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道《黃帝內經》啟示錄49:揆度者,度病之淺深也

2021-01-09 網聞博報

問道《黃帝內經》啟示錄49:揆度者,度病之淺深也

盤古開天人初始,結繩記事無文字。伏羲推演易八卦,象形會意通玄機。移精變氣調陰陽,五調五色養形體。五臟角徵宮商羽,十二經脈有靈犀。

九宮八卦測方位,鬥柄周轉定天時。清濁升降氣循環,能量守恆無得失。損有餘以補不足,抑強扶弱明道紀。十二時辰五音調,木火土金水化五氣。

天度天衡自度量,陰陽易變有數理。形聲會意心善淵,天文地理合人事。五色青赤黃白黑,人體五臟藏神志。十二律呂五色譜,經脈搏動應天時。

上古聖人觀天象,望聞問切察人體。陰陽表裡寒熱變,血氣循環知虛實。參數記錄刻玉版,神機妙算存《玉機》。《五色》《脈變》天人合,《揆度》《奇恆》道不易。

神農稼穡嘗百草,五穀養生調膳食。不治已病治未病,道法自然政善治。神農末世天下亂,物慾橫流江河溢。黃帝問道繼絕學,修德振兵治五氣。

倉頡會意造文字,文以載道記古史。蚩尤雖死陰魂在,蠱惑人心生邪氣。竊國大盜堯舜禹,假公濟私假仁義。夏禹傳子家天下,小康社會奴隸制。

正復為奇善復妖,分科治學天人離。大道失廢有大偽,以智治國玩心計。等級禮法詭辯術,盜亦有道講歪理。罷黜百家尊儒術,牛鬼蛇神為人師。

群魔亂舞五千年,知識精英傳瘟疫。損不足以奉有餘,叢林法則高科技。陰陽失衡邪氣盛,勞心治人迷心智。西牛賀洲傳福音,獠牙利爪變貨幣。

分科治學講科學,文藝復興吹魔笛。殖民徵服新大陸,奴隸貿易創世紀。鴉片貿易起硝煙,市場神教拜貨幣。貿易戰爭割韭菜,弱肉強食人自迷。

物慾過盛供給側,結構失衡生危機。慾壑難填需求端,債務危機周復始。返樸歸真問大道,自我拯救調神志。重讀《內經》聞天籟,神形相合自歸一。

所謂「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宇宙自然生態系統有無相生循環往復,原本就是能量守恆的動態平衡過程。四季循環陰陽平衡,就會有四時八節的常道正氣。否則,就會產生非常道的虛邪賊風邪氣。天道自然法則「損有餘而補不足」,就是宇宙生態系統自均自衡的自行調節。氣候正常的常道與氣候異常的非常道陰陽易變規律,可以用「陰陽五行說」方法論進行準確預測。天人相應相合,人體生命系統和社會生態系統,也可以運用天道自然法則進行調治。

在原始共產主義大同社會的計劃經濟初級階段,華夏先民們道法自然以正治國,就曾經實現了全民健康自均自衡的生態文明高質量安全發展,還給後世留下了「全科治學天人合一」的大道文化遺產。自從「堯舜禹之變」的「夏禹傳子家天下」開始,知識精英「分科治學天人分離」的「勞心者治人」偏執症,就使社會生態系統出現了貧富分化陰陽失衡的病變,也使得人體不斷出現血氣循環陰陽失衡的病變。西方科學主義市場神教知識精英的「分科治學天人分離」偏執症,不僅加速製造著社會生態系統貧富分化陰陽失衡的病變,而且還不斷製造著精神病毒邪氣轉基因的偏執症、抑鬱症、焦慮症、失眠症、自閉症、強迫症、恐慌症和狂躁症病變。

《黃帝內經》告訴我們,人體病變皆生於氣,既有自然和社會生態系統的邪氣外因,也有個人心理神志的邪念內因。內外邪氣交相侵害,就會使人產生血氣循環陰陽失衡的精神病變,進而會發展成各種寒熱虛實的身體生理病變。用西方現代醫學儀器檢測到的病變組織和病毒細菌,只是血氣循環陰陽失衡的病變結果。再用手術和藥物治療這些病變組織和病毒細菌,也都是治標不治本。而且,還會形成新疫苗特效藥的藥物依賴後遺症惡性循環。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治標治本還是要自我調治個人的心理神志。每個人都有先天稟賦的自然靈性,也都有自我拯救的機會的希望。

所謂「亞健康狀態」,只是西方表達範式的新名詞概念。以中國式表達來講,自從私有制奴隸社會開始,社會生態系統貧富分化陰陽失衡的病態,就是非常道的「亞健康狀態」。個人內心私慾過盛導致的血氣循環陰陽失衡病態,也都是非常道的「亞健康狀態」。個人的力量無法救治「亞健康狀態」的社會病,卻可以通過自我拯救增強自身免疫力,並且通過傳播大道正氣兼濟天下。

正本清源,返樸歸真。傳道受業解惑問大道,炎黃子孫還是必須重讀「黃老學說」大道文化經典。

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繼續研讀《黃帝內經·素問·玉版論要》原文

黃帝問曰:餘聞《揆度》、《奇恆》,所指不同,用之奈何?

岐伯對曰:《揆度》者,度病之淺深也。《奇恆》者,言奇病也。請言道之至數,《五色》、《脈變》、《揆度》、《奇恆》,道在於一。

神轉不回,回則不轉,乃失其機。至數之要,迫近以微,著之玉版,命曰合玉機。

容色見上下左右,各在其要。其色見淺者,湯液主治,十日已。其見深者,必齊主治,二十一日已。其見大深者,醪酒主治,百日已。色夭面脫不治,百日盡已。

脈短氣絕死,病溫虛甚死。

色見上下左右,各在其要。上為逆,下為從。女子右為逆,左為從。男子左為逆,右為從。易,重陽死,重陰死。

陰陽反他,治在權衡相奪,奇恆事也,揆度事也。

搏脈痺躄,寒熱之交。脈孤為消氣,虛洩為奪血。孤為逆,虛為從。

行奇恆之法,以太陰始。行所不勝曰逆勝,逆則死。行所勝曰從,從則活。八風四時之勝,終而復始,逆行一過,不可複數,論要畢矣。

這段話大意就是:

黃帝問道:我聽說上古經典《揆度》和《奇恆》,裡面講述的內容各有不同。那麼,現在究竟該怎樣理解和運用呢?

岐伯回答說:《揆度》是檢測和診斷病情發展程度的工具書,《奇恆》則是闡釋異常病變疑難雜症的專著。請允許我全面講述一下醫道數理。《五色》、《脈變》、《揆度》和《奇恆》等各部論著篇章,萬變不離其宗,就歸於道法自然天人合一。

人體是形神合一的靈動生命體,神志血氣循環系統絕不能逆向反轉。如果出現逆向反轉的異常情況,人體就必然喪失生機。上古聖人根據這個醫道數理要訣,通過近距離觀察判斷患者氣色和脈象的細微變化,再把變化參數記錄著刻在玉版上,就合稱為《玉機真髒論》。

患者面容氣色的神情變化,表現在上下左右不同部位,應該分別把握各自的要點。

通過氣色判斷屬於病情較輕的患者,只需採用醪醴湯液膳食療法進行調養,十天療程就可以治癒。

通過氣色判斷屬於重病患者,必須同時採用醪醴湯液和藥酒調治,二十一天療程就可以治癒。

如果是病情危重的患者,必須以藥酒療法為主進行調治,需要一百天療程才能治癒。

如果發現患者已經氣色無光面容枯槁失形,就可斷定為不治之症,活不過一百天就會死亡。

如果發現患者脈象短促精氣衰絕,就可斷定為死症。如果是溫熱病變已發展到了精氣極度虛弱的地步,也可斷定為死症。

再強調一遍,患者氣色變化表現在上下左右不同部位,應該分別把握各自的要點。那麼,具體怎樣進行審察判斷呢?

患者病變氣色位置上移為逆,下移為順。女子病變氣色位置右移為逆,左移為順。男子病變氣色位置左移為逆,右側移為順。

如果患者病變氣色部位發生變化,由順轉逆為死症。男子即為重陽,女子則為重陰,這都死症。

如果預先察覺到陰陽逆反的異常情況,就必須儘快綜合權衡判斷五行相生相剋的關係,及時採用適當的治療方法,從而恢復血氣循環陰陽平衡的正常狀態。這就是《奇恆》理論的應用要義,也是《揆度》的應用要點。

如果發現患者脈象強勁搏指有力,而肢體疼痛痿軟難以行走,就可斷定是內外寒熱邪氣交合侵害人體的病症。如果患者出現胃氣孤絕的脈象,就可斷定精氣已經散失。如果患者脈象表現為虛弱又兼洩利,就可斷定為陰血虧損病變。這時,脈象孤絕為逆,脈象虛弱為順。

學習和應用《奇恆》的切脈診斷技法,要從手太陰肺經寸口脈開始探索。

如果發現患者的氣血運行,出現了違反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剋規律的脈象,就稱為「逆勝」。一旦出現「逆勝」脈象,便是死症。

如果患者的氣血運行符合五行相生相剋規律,則脈象為順。患者脈象為順,就有恢復生機的希望。

天道常規的八風四時節氣變化,按照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剋規律,始終保持著常態化的周期循環。如果出現逆反的異常現象,就不能按照常態化思維進行推理和判斷了。

至此,《揆度》和《奇恆》的要義,就全部論述完畢了。

問道啟示:

所謂「萬變不離其宗」,宇宙自然生態系統有無相生循環運動,風雲變幻神機莫測,卻始終存在著不變的自然法則天道。天道自然法則「損有餘而補不足」,就是常道正氣與非常道邪氣的激烈鬥爭。抑強扶弱,只有扶正才能祛邪。人類道法自然,道為術之本,術為道之用,法術萬變而道不變。盜亦有道,便會產生妖法魔術。如果只是追求法術萬變的技術創新,就會迷失不變的大道,也就必然會走入叢林法則「損不足以奉有餘」的邪道。

自然生態系統始終存在著常道與非常道的正邪鬥爭,人世間也一直存在著正邪善惡道不同的道路之爭。個人可以不關心人類世界正邪善惡道不同的文化戰爭,卻不得不面對自身正氣與邪氣相爭產生的心理和生理病變。

五千年時空穿越猛回首,自從「堯舜禹之變」的「夏禹傳子家天下」開始,知識精英「分科治學天人分離」的「勞心者治人」偏執症,就使中國社會陷入了周期性「禮崩樂壞」的惡性循環。西方科學主義市場神教知識精英的「分科治學天人分離」偏執症,則不僅製造出了「錢吃人」的社會老齡化和人口負增長末日危機,還在繼續製造著全球化割韭菜的供給側與需求端結構失衡危機,而且已經釀成了西方發達市場經濟國家的全球化新冠瘟疫人道災難。

自從「馬可·波羅東遊記」和明代西方傳教士滲透中國開始,直到「鴉片貿易戰爭」的「西學東漸」,中國就一直遭遇著西方科學主義市場神教的文化殖民侵略戰爭。面對當今「世界五千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們究竟是繼續西方科學主義市場神教知識體系觀察世界,還是用「全科治學天人合一」的大道文化知識體系分析局勢?這個問題,就是抗擊西方文化殖民侵略戰爭的首要問題。

顯然,我們只有努力實現中華民族的傳統大道文化復興,才能肩負起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命運共同體的神聖使命,也才能重新實現全民健康自均自衡的生態文明高質量安全發展。那麼,在這場疫情防控常態化的人民戰爭持久戰中,我們是繼續重複西方醫學的核酸技術檢測和新疫苗特效藥研發模式,還是用恢復「陰陽五行說」的大道醫學防治體系?我們是繼續走西方科學主義市場神教的「貨幣治天下」老路,還是回歸大同社會「大道之行天下為公」的大道呢?

歸根結蒂,不是西方科學主義市場神教的非常道話語權太霸道,而是我們自己丟失「全科治學天人合一」的大道話語權!亡羊補牢,猶未晚矣!

正本清源,返樸歸真。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正氣內存,邪不可幹。扶正祛邪,道不外求。消除個人命運的挫折和苦難,走出自然天性與世俗習性矛盾衝突的精神困惑,激活內心深處的自然天性靈氣,自我康療兼濟天下。問道大課堂,讓我們通過學習《黃帝內經》共同獲得健康生活的幸福和快樂。

相關焦點

  • 問道《黃帝內經》啟示錄27:陰陽者,天地之道也
    問道《黃帝內經》啟示錄27:陰陽者,天地之道也冰火相激閃雷電,彗星隕石化塵煙。銀河明滅逝流光,清濁升降氣聚散。十二地支十二曲,五調合拍十天幹。雲舞霓裳四季歌,日月周轉道不變。大象無形有玄機,盲人摸象似曾諳。天地過客留不住,鷸蚌相爭重開戰。旁觀者清當局迷,心門頓開一念間。萬物生滅有綱紀,陰陽平衡歸本原。
  • 問道《黃帝內經》啟示錄55:春脈者,肝也,東方木也
    問道《黃帝內經》啟示錄55:春脈者,肝也,東方木也五星相伴日月行,寒來暑往有節令。陰陽平衡四季順,天氣正常地安寧。萬物興亡周復始,物極必反逐光影。五行木火土金水,相生相剋扭虧盈。五方東南西北中,五色變化地氣靈。十二時辰十二律,五音五調傳五情。人體五臟藏五志,五氣脈動十二經。十二律呂四季歌,形神相合應時令。
  • 問道《黃帝內經》啟示錄45:此上帝之所貴,以合於神明也
    問道《黃帝內經》啟示錄45:此上帝之所貴,以合於神明也仰望蒼穹觀天象,星河明滅逝流光。上下四方六合間,能量守恆大磁場。神機莫測有太極,正極負極分陰陽。黑洞白洞引力波,時空交錯生萬象。時間空間交相變,動態平衡天度量。一世一界一塵粒,世間風雲霧茫茫。心有宇宙見天道,象形會意識萬象。日月運轉伴五星,天音五調應五臟。
  • 問道《黃帝內經》啟示錄56:因而喜,大虛則腎氣乘矣
    問道《黃帝內經》啟示錄56:因而喜,大虛則腎氣乘矣太虛無極道生一,陰陽易變藏玄機。三生萬物數不盡,雲聚雲散周復始。冰火相激隕石雨,煙塵飄散漫天際。大氣環流四季風,五行生剋自更替。萬物生滅似無常,能量守恆有綱紀。十二時辰五色譜,天幹循環配地支。五行木火土金水,相生相剋得復失。脈衝長波換短波,脈動頻率分高低。
  • 問道《黃帝內經》啟示錄58:人有三部,部有三候
    問道《黃帝內經》啟示錄58:人有三部,部有三候有無相生玄又玄,道化陰陽清濁辨。三生萬物循本末,歸根復命回原點。一元復始氣象新,恍若盤古重開天。九宮八卦分九野,鬥柄周轉成方圓。五星相伴日月行,四時八節寒熱變。陰濁沉降凝大地,陽清升華聚蒼天。五色青赤黃白黑,五味酸苦甘辛鹹。十二時辰五音調,五行生剋氣循環。
  • 問道《黃帝內經》啟示錄37:五氣更立,各有所勝
    問道《黃帝內經》啟示錄37:五氣更立,各有所勝有物混成問先天,誰知後世前生緣?滾滾紅塵身外物,光怪陸離迷人眼。陰濁凝結供給側,慾壑難填需求端。得失算計費心機,糊塗生來糊塗還。天道天理有綱紀,虛虛實實陰陽變。損有餘以補不足,能量守恆氣循環。十二律呂天籟曲,十二時辰妙音傳。同頻共振引力波,心有靈犀結善緣。
  • 問道《黃帝內經》啟示錄32:氣裡形表,而為相成也
    問道《黃帝內經》啟示錄32:氣裡形表,而為相成也一元復始新氣象,混沌初開分陰陽。九盈九墟九重天,三清三濁三升降。一世一界一輪迴,一暖一熱變寒涼。雲聚雲散洗塵埃,星河浩淼逝流光。天地交合生萬物,四季循環演興亡。逢春生發夏成長,遇秋收斂冬歸藏。自然天道化人道,形聲會意明綱常。河圖洛書無文字,天文天倫有垂天象。
  • 《黃帝內經》之靈樞·五色,什麼樣的面相氣色,壽命長
    如果不讀詩書,你永遠不知道古人的智慧有多麼的博大高深,就像本章黃帝內經所說,通過一個人的面相,可知天命。人體的面部怎麼區分?內經有文曰:雷公問於黃帝,五色獨決於明堂乎?小子未知其所謂也雷公問黃帝,人體面部的氣色,只有明堂能夠判定嗎?我不知其所以然。
  • 陸文榮: 以《黃帝內經》挖掘中華傳統醫學智慧
    漢代道家著作《老子道德經河上公章句》,秉承老子《道德經》整體醫學思想的精華,明確提出:「治身者愛氣則身全,治國者愛民則國安。」[15]「用道治國,則國富民昌,治身則壽命延長。」[16]這即可以看出古代聖人把治身與治國看作道理相通。《黃帝內經》中把這種治身與治國一理的思想體現得也十分充分。如《靈樞•師傳》說:「……上以治民,下以治身,使百姓無病。上下和親,德澤下流。
  • 《黃帝內經》:陰陽者,萬物之綱紀,理解陰陽才能養生
    《黃帝內經》:陰陽者,萬物之綱紀,理解陰陽才能養生。《素問.陰陽應像大論》: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於是,在傳統養生方式裡,對於「陰陽」的提及幾乎是無所不在的。每個想要健康長壽的人,必然需要調理體內的陰陽,使之達到一種陰陽平衡、陰平陽秘的境界。但是,什麼是陰陽呢?
  • 《黃帝內經》:人的年齡隱藏著科學密碼
    《黃帝內經》:人的年齡隱藏著科學密碼很多人不知道,人的年齡中,其實隱藏著「生命密碼」。這一點在《黃帝內經》中有關鍵性的記載,就是:男不過八,女不過七。《黃帝內經》,它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系統性的理論醫著,所記載的內容素材,基本上都是依靠著老祖宗長期對於生命現象的觀察,以及臨床實踐得來的。
  • 《黃帝內經·靈樞》之五味篇
    2020年4月3日,抄寫《黃帝內經》第447天。今天抄寫的是《靈樞》第五十六篇《五味》。 五味,係指酸、苦、甘、辛、鹹五種味道。 因本篇主要論述了五味與五臟的配屬關係及五臟病的五味宜禁,故稱為"五味"。
  • 《黃帝內經》:「法於陰陽、和於術數」,百病的起因,無非一個
    #黃帝內經裡的養生名言#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醫養生也逐漸被大家所喜愛。其實,不管人類如何進化,對健康長壽的追求,是永遠不會變的即使在遙遠的古代,人類文明還不是那麼發達的時候,古人就開始總結健康長壽相關的知識,試圖找到疾病發生的原因,以更好地為人類的健康服務。中醫典籍《黃帝內經》裡,就有很多關於疾病形成、健康養生的論述。
  • 《黃帝內經》陰陽五行——少陽司天之壬戊寅申年(十五)
    《黃帝內經》素問——六元正紀大論篇第七十一 《黃帝內經》小常識:五運六氣土運主管甲己年
  • 《黃帝內經》洩露關鍵:女7男8,年齡裡居然隱藏著「生命密碼」
    ,後來有很多醫學著作裡面的觀點,其實都有《黃帝內經》的影子。《黃帝內經》認為,女人「四七」(28歲)是身體最壯盛的階段,但是到了「五七」(35歲)後便出現衰老跡象,開始是「面始焦、發始墮」,到了「六七」(42歲)後,「面皆焦、發始白」。到了「七七」(49歲)後,「天癸竭,地道不通」,就不能生孩子了。
  • 自我康療128:解讀《黃帝內經·靈樞·本藏論》
    只是從「堯舜禹之變」的「夏禹傳子家天下」開始,才形成了「勞心者治人」的「天人分離分科治學」主流文化。今天,正本清源,返樸歸真,我們還是要重讀「黃老學說」大道文化經典。下面,我們就一起來靜心解讀和感悟《黃帝內經·靈樞·本藏論》。《黃帝內經·靈樞·本藏論》原文黃帝問於岐伯曰:人之血氣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周於性命者也。
  • 《黃帝內經》:正氣存內邪不可幹,邪之所湊其氣必虛,如何理解?
    《黃帝內經》:正氣存內、邪不可幹,邪之所湊、其氣必虛,如何理解?在中醫養生理論裡,有幾句話幾乎是所有人都聽說過的,那就是《黃帝內經》所說的:正氣存內,邪不可幹;邪之所湊,其氣必虛。這兩句話,對後世中醫養生產生了非常重大的深遠影響。裡面的精髓其實就集中在一個地方:對於正氣的養護。
  • 《黃帝內經》洩露天機:女7男8,「生命密碼」暗藏在人的年齡中
    七七是7乘以7的意思,指的是49歲的女性,而八八也是同樣的道理,指的是8乘以8,即64歲的男子。涵義如果再推廣一些,男的就是逢八有變,女的逢七有變。《黃帝內經》:「女子七歲,腎氣盛,齒更髮長;丈夫八歲,腎氣實,髮長齒更。」剛開始發育時,女子是七歲,男子是八歲。男子八八六十四歲的時候就進入更年期了。
  • 「心腦一體,共主思維」,從《黃帝內經》論「腦病」
    《黃帝內經》中的藏象理論秉承了這一旨意,於是在腦的功能「總統於心,分屬於五臟」的背景下,運用諸如煎厥、薄厥、肉苛、癲癇、狂證、頭痛、眩暈等病證論證該理念的合理。 腦主神、主思維,這是中國人固有的看法。由於受傳統文化的影響,這一看法逐漸被心主神、主思維所取代。
  • 《黃帝內經》這樣說
    仙丹妙方給咱也配不齊藥,有些病醫院也說不清,中華古籍倒是給了我們補氣還精的重大啟發!!!  精氣神,其實是中華道教丹學的術語,「天有三寶日月星,人有三寶精氣神。」大家身懷的寶貝都了解嗎?    《黃帝內經》講:髒真下於腎,腎藏骨髓之氣也。 諸脈者皆屬於目,諸髓者皆屬於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