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影響,不少企業縮減了用工人數,嚴格篩選每一位候選人,這為求職者找新工作帶來了不少挑戰。如果你能寫出一份「讓HR無法拒絕的簡歷」,不僅能增加面試的機率,更可以提前在面試官心中加分。
可能你沒有名校的文憑,可能你沒有大企業的工作經歷,如果你有一份出色的「個人簡歷」,同樣可以引起HR的注意。
01什麼樣的簡歷最吸引HR
現在的簡歷,雖然大都是在招聘網站上,按照模板填寫。但填寫的水平卻大相逕庭,我們先來看看普通簡歷與吸引人的簡歷,有什麼區別?
總結:
吸引人的簡歷,集中所有力量在闡述我們為什麼適合做這份工作,而普通簡歷看上去什麼都不錯,卻分散了自身特點。
02HR篩選簡歷的評判標準
HR篩選簡歷有兩條最基礎的標準,簡單地說,就是能不能做,能做多久。
能不能做——個人能力、薪資要求與崗位要求是否匹配不得不承認,名校的教育背景,名企的工作經驗,真的會讓HR刮目相看。但是公司招聘的是員工,不是招聘職場明星,求職者的經歷與崗位相匹配才重要。我曾經收到過一份海歸物理學碩士的簡歷,寫的非常漂亮,拿過學校獎學金,在矽谷實習過。最後投了我們公司的人力資源工作,試問他所學的專業,畢業後的工作經歷,和人力資源有什麼關係?他與國內人力資源專業的畢業生相比較,優勢又在哪裡?我想如果他拿著這份簡歷去投大型網際網路公司,成功率會大大提升。
其次是薪資要求,每個崗位的薪資區間都有一個行業標準。HR會根據這個區間,結合個人能力、優勢、資源等等綜合考慮,來定崗位工資。如果求職者不考慮自身及行業水平,一味往高報價,很容易被HR放棄。比如上個月,行內人向我推薦了一位人才,各項能力都非常不錯,結果對方要求年薪15萬。而在我們公司,這個部門的經理年薪才12萬,他的要求大大超出了行業薪資標準。他的解釋是家裡孩子剛剛出生,老婆沒工作,家裡開銷大,但是卻沒能證明他所帶來的價值為什麼值15萬。這還是在我與求職者有溝通的情況下,要是投簡歷,可能馬上就被HR丟進回收站了。
能做多久——個人規劃與公司發展是否匹配一般公司都希望員工可以在組織中,有一個長期的發展,共同進步。員工頻繁的進出,不僅對公司、對職員產生不利影響,還會增加人力成本。一家公司想要留住一名員工,需要提供很多東西,比如薪資、發展空間、先進的管理方法、吸引人的制度、良好的辦公環境等等。但是最終決定一個人的工作能做多久,看的是員工與公司的發展方向是不是一致。
HR在評判這一項時,主要看三點內容:
1.是否長期從事本行業工作;
2.是否頻繁跳槽;
3.個人規劃是否與公司發展相一致。
03如何寫出吸引人的個人簡歷
HR看一份普通簡歷的時間,只用三十秒,而刪除一份簡歷,HR只用一秒鐘。所以填簡歷的首要規則是要把內容填全,多填一項,就多為自己多爭取一秒時間。只有時間足夠,HR的大腦才能產生思考和判斷。下面我從個人基本信息、求職意向、工作經歷與項目、個人簡介,四個方面來講解一下,如何寫出讓HR無法拒絕的簡歷。
個人基本信息很多人都會忽視這個版塊,認為填上事實內容就可以了。其實這中間,有很多要注意的。
1.照片
不同的職業帶給人不同的印象,比如寫字樓的白領,給人以專業的形象,照片可以著正裝,用證件照。服裝設計師,給人的感覺是時尚,照片就可以用摩登的風格。如果是一位卡車司機,肩膀上搭一條毛巾,可能更接地氣。但是不管如何,不要用過手機自拍,不要用美顏,這樣會顯得很低端。
2.郵件與手機號碼
這點對於沒有用電子郵件習慣的人群要特別注意,現在的公司,特別是正軌的大公司,都有自己的通知模板,一般面試通知會通過郵件或者簡訊的形式發送給求職者。如果填錯,或者填了一個不常用的郵箱,給手機設置了陌生號碼攔截,可能會和心儀的工作失之交臂。
求職意向在文章的第一部分我已經說過,求職意向要與求職崗位垂直,不能意向是做文員,簡歷卻投了銷售。但是在實際工作中,我發現很多求職者,對自己的職業規劃很是模糊。看到這個工作內容自己可以做,投一份,看到那個崗位職責挺容易,投一份,沒有自己的目標。
如果遇到這種情況,我建議大家試試,通過科學的測試工具來找自己的職業方向。相關的工具很多,如MBTI職業性格測試、九型人格測試、大五人格測試、霍蘭德職業興趣測試等等。在網上都能搜到,而且是自動計算的。
其中我個人比較推薦霍蘭德職業興趣測試,它是由美國職業指導專家霍蘭德,根據他本人大量的職業諮詢經驗,及其職業類型理論編制的測評工具。它的特點是通過120道問題的測試,可以判斷出測試者適合什麼工作。而且很具體的工作崗位,比如化學家、園藝師、火車司機、電工,不是那種範範說明。
工作經歷與項目這部分的詳細內容,網上很多人都推薦用STAR法則。我也收到過用STAR法則寫的工作經歷,說實話,要用這個方法在200字以內表達好,不容易。超過200字,HR懶得看。我教大家一個簡單的方法。挑選工作內容中與新崗位匹配的2-3點,用數據來說話。
比如銷售崗位,工作內容普通的描寫:
拓展客戶市場,完成個人指標,把控收款風險。
用數據說話的描述:
1.拓展客戶市場,每周拜訪客戶時間,不少於22個小時,每月新增客戶至少6家;
2.完成個人業績指標,月最高完成毛利10萬元,年總毛利80萬元;
3.把控收款風險,目前回款率100%。
後者不僅讓HR知道求職者做過什麼,還能知道怎麼做的,做的怎麼樣,能讓HR迅速捕捉到求職者的能力水平。
還有一點,寫自己的工作經歷時,如果中間有一些只做了兩三個月的工作,我建議隱去不寫。寫進去反而給HR一種不定性,反覆換工作的認識。但是如果這是大學期間的兼職,要寫進去,這可以給自己加分。
個人簡介個人基本信息是與身俱來的,我們無法改變。我們的學習、工作經歷,已經既成事實,不容我們隨意編造。而個人簡介是展示自我最好的地方,因此認清自身優勢,寫好個人簡介,不僅是一份簡歷的點睛之筆,更有可能是反敗為勝的關鍵。
1.認清自己的優勢與特長
我記得我畢業時第一次寫簡歷,寫到個人簡介的時候,人就蒙了。我有什麼特長?我有什麼優點?好像什麼都無從談起。於是上網搜都好多,比如性格開朗、待人熱情、認真負責、吃苦耐勞等等,什麼好的詞統統往上拼。現在看來,不僅低劣,甚至可笑。一個人怎麼可能具備這麼多優勢呢?
如果大家一時對自身的優勢、特點不是很明確,我建議可以嘗試一些專業的評判工具,比如「蓋洛普優勢識別器」。蓋普洛是世界知名的民意測驗與商業調查公司,他們通過近六十年的調查研究,設計出了蓋洛普優勢識別器。它通過180道測試題,將人的優勢分為34個主題,新版2.0增加了「親和」與「誠實」,一共為36個主題。如果你的某項主題測試得分在2分以上,該主題即為你的優勢。
2.選擇與自己優勢相匹配的崗位
管理學大師彼得·德魯克說,「一個人想要有所作為,只能靠發揮自己的優勢。」吸引人的簡介不僅僅是找到自己的優勢,更在於自己的優勢是否可以匹配理想的崗位。曾經我的一位朋友找我給他的簡歷提意見,他想掙錢選擇了銷售崗位,我馬上就予以了否定。我的朋友的特點是有包容心、有親和力,還有不錯的適應能力,但這些優勢都不是銷售一定要具備的。綜合他的特點,我推薦他做客服的位置。結果一年時間,因為他對客戶服務周到,得到客戶的一致好評,當上了高級客服,薪資甚至超過了他的預期水平。
個人簡介的格式第一句簡單介紹,控制在20字以內。結尾一句,可以結合公司產品,凸顯自己想從事這份工作的迫切心理,比如某某牌子的服裝非常有個性,我是你們多年的粉絲,期待能有一次面試機會,成為某某公司的一員。
中間部分重點說明自己的優勢為什麼適合這個崗位,而且要用實例來補充。不能簡單的用詞語概括,如細心、勤勞、能吃苦。細心能有多細心,吃苦可以吃多大的苦,這些詞,每個人的理解程度都不同。所以我們要說明自身的特點、優勢,後面一定要帶具體事例。字數不要超過200字,寫多了容易偏題。
舉個例子:
**面試官,你好。我是來自汕頭的王子建。我認為我適合銷售的優勢是勤快、放得下面子,比如我上大學的學費都是我兼職做服務員、送外賣掙的。我在大學裡參加了院裡的足球隊,做過兩屆隊長,從中我不僅深刻明白團隊合同的重要性,也體會到帶領一支隊伍的不容易。最後,希望我能加入咱們的隊伍,一起奮鬥。
04總結:
優質的簡歷,在向HR說明自己為什麼適合這個崗位。HR看一份簡歷,考慮的是求職者能不能做這份工作,以及可以做多久。我們寫簡歷要重視這兩點的信息傳達。寫簡歷要有針對性,個人基本信息要填寫完整,求職意向要有連貫性,用數據來說自己的工作經歷和項目,個人簡介要針對崗位特徵簡明闡述。最後,祝大家早日找到心儀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