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ppy Birthday to 孔子,我的天!趕快背一下論語紀念一下他老人家

2021-01-22 諸葛學堂說

孔子,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從現在開始,我們就可以接受儒文化的教育,了解孔子這位偉大的人物。


那麼,孔子的誕辰至今已經有多少年的紀念日了?一起到傳統節日中了解一下吧。


孔子誕生於公元前551年,到2020年,孔子的誕辰已有2570年。


孔子誕辰日指紀念孔子誕辰的節日,為夏曆八月廿七或陽曆9月28日。全稱孔子誕辰紀念日。孔子是春秋時期的著名教育家,被尊為「至聖先師」,誕生於公元前551年今山東省濟寧市曲阜市。



孔子的誕辰日期一直存在爭議,至今沒有明確。民國期間,是以民間接受程度較高的,《穀梁傳》所記載的孔子誕辰日期為標準,即「農曆八月二十七日」


由於當時推行西學,並且,也為方便後人紀念,便將其推算為西曆,但西方主要曆法有兩部,即「孺略歷」「格里曆」,分別推算為「孺略歷西元前551年10月4日」和「格里曆西元前551年9月28日」。最終,民國政府選擇了主流的「格里曆」,於是將當時的「教師節」定為9月28日,但在中國目前尚未被官方確立為法定節日(1985年開始將9月10日訂為教師節)。



目前,臺灣、香港等地多延續以往對孔子誕辰日的認知,將孔子誕辰日錯認為陽曆9月28日,並設為法定教師節。在香港,孔子誕辰日不是法定假日或公眾假期,只有部分學校會放假,但於2006年10月,香港孔教學院表示與香港的一些宗教團體就孔子誕辰日的夏曆日子成為公眾假期達成共識。



孔子,原名孔丘,字仲尼,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每年孔子誕辰時,人們都要進行正式的祭孔儀式,表達對孔子的敬慕和追思。在祭典中,陳設音樂、舞蹈,並且呈獻牲、酒等祭品,對孔子表示崇敬之意。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子曰:「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


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子禽問於子貢曰:「夫子至於是邦也,必聞其政,求之與,抑與之與?」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


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


有子曰:「信近於義,言可復也。恭近於禮,遠恥辱也。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


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子貢曰:「《詩》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豆神網校為帶領同學們打破語文魔咒,也為讓同學們在國慶期間可以保持學習狀態。


現隆重推出【國慶短訓班】。同學們在短訓班可以學習到語言基礎、閱讀與寫作的相關知識。可以在3天的時間裡解決1個語文難題~

 

【國慶短訓班】做到了小學初中全覆蓋,1~8年級均有對應班型

原價199,現在報名只需


9.9元!9.9元!9.9元!

一瓶飲料的錢就可以享受3天名師課!


感興趣的同學快掃描圖片中的二維碼吧~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孔子的雕像,都把雙手交叉在胸前?懂了它才能真正認識孔子
    至今,孔子精神始終屹立於文化頂峰,全球各地都建有紀念孔子的廟宇或祠堂。然而,不知你是否發現:現存的各式各樣的孔子雕像,不論面目身材如何,但雕像的姿態都是出奇地一致?他老人家雙掌疊放,掌心朝內,左手在外,右手在內,身軀微微前傾。所有雕像無一例外,幾乎都是這種姿勢,那麼它有什麼特殊含義?
  • 讀懂《論語》,就讀懂了人生,只讀一遍,獲益終生!|孔子|論語·陽貨|...
    孔子說:「如果用善舉回報惡行的話,那用什麼可以回報善行呢?用和惡行對等的東西回報惡行,用善行去回報善行。」  即使溫良恭儉讓如孔子,在寬容和忍讓的尺度上他也設下了一道底線。  嶽雲鵬曾經在北京的飯館做服務員時,因為幾塊錢的啤酒錢未算清而遭受到一位客人的長時間的劇烈辱罵,並因此被老闆開除。  成名之後的他在訪談節目上提及此事仍然難以平靜。
  • 帶點幽默的生日文案,沙雕有趣,適合發朋友圈逗趣一下
    The beauty has her birthday today. Ha ha ha.2、今天我生日,我最大,要不大家給我磕個頭吧。Today is my birthday. I'm the oldest. Why don't you kowtow to me.3、我是壽星本尊,今天可以不用減肥,可以盡情地吃蛋糕。
  • 《喪家狗——我讀〈論語〉》:
    《喪家狗——我讀〈論語〉》一書可謂是「孔子熱」裡的一副清醒劑。李零始終沒有脫離文本,他在訓詁考據上花了很大功夫,對歷代的註疏進行敲擊追問,以消解對《論語》的過度闡釋。李零之所以成為學界的另類,並不是因為他溢出了學術邊界,超越了學術規範,而是因為他對《論語》進行了個性化解讀。他提出:「敬不敬孔子,這是個人愛好。」《論語》並不代表終極真理,也不是包治百病的良藥。
  • 用嘴巴聽《論語》孔子卡通形象論語棒棒糖超炫酷
    這款人見人愛的小商品叫「論語棒棒糖」,一種用嘴巴聽《論語》的高科技糖果。文化是一座城市的靈魂,文化體驗是旅遊業的靈魂,而創新則是實現從文化到體驗的橋梁。近年來,人們的旅遊觀念發生了轉變,旅遊者已不僅僅滿足於傳統的「有物可看,有話可說」的觀光式遊歷,而更希望通過視覺、味覺、嗅覺、聽覺等全方位的參與或體驗。
  • 切問近思:讀《孔子的學問——日本人如何讀<論語>》
    通過這種方式,作者「開始意識到,孔子自己其實是在不斷地反覆問『什麼是學』『什麼是道』『什麼是政』『什麼是禮』這些問題」。這使他恍然,在古代思想文化的很多問題上,孔子一直在叩問——這種「每事問」的精神才是孔學的精髓。從仁齋的「論語古義學」出發,作者在重讀《論語》時,也嘗試著在字裡行間反覆叩問孔子曾經問個不休的問題——沒有叩問的「學」只能是空疏之學。
  • 我攤開手板,爸爸拿著竹條子,打一下,我哭一下
    爸爸也發揮著他的想像,他問媽媽,是不是你忘了,放在別處了?媽媽說,不可能,你就這巴掌大的地方。爸爸又問,有沒有給他三姨家四姨家。媽媽說,就你會猜,他們誰要你的。爸爸就不說話了。爸爸總是覺得三姨家四姨家愛佔我們家的便宜,媽媽也總是為這些事兒和爸爸生氣。我也拿著根棍子在老鼠洞裡掏著。那時候,家裡老鼠洞多,起碼有五六個吧。經常有老鼠大搖大擺地在屋裡追逐,找吃的。
  • 讀論語:為政第二·孔子教賺錢,說話做事要留疑問
    讀論語,修己身,暫且小記當下的理解,方便未來回讀增進,「溫故而知新」。今分享於個人公眾號,也請你多多指教。孔子說:多聽,保留疑問,謹慎的說自己知道的,就能少過錯;多看,保留疑問,謹慎的做能做的,就能少後悔。說話少過錯,做事少後悔,祿位就能得到】 子張是孔子學生顓孫師,少孔子四十八歲,算是孫子輩。孔子雖然當過大司寇,但官途並不亨通,而且孔子不喜歡講這些東西。「衛靈公問陳於孔子,孔子對曰:「俎豆之事,則嘗聞之矣;軍旅之事,未之學也。」明日遂行。」
  • 初中必背古詩文及翻譯之《論語》
    論語 十二章 翻譯   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孔子說:「學了,然後按一定的時間去複習它,不也是很愉快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也快樂嗎?人家不了解我,我卻不怨恨,不也是道德上有修養的人嗎?」
  • 做夢事關重大,孔子做夢嗎
    王陽明為他改了名字,去掉了「銀」的金字旁,王銀變成王艮,後來開宗立派,成為泰州學派的一代宗主。我們看王艮的反駁,「孔子夢見周公」出自《論語》,絕不是什麼生僻典故。但王陽明為什麼會一時失察,說出「真人無夢」這樣的話來呢?這還真不是偶然,因為宋朝的理學先驅們就很糾結過這個問題。在他們看來,孔子根本不可能做夢!
  • 「用古篆書濃縮孔子思想精華」大眾網採訪馬子愷談寫《論語》
    日前,「和諧中華·第五屆海峽兩岸經典文化推廣會演」在濟南府學文廟舉行,300餘名小學生齊誦孔子《論語》,共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活動中,大眾網專訪了當代國學藝術名家馬子愷先生。「我們有責任讓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走向世界。」馬子愷說。  寫《論語》用古篆書濃縮孔子思想精華  大眾網:馬先生您好,您怎麼想到用書法去寫《論語》、推廣《論語》,您覺得意義在哪兒?  馬子愷:《論語》的成熟年代是春秋戰國之際,是孔子的弟子和後人整理的,關於孔子言行的一本書。
  • 孔子論語名句:10個眉清目秀的女孩名字,你想擁有嗎?
    《論語》是中國古代思想家孔子的門人記錄孔子言行的一部集子,成書於戰國初期。現存《論語》共20篇,492章,其中記錄孔子與弟子及時人談論之語約444章,記孔門弟子相互談論之語48章。 一、《論語》中的經典名言,每句都發人深省,讓我們體會古人的智慧吧!1.
  • 品讀《論語》中3句古語,真正理解古語中,朋友含義之所在
    品讀《論語》中3句古語,真正理解古語中,朋友含義之所在我們從進入學堂,學習中華文化開始,很多人就是從學習《論語》開始的,《論語》戰國前期成書,由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編寫而成,今天我們來學習三句耳熟能詳的名言名句,可能現在的我們很多人理解錯誤了。這是大家從小都會背的。孔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yuè)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 論語:說孔子保守或維新,都是一個偽命題第二篇
    好了,這兩件事情我們來看看,一個是節省了成本,孔子贊成一個是節省了一次禮拜,孔子不贊成,贊成是贊成節儉的價值,不贊成是不贊成傲慢的壞毛病,所以我說孔子是保守的還是改革的,這個實際上在很大的程度上都是一個偽命題,對我們所有的人來說這幾乎都是一個偽命題。
  • 孔子與《論語》這5句經典名言,能讓我們受益終身、被人們信任!
    孔子作為世界級的歷史文化名人,常被稱為"大成至聖先師",連很多的外國人都是很崇敬的,對於他的思想和名言,自不必言!至今我們還能從中汲取到大量珍貴的至寶精髓!孔子是世界性的歷史文化名人他的主要論述和思想主張,通過很多跟他多年生活在一起的弟子們,整理成了典籍文獻,其中《論語》一書,更是其中的重要聖典!下面讓我們來一起學習一下他,關於誠信方面的話語吧。
  • 孔子為什麼不算卦
    緯書拉大旗作虎皮,胡編亂造,當然不能信;王充《論衡》本來就把此事作為民間迷信批判的,王充都不信;楊萬裡的記載不知有何根據,他離孔子那麼遠,中間那麼多年沒人說,他哪裡知道的?所以還是不能信。唯一有點可信的是《孔子家語》的記載——那就應該屬於孔子偶然為之作為好奇或探索的了。  我為什麼很肯定地說孔子不算卦呢?
  • 論語:孔子為什麼講戒色?
    眾所周知,中國歷代以來的聖賢,大都講戒色,或倡導戒色,儒家聖人孔子也不例外,也就是說,孔子本人也倡導戒色。那麼,孔子為什麼講戒色呢?孔子雕像我們看《論語·季氏》中孔子的原話,即:「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
  • 我讀論語小記:學而第一·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有子是孔子的學生有若,少孔子13歲,論語中稱為「子」的除了孔子,還有有若和曾參,所以後人也因此推斷論語是有若和曾參的弟子編纂的。過去的孝悌就是子事父,弟事兄,長兄為父大抵就是這個原因吧。這裡的「本」「道」「仁」無法直譯為特定的意思,因為通讀論語就知道,孔子所說的本、道、仁有很多種意思,我將這些理解為為人的各種優秀狀態和品質,不同的語境下指代的意思不同,在這句話裡主要指的是孝悌。
  • 紀念孔子誕辰2569周年 戊戌年祭孔大典在曲阜孔廟舉行
    大眾網濟寧9月28訊(記者 馬婧) 9月28日上午,隨著曲阜孔廟萬仞宮牆前1400多名市民、中小學生組成的方陣齊聲誦讀《論語》經典,戊戌年祭孔大典在孔子故裡舉行,以紀念先賢誕辰2569年  28日是中國先賢孔子誕辰日。當天上午,來自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官員、駐華使節、孔氏後裔、海外孔子學院代表、儒學學者等組成的祭祀隊伍統一佩戴黃色綬帶,從孔廟外的神道上向孔廟緩緩行進。
  • 李零讀孔子:他就是一條「喪家狗」(組圖)
    第1頁:道統是仿造的 第2頁:孔子神化史 第3頁:新儒家簡直是昏話 第4頁:孔門弟子找官做 第5頁:「原典」不許聯想?   作品閱讀:喪家狗:我讀《論語》  盛夏五月,北京大學教授李零把他講《論語》的講義結集出版,書名叫《喪家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