SpaceX 在 2020 年的第 26 次發射。火箭一樣從位於美國佛羅裡達州甘迺迪航天中心發射升空,八分鐘後,一級助推器在卡納維拉爾角附近的一個著陸臺上成功垂直著陸。火箭一級助推器的重複著陸是一項技術和經濟成就,因為其降低了有效載荷進入軌道的成本。周六,同一枚獵鷹 9 號助推器完成了其第五次任務。
  • 《太空堡壘》:從拼接動畫到科幻史詩
    在隨後的幾年裡,《ROBOTECH》被翻譯成多種語言在世界各地播放,熱潮席捲了大半個地球,無論是在歐洲,還是在南美,反響都十分熱烈,90年代初期,《ROBOTECH》終於來到了中國(1991年起在國內多家電視臺播映),上海電視臺譯製部在譯製後主要根據動畫片第一部分(即原《超時空要塞》)的劇情將其譯名確定為《太空堡壘》,較之「ROBOTECH」的直譯「機器人技術」,誠不失為生花妙筆。
  • 美媒盤點2017年世界領導人命運:有人走運有人倒黴
    默克爾仍然是總理,但需要組建執政聯盟,並且讓這個執政聯盟儘快運轉起來去應對2018年的挑戰。敘利亞:巴沙爾·阿薩德——走運美媒認為,2017年,巴沙爾鞏固了他對敘利亞領土的控制權,最大程度地利用打擊「伊斯蘭國」組織的戰爭擴大自己的權力,並安然度過了美國實施的短暫但帶有象徵性的空襲。他不僅依然大權在握,而且看起來地位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穩固,除非他自己作出別的選擇。
  • 美媒:這是致命而不流血的決鬥
    近日,美國國家利益發布了一篇關於潛艇的文章很有意思,是從一張圖片引發出來的思考,這張圖片上有一艘巨大的軍艦,在這艘軍艦的旁邊一艘潛艇露出了一角,美媒表示,這是一艘潛水艇剛剛殺死了這艘航空母艦。那麼潛艇就究竟是如何捕獲航母的呢?
  • 太空採樣大盤點·阿波羅和月球號
    #知識分享獎學金第二期#北京時間2020年12月17日凌晨,去去就回的嫦娥五號歷時23天,順利從月球挖土而歸。2020年12月17日,在內蒙古四子王旗成功回收嫦娥五號樣品艙 | CSNA而就在11天前的12月6日清晨,日本JAXA的隼鳥2號探測器歷經6年的跋涉,將來自小行星
  • 日媒:日本將正式討論加入美「衛星群」
    美國「衛星群」計劃的目的是,通過1000多顆小型人造衛星,不僅監視彈道飛彈動向,還能監視敵方在地表和空中的動向以及浮遊在太空的垃圾。2020年12月日本內閣會議通過的2021年度初始預算列出了1.7億日元(約合163萬美元)的經費,用於調研「衛星群」探測和追蹤高超音速滑翔武器的最合適高度等等。據悉,「衛星群」總費用超過1萬億日元,單靠日本自己很難完成。
  • 美媒:若無閏年 2016年初春將是2017年盛夏
    美媒稱,沒有閏年會出現什麼情況?美國《洛杉磯時報》網站2月25日報導稱,不會怎樣,至少在初期。可是逐漸地,日曆年將與太陽年變得不同步。這是因為我們的日曆年通常大約有365天,但實際上地球圍繞太陽運轉時需要365天5小時48分46秒才能經歷整個四季。報導稱,每年,日曆年都要比太陽年短大約1/4日。逐漸地,1月1日將在冬季的更早時候到來,然後在秋季到來。
  • 阿波羅登月前的冷戰太空爭霸:美蘇兩位宗師級大佬隔空鬥法(上)
    阿波羅15號讓我們把時間撥回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1944年的納粹德國中部的諾德豪森,在這裡的兵工廠正加班加點地生產著V-2火箭,大名鼎鼎的V-2火箭可是美蘇太空爭霸的技術起始點,可以說無論是蘇聯的R-7人類首款洲際彈道飛彈
  • 奇特的系外行星發現為神秘的「第九大行星」提供了理由
    研究人員利用哈勃太空望遠鏡確定,距木星336光年的一顆系外行星HD 106906 b的軌道非常偏心,它的軌道經過其雙星系統碎片盤的邊緣,每15000年繞一圈。就好像木星穿越了柯伊伯帶。如果第九大行星存在,這就是它繞太陽運行的方式。
  • 最新研究發現,銀河系和大麥哲倫星雲的史詩級合併,或已經開始
    最近,科學家就在我們太陽系所在的銀河系中,有了一個新的驚人的發現:銀河系邊緣出現數千個新的年輕恆星,對這些恆星光譜的分析表明,這些奇怪的新成員,原本不是銀河系家族的成員,而是來自於一個外來星系。 根據天文學家的計算和模擬,我們已經知道,大約40億年之後,銀河系和大麥哲倫星雲將發生合併,而最近的這項研究結論,不僅使得科學家更加準確地確定了大麥哲倫星雲的位置(大約90000光年,而非此前所認為的16萬光年),而且使得科學家認為,這場宇宙級的合併事件,很可能已經發生了,至少,這兩個星系的合併,要比此前科學家預計的要提前20億年左右。
  • 花木蘭「史詩級」加強,滿級增加生命值81.5,網友:真有你的天美
    而且偏偏策劃常常喜歡為現在表現好的英雄削弱,對表現不好的英雄稍加補償,最近曝光的變態花木蘭「史詩級」強化,滿級增加生命值81.5,網友紛紛表示真的有你的天美。第一個是花木蘭,從這位英雄誕生以來一直是王者榮耀中的受歡迎的英雄,無論是初版三段一技能大招疾風斬,還是現在版推怪,她都以她強大的操作手感吸引了不少小夥伴。
  • DNF:2020年回顧,除了100級和希洛克,還有這些難忘的大事件
    作者:千秋 隨著2020年的過去,2021年已經與我們見面,相信很多小夥伴都度過了一個特別的2020年,而在DNF中,也經歷了很多更迭,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中,史詩裝備許多都已改版體驗服已有數據參考。那麼100級尋覓...
    > 18183首頁 《dnf》100尋覓海石竹改版屬性是什麼 《dnf》100尋覓海石竹改版屬性是什麼 來源:網絡 作者:網絡 時間:2020
  • 太陽系或發現第九大行星(組圖)
    新華社發●「發現者」美國天文學家布朗稱努力尋找新行星是為了求得11歲女兒原諒●因為他的研究曾導致原先的第九大行星冥王星被趕出九大行星圈,而女兒喜歡冥王星新華社記者 郭爽本月20日,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的布朗與康斯坦丁·巴特金在美國《天文學雜誌》上發表論文,稱他們已通過數學和計算機建模發現了太陽系存在第九大行星的強有力證據。
  • 美科學家:太陽系重現第九大行星 重約冥王星5000倍
    美科學家:太陽系重現第九大行星 重約冥王星5000倍 2016-01-21 15:27:23來源:新華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唐云云
  • 盤點2020|邵志敏教授:2020年早期乳腺癌治療進展回顧
    【年度盤點】 總結盤點2020年度腫瘤學科進展 以字為媒,以言為鏡 匯集和解讀屬於腫瘤學者的2020 第3期
  • 2020年中國註定要強勢崛起,美媒給出預測:未來將發生三件大事
    2020年中國註定要強勢崛起,對於今年美媒給出預測:未來將發生三件大事。雖然中國在歷史上丟掉了一段寶貴的發展時期,不過幸運的是中國迎頭趕上的時間還不算太晚。經過多年的不懈奮鬥之後,現在中國在很多方面的技術已經成長為世界尖端水平,平時的行為已經足夠對於世界都產生深遠的影響。
  • 我問了siri什麼是愛情 這個史詩級難題siri也回答不上來
    我問了siri什麼是愛情 這個史詩級難題siri也回答不上來時間:2018-12-17 18:29   來源:海峽網綜合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我問了siri什麼是愛情 這個史詩級難題siri也回答不上來 不知道大家平時沒事刷手機的時候都會幹什麼,之前有用iPhone的網友稱自己拿著手機會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