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道《黃帝內經》啟示錄32:氣裡形表,而為相成也

2021-01-09 網聞博報

問道《黃帝內經》啟示錄32:氣裡形表,而為相成也

一元復始新氣象,混沌初開分陰陽。九盈九墟九重天,三清三濁三升降。一世一界一輪迴,一暖一熱變寒涼。雲聚雲散洗塵埃,星河浩淼逝流光。

天地交合生萬物,四季循環演興亡。逢春生發夏成長,遇秋收斂冬歸藏。自然天道化人道,形聲會意明綱常。河圖洛書無文字,天文天倫有垂天象。

銀河經脈太陽系,上下六合大氣場。五行木火土金水,東南西北繞中央。天陽地陰育五穀,脾胃精氣養五臟。宇宙世界風雲變,心守中土神不傷。

頻率高低波長短,陰陽轉換大磁場。內外表裡雙循環,能量守恆天度量。損有餘以補不足,五行生剋弱勝強。五臟五調十二曲,十二時辰自吟唱。

流年歲運五色變,趨利避害觀天象。四時八節知宜忌,鬥柄周轉指方向。招搖中宮定原點,神遊八極不迷航。大千世界彩雲飄,五方中央土色黃。

所謂「盲人摸象」,就是不懂得宇宙世界大音希聲大象無形。找不著北,就是找不見北鬥星,辨不清身外世界的方向。一旦迷失目標方向,人生旅途急急匆匆趕路,就只能靠用手瞎摸了。

曾幾何時,睜開眼睛看世界,走向世界與國際接軌,爭先恐後追趕世界潮流,這類信息爆炸衝擊波持續震蕩神州大地。猛然間,卻聽到有人奔走相告,中國又回到世界中心舞臺了。憑誰問,不管是走向世界,還是回到世界中心,人類世界的中心究竟在哪裡?

按照中國大道文化「陰陽五行說」來講,東南西北中五方五位,天下中央就是華夏神州的黃土地。按照「以人為本」的文化價值觀衡量,人口數量最多的國度,就是天經地義的「中央之國」。再按照「天人合一」的大道自然法則來講,世界上人口數量最多的中華民族,就一直居於世界中心的「中央之國」。因此,在中國失去「第一人口大國」位置以前,走向世界或是回到世界中心的單雙循環論,都是「盲人摸象」的痴人說夢。

懂得地理常識的人都知道,沒有海拔高度的海平面基準線,就不能確定上下高低的相對位置。沒有大地坐標原點,就不能確定四面八方的位置。沒有立體坐標系的原點,就不能建立全球定位系統。這個立體坐標系的原點,就是地理空間的中心點。物質世界的坐標系原點不能迷失,精神世界的坐標系原點更不能迷失。如果物質世界與精神世界的原點錯位,就必然會導致人的心智迷亂。

個人和民族精神家園,都不能缺失坐標原點。東南西北中五方五位,華夏神州居於天下中央的黃土地。中華民族,就是華夏神州的龍子龍孫。海內外華人,能夠找到華州的華山地理標識,就能夠找到「華胥古國」的回家之路。在「涇渭分明」處找到中國大地原點,就能夠明確中國與四夷的位置關係。

到了華胥氏陵前,就能聽到民間世代相傳的「華胥古國」故事。「華胥氏教民結繩織衣」的故事,就會讓人想到「小國寡民」的「美其服樂其俗」。「女媧氏教民鍊石補天」的故事,則體現了中華民族「替天行道」自我拯救的抗爭精神。「伏羲氏教民推演易八卦」的故事,就讓人能夠找到「河圖洛書」的大道脈源。

到了黃帝陵前,人們就會想起「神農氏嘗百草教民稼穡」的上古生態文明,也會想起神農氏時代末期「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的天下大亂,更會想起「黃帝戰蚩尤」和「修德振兵治五氣」的故事。穿越五千年時空,當我們繼續追尋中華民族精神家園的時候,就會再次把目光聚集於大道文化經典《黃帝內經》。

正本清源,返樸歸真。傳道受業解惑問大道,炎黃子孫還是必須重讀「黃老學說」大道文化經典。

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繼續研讀《黃帝內經·素問·陰陽離合論》原文片段:

帝曰:願聞三陰三陽之離合也。

岐伯曰:聖人南面而立,前曰廣明,後曰太衝。太衝之地,名曰少陰;少陰之上,名曰太陽。太陽根起於至陰,結於命門,名曰陰中之陽。

中身而上名曰廣明,廣明之下名曰太陰,太陰之前,名曰陽明。陽明根起於厲兌,名曰陰中之陽。厥陰之表,名曰少陽。少陽根起於竅陰,名曰陰中之少陽。

是故三陽之離合也:太陽為開,陽明為闔,少陽為樞。三經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浮,命曰一陽。

帝曰:願聞三陰?

岐伯曰:外者為陽,內者為陰。然則中為陰,其衝在下,名曰太陰,太陰根起於隱白,名曰陰中之陰。

太陰之後,名曰少陰,少陰根起於湧泉,名曰陰中之少陰。

少陰之前,名曰厥陰,厥陰根起於大敦,陰之絕陽,名曰陰之絕陰。

是故三陰之離合也,太陰為開,厥陰為闔,少陰為樞。三經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沉,名曰一陰。

陰陽衝衝,積傳為一周,氣裡形表,而為相成也。

這段話大意就是:

黃帝說:請你給我詳細講講三陰三陽的離合變化規律。

歧伯解釋說:上古聖人面向南方站立,把身體前面稱為廣明,把背後稱為太衝。把行於太衝部位的經脈,稱為少陰經。把少陰上面的經脈,稱為太陽經。太陽經下端起於足小趾外側的至陰穴,上端結於命門穴。太陽經在少陰之表,就稱為陰中之陽。

人體中部上面為陽,稱為廣明。下面為陰,就稱為太陰。太陰前面的經脈,稱為陽明經。陽明經下端,起於足大指側與次指間的歷兌穴。陰陽經在太陰之表,也稱為陰中之陽。厥陰經之表,稱為少陽經。少陽經下端起於竅陰穴,就稱為陰中之少陽。

太陽經、陽明經和少陽經,稱為三陽經。在三陽經的離合變化中,太陽經主表為開,陽明經主裡為闔,少陽經為表裡間的樞紐。三陽經表裡相連互為依託的關係,就統稱為一陽。

黃帝說:再請你講講三陰經的離合變化規律。

歧伯解釋說:人體外表的經脈為陽經,裡面的經脈為陰經。行於太衝部位少陰經下面的陰經,稱為太陰經。太陰經下端起於足大指端的隱白穴,稱為陰中之陰。

太陰經後面的經脈,稱為少陰經。少陰經下端起於足心的湧泉穴,稱為陰中之少陰。少陰經前面的經脈,稱為厥陰經。厥隱經下端起於足大指端的大敦穴。這裡兩陰相會而無陽,厥陰經又位於最裡,就稱之為陰之絕陰。

太陰經、少陰經和厥陰經,稱為三陰經。在三陰經的離合變化中,太陰經主表為開,厥陰經主裡為闔,少陰經為表裡間的樞紐。三陰經表裡相連互為依託的關係,就統稱為一陰。

在人體生理系統中,陰氣陽氣相衝相和相生相剋,內外表裡循環運動。陰陽精氣運於體內,養護著人的身體外表,這就是三陰三陽相輔相成的離合變化規律。

問道啟示:

自從「盤古開天地」,就有了原始共產主義大同社會的大道文明。華夏先民們講人道論人事,首先都會有一段談天說地的暖場鋪墊。然後,通過「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的切磋,就很容易達成「天時地理合人事」共識。當然,在談天說地的氣場測試階段,如果發現對方存在著違逆天道的邪氣,那就只能是「道不同不相與謀」了。否則,正邪善惡道不同的爭論,就永遠達不成方法論層面的技術性共識。因此,中國人就形成了「知道不知道」的口頭禪。

所謂「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就是先要辨別清楚正邪善惡的道不同,然後再探討方法論層面的學術問題。道為術之本,術為道之用,法術萬變道不變。文以載道,術以載道,藝以載道,盜亦有道非常道。如果是正心誠意問正道,就會歸從「全科治學天人合一」的大道,也才能夠形成守正創新的「術為道之用」。如果是違逆自然天道的邪門歪道,就會歸從「分科治學天人分離」的邪道,也就會產生「不知常妄作兇」的妖法魔術。

人類與獸類,有著動物的生理結構共性,更有著心理精神層面的本質區別。因此,把人類直接等同於普通動物,不僅會在人類世界形成自私自利弱肉強食的獸道叢林法則理論創新,而且會產生「小白鼠實驗」的現代醫學科技創新。然而,「正復為奇善復為妖」,自從「堯舜禹之變」的「夏禹傳子家天下」開始,奴隸制小康社會「天子分封建藩」的君臣等級禮法教化,就形成了私有制社會「分科治學天人分離」的非常道知識體系。特別是從「百家爭鳴」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來,科舉科考知識精英「勞心治人」的「傳道受業解惑」,就形成了私有制社會「禮崩樂壞」的天下興亡歷史周期律。此所謂「大道廢有仁義」,就使得中國人形成了「獨尊法術」的封閉僵化思維,而不再去探索「全科治學天人合一」的大道了。

自從「鴉片貿易戰爭」以來,「分科治學天人分離」的西方科學主義市場神教文化殖民侵略,又使得中國人接軌了拜金主義「技術迷信」的「國際慣例」。特別是「西學東漸」的「洋務運動」,更使中國人形成了「不講道學講科學」的封閉僵化慣性思維。通過這樣「文化轉基因」的意識操控,就徹底瓦解「全科治學天人合一」的大道文化知識體系。於是,中國人睜開眼睛看世界,就迷失了中華民族精神家園的坐標原點,也就會鬼使神差地認同「西方文明中心論」的「普世價值觀」。

事實上,「分科治學天人分離」的西方科學主義市場神教知識體系,原本是發端於古希臘奴隸制商業城邦和斯巴達商業軍國主義的神話傳說。再經古羅馬帝國「神權專制」的軍事殖民擴張和中世紀基督教「神權專制」的「十字軍東徵」宗教戰爭,又經過「文藝復興」和哥倫布船隊殖民徵服「新大陸」的奴隸買賣「世界自由貿易」狂飆突進,才逐漸形成了「世界自由貿易」雙重標準雙循環的全球化「割韭菜」流水線。

究其根源,「分科治學天人分離」的西方科學主義市場神教知識體系,同樣是私有制社會叢林法則理論創新和科技創新的妖法魔術。因此,不僅製造出了供給側與需求端結構失衡的周期性經濟危機,還製造出了「錢吃人」的社會老齡化和人口負增長末日危機,也在繼續製造著抑鬱症、偏執症、強迫症、自閉症、焦慮症、恐慌症和狂躁症的精神病毒邪氣。今天,又釀成了西方發達市場經濟國家的全球化新冠瘟疫人道災難,而且還在製造著新疫苗特效藥的藥物依賴後遺症惡性循環。

面對「世界五千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們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必須打破「不講道學講科學」的「思想緊箍咒」。只有回歸「天人合一全科治學」的大道,中國人才能找到中華民族精神家園的坐標原點,也才能重新意識到世界中心就是華夏神州的黃土地。只有打破「西方文明中心論」的拜金主義「貿易立國」封閉僵化思維定勢,我們才能感悟「天人合一」的生態文明大道真諦。在原始共產主義大同社會的公有制計劃經濟初級階段,華夏先民們道法自然以正治國,曾經實現了全民健康自均自衡的生態文明高質量發展。在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網絡信息高科技時代,炎黃子孫們通過尊道用術道守正創新,也一定能夠再次實現全民健康自均自衡的生態文明高質量發展。

正本清源,返樸歸真。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正氣內存,邪不可幹。扶正祛邪,道不外求。消除個人命運的挫折和苦難,走出自然天性與世俗習性矛盾衝突的精神困惑,激活內心深處的自然天性靈氣,自我康療兼濟天下。問道大課堂,讓我們通過學習《黃帝內經》共同獲得健康生活的幸福和快樂。

相關焦點

  • 問道《黃帝內經》啟示錄55:春脈者,肝也,東方木也
    問道《黃帝內經》啟示錄55:春脈者,肝也,東方木也五星相伴日月行,寒來暑往有節令。陰陽平衡四季順,天氣正常地安寧。萬物興亡周復始,物極必反逐光影。五行木火土金水,相生相剋扭虧盈。五方東南西北中,五色變化地氣靈。十二時辰十二律,五音五調傳五情。人體五臟藏五志,五氣脈動十二經。十二律呂四季歌,形神相合應時令。
  • 問道《黃帝內經》啟示錄27:陰陽者,天地之道也
    問道《黃帝內經》啟示錄27:陰陽者,天地之道也冰火相激閃雷電,彗星隕石化塵煙。銀河明滅逝流光,清濁升降氣聚散。十二地支十二曲,五調合拍十天幹。雲舞霓裳四季歌,日月周轉道不變。大象無形有玄機,盲人摸象似曾諳。天地過客留不住,鷸蚌相爭重開戰。旁觀者清當局迷,心門頓開一念間。萬物生滅有綱紀,陰陽平衡歸本原。
  • 問道《黃帝內經》啟示錄37:五氣更立,各有所勝
    問道《黃帝內經》啟示錄37:五氣更立,各有所勝有物混成問先天,誰知後世前生緣?滾滾紅塵身外物,光怪陸離迷人眼。陰濁凝結供給側,慾壑難填需求端。得失算計費心機,糊塗生來糊塗還。天道天理有綱紀,虛虛實實陰陽變。損有餘以補不足,能量守恆氣循環。十二律呂天籟曲,十二時辰妙音傳。同頻共振引力波,心有靈犀結善緣。
  • 問道《黃帝內經》啟示錄49:揆度者,度病之淺深也
    問道《黃帝內經》啟示錄49:揆度者,度病之淺深也盤古開天人初始,結繩記事無文字。伏羲推演易八卦,象形會意通玄機。移精變氣調陰陽,五調五色養形體。五臟角徵宮商羽,十二經脈有靈犀。九宮八卦測方位,鬥柄周轉定天時。清濁升降氣循環,能量守恆無得失。損有餘以補不足,抑強扶弱明道紀。十二時辰五音調,木火土金水化五氣。
  • 問道《黃帝內經》啟示錄58:人有三部,部有三候
    問道《黃帝內經》啟示錄58:人有三部,部有三候有無相生玄又玄,道化陰陽清濁辨。三生萬物循本末,歸根復命回原點。一元復始氣象新,恍若盤古重開天。九宮八卦分九野,鬥柄周轉成方圓。五星相伴日月行,四時八節寒熱變。陰濁沉降凝大地,陽清升華聚蒼天。五色青赤黃白黑,五味酸苦甘辛鹹。十二時辰五音調,五行生剋氣循環。
  • 問道《黃帝內經》啟示錄45:此上帝之所貴,以合於神明也
    問道《黃帝內經》啟示錄45:此上帝之所貴,以合於神明也仰望蒼穹觀天象,星河明滅逝流光。上下四方六合間,能量守恆大磁場。神機莫測有太極,正極負極分陰陽。黑洞白洞引力波,時空交錯生萬象。時間空間交相變,動態平衡天度量。一世一界一塵粒,世間風雲霧茫茫。心有宇宙見天道,象形會意識萬象。日月運轉伴五星,天音五調應五臟。
  • 問道《黃帝內經》啟示錄56:因而喜,大虛則腎氣乘矣
    問道《黃帝內經》啟示錄56:因而喜,大虛則腎氣乘矣太虛無極道生一,陰陽易變藏玄機。三生萬物數不盡,雲聚雲散周復始。冰火相激隕石雨,煙塵飄散漫天際。大氣環流四季風,五行生剋自更替。萬物生滅似無常,能量守恆有綱紀。十二時辰五色譜,天幹循環配地支。五行木火土金水,相生相剋得復失。脈衝長波換短波,脈動頻率分高低。
  • 黃帝內經:五運六氣,古老的天文地理。2021辛丑牛年五運六氣
    黃帝內經:五運六氣,古老的天文地理。2021辛丑牛年五運六氣《黃帝內經》,現在人們多把此書稱之為——我國最早的醫學典籍,在我國傳統文化中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內容覆蓋廣博,自然、生物、心理等無所不包,可謂包羅萬象,因此,喜愛傳統文化的很多人都在讀。在我國古代,一直流傳有「秀才學大夫,只要一晌午」的說法。原因在於,這些傳統文化的古籍都是相通的。
  • 《黃帝內經》的「五運六氣」告訴你!
    【摘要】《黃帝內經》指出「冬不藏精,春必病瘟」。根據《黃帝內經》五運六氣,大致能夠看到2020年的氣候概況,經過了2019年的暖冬,庚子年將在一個極寒的春天之後,進入到相對乾旱的夏季。可以說是春寒短暫,而夏熱漫長。
  • 陸文榮: 以《黃帝內經》挖掘中華傳統醫學智慧
    所以,《黃帝內經》中處處反映出濃厚的道學思想。一、 「天人相應」的宇宙觀「天」與「人」是中國哲學中的一對主要範疇,研究天人問題,是中國哲學的重要內容。《黃帝內經》有關「天」「人」的論述,集中反映出它的天道觀、宇宙論思想。「天」字在《內經》中含義比較複雜,主要指天空、天時、自然界,同時又引申為自然的狀態、本來的面貌。
  • 《黃帝內經》:五運六氣,什麼是「主氣、客氣、司天、在泉」?
    《黃帝內經》:五運六氣,什麼是「主氣、客氣、司天、在泉」?作為中醫理論的基石,《黃帝內經》不僅包含有我們比較熟悉的基礎理論部分,如陰陽五行,藏象經絡等學說,「運氣學說」也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素問》81篇裡,關於「運氣學說」的就佔了6篇之多。但因為其內容實在過於深奧,尤其是對古文水平逐漸降低的現代人來說,更是晦澀難懂。
  • 《黃帝內經》中的五運六氣養生法
    運氣學說是《黃帝內經》提出來的,全稱叫五運六氣,五運是按照年天幹來預測的,六氣是按照年地支來預測的。運氣學說是我們中國人天人合一思想的一種智慧的創造,它揭示了天地宇宙和人體生命的密切關係。
  • 《黃帝內經》洩露關鍵:女7男8,年齡裡居然隱藏著「生命密碼」
    《黃帝內經》洩露關鍵:女7男8,年齡裡居然隱藏著「生命密碼」,後來有很多醫學著作裡面的觀點,其實都有《黃帝內經》的影子。《黃帝內經》提出的「女七男八」的生理周期理論,基本上與實際相符。
  • 《黃帝內經》:人的年齡隱藏著科學密碼
    《黃帝內經》:人的年齡隱藏著科學密碼很多人不知道,人的年齡中,其實隱藏著「生命密碼」。這一點在《黃帝內經》中有關鍵性的記載,就是:男不過八,女不過七。《黃帝內經》,它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系統性的理論醫著,所記載的內容素材,基本上都是依靠著老祖宗長期對於生命現象的觀察,以及臨床實踐得來的。
  • 黃帝內經氣候之說和五運循環
    在黃帝內經中五天叫一候,三候叫一氣,也就是一個節氣,六氣叫一時,一時就是說的一個季節,四時就是春夏秋冬,四時叫一歲,四時和五行相配,就成了一年氣候的主旋律,五行會根據時間的變化而遞變化,各主不同時令,到一年結束時,再從頭開始循環。
  • 《黃帝內經》上古天真論「昔在黃帝,生而神靈」
    我們先學習《黃帝內經》上卷「素問」中的第一篇,叫「上古天真論」。首先解釋「上古天真論」這幾個文字背後的含義。「上」:上者,高也。從方位上說,代表最高的空間。高到什麼程度呢?沒有再能超過這個高度的高度了。在佛法的經典中,我們可以看到「無上」這個名詞。
  • 《黃帝內經》土樞四象數術藏府觀考釋
    脾胃居於樞紐和核心地位,乃源於太極之祖氣,為人身之中氣,四藏生化皆藉其元氣。此圖式最能完美的表達出《內經》的數術藏府模型,堪稱《內經》數術藏府觀的最佳詮釋。提要:本文主要研究《黃帝內經》以中土(脾胃)為樞的藏府模型與數術思想之間的關係。古代醫術屬於方技範疇,數術、方技兩者則合稱為「方術」。
  • 黃帝內經——二十八宿、五天之氣、九星
    《內經》認為甲已為土,乙庚為金,丙辛為水,丁王為木,戊癸為火的原因,是因為看到天上二十八宿間有似雲似霧的五色氣,即黃色土氣,紅色火氣,白色金氣,蒼色木氣,黑色水氣的所謂五天之氣。這五色之氣各流布於有關各宿,如黃土氣流布於心尾角參四宿之上等等。二十八宿又與地上以幹支和乾坤巽艮排列的24萬相對應,所以黃色土氣流布於甲已的方位,因而有甲已土運等等。這實際上就是古代式盤的種。
  • 《黃帝內經》:百病生於氣,止於音。五行音樂對五臟的療愈
    中醫所用「藥」大多為草藥,而藥字的繁體字是音樂的」樂(樂)「字加」艹「字,即」藥「,這也直接表明了:音樂(樂)是大藥(藥)。人體有磁場,音樂有能量。琴弦的彈奏發生震動,聲波對聽者有撩撥心弦的功效,如果這個音樂的振動波恰好與人體內臟所需要修復的頻率一致(心律、呼吸、血壓、脈搏、情緒波動等),那麼,音樂的療愈作用就會發揮。
  • 《易經》與《黃帝內經》相通,有3點精華智慧,領悟的人受益一生
    這些規律包括,要有天地的德行,要像日月那般光明磊落,要與春夏秋冬四季時序相契合,而《黃帝內經·素問》從第一章上古天真論就開始重點講述:法則天地,象似日月,辨列星辰,逆從陰陽,分別四時。到第二章的四氣調神大論,更是全章內容都是在講人的生活狀態如何與春夏秋冬相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