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房親戚吃婚宴,不隨禮還嫌酒不好,被抬走:不知邊界,自取其辱

2021-01-08 拙小見

如果有一天,要在面子和感情之間選一個,不知道大部分人會有怎樣的選擇。

玲瓏八面者,一笑而過,性子直的人,也許就沒那麼好說話。

-1-

鄭先生有一個親戚,與他同輩,但是年紀卻不小,單身漢,大家都叫他老九。

外人都知道,老九的父母很能幹,早年做生意,家裡很是富裕。

只是,二人卻管不上這個兒子,讓他養成了遊手好閒的性子。

老九就在這樣一個環境中長大。

曾經有過一個老婆,但是因為他年輕時不正幹,父母年紀大了後,僅憑他一個人,就把好好的一個家差點吃空。

老婆於是跟他離婚了。

老九不思悔改,依舊我行我素,父母拿他沒辦法,只好當沒這個兒子。留了一筆錢,帶著家底,去了外省生活。

老九的生活質量飛流直下。但他哪裡受過這種苦,學沒好好上,自己沒本事掙錢,就只能想些歪辦法。

什麼辦法?他想到自己家裡親戚特別多。七大姑八大姨,雖然多少年沒聯繫過,但是當年父母和他們處的關係不錯,老九也就靠這個,一家一家地去蹭飯。

親戚們不好意思趕人,但知道老九過得不好,加上他父母原先的關係,也就好吃好喝地伺候著。

老九沒錢,但空手去也不好意思,於是就在村裡的小賣部,選一些體積大,但是不值錢的東西,當禮物。

老九嘴還叼,菜裡沒肉,桌上沒酒,都拉著臉不吃。

無奈,親戚也只好加酒加菜,只想快點打發走這尊大爺。

-2-

鄭先生,也是老九的親戚。

他們一個輩分,論起來老九應該叫他表姐夫。

如果不是他搬著一箱酒來家裡,鄭先生還不知道自己有這麼一個小舅子。

老九放下酒,說了半天,鄭先生給嶽父母打了電話,才知道面前這個邋遢的人,確實是自己親戚。

鄭先生說,你表姐沒在家,家裡也沒準備啥菜,要出去買點,你在這裡看著電視等我。

老九大手一揮:別客氣,有肉有酒就行,不過我拿來的酒別喝,你自己留著喝。

鄭先生還奇怪,也沒多問,只顧出門買點熟食。

路上,小賣部的老姨打來電話:那誰誰是不是去你家了?那酒可千萬別喝,我都要扔了,他非得買,我就要了他十塊錢。

鄭先生氣不打一處來,好半天才平復心情。

原本想買點好的吃,這下也沒了心情,隨便對付了點涼菜就回家了。

剛到家,發現老九已經把桌子擺好了,桌上放著自己藏著的一瓶酒,也不知他哪裡翻出來的。

鄭先生把菜往桌上一放,老九就皺起眉頭:沒肉啊。

鄭先生說:賣肉的下班了。

老九無奈,開了酒,就跟鄭先生喝起來。一瓶酒被他幹掉一大半,滿嘴裡跑火車,吹噓自己當年多厲害,吃了多少好東西。

好不容易把他打發走,鄭先生長出一口氣,以後可不來了吧。

想不到,不到一周,這小舅子又來了,一個肩膀扛著腦袋,啥也沒帶。

鄭先生早已從其他親戚那裡聽說他的「能耐」,藉口說自己今天出門有事,招待不了。

老九這才嘟嘟囔囔地走了。

-3-

幾年過去了,鄭先生的女兒也到了出嫁的年紀。

婚宴上,想不到來了一個不速之客,老九。

按老九的血緣關係,根本輪不到他參加自己女兒的婚宴,但不知道他哪裡來的消息。

大喜的日子,總不能趕人,親家也安排了座位,老九不客氣,大大咧咧坐下,也沒見給沒給紅包。

桌上擺好了酒和煙,老九不客氣,拿起煙就點了一根,剩下的裝在口袋裡。

認識他的親戚,都紛紛去了別的桌。

儀式很順利,賓主盡歡,只是等到敬酒的時候,有人不樂意了。

親家帶著新人,來到老九一桌敬酒。

老九此時已經喝得醉醺釀,搖搖晃晃站起來,端著酒杯說:我外甥女結婚,你們就準備這種酒?是不是看不起我們?

親家臉上有點掛不住,但因為是兒媳家的親戚,也不好發作。

兒媳搖頭,表示她根本不認識這個舅舅。

老九罵罵咧咧,幾個人都拉不住。

鄭先生聽到聲音趕緊過來,一看是老九,火就上來了。

他一把奪過老九的酒杯:我請你來了嗎?你拿紅包了嗎?你有臉坐這裡嗎?

鄭先生的妻子也趕過來,見是老九,又偷偷走了,任由丈夫發作。

一眾親戚圍了過來,七嘴八舌指責老九,老九一張嘴敵不過,氣的要上桌。

這時候,鄭先生已經找來幾個壯小夥,大手一揮:抬出去!

小夥子有的搬胳膊,有的抬腿,有的用餐巾捂嘴,七手八腳把老九抬出了酒店。

老九坐在路邊,大聲罵了一陣子,見沒人理他,爬起來,拍拍身上的塵土,晃晃悠悠走了。

從那開始,很長時間沒人見過老九,也不知道他去了哪裡。

-4-

老九的故事告一段落,留給我們的回味還有些。

親戚是血緣上的牽絆,親近與否卻要看心裡的位置,和日常的來往。

更重要的,是在困難的時候,他們是伸出手拉一把,還是伸出腳絆一跤,或者閉著眼裝不知。

過得好時,親近的人一般會多些,過不好時,還有多少人願意來往,他們應該就是真正親近的人。

而如老九這樣的「親戚」,大概也不過是掛著一絲血緣,留著上一輩的情分,才有人願意招待。

而他不懂來往,不分場合,不知深淺,終於耗盡了剩下的一絲情分,突破了親戚們的底線,落得這個下場,也算合情合理。

-5-

人與人相處需要邊界,親戚之間走動也有一個邊界。

有些人雖有血緣卻兩不相認,有些人沒有血緣卻比親屬還親,這都是邊界的不同。

親近的人,邊界遠,共同話題多,更多的困難可以攜手渡過。

疏遠的人,邊界近,來往只會點到即止,輕易就超出邊界的事情,帶來的只會是尷尬。

與人相處,應該注意些邊界,如果掂量不清,利用血緣做些超出邊界的事情,只會更快地消耗原本的感情。

而如果想要更進一步,那只有付出真心,以誠相待,好事送上祝福,困難伸個援手,這樣來擴充二人的邊界,關係也就更親近了。

#情感#

-END-

(情感故事,願做陽光下的觀眾,和黑暗裡的燈光,期待您的關注與點讚)

相關焦點

  • 現在隨禮不吃酒席的人越來越多
    只隨禮不到場吃酒席的人越來越多,如今確實是這樣,特別是很遠很疏的親戚請酒,一般都是不去只隨禮,因為太疏太遠了,去了坐在一桌上的人都是不認識的,你是哪個?他是哪個?都不知道,只有爺爺輩、爺爺的爸爸輩認識他們的先人,而我們這些後代都互相不認識,見了面都不知如何打招呼?
  • 意不意外?救命恩人竟是他的遠房親戚_揚州網
    讓人意外的是,劉某和救人女子王長紅髮現,他們竟是遠房親戚!意外的緣分兩人竟還是遠房親戚「太謝謝你了!」昨天下午3時,劉某帶著牛奶、水果,特地趕到了同小區的王長紅家中,向她道謝。去年12月31日,劉某聚會後因積雪不慎滑倒,當場不省人事,在戶外躺了幾個小時才被人發現報警。
  • 在農村紅白喜事隨禮200元,全家人都應該去吃席嗎?
    隨禮是我們國家的傳統民間習俗,農村有,城裡也有,尤其是農村的「隨禮」項目更多、內容更複雜,也更有特色,更是不堪重負。婚喪喜慶、紅白喜事無論大小都或多或少要宴請自家的親戚朋友,所以禮金也有多有少,這個是沒有固定標準的,各地都不一樣,在我們這裡,普通關係(一個村住著)一般最低都是100,關係好點的就是200、300以上,再多就是親戚和有特殊關係了。
  • 農村紅白喜事一般隨禮多少?看一下我們膠東農村
    這個事情沒有辦法一刀切,紅白喜事隨禮多少,要根據對方跟自己的親疏關係,感情深淺決定。自己家的侄子侄女和外甥結婚,作為至親的長輩,肯定要多拿一些。鄰居家有喜事或者是普通朋友同事,則要根據當地的習俗來往,總不能人家都隨二百,你隨五十吧,基本上都是鴨子過河隨大流。
  • 農村人去親戚家吃大桌,隨禮200元,到底誰會吃虧?
    農村人平時外出打工掙錢,沒到年底就是各種喜宴扎堆兒舉辦的時候,現在的年輕人朋友之間的禮金,最少五百元,一些親戚差不多都是200元,這段時間,粗略地算了一下,隨禮居然隨了五千多元,都說坐大桌吃得過癮,嘴是過癮了,肚子也吃圓了,面子也掙足了,可兜裡卻空了,我在外辛辛苦苦打工一個多月的工資就這樣吃沒了。
  • 農村辦喜事時,客人隨禮200元全家都去吃,為何主家還很高興?
    農村辦喜事,客人隨禮200元全家都去吃,為何主人家還很高興?我告訴你,農村辦喜事,很多家庭都是為了圖個喜慶,圖個快樂。圖個熱鬧,所以人越多越熱鬧。從這方面看,農村辦喜事的家庭不會嫌人多的。特別是孩子結婚的時候,都希望人多點熱鬧一些,而且面子上還好看。
  • 人到中年,給親戚隨禮有三大忌,別再充大頭了
    親戚之間的送禮,大多象徵的是一種「意思」,而沒有其他層次的含義,居家用品,食物點心,保健品等居多,這是日常的禮品贈送,而到了紅白喜事,則會涉及到隨禮一說,這就是說通常說的禮金錢,錢多錢少,代表的就是大家彼此心中的分量。在這種紅白喜事隨禮的過程中,掌握一定的分寸,按照身份來隨禮,就變得非常重要。
  • 農村隨禮兩極化,喜事被動隨,白事主動隨,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近幾年隨著農村人們經濟收入越來越高,生活的越來越好,村子裡各種喜宴也越來越多,以前村子裡的喜宴主要是婚宴和滿月酒,近幾年升學宴,壽宴等也成為了喜宴之一,面對著玲琅滿目的喜宴,人們也越來越抗拒,在喜宴隨禮時也可以說是被動隨,但是誰家有了白事卻不一樣,即便是沒有接到通知也會主動幫忙和隨禮,為什麼隨禮時會出現這樣的兩極分化呢
  • 東莞小村60年傳統:婚宴禮金收5元專車接送(圖)
    不過,如果請柬是從東莞厚街鎮的祠邊村裡出來,你就大可放心了,因為按照這條村子60年來的習慣,喝喜酒只要付5元隨禮,還有專車接送,有村民擺酒60桌只收到300元的禮金;更有甚者,佛山的南海、順德部分地區,在上世紀90年代以來,形成了不收禮金自掏腰包的婚宴習俗。  專家認為,婚禮送禮金代表著分享喜慶,少收禮或不收禮的婚宴更加回歸贈送祝福本身,建議當今的婚宴送禮擺脫人情債,返璞歸真。
  • 農村隨禮「兩極分化」,紅事被動隨,白事主動隨,為啥區別對待?
    人情這個詞相信大家一定不陌生,我特地查了下,所謂的人情指的是人的感情表現。放在農村,我覺得這倆字最貼切的解釋應該是農村約定俗成的處事標準,說得再直接一點就是當農民家裡的親戚或者是同村關係要好的人如果家裡有生老病死、喬遷升遷之類的事情的時候,就需要帶著禮金上門慰問,這就是農民口中的隨禮過程。
  • 農村怪相:村裡的紅白喜事,不少人只隨禮不吃酒席
    提要:農村怪相:村裡的紅白喜事,不少人只隨禮不吃酒席說到農村的酒席的問題,科學興農對此事也是深有體會的,就在今天本人有兩位朋友要辦喜事,一個是給孩子辦滿月酒,一個是結婚,兩位朋友的關係都還算可以,前些天也隨了禮錢,但本人和妻子都沒有選擇前去吃酒席,只是通過電話和網絡表達了一下祝福
  • 六一兒童節的貓咪狗狗和它們可愛的遠房親戚,今天大家都是小朋友
    小金毛就不一樣了,活潑的自己都控制不了自己,哪怕沒人陪它玩,也沒有玩具可以玩,它們也能自己跟自己的尾巴玩半天,把自娛自樂的精神發揮到了極致。喵星人也得到了自己的六一兒童節小禮物,但是看小傢伙的表情好像不是很滿意嘛:鏟屎的,這就是本喵的兒童節禮物?你這是在打發要飯的吧,趕緊去準備一個紙箱子,要新的!
  • 喜事白事隨禮紮根極深,多數人希望改變這種舊習俗,能做到嗎
    學姐聊家常,今天主要是聊一聊紅事、白事隨禮這個話題。你的身邊是否有大操大辦這種現象,你是怎麼看待這個問題的。現實生活中,人們講究「禮尚往來」,維持著親朋好友之間的友好關係,這是約定俗成的老規矩。尤其具有血緣關係的親戚之間,如果長期不來往,逐漸也就生熟起來。
  • 欒川規定紅白事操辦標準 隨禮不得超過200元
    意思是接連不斷的紅白事讓大家叫苦不迭,隨禮的人「隨不起」,操辦的人「辦不起」,算下來大家都「不划算」。後來,由該村黨支部牽頭,組織村裡有威望的人成立紅白理事會,制定了《南溝門村紅白理事會章程》,規定凡該村村民,擺桌不能超過20桌,隨禮不能超過50元等,有效剎住了紅白事大操大辦的不正之風。該村的老李家就是個活生生的例子。
  • 老同學結婚我隨禮1000,我結婚收到他的紅包,當即把他拉黑了
    但是因為老王把自己時間和精力都放在了工作上,所以也就不太有時間和別人進行來往,跟老同學們的來往就慢慢變得少了起來,也很少去關注老同學們的消息。但有一天,老王的一個老同學大周突然打電話來,老王才知道,元咯愛自己以前玩得很好的同桌,現在就要結婚了。聽到這個消息的老王也很開心,真心為大周高興。
  • 一位朋友隨禮的紅包,打開一看,這是什麼意思?
    (2)開襠褲朋友、死黨:不少於600元。數字是不是要再往上走,就視你的荷包而定了。(3)家裡的親戚:1000元以上。關係特別近的,家裡長輩交情好的甚至上萬,這就沒個準兒了。小提醒:古語有云,禮尚往來。如果以前別人來喝過你喜酒的話,那麼回禮的金額通常不少於所收禮金的數目。3.送禮金的講究(1)禮金的數字儘量討好彩頭,最好成雙,但要跳過4這個數字。以2、5、6、8等數最受歡迎。
  • 喜宴不一定選擇中式 結婚大年中午也擺婚宴
    喜宴不一定擺在晚上喜宴不一定選擇中式  結婚大年中午也擺婚宴  習慣晚上擺婚宴、喝喜酒的杭州人,在今年這個結婚的「大年」,恐怕要在中午趕婚宴了。還有一些另類的準新郎、準新娘訂不到傳統中式晚餐,就改請賓朋們享受西式自助餐;室內宴會廳輪不上,乾脆來個草坪冷餐會,甚至咖啡館都成了他們演繹浪漫婚禮的地方……  晚宴訂不到只好選擇中午  王小姐計劃今年11月19日擺酒,老人家說那天是吉日又恰逢星期天。她急急跑去西湖邊的凱悅大酒店訂婚宴,結果不僅晚上訂不到,連中午的宴會廳都被人訂走了。
  • 肝不好的人,這3種蔬菜能不吃就不吃,比酒還傷肝,別管不住嘴
    肝不好的人,這3種蔬菜能不吃就不吃,比酒還傷肝,別管不住嘴1、發芽土豆土豆是最常見的蔬菜,不僅營養豐富,而且烹飪方法多樣,味道讓人讚不絕口。可如果土豆發芽了,那一定不要食用,因為它會出現大量的龍葵鹼,這種物質會加重肝臟負擔,造成肝損傷,從而誘發肝病。並且龍葵鹼還容易造成神經損傷,因此土豆一旦發芽,能不吃就不吃,比酒還傷肝,從而威脅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