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有三個要素,你做對了嗎?

2021-01-19 靜待花開yxl

尹建莉老師說教育的三個要素是:信任、自由和愛。

先來說信任。很多家長對孩子的控制源於恐懼和不信任,恐懼什麼呢?恐懼孩子上學路上不安全;恐懼孩子上課不認真聽講;恐懼孩子不認真寫作業;恐懼孩子和老師同學處不好關係;恐懼孩子交到不愛學習的朋友……

於是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現象:家長背著書包送孩子上學,孩子空著手沒事人一樣,跟在家長身後。家長風裡雨裡,無怨無悔地接送。孩子已經上初中了,家長仍然風雨無阻,無怨無悔地背著孩子的大書包,走在接送的路上。

恐懼孩子上課溜號不認真聽講,於是家長去陪讀,一節一節的陪她上課,我的一個親屬就是這樣,孩子上初三了,學習出現了狀況,媽媽去陪讀,整整陪了一年,天天準時準點兒去課堂,認真聽課,記筆記,回家再給孩子講一遍,在她的努力下,孩子還真考上了高中,說起這件事,媽媽很有成就感,但是到了高中,孩子仍然不愛學習,媽媽又去陪讀,被老師逐出了課堂,老師說你能陪她學習一輩子嗎?學習難道不是他自己的事嗎?後來這個孩子高考考了200多分。

由於恐懼和老師同學處不好關係,家長就一切都代勞,包括問作業、做值日,連放學路上和誰說話都要過問,放學回家寫作業,家長也全程陪同,親力親為,不錯眼珠地看著孩子寫一筆一畫,不允許出現一點兒紕漏,確保全對。我就曾經遇到過一位家長,因為孩子字寫的不好看,媽媽替孩子整理筆記,因為孩子很辛苦的,寫在書上的,被媽媽擦掉重寫,孩子氣得哇哇大哭,媽媽卻理直氣壯地把孩子訓斥了一頓。

那麼我們要怎麼信任孩子呢?我們要讓孩子知道哪些事是他自己的事,這些事怎麼做?是她自己的選擇,不認真學習,就要承擔成績不好的後果。要讓孩子學會為自己負責,然後我們真誠地相信他是一個好孩子,又非常正常的眼光去看待孩子,孩子就會成長的很好。

教育的第二個要素是自由。「要給他足夠的自由,自由是非常重要的成長營養劑,沒有自由的孩子,無力去發展,自己也沒有完善自己的空間和時間」。

但什麼叫「足夠的自由」,完全放任不管,他想上學就上學,想不上就不上嗎?他想和誰交朋友就和誰交朋友,我們完全不過問嗎?我們怎麼控制這個自由的「度」?

在《正面管教》裡,簡.尼爾森說過一句這樣的話,也許能夠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常常把父母比喻成孩子的導遊,而非主人,也就是說,孩子來到這個世界上,他對這個世界是陌生的,他根本不知道一切是為什麼,父母要跟他解釋,這樣做的好處是什麼?並告知邊界在哪裡?」

就是說,我們要讓孩子知道我們的原則和底線,我們的態度應該是溫柔而有邊界。

樊登老師的辦法是和孩子一起制定規則,孩子真的能遵守他的提議,因為孩子有自尊心,他的自尊水平高,他就會有自律能力,如果我們邀請孩子一起制定規則,再加上有平穩的態度,溫柔而堅定的對待孩子,孩子就會感到自由。

我們做家長要記住:守好自己的界限,又不去侵犯孩子的界限。

不侵犯需要放下操控與恐懼,不被侵犯需要內在的力量,智慧的辦法就是從根本上接受彼此是獨立的個體,去掉骨子裡的依賴性,就有可能得到尊重孩子,又能為自己負責。

作為家長,我們怎樣不越界?在孩子遭遇困擾時,關懷而不幹涉,分享而不教導。如果我們尊重孩子的獨立性,就會對孩子產生一份信任,不剝奪孩子的成長機會,不妨礙孩子發展面對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意識到哪些是孩子自己的事,我們便能清晰了解自己的位置,做一個陪伴者和傾聽者就是當下最好的給予。去傾聽和陪伴,而不是直接去把對方的問題解決,搶走孩子的問題,剝奪孩子去經歷的權利。被允許用自己的力量去解決問題,這其實是很多孩子的渴望。

一個人最好的學習方是去經歷和體會,獲取自身的經驗,化為自己的生命財富。我們可以分享我們的經驗,但不是站在一個「我懂,你不懂」的角度去指導或說教。如果孩子能有所觸動和啟發,他一定會調整自己。如孩子交朋友,我們要給孩子分享交朋友的標準,交朋友要注意的事項,讓他自己去找感覺,允許他有試錯的機會。

第三個要素是愛。你要給孩子什麼樣的愛?是無條件的愛。

要讓孩子知道,我們愛的是孩子本身,而不是學習好,我們就愛他,學習不好就不愛他。我就有過用交換的辦法來鼓勵孩子的時候。導致的結果就是孩子把注意力放在獎勵的東西上面,而不是放在求知上面。

求知,是對這個世界有想了解的願望,有好奇心,他就會獲得學習的能力,就會越來越強,就會知道自己的厲害,就會有快樂,有成就感,也會有幸福感。讓孩子知道什麼是對什麼是錯,什麼重要,什麼不重要,什麼是美好的?什麼並不美好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給予孩子無條件的愛,沒有交換,沒有恐嚇,也沒有威脅,孩子才會對你無條件的信任,無條件的依賴。而且作為父母,我們要勇敢地表達愛,表達出對孩子的欣賞,孩子才能變得更加自信,樂觀。我們要讓孩子知道,自己是被無條件欣賞和接受的,這樣不管遇到什麼困難,孩子都能走得過去。

教育孩子,有三個要素:信任、自由和愛。相信並尊重孩子,溫柔而堅定地對待他們,給他無條件的愛。這幾點,你做到了嗎?

相關焦點

  • 孩子不想上學要怎么正確教育?只需掌握三個要素
    面對孩子不想上學,作為家長最普遍的表現就是暴跳如雷,不是拳腳相加的教育,就是苦口婆心的相勸。實際上效果都是微乎其微的。家長從心裡是不忍心看著孩子的學業荒廢,前程一片灰暗。然而,又有多少家長針對孩子不想上學會的狀況能夠正確地面對和教育呢?
  • 教育孩子要「有所不為」!父母再愛孩子,這3件事情堅決不能做
    文丨福林媽咪有所為而有所不為,這句話放在我們做事情上,意思是精力是有限的,只有放棄一些事情不做,才能在別的事情上做出成績;放在我們教育孩子上就是有些事情可以做,而有些事情堅決不能做。我們愛孩子,我們可以給孩子關心愛護,我們可以在孩子餓的時候立馬去做飯;可以在孩子冷的時候,趕快給孩子找衣服穿。但是我們不以在孩子無理取鬧的時候,放縱孩子的壞脾氣;不可以在孩子學習不思進取的時候,不理會孩子的成績。父母可以把愛給孩子,但是教育孩子要有所不為,有些事情是絕對不能教給孩子的,下面3件事情,父母在教育孩子時堅決不能做。
  • 順我者昌,逆我者亡,你還在這樣教育孩子嗎?
    「阿姨,和善是在你們面前,我有規定的,到一個時間必須做該做的事,否則我會被爸爸踢飛的。」「爸爸經常打你嗎?」「是的,我要嚴格遵從他的命令,不然輕的是被罵,重的就是抽手,抽屁股。我也喜歡玩,但不敢啊,否則我爸爸會打死我的,為了少挨揍,只能聽他的」「你媽媽不管嗎?」
  • 樓層風水與生肖大有關係,住對了好運自然來,看看你住對了嗎?
    樓層風水與生肖大有關係,住對了好運自然來,看看你住對了嗎?家裡看風水,不僅要考慮家裡的戶型圖、周邊環境以及自己的喜好,還要重視樓層風水和家人的生辰八字。根據自己的生辰八字選擇樓層,有利於家庭整體的財富和事業運。
  • 成功的3個要素:天時、地利、人和
    《孫臏兵法·月戰》 :「天時、地利、人和,三者不得,雖勝有殃。」解釋:成功之路中,天時地利人和為三要素,它涵蓋了成功之路的一切,天時是成功之路的伯樂、機遇;地利是成功之路的環境、條件;人和是成功之路的綜合實力。中國幾千年的智慧教導我們,成大事,必須滿足這3個要素:1. 天時2. 地利3.
  • 孩子犯錯怎麼辦?這三個教育雷區可別再犯
    另一方面,犯錯時被打的陰影很可能會跟隨孩子一輩子,甚至導致孩子唯唯諾諾、孤僻膽小或者暴躁叛逆等性格問題。類型二:用懲罰代替教育這一類的父母,不再用暴力簡單解決孩子犯錯的問題,而是用批評和懲罰來讓孩子認識到自己錯誤的嚴重後果。「我不打你,但要你知道這樣做的後果很嚴重。」近日,廣東佛山。深夜一父親把9歲的兒子硬拉到派出所。
  • 學大教育升級線上線下「雙螺旋」模式 DNA三要素實現教育完整閉環
    5月28日,學大教育在北京召開戰略升級發布會,宣布突破傳統以線下為主的教育模式,全面升級為線上、線下充分融合的「雙螺旋」模式,正式開啟智慧教育新時代。  學大教育自2001年成立至今,已在全國建立了600餘所學習中心。
  • 懂得珍惜天蠍座的人,往往是這三個星座,你猜對了嗎?
    天蠍座的人很仗義,只要認定了你是他的朋友,就會用盡全部的真心對待你,在朋友的面前絕對不耍心機。天蠍座的人很敏感,一絲一毫的細節他們都會看在眼裡,有時候裝作不知道,其實是在選擇包容。天蠍的好縱有千百種,可還是有很多人都對天蠍冷漠的外表敬而遠之了,懂得珍惜天蠍座的人往往是這三個星座,他們跟天蠍性情脾氣相投,你猜對了嗎?
  • 教育孩子,口耳相傳是不夠的
    開家長會時,班主任點了幾個孩子的名字,著重批評這些孩子的家長,說他們不配合學校,教育孩子是需要學校與家長共同完成的事業,可是,你們一心只想著賺錢,賺那麼多錢,萬一孩子沒教育好,成了街頭混混,社會蛀蟲,你們那時候後悔就晚了。
  • 孩子粗心,作業白做了,抓住千載難逢的教育良機問他三個問題
    誰家孩子不粗心?真正從小到大不用父母操心的孩子萬中無一。粗心犯錯這種事在咱們生活中屬於常見現象,家長們通常會怎麼處理呢?但很多家長只會輕描淡寫地說一句:「你在自己本子上再抄一遍不就完了嗎?有什麼可鬧的?」還有的家長沒等孩子情緒平復下來,就開始開啟「家庭百家講壇」,給孩子分析這都是他自己的錯,沒有哭的理由。殊不知,這些做法只會把親子關係搞砸。
  • 嚴防不經意間的接觸傳播,這件「小事」你做對了嗎?
    呼吸道傳染病除了通過飛沫傳播也會經手接觸傳播用手接觸到帶有細菌、病毒的物體表面很容易在不經意間通過接觸傳染給他人洗淨雙手衝走病毒和危險洗手這件「小事」你真的做對了嗎?捧起一些水,衝淋水龍頭後,再關閉水龍頭(如果是感應式水龍頭不用做此步驟)。用清潔毛巾或紙巾擦乾雙手,也可用吹乾機吹乾。02 什麼時候需要洗手?
  • 早期教育是怎樣孩子「摧殘」孩子的?
    對於一個兩歲多的孩子來說,什麼最能吸引他?也許很多爸爸媽媽會認為是動物園或者是超市,因為這兩個地方都有很多好玩的東西。事實是什麼呢?請看下面三個案例。●安徽合肥兩歲半女孩識字2500下面這張圖片中被爸爸抱著的小女孩名叫美奇,兩歲半,住在合肥市定遠路附近一間出租房裡,你能想到她竟然能識字2500多個嗎?據美奇的爸爸何師傅說,美奇還不會說話的時候,家裡牆上就有一些字,他就順口讀了一下,何師傅一讀那個字,小美奇就往那邊一看。
  • 把孩子教育成功需要有個前提,否則費勁千辛萬苦最終前功盡棄
    培養人才一定是有規可循,而如果方法不在你自己手裡,金鑰匙沒拿到,你就打不開那扇門。說實話,學校教育是有缺陷的,老師也不是那麼好當的,都說教育學生要因材施教,可是不是一句話的事,老師教的學生太多,語數英按標準一個老師最少要帶兩個班,這兩個班至少100人,物理化學一般要帶四個班,政史地一般要帶六個班。
  • 歷史上三位母親教育孩子的事跡,對當下教育的啟示
    每個人一生,母親對自己的影響是巨大的,一個母親是否有文化,是否品行端莊,是否教子有方,直接影響孩子一生。母親是孩子最早的啟蒙老師,她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影響孩子思想觀念的形成。而在歷史上三位著名的母親的所作所為,對當下子女教育有很好的啟示。
  • 孩子教育的天秤,你平衡了嗎?
    今天要說的是孩子的教育不僅僅需要學校老師,更重要的是孩子的家庭教育,畢竟有句話說得好:「家庭是孩子人生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人生的第一個老師。」在孩子真正上學前,孩子只能從身邊人那裡學習到一些東西,包括品質、習慣等等。所以說,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是同等重要的。接下來就說一下家庭教育對孩子來說起著什麼樣的作用。
  • 重視孩子教育,教育有方法的星座,能把孩子培養成才
    古代有孟母為了孟子的讀書教育問題,三次搬家的故事。在當代的社會競爭越來越激烈的情況,孩子的教育問題漸漸被家長重視起來,各種補習班紛紛上線,家長也絲毫不會心疼自己的錢包,打著一切都是為了孩子的口號,可是卻給孩子帶來無限的負擔。
  • 黃磊「放養式」教育女兒,允許染髮打耳釘,你會讓孩子放飛自我嗎
    黃磊允許多多染髮打耳釘,這樣的「放養式」教育,你認同嗎?黃磊是演藝圈的實力派,曾是北影表演系的教授,在教育學生上有著自己獨特的一套方法。黃磊成為父親後,也創造了自己的一套「放養式」家教法。對於多多的選擇,黃磊和孫莉很少幹預,多多喜歡吉他和鋼琴,黃磊就給多多找最優秀的老師,多多喜歡下廚,黃磊就鼓勵她多嘗試。
  • 你為孩子做了什麼?《人民日報》:家長有五個層次,請自我評價
    記得在《開學第一課》中,看到這麼一段話:「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你選擇了賺錢,不去管教孩子。等孩子長大了,你辛辛苦苦掙一輩子的錢,都抵不過他敗家一年。」這句話其實於我而言,感觸特別深刻,記得曾經很早就認識的一位阿姨,雖然已經她已經是媽媽,但是,在我看來,她過得比單身還瀟灑。
  • 卯時教育三分鐘:050誰決定孩子的一生
    這家機構為了做研究,就分別把這三個男孩給了富裕、中產、藍領三個家庭領養。 鮑比被富裕家庭領養,他的父親是醫生,母親是律師。艾迪被一個中產家庭領養,他的父親是一名教師,一家人生活在一個中產階級社區。大衛被一個藍領家庭領養,他的父母都是移民,經營著一家小商店,家庭受教育程度最低。
  • 教育孩子:是「慢」好還是「快」好?你怎麼看
    那麼教育到底是快好還是慢好?無論快慢,適合孩子的最好。有人肯定就會說,你這就是廢話,問題是家長怎樣教育才是適合孩子的?一、教育孩子的前提,是家長要懂孩子是不是廢話,先問問自己:娃從0-18歲,成長過程中各個階段的關鍵期,你清楚嗎?不懂或者知道的不全,可以自己查查看看,這裡就不囉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