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7年成功脫貧出列後,赤水市認真總結脫貧經驗,堅持問題導向,突出精準方略,常態化開展動態監測管理、多元化激發群眾內生動力、精細化落實政策幫扶措施、系統化建立防貧幫扶機制,織牢防貧鐵網,抓好做好脫貧監測戶和邊緣戶精準管理和幫扶工作,有效防範脫貧監測戶和邊緣戶返貧致貧風險。
赤水市官渡鎮幹部走訪易地扶貧搬遷群眾,了解家庭人口就業、醫療保障等情況。
常態化開展動態監測管理。在堅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脫貧攻堅的同時,赤水市把大走訪大排查、防貧監測預警識別、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動態管理、掛牌督查工作有機結合起來,組織全市3027名幹部,對8662戶建檔立卡戶和59765戶非建檔立卡戶全面開展走訪核查,全面掌握農戶生產生活現狀。
圖為赤水市長沙鎮幹部開展走訪工作,登記家庭人口信息變化情況、收入情況。
截至目前,動態摸排新增防貧監測預警幫扶對象85戶278人,脫貧監測戶49戶159人,邊緣戶36戶119人。2020年第一季度,完成建檔立卡動態管理增減涉及563戶660人,其中:涉及增加164戶207人,涉及減少399戶453人(整戶減少53戶56人,合戶減少8戶)。
多元化激發群眾內生動力。赤水市始終堅持把扶貧同扶志結合起來,推動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狠抓榜樣引領、感恩教育,固化「法治扶貧」機制,引導村村定公約、戶戶樹家風、人人作示範,大力整治「辦酒風」「賭博風」「迷信風」,組建126支鄉風文明指導隊,開展志願項目活動3018項(次),發展農民志願者6000餘人,農民志願者參與志願服務3萬餘人次,有效解決了「爭當貧困戶、爭要扶貧政策」的問題,讓群眾主動參與生產發展、脫貧致富。
圖為赤水市長期鎮群眾在家門口扶貧車間就業
精細化落實政策幫扶措施。通過實施精準化、差別化扶持政策,赤水市因地制宜、因人而異確定具體幫扶舉措。鼓勵群眾參加經營(勞動)技能培訓、引導群眾自主創業就業、為困難群眾提供產業發展支持、開展消費扶貧行動、開設公益性崗位安置就業等方式增強「造血」功能。對受疫情影響、因病、因災等因素致貧的邊緣戶及時納入低保、特困供養、臨時救助,切實做到應兜盡兜,應保盡保,確保全面小康路上不落下一戶一人。
今年以來,赤水市人社局已開展3期線上SYB創業培訓84人,其中,建檔立卡勞動力20人,易地搬遷勞動力17人。全市納入兜底保障的城市低保對象1852戶4176人、農村低保對象4423戶9417人;特困供養對象1094人,孤兒177人;殘疾人護理對象2565人;2020年以來共計臨時救助1497人。
赤水市兩河口鎮幹部指導群眾獼猴桃基地生產
系統化建立防貧幫扶機制。赤水市堅持把防貧作為當前及今後一個時期扶貧工作的重要任務,統籌政府、市場和社會資源,探索建立防貧幫扶機制,在住房、醫療、教育保障等政策落實方面加大對邊緣戶的傾斜力度。探索建立防貧救助基金,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參與扶貧助困。各部門定期或不定期開展聯動會議,互聯共享防貧監測預警幫扶相關信息。
今年以來,已召開部門聯席會議13次,部門聯動累計發現住房、飲水安全等問題168個,已全面整改完成。
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吳傳娟
編輯 劉悅
編審 趙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