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台州深山有一位隱居修行人,人稱之為「蛇姑」

2021-01-08 牧陽道人

本故事出自《夷堅志 台州蛇姑》作者:洪邁

說在 台州 有一個叫和嶺的地方。有一個忻(發音:新 姓氏)解元(鄉試第一名)的人居住在這個地方(根據故事,這個和嶺應該是他的產業)。此地山林深邃,少有人煙。

有一回一個樵夫,去山上砍柴。當他到了山頂之上,看見一個茅屋。有一個道姑,坐在裡面。(在屋裡打坐)也不認識他,亦不知其從何處來。懷疑他不是正常人,就報告了山的主人,就是這位忻解元。

當忻解元聽說這個事後,也感覺好奇。他自己拄著手仗,沿山路去拜訪查看。等他來到樵夫所說的茅棚前,見那個道姑正在打坐,他也不說話,就站在那裡等候。過了很長時間,那個道姑出定(出定為修定的一種術語,有出入住三種狀態)後睜開眼,這位忻解元,就上前作禮。

問:「先生是從哪裡來?是什麼時候來到此地?」道姑也不回答他。

一看不理他,又說:「我想為你蓋間小屋,給先生避避風雨,這樣可以嗎?」道姑還是不回答他。

道姑也不理他,這位忻解元一想也許默許了,就招來匠人,開始平整場地,建設房屋。根據原來的舊屋又擴建成三間。還築了一個土臺,給道人打坐用,並且準備了柴米水等生活必用品。

這個消息傳開以後,就有好事的人,過來看熱鬧。後來人越來越多,又挖了一個地爐,裡面存著火種,以備來人點香之用。(這種場景跟現在差不多,比如聽說哪裡有什麼神跡,就會有老百姓去上香祈福)有來人,供養錢米,就放到土臺下的地洞內(地窖)。

說這個道人住地方,還有一個比較神奇的事。就是有一條蛇在這裡守護(可以說是護法吧)。當有善人來時,蛇是不出來的。當有惡人來時,它就出來驅逐壞人。

時間長了,供養的人也多,錢物都不少,所以就引來了小偷。小偷趁著夜色來,這條蛇就與他纏鬥到天亮,蛇也昏死過去了。這位道姑,就給它灑水布氣,這蛇就甦醒過來好了。

話說本地,有一個讀書人,叫張得一。剛二十歲,想要棄家學道,當他聽到山上有修行人的消息後,就去拜訪,到了那裡,很恭敬燒香磕頭,就啟告說:「得一,妄想修真,不知的前程如何,能否得道?」

道姑很高興,就說:「你得到口訣後,應當速速離開此地。我傳授你幾句話,如果你能實實的受持,你會受益無窮」

於是說:「心湛湛而無動,氣綿綿而徘徊。精涓涓而運轉,神混混而往來。開崑崙於七竅,散元氣於九#垓(垓指的是八極之內的廣大土地)。鑿破玉關,神光方顯,寂然圓廓,一任去來」

這位張得一聽到了這幾句話,突然有所悟。於是回家告訴了家人,我要修道去了,於是他出門,再也沒有回來。

這個道姑,誰也不知道他的姓名。老百姓因為他有蛇保護,就叫他蛇姑。後來也不知道他去了哪裡。總之是不知所終。每年八月份,在他曾經修行過的地方,會有祥光出現,仙鶴也會在此鳴叫幾聲。遠近的百姓都知道這個事。

原文:

台州蛇姑台州和嶺,忻解元所居,山林深邃,人跡罕及。嘗有樵者,採薪到山巔,見小草庵,(明鈔本作「見草結小舍」。)一道姑坐其中,不知從何來,疑其為異物也,以告所主。忻即策杖訪焉,佇立良久,俟出定開目,乃前作禮,問:「先生何處人?何年至此?」不答。又曰:「欲蓋小屋,與先生蔽風雨,可乎?」亦不答。忻自召匠,剪薙榛莽,就舊舍作屋三間,且築土臺,以供宴坐,並薪水之具(明鈔本作「屬」。)皆備。既流傳四遠,好事者瞻敬不絕。遂穴地為爐,儲宿火,擬為來者獻香之用。或持錢米布施,則置土臺前地窟內。庵畔常有一蛇蟠踞護守,善人至,蛇隱不出;不善人至,(葉本無「至」字,從明鈔本補。)必誅之。偷兒知有物,乘(葉本無「乘」字,從明鈔本補。)夜來盜,蛇纏糾至旦,幾死,姑為灑(明鈔本作「灌」。)水布氣,始蘇。郡士張得一,年方弱冠,欲棄家學道,齋香拜謁,啟云:「得一妄意修真,未知前程,可以達道否?」欣然應之曰:「汝當逢至訣,宜速離此,吾授汝數語,能實持受行之,不可勝用矣!」語云:「心湛湛而無動,氣綿綿而徘徊。精涓涓而運轉,神混混而往來。開崑崙於七竅,散元氣於九垓。鑿破玉關,神光方顯,寂然圓廓,(明鈔本作「朗」。)一任去來。」張矍然有悟,歸告家人,捨去遠遊,不復還故裡。道姑無姓字,土俗以蛇護之異,因目為「蛇姑」,後不知所終。(明鈔本多一「惟」字。)每歲八月,祥光見焉,亦間有仙鶴飛鳴,(明鈔本多「其上」二字。)遠近甚敬事雲。

評論:

這個故事,主要是講了一個奇人奇事。從樵夫發現這名道人,到後來讀書人張得一去拜訪前,這位道人沒有說過話。我個猜測可能有幾個原因:

一是他在持戒不說話。現在也常有修行人,持這個戒,常年不說話。

二是他可能是話不對機,不想說話。

三是他在一定的境界之中不動心。心不動也就無話可說。

這道人在山中,始終在打坐修行。也並沒有做出什麼神異事來迷惑眾生。僅有一條奇怪的蛇來護法。也不說話。人們連其姓名也不知。如原文所說「土俗以蛇護之異,因目為「蛇姑」」。

直到,讀書人張得一去拜訪去求道,原文寫他「欣然應之」,說明他很高興,那位忻解元給他蓋房子,沒見他高興,來人供養他,也沒有見他高興,這可能就是所謂的「話不投機半句多」吧。他見機而說偈:

「心 湛湛而無動,

氣 綿綿而徘徊。

精 涓涓而運轉,

神 混混而往來。

開崑崙於七竅,

散元氣於九垓。

鑿破玉關,神光方顯,寂然圓廓,一任去來。」

再說這位張得一,得訣之後,就離家去雲遊了。正所謂」信受奉持「。另外還有一個故事與這個故事有類似之處,講的是一個和尚的事,大家興趣點擊看看宋代一個神僧的神奇故事,這兩故事,有較大的反差,本故事之中的道人不說話,不做神奇,而這個惠吉異術的故事裡主人公正好相反。也許境界不一樣吧。孰是孰非,還請諸位斟酌。

相關焦點

  • 「白毛女」隱居深山30年,被壞人欺負生2孩早逝,經歷讓人唏噓!
    前言對於我們的父輩母輩來說,不少人曾經看過影視劇《白毛女》,這部劇講的是民國時期有一貧窮人家的女孩不願意被地主強佔,逃到深山老林裡生活數載,一頭烏黑頭髮變白的故事。在現實生活中,「白毛女」的形象也真實存在過。
  • 隱居深山的老僧:潛心向佛,63年不吃油鹽,一件衲衣穿43年
    古時,人們把一生順遂的兩全法定義為:不負如來也不負心中重要之人。可見,佛教信仰在人們心目中的根深蒂固。信仰,是人們的寄託於基石,能夠鞭策人們進步。而佛教的勸誡,也能夠另一人一生善良純淨。有一位隱居深山的老僧,他潛心向佛,63年不食油鹽,一件衲衣裹身長達43年,他就是釋覺定。
  • 被朋友背叛後,傾家蕩產的他隱居深山,迎娶徒弟為妻過得幸福美滿
    自古以來,陶淵明、嚴子陵式的隱居生活一直被世人所羨慕。沒有車馬喧囂,沒有人聲鼎沸,隱居在深山裡或耕種、或撫琴、或賞景,或是什麼都不做,靜坐冥想,對於我們凡夫俗子來說都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個人,過的就是我們都十分羨慕的生活。
  • 一位高僧的經歷告訴我們,修行人要少說閒話
    學佛修行要時時注意自己的身口意三業。身體不做惡事,口不說惡語,心不起惡念。這三業行善就叫作善業,善就有善報。行惡就叫造惡業!惡就有惡報。這就是因果報應!下面講一則宋朝高僧光孝安禪師守護口業的故事。緇,說的是出家僧人,門,佛門,崇,崇高,德,道德,品德,行,修行,錄,記錄。這本書記錄的都是古代出家的僧人崇高的品德和修行的故事。來激勵後來的學佛人應以他榜樣,而精進修行。(大家可百度查閱,有白話文)下面是原文;宋朝,光孝安禪師,住清泰寺,定中見二僧倚檻相語。初有天神擁衛傾聽,久之散去;俄而惡鬼唾罵,仍掃腳跡。
  • 洞穴藏有湖泊、河流和森林,隱居好去處被稱之為「世界第一洞穴」
    在我們千般萬化的世界中經常會有很多意外的發現,最近就在越南發現了一個洞穴。說到洞穴,很多人都覺得很神秘,裡面有讓人各種各樣的奧秘,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講講這個意外的發現。這個洞穴坐落於位於越南風牙者榜,被稱之為「世界第一洞穴」,洞穴的面積達到262×262英尺。
  • 一個隱居深山25年的數學天才,如何成為美國史上最難抓的恐怖分子
    圖:深山老林的木屋 為什麼特德要放棄都市生活選擇隱居深山? 有一天,他從小屋出外徒步旅行兩天,當他回來時發現最喜歡的地方鋪了一條路。他回憶道:「你無法想像我有多難過。從那時起,我決定復仇。」 一個隱居數學家對工業社會的復仇。不過,他不是用公式,而是用炸彈。
  • 女子隱居終南山修行:住在山洞曾凍壞兩根手指
    永淨比丘尼笑著說。同行的隱士尋訪者張劍峰之前曾聽過一個傳聞,終南山一個山洞住著一位比丘尼,在山洞打坐修行,二十餘天禁食,但沒想到有人爬上山,撬開門去騷擾她,正在修行的比丘尼在黑暗中給了來者一拳,正中眼部,差點「把眼珠子打出來」。
  • 到終南山隱居之人已達上萬,房價更堪比一線城市,為何還有人去?
    欲投人處宿,隔水問樵夫。」——王維 在道教文化中,神仙居住的地方被稱為「洞天福地」,在廣闊的中華大地之上,一共擁有著「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而我們今天要說的終南山,就是享有「天下第一福地」美譽的道教名山。千百年來,有很多的高人因為厭倦了世事的紛爭而選擇隱居在了這裡。
  • 終南山上幾千名隱士,一般人見不到,老梁說他們在修仙,真相是?
    「隱士」二字,一「隱「謂之」隱居「,一」士「謂之士大夫,謂之」賢者「。老梁經常為我們講述古今中外的奇聞軼事,老梁口中,這些在終南深山老林隱居的人們,是為了求仙問道,叩問仙道。時光流轉,滄海巨變,如今仍然有隱居在終南山的幾千「隱士們「,是否真的如老梁所說,這些隱士是為了尋求仙道,得道成仙嗎?
  • 林華友:讓更多台州人認可台州衛浴品牌
    比較來看,廣東、福建兩地的衛浴產品基本上以陶瓷為原材料,新材料的設計應用不多,而台州的衛浴產品大多走國際化的設計師路線,產品根據需求細分。 當前,台州存在用工缺口,這對勞動密集型產業來說是一種制約。此外,廣交會帶動了廣東佛山一帶的衛浴產業發展,在與廣交會客戶的接洽上,他們的衛浴企業更具天時、地利,客戶考察企業比較方便。
  • 真正修行的人到底應該什麼樣?真的有修行這回事嗎?(二)
    不過,正確的修行方法能讓男女之情那些念頭很快過去。出家人要真動心了可以正大光明地還俗結婚,也用不著偷偷摸摸的。比如說他有一個六師伯,能用一種叫做「鐵扇散」的藥把鴨子的腿接到雞的身上,有很多師兄弟一看到病人就知道他們得了什麼病,什麼臟器有問題,甚至張至順的師父可以看到一個人在三年之後得什麼病,學醫所成之後的張至順專門給窮人看病,而且從不收錢,有錢的人也有找他看病的,但他一概不看,有錢請到醫院去看病,他只給窮人看病。
  • 轉世修行之人特徵,你是否在其中!
    身心未轉變,貪嗔痴太重,凡夫之情太重,不肯放下,如來曾說,法法皆為佛法。有很多人說其他人是外道,特別是一些嘴上稱自己為佛弟子的人,別人都是錯誤的人,首先你們理解什麼是外道嗎?心外求法即為外道。無論修任何的法門,向外求既是外道,念咒求財也是外道,念咒還去生是非之心,亦是外道,用所知之心,所學之知識去分別,更是外道。障自本心。
  • 在浙江台州,台州人過年吃年夜飯,必定少不了吃年糕!
    浙江台州有一個習俗:過年吃年糕,年糕諧音「年高」,表示「年高」長壽,小孩「年年長高」,仕途「年年高升」……眼下春節即將來到,不少市民已經忙著開始做年糕。在我們台州,有好幾個年糕加工點。這段時間,這些加工點每天都有不少師傅忙著做年糕。
  • 文化聚力,「和合之花」綻放台州大地
    身為台州人,留意身邊,和合文化涵育的精神體現無處不在。抬頭能仰望「台州藍」,低頭能俯瞰水清清;斑馬線上文明禮讓,社區鄰裡暖心互助;「最美現象」蔚然成風,道德模範層出不窮;本土企業和合創新,民營經濟再創輝煌……5年前,談及「和合」二字,一些市民還比較陌生。
  • 同為修行之人,為何道士大多身材瘦弱,而和尚卻大多都是胖子
    眾所周知,在我們國家歷史上,比較有影響力的宗教嚴格來說只有兩個,一個就是我們本土的道教,而另外一個就是從印度傳入我國的佛教。佛、道雖然都是修行,不過還是有著本質上的區別的。佛教注重往生,在他們看來,今生的行善積德,是為了給往生積攢好運而已。
  • 2020台州「爆款」名字出爐,你家孩子與多少人重名?
    每位父母在給寶寶取名時,都盡力「獨樹一幟」些,但結果卻是顯得那麼「心有靈犀」。今天上午,據台州市公安局消息,2020年台州新生兒爆款名字出爐。想要避免孩子重名的家長們,這份「2020年台州新生兒取名熱詞榜」請收好。數據顯示,2020年共有37420名新生兒落戶台州,其中,新生男寶寶19722名,新生女寶寶17698名。
  • 佛陀說這幾種想法千萬不能有,是所有修行人的大忌!
    修行不是嘴上功夫,也不是機械式的念佛拜佛這些形式主義,修行是要真正的用實際行動去滅苦的。可就像佛陀說的那樣,身為南閻浮提的眾生,每一個想法都是罪與業,這是不可避免的,但卻不是絕對的。以欲望為出發點的想法,即使是用在修行中也是不可取的,都是深陷苦中而不自覺的行為。
  • 深山古寺沒用一顆釘子,雕刻著一萬條龍,當地人稱為「龍宮」
    眾所周知,我國的佛教文化與道教文化影響了很多中國人,雖然現在的年輕人並不信仰道教和佛教,但是他們也會參觀深山中的寺院。佛教文化與道教文化興起的時間段內,我國興建了許多座寺廟,大部分寺廟位於深山中。雖然建造在深山中的寺院缺乏便利的交通,但是這些寺院卻成為僧人打坐修行的最佳地點。
  • 前世修行過的人有哪些特徵?
    有一天,有個朋友跟小道士說,他前世一定修行過,因為反覆出現在他夢境裡的是道觀、道士、還有各種各樣的經書,但是他從未去過道觀。    我相信很多人和我的朋友一樣,都曾經有過有關修行的夢境。修行,即一刻接一刻的覺察情感、思想、言語、行動、念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