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話概括INFP:情緒深刻、敏感而又「遲鈍」、理想主義、洞察力、三分鐘熱度、拖延症、抑鬱傾向、同理心、利他主義、追求自我理解。
01
INFP四個字母簡析
I,內傾型的人的精力主要受想法推動,追求內心的刺激,更能夠專注而忽視外界的紛擾。
N,偏好直覺的人相對來說對感官感知的事物不感興趣,期望式面對生活,追求靈感,渴望機會和可能性,對生活本身興趣不大,活在未來。
F,喜好用情感的方式做決定的人,重視感情,通常是基於個人的價值觀做決定,忽略思考,會覺得判斷型的人做事情過於冷漠,不近人情。
P,感知型的人是探索性的,他們並不作決定,除非不得不這樣做;他們願意接受生活中的不確定性並且理解生活,具有開放性、理解性、容忍性、好奇心、渴望經歷等特點。
02
INFP三分鐘熱度的3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是他們P的特質表明了他們具有開放的生活態度,具有好奇心,所以很願意嘗試和探索新的事物;
第二個原因是NF型的理想主義,正是因為理想主義,他們可能會忽視掉做一件事情的困難,所以如果在做這件事的時候遇到了未曾想到的困難,而有沒有足夠的驅動力使得他繼續下去,他們便很容易放棄;
第三個原因是他們的F的情感特質,做的決定都是符合自己價值或者是符合自己想法的決定,一如他們一時興起想要做一件事,他們也有可能不喜歡了就不做了。
03
INFP的情緒深刻以及抑鬱傾向
他們在觀察世界時,接收到的是抽象的信息,而不是現實的五官可感的信息,所以這本身就使得他們有些敏感;接下來,大腦面對那些信息時,又用情感型的方式去處理,而情感型的判斷方式本身就具有極強的個人色彩,比較主觀而非客觀。
加上感知型的偏好,也就是樂於接受不確定型的信息的偏好,在面對用主觀感情色彩處理過的問題之後,他們不會拒絕這種突然的情緒,也不會給這個情緒做一個決定使其有一種歸屬於是就結束了,而是會感受這種痛苦。
再加上內向的性格賦予給他們強烈的內心情感,就使得INFP類型的朋友情緒極其深刻。這種高敏感的狀態不僅使得他們情緒非常深刻,也使得他們非常容易受到情緒的傷害,這也就是他們容易抑鬱的原因。
然而,不得不承認的是,相比於喜悅和快樂的體驗,人們通常更傾向於體會痛苦的感覺,因為人們多少希望能對生命的體驗更深刻一些。所以很多INFP人格類型的小夥伴在經歷、接受那些痛苦的時候,也會帶給他們哲思的精神與追求生命存在意義的感覺。因為INFP的高度敏感以及對情緒的深刻體驗,使得他們具有抑鬱的傾向,但也正是這些原因,使得他們具有哲思精神,並且始終追求生命的意義。
04
INFP的敏感而又「遲鈍」
這裡就講到了他們的另一個特質,敏感而又「遲鈍」,看起來有點奇怪,尤其是和上面所講的深刻的情緒對比起來甚至好像有一點衝突,但其實並不衝突。
通常來講,INFP的人在日常生活中由於其共情能力,情商比較在線,而且由於其內向的一面,他們會儘量避免與別人直接發生衝突,所以生活中的他們顯得十分隨和。
但是就像其他知覺(P)類型一樣,不到實際發生的那一刻,INFP不會察覺到你對他產生影響。而且本質上他們是內向的,這意味著他們是從內心的想法和精神概念開始的。
當內傾型的人所遭遇的外部環境與一個熟悉的想法和概念先對應時,他們會以認同感來接受該環境,方式是看見一個早已所知的東西的解釋說明,從而對外部環境有深刻的理解,但是如果外部環境無法和任何熟悉的想法和概念相對應的時候,就會被看作是偶然的不相關的和不重要的,再加上主觀的情感傾向的個人價值濾紙,他們極容易忽視掉外部環境所傳達的隱晦的信息。因此在事情實際發生的那一刻之前,在導火索點燃的那一刻之前,INFP不會察覺到你對他的影響。所以在這個層面上,他們又是「遲鈍」的。
然而哪怕在現實生活中發生衝突,這個衝突也是他們內心更大衝突的一個縮影,因為他們還是希望和諧,但是對於他衝突的對象,那一方可能會倍感困惑,因為對你來說,他根本沒有和你溝通過他的意見,甚至有的時候會突然地翻舊帳,但是對INFP而言,這時的衝突與爆發,很有可能不僅僅是因為面前的這一件事情,而是之前相關的很多事情的集合。
當他們跳脫出來的時候,甚至連他們自己都會覺得自己的感覺和反應有些太過突然和激烈了。人們常常會奇怪,像INFP這類隨和的人怎麼會突然變得這麼強硬頑固,甚至不像他們原來的性格,但其實這正符合他們的性格特徵。
05
INFP的避免受害者心態
由於他們的情緒非常深刻,而對情緒的處理又是經過極強的主觀色彩的處理的,所以很容易過濾掉他們認為不符合自己價值觀的事情,從而產生受害者心態。
(1)抱著這種腦迴路,不只讓一個人想「以牙還牙」地敵意對待別人,更糟糕的是容易剝奪一個人的自我效能感,讓人從內心深處覺得無力,覺得自己(尤其指面對原生家庭時)遭受命運不公的對待,不是自己可以主動改變的。
(2)覺得「我就是慘」,和「我怎麼做才能活成我想要的樣子」這兩種腦迴路帶來的結果是差異巨大的。
(3)其實不只是INFP小夥伴容易產生,各種類型的人,各種所謂健康的人的大腦裡,都很有可能有這種心態的存在,而關於如何去改善受害者心態,我的見解是,當你意識到這種心態存在時,你就已經成功一半了,剩下的就請時刻提醒自己,告訴自己,並且發自內心的相信,我有改變現狀的能力。你甚至可以打一段話設置為手機屏幕,當你陷入情緒無法自拔十分無力的時候,提醒自己這種心態的存在。
06
INFP與原生家庭的常規模式
這裡單獨把原生家庭的問題拿出來分享交流一下,是因為很多時候INFP的受害者心態就是源於和原生家庭的相處,在INFP的眼中,他們與父母的相處通常並不溫馨甜美,一方面源於小時候父母對自己天性的壓抑,另一方面源於無法改變小時候性格所受影響的自我的無力感。
第一個困境的主要原因是童年時,INFP型人往往生活在腦海裡的各式幻想中,然而令人感到悲傷的是,他們卻常常會因為這些幻想而遭到父母的否定,要求他們腳踏實地,勤奮學習,而他們會感到自慚形穢。面對父母提出的那些「無理」要求,其他類型的人也許會視而不見或不屑一顧,但是INFP型人卻做不到,他們希望自己能夠讓父母感到滿意和開心,於是他們嘗試著去掩蓋自己和別人的差異,試圖相信沉湎於幻想是不對的——他們應該向其他人那樣,拋棄幻想,腳踏實地的生活和學習。他們當中的有些人甚至會用餘下的一生來思考這個問題:自己這樣做究竟是對還是錯?但是其實他們並沒有錯,只不過他們和其他人不同,而他和他周圍的人都不知道。
但是這裡的要求,不單單指父母提出的要求,讓他們腳踏實地不要幻想,也包括很多事情父母的不理解不贊同,而對於不願意發生矛盾希望和諧的INFP來講,都宛如被判死刑的反對。於是他們可能會應父母的甚至可能沒有說出口的願望,選擇一個理工科的專業,他們可能會應父母的希望,和一個靠譜的人結婚,在人生或大或小的選擇中,雖然選擇是自己做的,但到處都充滿著父母價值觀的影子。
而對於意識到了自己本身的樣子和父母所期待的樣子有所差別和不同之後,他們很有可能進入第二個困境,就是無法改變的困境。
當他們離開父母開始獨立面對這個世界的時候,他們開始逐漸感覺到不適應,因為使用用力改變過後的樣子去面對這個世界、去處理很多問題和事情的時候,會非常累非常消耗,當有某一個導火索開始點燃的時候(敏感而又「遲鈍」的那面),他們就踏上了真正了解自己的路徑,開始認同他們的INFP的這個身份,但是這個身份和原來父母塑造的不同,所以如果要承認真正的自己,就需要先打碎之前所塑造所努力的樣子,不破不立,破而後立。
而在這個過程中,要打破以往十幾年二十幾年所塑造的形象談何容易,同時又在探索理解認同真正的自己更是艱難,這種艱難再加上逃避的傾向,於是產生自己如今這般痛苦的源頭就理所當然的指向了原生家庭。
07
INFP如何改善原生家庭關係
——「如果不是當初你們那麼教育我,我現在怎麼會活成這樣」
這是不少INFP小夥伴的心聲。
人的很多性格問題都起源於原生家庭,克服弱點、完善自我是一個痛苦且漫長的過程。但是人的反省能力和主觀能動性,決定每個人都有機會克服原生家庭帶來的問題。
針對INFP面對原生家庭的痛苦以及受到父母期望的制約,有兩個自我探索的過程是INFP的小夥伴需要努力探索的方向:
第一個是認識到自己的需求,如果當你自己都不能明確的表達出來你自己的需求的話,就更不用指望十幾年二十幾年三十幾年都不理解你的父母能滿足你的需求了。你需要明確的知道,你已經無力穿越回過去改變你的童年,所以一味的痛苦一味的發洩除了滿足一部分情感上的需求,並沒有實質的幫助,因為這是有時空差的,他們也沒有辦法穿越回過去改變對你的教育方法;現在的他們理解了過去的你也改變不了已經發生的事實。
但是現在以及未來的時間段還有機會發生改變。
你可以好好感受自己的需求,是希望他們現在能理解以前的你和現在的你,甚至是表達歉意,還是希望從此刻以後,希望他們不要再以自己的價值觀影響你,等等。
其次,認清楚自己和父母的邊界,不需要父母的認可,主動認可自己;不會再受到你不認可父母的價值觀的影響是因為你已經建立了自己的穩定的價值體系。找到自己和父母的邊界,進而完善自己,然後療愈自己與父母的關係
08
對INFP孩子要注意的家庭教育
父母遇到INFP的孩子要格外小心,他們非常敏感,並且非常相信你,你的一舉一動對他們都有非同尋常的影響,從價值觀的影響,到生活中的小細節,比如缺少表揚的時候他們需要認同和理解,而如果讚賞他們不太正確,過度讚美他們的結果而不是他們努力的過程,他們反而有可能因為表揚過度從而不敢去嘗試;如果父母重視孩子遠超過他們自己的生活,孩子會壓力過大;父母經常吵架可能會使得孩子更加避免吵架這件事情,甚至嚴重的時候可能會有自我解離的傾向。總之,當你意識到你的孩子可能是INFP型的時候,你就中獎了,因為這意味著你需要非常小心的呵護他們的情感,並且需要更多的去學習家庭是怎樣影響一個孩子的。
而最重要的是理解他們。落實到一些實際的行動就比如有意識的去發展孩子的長處,引導培養他們讀書的興趣愛好,然後挑選書籍並且帶著孩子大量閱讀,讓他們從書籍中獲得那些先於經驗的知識,讓他們在書籍中逐漸樹立自己的價值觀;而面對短處的時候,用合理的方式去補短,比如帶領他們去旅遊,發展外向性格的能力;比如面對他們P型的生活態度時,給他們留有一定的空間,而不要逼迫和責備。當然不是一定不要責備,而是在不觸及原則的情況,不要故意去折騰,覺得「吃苦教育」更好。
09
INFP的專業和職業選擇
當你意識到自己的情緒有多深刻,你的價值觀對你自己有多大影響的時候,你大概應該也能猜到當你從事完全符合自己價值觀的事情的時候,是有多麼的不知疲倦。
INFP型人格專業和職業選擇兩大要素:
一是熱愛,發自內心的感興趣
二是利他主義。
利他主義是指不圖回報的利他行為,有的人的利他主義是為了減輕自己的焦慮,而INFP的利他通常是因為強大的共情能力,讓他們與處於困境中的人感同身受,於是做出助人行為以減輕他人的痛苦,其目的是為了他人的幸福。雖然對於一些非理想主義者的父母來講,他們可能很難理解這件事情,並且覺得沒必要,過好自己就行了,但是對於INFP型人格的朋友來講,這種強烈的利他主義的心,也會使得他們對自己要做的事情產生源源不斷的熱情。
之前有講過,他們並不活在現在,他們活在他們的理想世界中,而那種理想國的樣子,恰恰就是大家互相理解的樣子,利他主義的樣子。
所以如果對人生進行選擇的話,不妨好好使用自己這樣天生的才賦。
本文來自公眾號:薛掌柜和她的小酒館
歡迎大家移步公眾號觀看更多有關性格解析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