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瀏陽共出了十六位進士,但僅有兩位進士入翰林(欽點翰林院庶吉士,授翰林院編修),他們分別是道光二十年庚子科進士鄒振傑、同治十三年甲戌科進士任貴震,巧合的是,兩位翰林都是瀏陽北鄉人,屬如今的瀏陽北盛鎮,北鄉人會讀書不是沒來由的。前些天剛寫華為創始人任正非及其家族浦江任店任氏,今天就講講瀏陽進士任貴震及其家族瀏北任氏。
任貴震,字鼎卿,號宇恬,一號雨田,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生於泉水村(今北盛鎮波揚村),肄業於嶽麓求忠書院,同治十二年(1873年)癸酉科歐陽中鵠(字節吾,號瓣姜)同科舉人,同治十三年(1874年)甲戌科進士,兩年後欽點翰林院庶吉士,光緒二年(1876年)授職翰林編修。後歷任國史館協修、武英殿協修、纂修等職,廣信、臨江等府知府,娶長沙李萬代之女,李鼎榮、李寶森、李景年、李錫年的胞妹,李益榮的胞姐。生二子任尚堃、任尚昺,民國二年(1913年)卒,年七十一歲。任炳熙(尚昺)撰《行述》。
傅春官《江西農工商礦紀略》清江縣任貴震將農工商礦局改辦實業學堂,並附設農務種植場、試驗場、畜牧場。
瀏北大中任氏(樂安堂)
以北宋初任未學(一作言忠)為始祖,五世re至第十世始遷祖任世笈,於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由江西豐城太湖橋遷湖南瀏陽北鄉,生子三:彥忠、彥良、彥高,其後遂分三房。後人聚居於烏龍、香寶衝、義頭尖。至第十九世任思常居瀏北大中裡,為本支祖。民國十三年(1924)任氏族譜四修。
字派:
言應允定式用伯,志心世彥再,大顯德正生,興思添文武,賢貴尚奇逢。(舊派)
繼後承先澤,光前耀令名。淵源宗闕裡,統緒啟豐城。
務本忠兼孝,傳家讀與耕。知堂垂裕久,奕葉衍簪纓。(新派)
任貴震家族世系:
任思常——任添球——任文蔚——任,任和——任賢鬥(字師韓,號瞻山)、任賢書;任賢豐、任賢見、任堂餘、任賢道、任賢慈,任傑、任淦——任貴和;任貴鳳、任貴述、任貴來、任貴品、任貴發,任貴震、任貴謙——任尚淋、任尚漣、任尚泮、任尚麟、任尚隆,任尚堃、任尚昺(炳熙)——任焌、任奇森、任校、任橋、任樓、任善;任奇——任逢——任子真——
任貴震的堂伯任賢鬥,字師韓,號瞻山。是清代名醫。初事二師,均未得要領,乃自習醫書,精勤不倦,頗有領悟,醫術亦大有精進,頗多治驗。著有《瞻山醫案》,或稱《任氏醫案》,現有木活字本行於世。
任貴震的堂侄孫任焌,是同治六年(1867年)丁卯科解元劉人熙(字艮生,號蔚廬)同科舉人,揀選知縣。同榜的還有金剛虎潭陳運精,陳運精曾任瀏陽八大書院之一的文華書院的山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