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遠萬裡從遼寧來到新疆塔城,第五批273名遼寧援疆幹部人才豪情千萬丈,壯志滿胸懷,無不抱著不辱使命、報效祖國、建功立業的遠大志向。在遠離家鄉的新疆,他們接過上一任的接力棒,與新疆幹部群眾攜手並肩,繼續上演著一個個充滿激情與親情的「遼寧故事」。
記者在新疆塔城採訪時,無時無刻不為遼寧援疆人兢兢業業、無私奉獻的精神所感動。
「有底氣說這話,因為咱有遼寧來的專家」
塔城地區人民醫院重症監護科副主任孟玉蘭是塔城本地人,但說話卻帶有東北口音。「孟主任你家是東北的嗎?」「不是,我是跟遼寧專家一起工作的時間長了,口音變成這樣了!」孟玉蘭說,她所在的科室是遼寧來的醫療專家一手創立起來的。
以前,塔城地區人民醫院沒有ICU病房,遇到一些重症病人,只能往烏魯木齊轉,600多公裡的路程,就算暢通無阻也得六個半小時,有的病人在路上就去世了。2014年4月,來自大連醫科大學的專家黃偉帶著大家開始建設ICU病房。遼寧的專家一批一批地過來,重症監護科也隨之不斷完善。現在主持重症監護科的專家,是來自中國醫科大學的丁仁教授。
「這個科室正式啟用的時間是2014年6月11日,我記得很清楚,只有10張床。當時,精神衛生中心那座樓空著,我們用了一層,建了這個科室。今年7月19日,我們搬到了這座遼寧援建的新住院樓裡。科室當初成立時非常艱難,沒有專科醫生,沒有專職護士。我們都是從各科抽調上來的,我是急診科過來的。」孟玉蘭說。
「從一開始的黃偉主任,到現在的丁仁主任,都特別能幹,讓人心服口服,現在我們搶救過來的病人越來越多,名氣也越來越大。就連沙灣縣和烏蘇市的醫院,也和我們聯繫,把病人往這裡送。他們打電話過來,說有一個什麼樣的病人,你們可不可以接手?我們就說沒問題,趕緊送過來吧。咱有底氣說這話呀,咱有遼寧來的專家啊!」孟玉蘭說,「一想到好些危重病人經過我們的搶救,恢復了健康,就感到很高興,同時也感到責任重大。有一回,一下子送來3個因車禍受傷的危重病人,經過搶救都活了。家屬高興,我們更高興,特別有成就感。你看,咱們遼寧的援疆專家給塔城人民做了多少好事啊!」
「我能做的就是為他們跳一段哈熊舞」
睜大眼睛、伸縮頸部、聳肩、扭腰……伴隨著歡快的哈薩克族經典民族舞曲的旋律,加依爾村的哈薩克族老人阿布鐵西開始表演節奏感極強的哈薩克民間舞蹈哈熊舞。老人的表演形神兼備、熱情洋溢,真摯地表達了對遼寧援疆工作隊的感激之情。
遼寧第五批援疆工作隊來到塔城後,積極響應自治區「訪民情、惠民生、聚民心」的號召,每名隊員都在當地結下了親戚。工作隊對恰合吉牧場加依爾村全部172戶、464人進行逐一走訪,利用結親、義診、慰問等活動與當地牧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瀋陽援疆幹部謝金柱介紹,由於阿布鐵西老人是哈熊舞的傳承人之一,工作隊對這位德高望重的民間老藝人格外關注,塔城市委副書記、瀋陽援疆工作隊領隊束從傑還與他結成幫扶對子。
記者去採訪的時候,正趕上工作隊的醫生徐愛民和付強在阿布鐵西老人家裡為他檢查身體。記者在村幹部的幫助下,與只會說哈薩克語的阿布鐵西老人談起了眼下的日子和哈熊舞。老人說,會跳這個舞的人沒多少了,很擔心就在他這裡失傳。現在有兩名小學生跟著他學,是不是學得成也不好說。這是哈薩克人祖祖輩輩傳下來的,要是傳不下去了,就太可惜了。
78歲的阿布鐵西老人經歷了70多年的遊牧生活後,於6年前定居在塔城市恰合吉牧場加依爾村。去年,他從工作隊那裡取回了16株果樹苗,種在自家院子裡,還細心地在前庭和菜地之間砌了一道矮牆,家裡養的雞就在果林裡跑來跑去,整個院子一下子充滿了生機和情趣。今年,這些果樹都已經結果。
提起束從傑和工作隊對自己的幫助,阿布鐵西老人禁不住老淚縱橫:「我們住進了寬敞的定居點,院子裡種上了蔬菜,一年都吃不完。雞舍裡養著工作隊送來的黑雞,他們還經常幫我幹些體力活。黨和政府為我們創造了這麼好的生活環境,把這麼好的工作隊派到我們身邊,我心裡很激動,我能做的就是為他們跳一段哈熊舞……」
「我必須恪守援疆幹部對黨和國家的莊嚴承諾」
今年10月1日晚,遼寧援疆第八師分指揮部常務副指揮長、八師副師長劉新銘抵達北京,參加即將於5日舉行的兒子劉潤東的婚禮;兩個多小時後,劉新銘接到組織的通知,全體援疆幹部人才根據工作需要,放棄休假,堅守崗位。10月2日,劉新銘返回新疆石河子市。「就工作而言,我必須恪守一名援疆幹部對黨和國家的莊嚴承諾。」劉新銘說。
作為一名父親,不能參加兒子的婚禮,是一種巨大的遺憾。為此,遼寧援疆第八師分指揮部非常用心地錄了一段視頻,作為劉潤東婚禮當天的一份特別祝福。遼寧援疆第八師分指揮部指揮長林艾民代表大家在視頻中說了這樣一段話:「潤東,你的父親不能出席你的婚禮,他本人有許多的內疚和遺憾。我們作為你父親的援疆戰友和朋友,想替他表達我們此時此刻的感受。不是什麼花都能在天山綻放,雪蓮做到了;不是什麼樹都能在戈壁灘上生長,胡楊做到了;不是什麼人都能在祖國需要時,舍小家顧大家,為祖國維穩戍邊,我們這批援疆人之一———你的父親做到了。你應該為有這樣的父親感到驕傲和自豪……
10月5日,來自遙遠的新疆石河子市的一聲聲真摯的祝福,通過手機視頻,傳遞至遠在北京的婚禮現場。這遠隔千裡的別樣祝福將遺憾反轉成了讓在場每個人永難忘懷的溫馨時刻。
接受記者採訪時,劉新銘淡淡地說:「10月2日,是我從北京返回石河子那一天,也是我與愛人結婚30周年的紀念日。想起來,這樣的紀念方式很特別,也很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