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加入RCEP,對電影行業有什麼影響?

2020-11-23 36kr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一起拍電影」(ID:yiqipaidianying),作者 坦克,36氪經授權發布。

逆全球化是偽命題。

11月15日,東協10國以及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紐西蘭5個對話會員國共同籤署了世界最大的自由貿易安排——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

而RCEP的籤訂,也標誌著世界上人口數量最多、成員結構最多元、發展潛力最大的東亞自貿區建設成功啟動,是東亞經濟一體化建設近20年來最重要的成果。

2020年對於中國來說,是關鍵性的一年。

對內,中國對席捲全球的新冠疫情作出了較好的防護。而伴隨著本月四川、寧夏、貴州多個縣的脫貧工作完成,2020年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也將在年底正式達成。

對外,在目前疫情持續惡化導致全球經濟低迷的大環境下,RCEP的誕生也是今年難得的一個好消息。按照協議規定,RCEP的15個成員國,90%的貨物實行零關稅。對區域內的15個成員國而言,大量的進出口貿易可以在這個自貿區之內完成,由此帶來的好處是可以極大降低各國的貿易成本。

而作為電影行業媒體,RCEP的成功籤訂也讓我們好奇,這個協定是否會對電影行業產生一定的影響。作為受到政策衝擊極大的產業之一,RCEP的籤訂,對電影行業都會帶來哪些利好呢?中國電影產業在RCEP中又將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呢?

當電影遇上新秩序

中國電影市場近20年的發展與進步,與中國不斷與外籤訂的相關外交貿易政策密不可分。

2001年,中國加入WTO,而電影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環。1999年11月15日,中美雙方達成雙邊協議:入世後第一年,允許外商在華設立合資錄音和錄像公司,外資股份佔49%以下;3年後允許外資佔50%以上股份的公司從事電影院建設、整修和經營。入世後第一年中國進口電影的配額加倍為20部。

不過,剛剛加入WTO的中國,依然對電影這一產業進行了一定程度的貿易保護,這也侵犯到了美國電影的利益,最終美國電影協會(MPAA)於2007年4月將中國告上了WTO,指控中國的法律和制度嚴重地控制和限制了美國音像產品與中國的觀眾見面。最終世貿組織專家組於2010年1月21日作出裁決,認為中方某些規定限制了外企的市場準入,並限制了外企向中國進口電影,因此違背了《服務貿易總協定》條款。

在這種情況下,中美兩國於2012年2月17日再次籤訂了《中美雙方就解決WTO電影相關問題的諒解備忘錄》,最終我國將美國電影配額在每年20部普通分帳片的基礎上增加到了34部,美國製片方的票房分帳比例也從13%增加到了25%。至此,在這場中美電影貿易糾紛中,最終是美方取得了勝利。

《中美電影備忘錄》的有效期為5年,已經於2017年2月到期,中美雙方已經就繼續籤訂上述備忘錄展開談判,但到至今已經三年半過去了,到現在還沒有任何建設性的進展。

而在中國加入WTO至今的將近20年間,中國與包括與日本、英國在內的多個國家都籤訂了多方貿易協定,電影作為文化交流的重中之重,電影貿易合作也一直是相關貿易協定重要的一部分。

RCEP有關於電影都說了些啥?

RCEP中大多數商貿協定,基本都是涉及實體商品。對於電影,並沒有做相關的關稅規定。

儘管如此,《RCEP》第11章專章規定【智慧財產權板塊】,這也算與電影有關的板塊,其中分為14節,共83條,其內容足夠相識、豐富,雖然大多數條文主要是科技、專利類的解讀。

首先,在《RCEP》在第11章第1條明確了智慧財產權目標。一方面是通過有效和充分的創造、運用、保護和實施智慧財產權權利來深化經濟一體化和合作,以減少對貿易和投資的扭曲和阻礙;另一方面是,要考慮締約方之間不同的經濟發展水平和能力,以及各國法律制度的差異,要平衡智慧財產權權利持有人的權利和智慧財產權使用者的合法權益。

而未來如果RCEP成員國之間針對電影產業開展相關協定製定,我們也可以理解為,RCEP各成員國之間或許並不會出現像WTO美國好萊塢電影對其他國家本土電影產業「碾壓式」入侵那樣,各個國家可以相對擁有相對合理的「本土影片保護」政策。

比如2011年,印度尼西亞政府提高了進口好萊塢電影的關稅,但好萊塢聯合起來宣布中止在印度尼西亞的放映,最終導致印尼的電影產業無優質內容,人們不再走進電影院,整個電影產業差點破產。類似的相關情況或許不會在RCEP成員國之間上演。

智慧財產權專章還對著作權主要制度做了框架性的規定、統一了商標基礎性標準、增效提速了專利的各項流程、規制了商業不正當競爭條款。這對於未來電影行業的對外貿易,也做出了更細的規定。

此外,雖然電影本身並不在RCEP規定中。但是電影相關的音像製品、電影拍攝儀器、膠片等物品,都是基本降低了關稅的,這也有利於中國電影工業設備領域的發展。

▲《RCEP》有關於中韓貿易電影膠片相關關稅

可以說,RCEP的籤訂不代表所有協議都已經確定了,未來對各成員國之間,不再是以前的單純的招商引外資了,而關於產業深度融合,包含金融、實體、旅遊、科教文衛等更多的合作也有望繼續展開,電影的合作雖然不是最緊急的,但是作為文化合作的重要部分,一定不會被落下。

RCEP會讓中國電影走出去嗎?

一直以來,中國電影的海外實力相對較弱,尤其是對比同是RCEP成員國之內的日本和韓國。一直以來,日本和韓國電影的海外票房成績,都能佔到本土的20-30%以上,但是對於中國來說,這一比例一直維持在6-10%之間,處於電影出口的第三梯隊。

儘管如此,相比東協國家和澳大利亞、紐西蘭,中國電影的出海成績還是可圈可點的。這其中,港片在八九十年代一直深耕東南亞,也是做出了不小的貢獻。

相對比日本動畫電影和韓國電影,中國電影出海難的最本質問題還是內容問題,海外票房主力軍也仍然是以華人為主。不過RCEP的籤訂,仍然給了未來中國電影人更多的機會。相對比韓國CJ集團在東南亞的院線深耕,中國電影公司也可以藉此對東協國家的院線進行多方面的合作。院線收購、電影合拍、取景地拍攝退稅合作,都是可以深度挖掘的地方。我們在之前也曾對印尼、越南、馬來西亞電影產業進行過調查與深剖。

RCEP會讓更多進口電影走進來嗎?

除了中國自身外,在整個RCEP其他14國中,日本電影一直是中國最重要的非英語進口片大國,沒有之一。2019年,一共有24部日本電影獲得內地公映的機會,平均兩個月一部,也讓日本成為當之無愧的批片最大來源地。

澳大利亞和紐西蘭也較少有單獨製片的電影,不過不少美國和澳大利亞、紐西蘭的合拍片,會以這兩國的名額引進。例如澳大利亞參與聯合攝製的《血戰鋼鋸嶺》《快樂的大腳》。此外,由於紐西蘭是不少好萊塢A級大片(包括《阿凡達》系列)的拍攝地,未來如果中美之間中斷了分帳片協議,不少電影還是有望通過RCEP內協定,用其他國別的名額進入中國的。

▲《阿凡達2》紐西蘭片場

東協十國中,近幾年包括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越南的電影都偶爾有引進中國,但是除了泰國《天才槍手》之外,並沒有出現任何爆款項目。

所有RCEP成員國中,中國、日本、韓國都是少有的本土電影在電影市場中,能佔到40%以上份額的大市場。然而,由於「薩德」部署問題,中韓關係卻在2016年跌入了建交以來的歷史最低點。從2015年9月的《暗殺》之後,至今已經整整五年沒有引進一部韓國電影,《釜山行》《與神同行》《寄生蟲》等多部優秀韓國電影,甚至有可能創造類似《摔跤吧!爸爸》那樣的批片神話,都因為電影的限韓令無法進入內地,實屬遺憾。

而對於韓國,即便從2017年開始中韓關係不斷回暖,中韓貿易額也連年增加,但是韓國電影卻完全無法進入中國,從2017年開始,幾乎每年都有「限韓令」解禁的消息,但是每次都落空,這也給兩國電影交流帶來了極大的阻力。不過,中國電影在韓國仍然能獲得穩定的放映,甚至包括《豆福傳》等國產動畫電影在韓國的票房,還高於在中國本土的票房成績。希望RCEP的籤訂,能夠讓韓國電影在中國早日解禁。

拍sir認為,目前阻礙小國別進口片在內地市場賣座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相關審查手續繁複而導致的窗口期過長,絕大多數日本片、泰國片都是在本土公映後至少半年之後,才獲得在內地公映的機會,而這時候影片的高清資源也已經發布,對影片上映後的熱度表現也有較大的影響。如果電影局能夠針對RCEP內國家,推出較快的送審、譯製手續,儘量做到此類影片能夠在本土公映後的三個月內獲得在內地公映的機會,也是對內地電影市場的一種豐富。試想如果《鬼滅之刃》能夠在11月初在中國內地公映,也勢必會給目前慘澹的大盤增添一抹亮色。

結語

除了以上的合作暢想之外,自從2013年9月我國提出共建「一帶一路」的重大倡議以來,我國從2014年開始就連續七年舉辦了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以及在2017年創辦了中國成都金磚國家電影節。而RCEP也同樣可以推出相關的國際電影節,促進成員國之間的電影交流。

電影可能起不到在經濟發展中絕對的主導作用,但他在文化領域所起到的作用仍然會越來越重要,且越來越無法被取代。希望RCEP的籤訂,會是中國電影走出去的一個新開始,也是中國電影未來真正成為全球第一大市場的前奏。

相關焦點

  • 王輝耀:中國加入RCEP之後,下一個會是CPTPP嗎?
    一直到這次疫情,他看到情況對連任有影響,才徹底停止對中國說好話,因為他必須為疫情找到替罪羊,所以就把甩鍋中國掛在嘴邊。 我的判斷是,如果他贏得大選,他仍然會繼續搞他的phase one,phase two……(第一階段、第二階段貿易協議)因為他是一個商人,而且一直想贏,所以有一定緩和的可能性。 那麼拜登上臺,緩和的可能性就比較大。
  • 2018年中國電影:行業淨化後,電影人的春天不遠
    很有可能,2018年中國電影全年總票房會停留在600億元左右。從2012年的171億元增至今年的600億元,全國銀幕數從2012年1.3萬塊增至如今的5.87萬塊,中國電影市場仍然是全球發展最迅速和活躍的地方。這一年,現實主義題材爆了,新導演火了,儘管影視寒冬的影響仍然存在,但當資本退潮、行業淨化後,一個更健康、規範的電影業即將到來,電影人的春天也即將來臨。
  • 第3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牽手華為開啟手機電影計劃
    作為全程戰略合作夥伴,華為終端有限公司與中國金雞電影節全面加強合作,華為消費者業務大中華區副總裁郭銳出席籤約儀式並籤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探索手機電影創新創作的廣闊空間,為電影行業帶來更多全新可能。
  • 電影行業2019年回顧與2020年展望:疫情下的電影行業
    1、疫情下的中國電影市場:黑天鵝事件或將加速行業出清新冠肺炎對於電影行業的影響主要在:電影院放映停擺,在拍電影的拍攝工作延 期,已定檔影片推遲上映,加劇後續檔期競爭程度。 1) 院線行業:隨著疫情升級,以省/市為單位相繼發布通知暫停開放包括電影院在內的 人員聚集場所。
  • 美欣達印染科技加入「中國紡織服裝行業全生命周期評價工作組」
    美欣達印染科技加入「中國紡織服裝行業全生命周期評價工作組」。 CNTAC-LCA工作組成立作為2020年中國紡織大會的五大板塊之一,中國紡織服裝行業社會責任年會於12月22日在中國山西太原成功舉辦,會上「中國紡織服裝行業全生命周期評價工作組」正式宣布成立。
  • 「回顧2019」中國電影都發生了什麼?!
    2019年,影視行業寒冬依舊。逃稅危機的餘波依然影響著影視行業,制宣發這一鏈條上的諸多影視公司紛紛倒閉。對於所有從業者來說,2019年並不好過。12月6日,2019年中國電影總票房突破600億,比2018年提前了24天。提前完成票房目標,並不代表著影視行業在短期內回暖。截止今日,2019年中國電影票房達到642.66億,同比增長5.4%。
  • 2020中國電影:主流故事傳遞中國精神
    來源:光明日報電影《我和我的家鄉》海報 資料圖片電影《送你一朵小紅花》海報 資料圖片【文藝觀潮】2020年對於中國和中國電影而言,都是極不平凡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導致影院停工半年之久,給電影行業帶來困擾和壓力。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成效後,在主管部門的統籌安排下,電影院開始分階段逐步開放。
  • 中國傳統文化,服飾藝術論,行業角色影響
    行業角色的服飾區分有的是不知不覺自然出現的,它是以行業的利益為第一考慮的,所以在操作上還是比較靈活的,它並不同於中國古代官僚等級階層的那種嚴格的品第區分;而有的則是在人為操作下強制出現的,如中國古代的標誌官僚等級的角色區分就是如此。
  • 2020年中國電影:主流故事傳遞中國精神
    在2020年的下半場,中國電影抓住有利時機果斷髮力,重量級作品不斷形成觀影熱潮,在這特殊的半年時光中創造了新的歷史。電影票房首超北美,產業空間未來可期  受疫情影響,電影行業被按下了暫停鍵。面對史無前例的困境,政府部門率先行動。
  • 全球最大自貿區RCEP,中國化妝品產業迎變局
    對化妝品行業而言,RCEP的影響不僅體現在關稅上,更關係到本土美妝企業的國際化戰略以及區域產業鏈的完善。 作為一個區域價值鏈,RCEP會讓更多進口品調價或是進入中國,對本土企業造成衝擊,但也會利好有能力的本土企業走出去,對本土美妝企業而言,RCEP是個拓展東南亞市場的好機會。
  • 祝賀易潤門加入中國易經研究學會
    自幼天資聰穎,勤學善用,博學多才,古今中外經典書籍,多有涉獵,酷愛國學一脈!早在2002壬午年,研習命理,受當地高人影響,與命學結緣頗深,造詣有成,德技雙馨,且見解獨到,為人指點迷津,答疑解惑,無不一言中的!主要以四柱命理學、六爻預測學、玄空風水學、擇吉學、姓名學、六壬預測術為主的學術研究,服務社會大眾,提高有緣人的生活質量。期間因機緣所致,時至今日機緣有成,加入中國易經研究學會!
  • 中國有56個民族,外國人加入中國籍後,身份證上是什麼民族
    在居住國外的時候,往往都會受到當地文化的影響,中國五千年的歷史,法國的浪漫,日本的櫻花,在這些文化的影響下,大多數人就會選擇移居,而中國不僅僅有著五千年的文化,還有遍地的美食,以及國外所沒有的安全。這也引來了很多的外國友人,曾不少的外國友人說一個月之內要吃遍全中國的美食,如今怕是還沒有走出一座城吧,由於這些人是外來人口,沒有永久居住權,他們只能申請臨時居住證明。
  • 中國電影這十年
    如果說開啟中國電影上一個十年的是《英雄》,那麼這一個十年,資本是絕對的主角。 貳「中國電影票房達到10億元的時候,我在做生意,發展自己的企業;當票房達到100億元的時候,我在觀察;當票房達到300億元的時候,我要出手了。」說這句話的是快鹿集團前主席施建祥。
  • 收政府補助1.24億元,中國電影仍有60多億貨幣資金
    新京報貝殼財經訊(記者 張妍頔)在2020年影視行業整體較低迷的情況下,中國電影行業繞不開的巨頭上市公司中國電影也難免虧損。前三季度,中國電影歸母淨虧損5.59億元,12月23日,中國電影公告顯示,公司及子公司累計收到與收益相關的政府補助合計1.24億元,非經常性損益仍不能扭虧。
  • 電影傳入中國後其實不稱為「電影」,你知道叫什麼嗎?
    現在家家戶戶誰不知道電影,現在電影院也是約妹的流行地,條件好的甚至在家自己弄一個。但是你知道電影在傳入中國後,最早是不叫電影的。一部早期的電影放映機電影是於1896年8月11日傳入中國上海的,當時在上海雜耍娛樂場徐園「又一村」放映了幾部短片,那時人們還不知道什麼叫做電影,當時人們就稱為「西洋影戲」、「電光影戲」等,簡稱「影戲」。
  • 復工百天,中國電影市場為何能成為「世界第一」?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10月15日,中國內地市場就以累計129.5億元的票房成績超越北美市場,成為今年全球累計票房最高的單一市場。不過受疫情影響,全球各大電影市場普遍遭遇了重創,所以當下的各類數據並不能反映其實際市場規模——而相比「世界第一」的名號,更重要的是中國電影市場實現這個「第一名」的過程。
  • 2019年中國電影市場整體數據回顧
    2019年正值新中國成立70周年,因此中國創作了如《我和我的祖國》《中國機長》《烈火英雄》等優秀國產影片,獻禮新中國成立70周年。中國電影產業持續穩步發展,電影市場體系以及監管機制越來越完善,中國電影步入高質量發展階段。
  • 日媒發現不對勁:他們比以前更依賴中國了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日本媒體「日經新聞」發現了不對勁,雖然美國總是強調,讓盟友取消與中國的合作,但實際上,他們卻比以前更依賴中國了。其實,這很大程度上得益於這些年以來中國的進步,不僅僅是在綜合國力方面更加的強大的同時,也在國際上佔有很大的市場份額,現在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國家離不開和中國之間的貿易往來,就連美國的盟友日本也是如此,即便他們緊跟美國的腳步,也沒有辦法儘可能的擺脫中國。
  • RCEP有什麼意義?
    文本談判指的是我們談妥了什麼內容,具體文字落實下來,這裡面要牽扯到大量法律條文什麼的,細節極漫長。市場準入就是指你來我這做生意得有一些基本條件,不能什麼阿貓阿狗都可以來,比如你來做食品生意,你至少得有個食品質量證明,另外我也得有個限度,不能讓你玩得太嗨,比如以前墨西哥跟美國籤定的購買玉米協議,其實是有市場準入的,一年只準進口多少萬噸美國玉米,不能超過這個數,但是美國玉米便宜,墨西哥精英集團為了多賺錢,拋棄了農民的利益,沒有底限的進口美國玉米,把合同當廢紙,導致大量農民破產,農民伯伯們只好把鋤頭一扔
  • 同在RCEP,越南是中國製造的威脅嗎?
    但這反過來也說明了一點——越南製造業確實有兩把刷子。但是,這背後,卻是大量全球產業鏈遷出中國的故事。貿易戰之後,外商在中國的不安感迅速上升,供應鏈諮商BlackSmith直接把分析報告取名為「逃離中國指南」,而給出的第一個目的地,就是越南。上周日,越南正式加入RCEP。在一個以零關稅為最終目標的自由貿易區中,越南是否會進一步搶走中國的一杯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