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拼多多、滴滴、抖音上演旅遊業「四國殺」

2021-01-21 界面新聞

文|執惠旅遊

回望2020年文旅業,重創、重啟、守望、變革、新生、創新、重塑......文旅業既有潮勢與疫情「黑天鵝」,交集而成的驚濤激浪,裹挾著每一位文旅人、每一家旅企起伏而行,亦在他們身上留下深淺不一的印記,乃至烙印,而進一步復甦下行業的新脈絡、新格局已有顯現。

心有戚戚間,這一年,不平凡,終翻篇。

我們又該記錄或銘記什麼?

執惠特推出2020年終策劃,回尋過去一年裡難以忘卻的事件、難以消磨的行業印痕,呈現新起之年的文旅濤浪之向、之勢。

縱滿山荊棘,我們要越過山丘;縱波濤洶湧,我們要踏浪而行。

唯向前,方不負時代。 

第五篇,我們關注2020年旅遊業的攪局者,拆解跨界巨頭的「無邊界」競爭邏輯,窺探旅遊業的新變量。

一場「無邊界」的競爭,在5年之內,將美團推向OTA頭部隊伍。

而「攪局」旅遊業,美團並非個例。隨著競爭領域邊界的逐漸模糊,「什麼都做」的網際網路巨頭們,在金融支付、社區團購等熱門業務後,還盯上了旅遊市場這塊「大蛋糕」。

尤傳統旅遊業遇冷的2020年,這些跨界玩家的熱情依舊未減。

電商領域,京東結盟凱撒旅業、攜程,拼多多上線火車票、機票業務;出行領域,滴滴關聯公司成立旅行社,高德地推出景區門票、酒店預訂功能;短視頻領域,抖音繼目的地營銷業務後,關聯公司成立了微字節旅行社。

從賣機票的拼多多,到開旅行社的抖音,巨頭入局,各懷心事。

他們是旅遊業的攪局者,各自盤算又如何撐起?

巨頭進場,硝煙四起 

進軍旅遊業的巨頭中,有先行者如京東、滴滴、抖音等,早在四五年前就已著手布局。

2014年,京東上線旅行頻道,又先後以5000萬美元和3.5億美元入股途牛。這項合作終止於2020年,以京東作價4.58億元「割肉」轉讓股權作為收場,凱撒集團接手。

京東與凱撒集團的合作不止於此,2020年4月,京東全資子公司宿遷涵邦4.5億元入股凱撒旅業,京東將納入其商旅方面的大出行產品與精神消費類產品。此外,2020年8月,京東與攜程籤署戰略合作協議,攜程核心產品供應鏈將接入京東,雙方在用戶流量、渠道資源、跨界營銷、商旅拓展、電商合作等方面開展合作。

而滴滴的旅遊版圖始於2015年。自其旅遊專線巴士在北京、深圳兩地試水周邊遊開始, 滴滴先後與貓途鷹、洲際酒店、Booking、萬達酒店及度假村等展開合作,將多元化的出行服務納入到酒店商旅服務鏈條中。

滴滴在國內交通出行的市場優勢(市場份額、用戶體量等),交通作為高頻消費入口、本地生活服務圈的核心一環,使得滴滴一方面在大範圍觸達轉化用戶方面具備可能,旅遊與交通、本地生活服務的需求關聯打通;另一方面,上述合作方在產品服務供給體系層面, 將滴滴納入可以補強交通這一重要環節,同時滴滴未來所能聚合的本地生活服務對這些合作方也將有加持作用。

2020年5月,滴滴關聯公司成立北京小桔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業務包括境內遊、入境遊、票務代理、酒店管理等,滴滴創始人程維是實際控制人。這些業務範圍與其合作方業務是重疊也是延伸,未來進一步統合資源的動作可能更明顯。

同樣成立旅行社的還有抖音。這家將目的地營銷玩得風生水起的短視頻平臺,一直以來被視為「網紅城市」的孵化器。2020年12月,抖音關聯公司成立微字節(北京)旅行社有限公司,經營範圍包含入境旅遊業務、境內旅遊業務、旅遊信息諮詢、票務代理等。

在旅遊布局上,有人早已埋下伏筆,有人則被看作試水全新領域。

電商新貴拼多多,2019年底通過火車票業務入局,算是網際網路跨界旅遊業的新人。拼多多的旅遊業務仍以「百億補貼」為關鍵詞,2020年6月,拼多多在火車票的基礎上加入了機票業務;12月,旅遊出行業務「多多旅行」已全面上線,產品供應商包括華住、小豬民宿、東呈酒店、春秋旅遊等。

先由較為高頻的火車票、機票為切入點,再尋求整合酒店/民宿等資源,機+酒形成業務串聯。

時至今日,旅遊板塊似已成為網際網路江湖的兵家必爭之地。

2020年,阿里、騰訊、美團正加速切入景區,掀起一場以景區為核心向裡向外目的地核心資源的「爭奪戰」。相較於這些玩家,京東、滴滴、拼多多、抖音等在過去一年中的布局,則主要集中於在線旅遊的資源整合競奪,及其部分線下延伸業務的擴張。

攪局者掀起新一輪賽道戰,為什麼會盯上旅遊業?

「無邊界」競爭加劇是原因之一。隨著競爭邊界日趨模糊,業務延展滲透的可能,網際網路企業進入多領域「跑馬圈地」已屢見不鮮。無論是本地生活服務(餐飲外賣、移動出行、休閒娛樂等),還是社區團購、金融支付、網絡互助等各領域,早已充斥巨頭身影,旅遊業亦包含其中。

主因之一,是網際網路企業技術支持、服務能力的成長,大流量池的形成,已使其在主營業務範圍外,具備將技術、能力等「外溢」覆蓋的能力,以及通過更多產品服務將流量「回流」在更大系統裡轉化的可能,拓展服務場景成為巨頭們打造產品生態閉環的希冀之路。

流量的轉化變現需再次強調,這是第二個關鍵因素。網際網路企業營收的核心之一是流量經濟,上述企業已有能力獲得相對穩定的流量增長,例如從「3億人都在用」到「6億人都在用」的拼多多,再如2020年日活用戶破6億的抖音,用戶數據沉澱形成的龐大流量需要進一步轉化。

而抄底旅遊業或成為巨頭們繼續加碼旅遊業的第三點因素。

2020年疫情影響下,旅遊行業遭受重創。有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總計超5000家旅行社相關企業註銷,同時,傳統上市旅企如凱撒旅業、眾信旅遊等市值一度大幅縮水。此時低成本入場,也將有助於企業未來實現旅遊業務的效益最大化。

押寶旅遊,各懷心事

在各方跑馬圈地、加速流量轉化的背景下,以京東、滴滴、拼多多、抖音等為代表的網際網路企業紛紛押寶旅遊業,而業務布局模式與協同邏輯則各有差異。

例如,同為電商巨頭的京東和拼多多,在目標客群的定位上具有明顯的差異化:前者更傾向於在中高端旅遊發力,後者則繼續聚焦下沉市場。

京東「聯姻」凱撒至少涉及四個因素:

一是投資市值縮水超90%的途牛失利,無奈更換合作對象;

二是疫情期間低價抄底凱撒,藉此繼續布局旅遊板塊;

三是對自身旅行平臺產品供應鏈的補充(或也為京東與攜程合作的主要原因),京東也能夠利用線上渠道的流量資源,幫助凱撒旅業拓展線上市場,尤其在高端商務旅遊、免稅商品採購、境內外金融支付等業務上,有助於旅行板塊與京東金融、京東國際業務的打通。另一方面,京東也能借力凱撒旅業在線下門店優勢,探索「網際網路+門店」模式,可以參考的是,去年12月,京東國際免稅實體店已在海南三亞海旅免稅城內開業,其中有幾個核心信息:渠道、流量、供應鏈、物流等。

四是為旅行社業務打基礎,與凱撒旅業的合作將深化京東對旅遊全產業鏈的布局,而2019年4月,京東已成立了北京京東雲河旅行社有限公司,經營範圍包括旅遊諮詢、入境旅遊業務、境內旅遊業務等,不排除京東在未來繼續加碼自營旅遊業務的可能。

相比京東入局六年後的調轉方向,拼多多加碼旅遊的時間剛滿一年,布局業務也相對簡單。

自拼多多躋身電商三巨頭後,用戶規模一直保持著高速增長,2020年三季報顯示,拼多多APP的平均月活用戶數已達6.434億。但阿里有飛豬、京東有京東旅行,拼多多的旅行板塊則一度空白。

TalkingData發布的《2020年下沉市場人群洞察報告》顯示,截至2018年,國內下沉城市的人口總規模達到9.3億,佔全國人口近7成,而下沉市場人群對旅遊服務類APP的TGI(偏好度)約為80%,市場潛力巨大。與此同時,拼多多已成為下沉市場在網絡購物領域綜合價值(TGI、覆蓋率、活躍率)最高的APP。

截圖來源:TalkingData《下沉市場,價值幾何——2020年下沉市場人群洞察報告》

拼多多對下沉市場旅遊需求的關注,始於2019年末的火車票業務。據36氪此前報導,一位OTA行業人士表示,飛機票佣金在2到3個點,火車票則完全「0佣金、不賺錢」。拼多多賣火車票或也如此,且每單補貼5~15元不等,但此舉不為盈利而意在引流。比起酒店、門票、旅行社打包產品等相對碎片化的資源,火車票、機票等掌握在鐵路總公司和幾大航司手中,資源整合相對容易。

而作為旅遊消費過程中的高頻需求,火車票和機票同時扮演著向其他旅遊出行產品導流的角色。值得關注的是,拼多多首次上線火車票在「春運」前夕,這一特殊的時間節點的出行需求,本身就能對APP拉新引流的作用,為後續的運營轉化增加更多的用戶。

目前,拼多多已形成火車票、機票、部分酒店及旅行社產品等,延續了「百億補貼+拼單」模式。不過,截至1月14日,「多多旅行」頁面僅上線19件商品,產品供應鏈與後續資源整合仍待補充。此外,火車票、機票、旅行等入口仍隱藏在二級頁面中,「五環外的旅遊需求」在此能得到多大程度的釋放,仍是未知數。

(左為京東APP一級頁面,右為拼多多二級頁面)

而在出行領域,滴滴滲透旅遊市場的邏輯則更為直觀,卻也略顯被動。

2020年5月,滴滴總裁柳青首次對外表示,滴滴的網約車核心業務已實現盈利。但光鮮背後,網約車業務紅利已基本見頂,較難實現市場份額與營收的高速增長,與此同時,美團、攜程等也開始在出行領域分一杯羹。在此背景下,滴滴為提升競爭力,拓展業務邊界是為必然。

滴滴的可拓展優勢之一是基於交通為核心的本地生活服務。從核心業務延伸,滴滴出行服務指向本地生活領域的高頻需求,這一點對於外地遊客同樣適用,對應到相對低頻的酒旅服務有一定優勢,高德地圖、哈囉單車等切入旅遊市場也有部分相同的邏輯。結合此前5年與OTA、酒店的合作,滴滴此時成立旅行社公司,或將對已經積累的酒旅資源(尤其是商旅方向)及業務進行整合。

此外,據晚點LatePost最新消息,滴滴計劃於2021年上市,目標估值約600-800億美元。布局旅遊板塊,一定程度上有助於擺脫對單一主營業務的依賴,同時擴充其在資本市場的想像空間。

同樣是成立旅行社,滴滴的優勢在幾近於壟斷的出行服務,而抖音的優勢則指向目的地營銷。

隨著短視頻的異軍突起,使目的地在觸達年輕客群(當前的旅遊消費主力軍)更易實現。基於龐大的用戶流量,以及營銷IP「抖in City的助力,抖音在目的地營銷領域佔領的優勢地位。但僅通過內容和流量完成「種草」,無法實現從內容到電商的跨越。若要形成完整的商業閉環,抖音還需打通從「種草」到「拔草」的環節。

成立旅行社公司,或是解決「拔草」的有效途徑之一。在此之前,抖音曾於2020年7月在商家個人主業中,新增了「酒店預訂」「門票預訂」等功能,下單時跳轉到美團、同程等第三方嵌在APP內的小程序,完成交易閉環。未來,隨著旅行社業務的推進,抖音巨大的自有流量和目的地資源,或將進一步與平臺入駐OTA、旅行社等供應商打通。也不排除其試水自營電商,形成旅遊產品自有供應鏈渠道的可能。

在流量紅利見頂的當下,以京東、拼多多、滴滴、抖音等為代表的企業,加速整合旅遊全產業鏈資源,對接下來的旅遊市場變局已埋下伏筆。旅遊板塊註定成為更多巨頭的新戰場,這個戰場既有老玩家的存量優勢和增量拓展的合作與競爭,以及業務鏈運營本身的大量難題,要真正攪動「戰局」還不容易,但其躬身其中,旅遊業這場戲也將變得更為精彩。

相關焦點

  • 拼多多正式「殺入」社區團購
    過去一年內,阿里、騰訊、京東、滴滴、美團紛紛入局,在它們入場前,已經出現了興盛優選等拿過巨額融資的創業公司。雖說打法各不相同,但毫無疑問,巨頭與資本都看重了社區團購的潛力。如今,拼多多也正式加入了戰場。
  • 有進口商舉報自家葡萄酒被抖音、拼多多的商家套牌,目前已下架 | WBO獨家
    有進口商爆料自家葡萄酒被抖音與拼多多的商家「套牌」這位名叫李琤的葡萄酒進口商給WBO留言:我是一家上海的紅酒進口商,這幾天我在抖音和拼多多上看到有企業冒用我公司名字用自己生產的酒偽裝成法國波爾多進口酒在進行銷售,希望輿論監督。
  • 拼多多擠掉滴滴 新TMD隨老大一路出生入死的二號人物們
    陳磊,拼多多CTO,近日接任CEO一職,黃崢繼續擔任董事長。字節跳動的「財神爺」張利東、美團點評的拼命戰神老王、拼多多的技術推手陳磊,三位二把手看似來路不同,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之處——都是曾跟隨老大一路出生入死,打過硬仗的兄弟。 如果不是這樣的人,老大又怎可放心將家業交出?不能共苦,怎可同甘?
  • 拼多多上車直播,貓拼狗內容電商「開拼」
    除直播外,淘寶 App 內還有微淘、淘寶頭條、哇哦視頻等等,囊括圖文、直播和短視頻三種形式;京東在內容搭建上緊跟淘寶後,推出京東直播、京東快報、種草視界等相似內容模塊;而拼多也有多多愛消除、金豬賺大錢、多多果園等娛樂內容,可見三大電商在內容上早有布局,不過拼多多與京東和淘寶內容方向不同,而直播帶貨則是三者之間在內容電商賽道上首次正面切磋,而電商平臺之所以內容化,原因有三:
  • 直播平臺不甘只導流:快手聯手京東供應鏈,抖音要自建電商
    要知道,2019年8月快手電商接入京東時,快手用戶必須跳轉到京東才能購買商品,升級後數據直接沉澱在快手上,可見快手已不再甘於做個電商導流平臺。這是繼去年7月快手調整交易佣金(對淘寶、有贊、拼多多站外交易收傭50%,對快手小店收傭5%)後,又一起緊抓自身電商線的重要舉措。
  • 再見2010-2020創業十年,還會誕生下一個美團拼多多嗎?
    上演歷史大戲的,除了愈發堅挺,引領行動支付、移動社交等趨勢的阿里巴巴、騰訊等網際網路老牌巨頭,是美團、拼多多、字節跳動、快手、滴滴等眾多在2010年之後才成立的網際網路公司,成為大戲主角——根據極點商業不完全統計,2010年到2020年十年間,至少有36家網際網路公司,最新估值(市值)超過30億美元,最高的甚至超過了2000億美元。
  • 拼多多回應辭退發帖員工:員工網上發布極端言論;抖音回應袁隆平...
    拼多多回應辭退發帖員工:員工網上發布極端言論;抖音回應袁隆平入駐抖音卻不知情;賈躍亭FF擬通過合併上市......1月11日上午消息,針對員工王某(花名太虛)在網絡平臺發布的視頻訊息,自稱「《因為看到同事被抬上救護車我被拼多多開除了》」一事,拼多多人力資源部發布的情況說明表示,王某被公司解約,並非因為其在匿名社區發布了「救護車照片」,而是公司事後調查發現王某多次在這一匿名社區發布帶有顯著惡意的
  • 被「簡化」的拼多多
    另一部分的原因藏在近期發布的財報裡:僅用4年GMV就突破萬億,用戶規模已經超過京東,接近6億,這些數據無一不在佐證拼多多的想像空間。幫助拼多多獲得這一成績的,正是它旗下的員工。所以留住了人才,就是留住了未來。拼多多的員工接近6000人,平均年齡僅27歲,人均創造GMV近1.7億。這般優異的成績,外界卻很難接觸到。
  • 抖音代替拼多多成為牛年春晚獨家紅包互動夥伴
    1月16日,據晚點LatePost報導,抖音將替代拼多多,成為 2021 年春晚獨家紅包互動夥伴。目前,字節跳動招聘官網上,已增加 57 個 「春節專項」 招聘職位,包括 56 個研發崗位和 1 個產品經理崗。拼多多已退出春晚紅包合作,不再是央視贊助商,徹底不在春晚露出。
  • 【無界頭條】拼多多退出 2021 年春晚,是福是禍?
    1 月 16日, 從多個獨立信源處獲悉,拼多多已於近期退出與央視春晚的紅包合作項目,不再擔任 2021 年春晚獨家紅包互動合作夥伴。至於新的紅包合作夥伴, 從接近此次競標的多位知情人士處了解到,則由抖音擔任。
  • 拼多多的增長秘籍:懂人性
    在眾多電商巨頭林立的戰爭中,拼多多憑藉它對人性熟稔的理解,結合多項運營原則,在激烈的競爭中撕裂出一道野蠻生長的口子。01拼多多在2018年的活躍買家數達到4.19億,不及淘寶,但已超過京東,在用戶規模上已坐穩國內電商平臺的第二把交椅。
  • 拼多多的朋友和敵人
    如今,阿里和京東是國內最大的兩家電商公司。這一年,除了金融危機爆發,還發生了一件在當時不足為道,卻在日後足以攪動中國電商格局的事情。1980年出生的黃崢決定離開Google,從零創業。11年後的今天,當年那個27歲的年輕人把一家叫拼多多的公司送去美國上市。
  • 極兔被「孤立」 四通一達「站隊」阿里 拼多多如何交上拖了一年的...
    毫無疑問,如此龐大的快遞數量需要電商平臺的統一管理,甚至需要像阿里入股四通一達,京東自建物流那樣巨額投入。但拼多多卻只向外界給出了電子面單這個答案,除此之外,就只剩下與極兔快遞和郵政之間似乎並不算穩固的合作關係。  狂奔的7000萬單  2019年,拼多多的GMV突破了萬億大關。
  • 「模仿者」淘集集暴雷,拼多多模式真的可以複製嗎?
    藉助下沉市場強勢崛起的拼多多,打破了此前阿里巴巴、京東等傳統電商平臺共同建立的固有格局,也促成了淘集集等模仿拼多多模式的社交電商平臺出現。  去年8月上線的淘集集,將目標人群鎖定為三四線城市,通過平臺補貼和要求商家壓低利潤來降低價格。
  • 拼多多五行缺啥?
    在這個緊張的備戰期間,除了上述老牌電商巨頭外,社交電商第一股的拼多多也有些動靜,在近日,拼多多上線了「印尼國家館」,拿二十多款印尼標誌性的產品作為主推,「百億補貼」為輔導,還是老味道。《尚書·洪範》中有言:「水曰潤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從革,土爰稼穡」,不如在這11.11之前用五行老法子給拼多多算上一卦,看看拼多多這五行「命格」裡,多了點啥又缺了點啥?「水曰潤下」所謂水曰潤下,說的是指水有著下行、滋潤的屬性,而這也是拼多多從發家至今最關鍵的一點。拼多多的興起就在於其把握住了下沉市場,在流量紅利逐漸消失之時挖掘到了新的流量窪地。
  • 23歲員工猝死背後 是拼多多的「開疆拓土」
    意外發生前,她是拼多多旗下「多多買菜」業務派駐在新疆市場的十多位員工之一。  根據拼多多1月4日發布的《關於拼多多同事張*霏意外離世的說明》,這位23歲的員工「在與同事一起走路回家的路上突然捂腹,暈厥倒地。同事立即呼叫120送往烏魯木齊本地醫院,經近6個小時急救依然無效,不幸離世……屍體已於1月3日火化」。這份說明並沒有公布張*霏的死因。
  • 調查|23歲員工猝死背後,是拼多多的「開疆拓土」
    意外發生前,她是拼多多旗下「多多買菜」業務派駐在新疆市場的十多位員工之一。根據拼多多1月4日發布的《關於拼多多同事張*霏意外離世的說明》,這位23歲的員工「在與同事一起走路回家的路上突然捂腹,暈厥倒地。同事立即呼叫120送往烏魯木齊本地醫院,經近6個小時急救依然無效,不幸離世……屍體已於1月3日火化」。這份說明並沒有公布張*霏的死因。
  • 亞馬遜投靠拼多多 既是強手聯盟也是抱團取暖
    首次舉辦「黑五」大促,為給平臺造勢,拼多多引進多個國際品牌授權經銷商,但其對亞馬遜格外重視。亞馬遜的海外站商品在拼多多APP裡有專門的售賣頁面。此外,拼多多還為亞馬遜專設「全球購海外英國站、美國站、德國站和日本站」。百億補貼已是拼多多的標杆型補貼案例,成為平臺一項長期戰略,此次「黑五」大促拼多多將繼續通過百億補貼,提供來自亞馬遜平臺的最低價商品。
  • 我們從產品的角度聊一聊主要服務「五環外」人群的拼多多
    拼多多是最近崛起勢頭最為猛烈的電商類別產品。由七麥數據可知,目前拼多多在中國App Store應用總榜中排第二位,僅次於抖音。在安卓的各大榜單中也都有拼多多的身影,與此同時,網絡上對於拼多多的負面評價也很多,本文將對這款集人氣與批評於一身的產品進行分析。一、產品概述1.
  • 葉檀:陷入漩渦的拼多多 未來將會怎麼樣?
    5.黃錚和馬化騰的關係對拼多多資源幫助最大的是微信。騰訊嘗試做電商,沒有成功。隨後,騰訊布局投資各大電商平臺對抗阿里。在投資拼多多之前,騰訊已經投資了京東、微店、有贊等電商平臺,除了京東外,拼多多是目前騰訊投資的電商平臺中發展最好的。騰訊在微信端對拼多多比較寬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