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金剛經》|如是我聞,讀懂這四個字能開大智慧

2021-01-08 經典悅讀

當年佛經從印度梵文翻譯成漢語的時候,譯經大師們有修有證,文字功底都極為出色。本著自他不二、度化眾生的願力,他們在遣詞造句上都斟酌得十分精準。《金剛經》開篇的「如是我聞」這四個字,是佛經的開卷語。讀懂這四個字,能開大智慧。

《大般涅槃經》中說,佛陀將入涅槃之時,欲愛未出的阿難沉浸在憂傷中。得長老阿泥樓逗提醒,問佛四個問題。其中第四個問題就是:「如來滅後。結集法藏。一切經初。安何等語。」

佛陀回答說:「如來滅後結集法藏,一切經初,當安『如是我聞,一時佛住某方某處,與諸四眾而說是經』。」

故而許多佛經都是這樣開頭,《金剛經》也是如此,其開首語是:「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祗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如是我聞」這四個字翻譯得實在是妙!

「如是」二字,有的人解釋為「無中生有」,單純的這樣理解總覺得單薄了些,意猶未盡。

漢字「如」, 是會意字,本義乃遵從,依照。這個字體現出「無中生有」的「無」並非是無緣無故的「生有」,它有所遵從。而它所遵從的就是無形無相的業的種子。

漢字「是」,也是會意字。從小篆字形看,上面是「日」,下面是「正」。本義為正,不偏斜。這個字體現了「無中生有」的「有」,是「如」的正顯現,沒有絲毫偏斜。就像西瓜的種子必然會結出西瓜。

「如是」二字,一方面體現了從真如空性到妙有萬法的顯發過程,另一方面也昭示了「如」就是「是」,性(真如)與相(妙有)是一,不是二。

「我聞」二字很有畫面感。「如是」忽然被「我」用「聞法」攝受到。這裡的「我」,含有妄想、分別、執著的意思在。也體現了當下眾生的根機:「如是」圓滿之法,「我聞」明了幾分?

魯迅曾經在《絳洞花主·小引》一文中說,一本《紅樓夢》,「就因讀者的眼光而有種種:經學家看見《易》,道學家看見淫,才子看見纏綿,革命家看見排滿,流言家看見宮闈秘事……」同樣的,如是一本佛經,在十法界層面,每一個眾生的「我聞」也是不一樣的。總的來講,「我執」輕的要比「我執」重的,「聞」得要開闊全面一些。

佛的「我聞」已經圓滿,與「如是」無二無別,在佛那裡,「如是」就是「我聞」,「我聞」就是「如是」。

「如是我聞」本身就是一個大法。真正讀懂了「如是我聞」,三藏十二部經,哪一部不是「如是我聞」呢?大千世界,萬法萬相,哪一個不是「如是我聞」呢?眾生正因為「我聞」不圓滿,不管「聞」什麼都是在你長我短,是是非非中煩惱不休,哪怕是讀佛經。而佛陀正因為「我聞」即「如是」,無有分別、執著,所以得大解脫、大自在。

相關焦點

  • 《金剛經》中重要的8個字,讀懂這8個字,你離開悟就不遠了
    《金剛經》中重要的8個字,讀懂這8個字,你離開悟就不遠了。《金剛經》在我國廣為流行,每每讀來都覺得句句很有道理。佛當時說這部經時,當機者是須菩提,在佛的諸多弟子當中被稱為「解空第一」。《金剛經》是般若經典中很著名的一部,禪宗從六祖慧能開始,就用《金剛經》印證參學者所悟是真是假。
  • 《金剛經》說了什麼?無非是這四個字,悟透受用一生!
    《金剛經》在佛教經典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自東晉至唐代,先後有六個不同的譯本。其中,鳩摩羅什法師翻譯的《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和玄奘法師翻譯的《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流傳最廣。《金剛經》是大乘般若部的精髓,禪宗自六祖慧能開始以《金剛經》印心,用來驗證參學者所悟是真是假。
  • 《金剛經》解釋:讀金剛經和心經的好處
    讀誦金剛經和心經可以幫助我們清理內心深處的陰鬱和雜念,也可以讓我們懂得修行心靈的方法和作用,而且無論是讀誦金剛經還是心經都是能夠對我們的人生有很大的益處,但是,讀誦金剛經和讀誦心經的好處是不一樣的。那麼讀誦金剛經和心經的好處是什麼呢?
  • 《金剛經》說了什麼?無非就是這四個字,悟透福報無量!
    《金剛經》,全稱《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包含了根本般若的重要思想,是大乘佛教非常重要、也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著作,以後秦鳩摩羅什翻譯的版本最為流行。《金剛經》全篇主要說明了「離相無住」的道理,悟透了這四個字,所獲福報無量。什麼是「離相無住」?
  • 《易經》與《金剛經》,變化與不執著的智慧
    雖然《金剛經》是由印度傳入的,但卻在魏、晉、隋、唐之後,也逐漸的與中國本土思想有所融合,慢慢的開始了一個互相補益的進程。作為佛道儒三教合一的最佳例證,二者中的許多智慧也有相通之處,只是人們往往沒有察覺而已。二書中的智慧都是博大精深,根本就不是言語所能達到的,但是為了更好的學習古人的智慧,我也就拋磚引玉,說一說我的一點小想法。
  • 夢參老和尚說:讀《金剛經》就是荷擔了無上正等正覺
    聞此經典。信心不逆。其福勝彼。何況書寫受持讀誦。為人解說。」「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恆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復以恆河沙等身布施,後日分亦以恆河沙等身布施,如是無量百千萬億劫以身布施。」這是一段。比喻佛每一天三個時分早、中、晚,把他的身命布施給一切眾生,不是一個身、兩個身,百千億恆河沙——一個恆河沙你也數不盡了——以恆河沙那麼多的身體舍,捨身命,這是早晨。
  • 《金剛經》的智慧 財帛動人心 財布施是有福德 但持法才是關鍵
    佛陀用如此多的財富作為譬喻,只為引出後面的真正意圖,那就是,如果有人受持讀誦《金剛經》並為他人解說,指示,即法布施,那麼此人的福德是巨大的,巨大到什麼程度呢?在這裡要明確幾個點,經文中若人以此《般若波羅蜜經》,這裡的此《般若波羅蜜經》就是指的《金剛經》,因為《波羅蜜經》有多種教法,在這裡專指《金剛經》,這也是《金剛經》備受推崇的原因之一。
  • 永遠不要瞧不起讀《楞嚴經》、《心經》、《金剛經》的人
    王安石曾經寫一首詩勸女兒讀《楞嚴經》:秋燈一點映籠紗,好讀楞嚴莫憶家。能了諸緣如夢事,世間唯有妙蓮花。他不僅對《楞嚴經》進行校正,還親自註疏此經。王安石行書真跡《楞嚴經旨要》這是王安石寫的《楞嚴經旨要》真跡,現在藏在上海博物館,蘇軾評論王安石的字:「荊公率意而作,本不求工,而蕭散簡,如高人勝士,敝衣破履,行乎高車駟馬之間,而目光已在乎牛背矣」。蘇軾高度評價王安石的字,王安石救過蘇軾的命。兩人政見不同,但卻惺惺相惜。除此之外,蘇軾也著迷《楞嚴經》。
  • 金剛經應該怎麼讀?釋迦摩尼從5個思維角度,指引你到達智慧源泉
    釋迦牟尼從這5個維度解讀《金剛經》,指引我們獲得智慧源泉。圖片來自網絡02角度一:《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按照常規解釋說,「波羅蜜」是指到達彼岸,「金剛」最為堅硬鋒利,所謂「金剛般若波羅蜜」最堅硬最鋒利的到彼岸的大智慧
  • 金剛經第十四品之二
    本師釋迦牟尼佛佛告須菩提:「如是!如是!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不驚、不怖、不畏,當知是人甚為希有。何以故?須菩提!如來說第一波羅蜜,非第一波羅蜜,是名第一波羅蜜。須菩提!忍辱波羅蜜,如來說非忍辱波羅蜜,是名忍辱波羅蜜。
  • 金剛經是不是在講「空」?前輩各有看法。學佛遇到疑難我就這樣做
    在倩女幽魂電影中小和尚身懷一本《金剛經》,每逢遇到危險便掏出經書擋在身前,妖魔鬼怪便立刻退避三舍,不敢加害。想必對於世俗中人來說,這是對於《金剛經》最熟悉的形象。對於學佛的人來說,《金剛經》是一部十分重要的經典。不但要早誦晚讀,更要時時參悟。同一部經書,修為不同的人可以參悟出不同的佛理。
  • 讀《楞嚴經》、《心經》、《金剛經》:讓你找到真實的自己
    現代人很忙,忙於工作,忙於家庭,忙於所謂的世俗人情,慢慢地,很少有人能抽出一點時間來認識自己。如果你有時間,可以看看鏡中的自己,是不是有點兒陌生了?前段時間,有個停車場的男人火了。下班回家,在車裡足足待了半個多小時。出門工作,和人打交道,心靈已經疲憊不堪,想到回到家裡,要面對一大堆的柴米油鹽醬醋,中年人難免陷入「崩潰」之中。
  • 《金剛經》中的4個四句偈,只要多讀,能得無量福德!
    不管目的如何,只要一個人肯讀書,能讀書,那麼他就一定會有收穫。所謂「開卷有益」,就是這道理。有人愛看佛經,但是覺得佛經深奧難懂,於是有的人說,看佛經講究一個根性。由於覺得自己根性差,才讀不懂佛經。於是,有的人就說,你若與佛經擦肩而過,是因為與它無緣。但是到底是不是無緣,人們沒有那麼大的智慧,弄不懂這一點。人的心念,總是在瞬息萬變。
  • 讀《金剛經》|如何才能成就忍辱波羅蜜?
    繼續讀第十四品 《金剛經·離相寂滅分》。佛告須菩提:「如是,如是!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不驚、不怖、不畏,當知是人,甚為希有。何以故?須菩提!如來說第一波羅蜜,即非第一波羅蜜,是名第一波羅蜜。」佛陀一連兩個「如是」,是對須菩提所言的認同。
  • 南懷瑾切身經歷:《金剛經》的力量不可思議
    「能斷金剛」意指比金剛還堅固,「般若波羅蜜多」指智慧,即《金剛經》主要講述的是:通過最究竟的智慧,到達成就的彼岸,獲得解脫。《金剛經》包含了對人生、生死、宇宙、法意等種種思考,佛在與弟子的對話中,為我們解惑種種答疑,是一部開智慧、了脫生死的無上法藏,不僅是大乘佛教宗派都會涉及的一部佛典,更是禪宗的必讀經典。
  • 金剛經:佛陀把經文講得這麼繞口,就不怕後來人看不懂嗎
    既然金剛經是一部傳誦最廣的佛說經典,能夠得以廣為流傳,必然是因為能被更多的人所接納。那麼金剛經能夠成為一部廣為傳誦的佛說經典,是否是因為金剛經是普通的凡夫之人,都能輕易讀得懂的一部佛說經典呢?金剛經是一部傳誦最廣的佛經之一,但金剛經也是最為難懂的佛經之一。
  • 四個又字怎麼念 四個又字讀什麼
    四個又字怎麼念 四個又字讀什麼時間:2017-09-20 20:48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四個又字怎麼念 四個又字讀什麼 四個又字怎麼念?四個又字讀什麼?漢語中疊字有很多,下面小編就給大家帶來四個又字的拼音和解釋。 四個又字怎麼念 四個又字讀什麼 四個又字怎麼念?
  • 讀《金剛經》,「善哉善哉」這4個字,很容易忽略,其實另有深意
    在佛教的各類經典裡,我們經常看到佛說「善哉善哉」這4個字。很多人會理所當然的認為這是古印度的一種口語或都語言習慣,因而一眼帶過,不作深究。但如果是細心之人,往往會舉一反三,疑問為什麼這4個字在惜字如金的佛經之中會反覆出現呢?
  • 《金剛經》的人生智慧——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金剛經》這部佛教經典,大家都很熟悉,就不再詳細介紹了。今天主要分享一下經典名句——「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當年六祖惠能大師,五祖為他講《金剛經》,在講到這句話的時候,他就大徹大悟了,後面的就不必再學了。那這句話究竟是什麼意思?其中又蘊藏著怎樣的智慧呢?
  • 佛說:修行最大的困難,只有這四個字!
    佛陀當年在菩提樹下成就無上正等正覺的菩提之後,說了一句話:「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裡面蘊含的意思,就是告訴我們,每個人本來都是幸福的,但是每個人,都有一個東西,使得自己幸福不起來。這個東西,只有四個字,那就是:妄想執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