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後與不滿半周歲的嬰兒斜頸護理4個基本手法:揉、捏、牽、轉

2021-01-09 熊貓媽說育兒

喜歡這文章的請幫分享、點讚、收藏一下,謝謝!

導語:對於新生兒護理知識,有很多很多,熊貓媽也真的是孩子遇到什麼問題自己就猛用力去鑽研!當初熊孩子剛出生的時候,我就一直很糾結面部上大小眼不一致,而左側眼偏小,右側眼正常——我在想是因為孕期自己堅持睡左側臥位導致的?還是因為我產後讓孩子固定睡在左邊,讓他總是將臉轉向左邊導致的??

之前自己有寶媽在評論區留言跟我說,自己的孩子出生以後也是兩邊臉不對稱,並且左邊的眼也是偏小,幸好隨著孩子成長和媽媽自己護理調整,孩子的臉部總算是協調,但是眼部問題卻只是緩和,症狀沒多大改變。

其次,熊孩子每次餵完母乳、拍完背打完嗝後,我就將孩子放下來讓他睡覺,而孩子每次睡下後,小腦袋就是一定轉向我睡覺的方向。我當時正處於水深火熱地照顧熊孩子和處理自己產後的問題,根本沒顧及到不應該持續讓孩子一直睡一個方向。

到坐完月子,帶孩子去做第一次的檢查時,醫生說孩子左側脖子有鼓包、眼有點斜視,然後捏捏孩子的左側脖子說肌肉很僵硬,問我是不是總讓孩子睡在固定一個方向?建議我給孩子參與斜頸按摩療程,在家也要注意孩子睡姿和餵養姿勢。

自此我就想盡辦法去改變這個問題,最偏執的一點就是,每晚雷打不動睡到2個小時左右我就自動起來改變孩子睡覺與臉部朝向的方向,後期困得不行了,我就開始調手機鬧鐘提醒自己起來;接著調整自己餵養母乳的姿勢、注意餵養時間等。(文章末尾會放上自己繪製的姿勢配圖)

到現在孩子3歲多了,頭型真的完美很多!之前一直擔心頭型左側的扁平狀況也長好!真的是太開心了!這幾天我一直看著他的頭型都不自覺地總在笑,哈哈哈。

小兒斜頸分有先天斜頸和後天斜頸,而斜頸分3種類型:

1、肌性斜頸

2、眼性斜頸

3、骨性斜頸

肌性斜頸是很多媽媽都會遇到的也是比較常見的類型,熊貓媽的寶寶就是,護理起來也是讓我心力憔悴,雖然孩子3歲了,但是回想以前那段護理,還是覺得天昏地暗。

肌性斜頸圖
眼性斜頸圖
骨性斜頸圖

引起後天斜頸的原因:

1、睡覺時,頭部長期轉向一側;

2、餵奶的時候,寶寶喜歡在固定的一側喝奶;

3、寶寶太早選擇直抱;

引起先天斜頸的原因:

1、寶寶胎位不正,變成橫位時,容易造成斜頸;

2、孕期固定一個姿勢臥睡,而寶媽本身羊水少或寶寶偏大,會讓寶寶在肚子裡面的時候固定一個姿勢;

3、寶寶出生時受到外力因素導致;

正確抱寶寶姿勢圖

熊貓媽的實際情況:

熊貓媽在孕前胸部就屬於大小奶不一致,所以在哺乳期間一側奶的量大,另一側奶量小,寶寶喜歡粘在奶量大的一側來吃,總是嫌棄奶量小的一側。或許是這個孩子嫌棄奶量小的一側讓他吃奶力氣要多出點吧?後果導致該大的越大,不應該小的越小,加上孩子本身就斜頸,問題都嚴重起來,後期自己果斷選「足球抱法」姿勢來餵養。

母乳餵養中的「足球抱法」姿勢圖

在孩子準備轉為母乳加輔食的階段,我才發現孩子斜脖子那側的耳朵裡面居然有3個不小的耳屎,還是很硬的那種。不過幸好耳屎基本都堆積到耳洞靠外,既看得到又方便自己處理,我是用發光耳勺依次摳出來。

我說難怪孩子出生以後,總是有意地撓自己斜脖子那側的臉頰。提醒新手的寶媽們,注意護理孩子的斜脖子之餘,也要注意孩子斜脖子那側的耳朵情況

小兒斜頸6點明顯症狀:

1、頭喜歡歪向一側;

2、頸部一側有鼓包;

3、頭型一側偏平;

4、臉頰不對稱;

5、斜視;

6、大小眼。

小兒斜頸6點明顯症狀

小兒斜頸餵養、睡覺姿勢注意5點:

1、注意孩子睡覺時頭部朝向的位置;當時熊孩子睡覺一直是朝著自己左側位置,我就將他和我睡覺的位置調換一下,孩子嘛頭部自然會朝著自己右側位置。哈哈,感覺自己就像塊磁鐵~

2、孩子在睡覺時,多注意給孩子每一側頭部朝向都調整一次,不要讓每一側位置都固定太久;

3、給寶寶洗完澡後,將斜頸按摩和撫觸操結合在一起來做;4、母乳媽媽可以試試母乳餵養中的「足球抱法」姿勢,這樣可以鼓勵拒絕在不太喜歡的乳房上吃奶的寶寶吃奶;

5、如果醫生有開斜頸按摩療程,記得準時去,越早調整越早好。

參與醫院小兒斜頸治療需要提前10點準備:

當時給醫生看出來寶寶有斜頸以後,就將斜頸按摩和撫觸操結合在一起,原來是打算將遊泳也放一起,但是我拒絕了,孩子不喜歡啊,剛放下水這孩子就將臉哭得和柿子差不多紅,可把我嚇壞了。

不過呢,遇到孩子要做檢查、繳費、排隊、打針、斜頸按摩、撫觸操按摩,一個人抱著孩子和背著碩大的包,真的把我累得夠嗆。廣州什麼類型的醫院都是人多,何況還是孩子都來打針的社區醫院呢?

1、夏天選擇傘車可躺下型、冬天選擇可遮風躺下厚輪的嬰兒手推車

2、雙肩包

3、大毛巾1條

4、紙尿褲3-4片

5、幹、溼紙巾各1包

6、嬰兒滋潤油1瓶

7、孩子打預防針冊1本、以及收納零碎單據等的1個文件袋

8、玩具1-2個

9、雨傘、遮雨塑料布

10、視乎天氣情況準備薄或厚包被

往往做完一系列按摩,孩子鬧也鬧累了,回家路上都是睡覺。夏天再熱,肚子蓋條薄毛巾、冬天蓋上厚包被再蓋上厚毛巾或厚小被子;而選擇孩子躺或睡的小車也看天氣情況來選擇。

如果遇到下雨,我一般直接給嬰兒手推車或傘車上蓋一塊透明塑料布;也是借鑑了某次我上街買菜時,看見一位寶媽這麼做,但是她比我更簡單,選擇的是用來套大物件閒置的磨砂塑料布,然後戳幾個孔來透氣,哈哈。

給孩子進行斜頸和撫觸按摩的社區醫院,護士只提供滋潤霜來給孩子做按摩。我就選擇自帶嬰兒滋潤油來進行按摩,自己選擇的這款不油膩,擦後也很快吸收。看好幾個斜頸按摩都是選擇用爽身粉,哈,怎方便怎用吧。

熊孩子的斜頸屬於後天導致的,原因有3點:

1、餵母乳的時候長時間固定在一側;

2、哄睡時固定在一側方向;

3、孩子睡覺時頭部朝向固定在一側方向;

熊貓媽護理熊孩子的斜頸有5點建議:

1、學會正確餵養孩子的姿勢;

2、餵母乳的時候注意時間,孩子如喝完奶就換個方向給孩子拍背打嗝;

3、哄睡時儘量不要固定在一側,比如斜頸的是左側,抱起寶寶後,試試把孩子的頭部轉到右側,然後將右側頭部靠在媽媽肩膀、或媽媽胸口來哄睡;

4、孩子睡覺的時候,注意將他頭部固定朝向的方向轉移一下,比如原本都是朝左側,讓他改變為朝右側;之前照顧孩子時,我甚至是調鬧鐘讓自己起來給他時不時去調整頭部位置。(我覺得我應該是產後過分緊張孩子了。)

5、除了孩子會固定去參與斜頸按摩和撫觸按摩外,自己還去看相關斜頸按摩視頻,自己在家動作輕柔地給孩子按摩;一般我都會選擇在洗完澡穿好衣服後,給他簡單地揉上一套斜頸按摩。

6、白天跟孩子在玩耍的時候,用會響動的玩具吸引孩子注意力,儘量讓他的面部朝向玩具的一側。

護理斜頸步驟與手勢圖:

斜頸按摩的時間:每日2-3次,每次15分鐘左右。

斜頸按摩的4個基本手法:揉、捏、牽、轉

斜頸按摩適合:按摩操適合出生後和不滿半周歲的寶寶,除在家自己按摩外,醫院開斜頸按摩療程也要積極參與。

1、孩子平躺下來,媽媽或者按摩斜頸的護理員站在寶寶頭部的對面

2、用3-4個手指自上而下地揉小兒損傷的胸鎖乳突肌5分鐘,記得抹上爽身粉或者是嬰兒滋潤油來揉哦~

3、用手指的中指指面,捏拿寶寶胸鎖乳突肌,拿捏20-30次,避開氣管和食管

4、一手放在寶寶的肩部,另一隻手放在寶寶的耳朵下方,兩手靠近點病變的位置,形成對抗力,牽拉10-20次

5、一手託住下巴,一手託住頭部,將頭部向左邊旋轉10-20次;再將頭部向右邊旋轉10-20次。

斜頸按摩揉手法
斜頸按摩捏和牽手法
斜頸護理轉手法

熊貓媽在家有幫孩子自行按摩過,在他心滿意足的狀態下可以安靜地完成整套按摩,但是他心情不好的時候,吼哭起來真的沒辦法;去社區醫院找護士姐姐按摩的時候,因為還是個小寶寶,能安靜地完成整套按摩;但是等孩子大點時,真的是全身力量去抵抗。

補充:熊貓媽一邊學習按摩手勢一邊順便按自己的脖子,因為一直在電腦前碼字,脖子會感覺到僵硬和不舒服,沒想到效果還不錯哦!哈哈~

如果各位寶媽們還有更好的補充,請留言在評論區,謝謝!

相關焦點

  • 寶寶偏頭、大小眼,考慮斜頸及早治
    目前來說,導致寶寶出現斜頸的原因並不明確,但北京兒童醫院新生兒外科主任醫師郭衛紅認為,寶寶斜頸一般是胎兒期頸部受到外力壓迫導致的。有些寶寶在媽媽肚子裡時,胎位不正,小脖子就是歪歪的,這就導致寶寶出生後就存在斜頸。 另外,還有些寶寶斜頸是出生時造成的。
  • 寶寶偏頭、大小眼,考慮斜頸及早治!
    目前來說,導致寶寶出現斜頸的原因並不明確,但北京兒童醫院新生兒外科主任醫師郭衛紅認為,寶寶斜頸一般是胎兒期頸部受到外力壓迫導致的。有些寶寶在媽媽肚子裡時,胎位不正,小脖子就是歪歪的,這就導致寶寶出生後就存在斜頸。 另外,還有些寶寶斜頸是出生時造成的。
  • 出生百天嬰兒被診斷為斜頸,為何說不怕左歪右歪,就怕一邊歪?
    記得有一家河南的婦產醫院,一位產婦,生下寶寶已經三個月多了,在給嬰兒過百天的時候,前來祝賀的孩子的姨姥姥發現,孩子的頭總是往一旁歪,就擔心地問:「這孩子,頭總是歪歪的,不會是接生的時候碰壞的吧?」姨姥姥的這一句話,讓產婦一家人坐立不安,第二天,就找到了醫院,要討個說法。詢問是不是因為接生操作不當引起小兒頭歪問題。
  • 眼屎多、對眼、斜頸……寶寶1歲內,家長可能忽視的健康大隱患
    用手揉一揉,原來是被眼屎糊住了。我平時都是母乳餵養,還沒吃輔食,寶寶怎麼還會上這麼大的火呢?」細心的媽媽們可能會發現寶寶有很多「小毛病」,例如眼屎多、舌系帶短、對眼、腿紋不對稱和斜頸等,這些我們常見的現象,到底是小毛病還是大疾病呢,我們挨個說一說。01鼻淚管阻塞(1)眼淚汪汪寶寶在剛出生的3~4年中,淚液系統才會逐漸發育起來。
  • 婦幼常識微課堂(十)|孩子愛歪頭,是不是「斜頸」?
    孩子經常歪頭,要警惕小兒先天性肌性斜頸!醫生小兒先天性肌性斜頸是什麼?對小孩子會造成什麼影響?我應該怎麼辦?不用擔心!讓我來為你科普關於小兒先天性肌性斜頸的小知識吧!一般來說,在嬰兒期,先天性肌性斜頸都應考慮保守治療。越早治療,效果越好。通過有效的康復鍛鍊,大部分患兒1歲以內均可得到有效的治療效果。目前臨床上有效的治療方法有:1.按摩、牽伸患側胸鎖乳突肌;2.姿勢設定;3.胸鎖乳突肌力量訓練;4.超聲、音頻治療;5.使用肌內效貼;6.矯形器等。
  • 寶寶出生後24小時,這些護理要點家長一定要謹記
    2、哭剛剛出生的寶寶,第一聲啼哭是非常關鍵的。第一聲啼哭是肺臟建立功能的開始,也是寶寶變成嬰兒的徵兆。3、檢查嬰兒出生後第1分鐘以及5分鐘之後都要讓醫生來進行一次新生兒評分,即對新生兒的膚色、心率、反射應激性、肌張力及呼吸力等5項進行評分,從評分中能看出寶寶是不是適應了這個環境。接著,護士會給寶寶稱體重、量身長,還會檢查下寶寶是否健康。
  • 查看背部按摩手法圖片8種手法教你如何巧妙應用
    推摩的手法是多樣的。把兩手集中在一起,使拇指對拇指,食指對食指,兩手集中一起往前推動,叫作雙手集中推摩法,這種方法,是推摩法中最得手的一種手法了(4)拿法:用手把適當部位的皮膚,稍微用力拿起來,叫作拿法。臨床常用的有在腿部或肌肉豐厚處的單手拿法(圖7)。
  • 寶寶斜頸你注意到了嗎?別讓孩子成為歪脖子寶寶
    有些寶寶出生後,吃奶、睡覺都會把頭偏向一邊,很多家長以為這只是習慣所致,沒什麼大不了,如果你也這樣想那就特錯大錯了,寶寶總歪脖子還有可能是一種病。寶寶總歪脖子是一種病?我們老百姓所說的「歪脖子」,在臨床上叫做斜頸,它分為生理性斜頸和病理性斜頸兩種。
  • 寶寶歪頭,別大意可能是得了斜頸!
    如果未能及時治癒,隨著年齡的增長,斜頸還將導致永久性的面部發育畸形或不對稱。二,怎麼就斜頸了?可能是天生的:爸媽們完全不用緊張,對於新生兒來說,斜頸是個非常常見的形象。在出生前,胎兒蜷曲在子宮內狹小的空間裡,頸部難免會有一定的扭曲,以適應子宮內的空間。
  • 或是小兒肌性斜頸,越早發現越好
    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康復科黃智能主管技師通過體檢,頸椎X片及頸部彩超等檢查後,醫生診斷為:小兒肌性斜頸,建議到康復醫學科行康復治療。經過幾個月的治療,小寶頸部的包塊消失不見了,而且頭也不再歪了,看著寶寶治療後端正可愛,全家喜笑顏開。迎接一個新生命的到來,新手父母不免手足無措,那我們怎樣科學、從容地怎樣看待斜頸,聽聽黃醫生怎麼說吧?
  • 孩子頭總朝一邊,會不會是斜頸?
    孩子頭總朝一邊,會不會是斜頸?4、 前囟這裡沒骨頭,會不會撞壞?一般撞不到這裡,不用擔心。新生兒的顱骨還沒有完全骨化,還比較軟,無論有沒有骨頭,嚴重的撞擊的確可能受傷。也是因為顱骨比較軟,輕微的撞擊會有緩衝,不會受傷。5、 腦袋後面還有個凹,是怎麼回事兒?那是後囟。
  • 寶寶鼻梁捏不得,捏多了會捏出好多毛病來!
    作者:寶寶知道 科學育兒百科有媽媽提問,寶寶出生後哪兒都漂亮,單單鼻梁太塌了。經常捏鼻梁,能給寶寶後天塑造高鼻梁麼?很遺憾。不能!這位媽媽不死心,問「曾有媒體報導,孫儷接受採訪時,也說過自己小時候鼻梁很塌,於是就用夾子夾,後來就變得又高又挺了」。
  • 鶴壁市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和基本醫療保險進入集中繳費期
    2019年度鶴壁市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和基本醫療保險已進入集中繳費期,繳費截止日期均為2019年12月31日。由於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為「當年繳納次年享受」,未按時繳費的居民,將不能正常享受2020年的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待遇。這是記者10月10日從市稅務局了解到的。
  • 刮痧的手法 常見的刮痧手法有哪些
    刮痧的手法是非常多的,日常生活中刮痧板的材質也有所不同。小編給大家講講刮痧的手法有哪些、刮痧板什麼材質的好以及刮痧禁忌人群。刮痧的手法1.直按刮法先用熱毛巾擦洗被刮痧部位,在後在那個部位再塗上相對應有關刮痧的介質,在用刮痧工具直接觸碰患者的皮膚,反覆的刮,直到皮層便表面上出現痧痕跡就可以了。
  • 新手學半永久注意眉形設計和手法,讓你迅速提升技術
    很多新手寶寶在學半永久的時候經常會犯同一個錯,眉形的不對稱,手法上的錯誤運用,都會導致接待客戶的不滿。而在學半永久時多多注意這幾個半永久易錯點,寶寶們的半永久基礎就會更加紮實。昨天貝貝找到我,讓我給他講講新手小白學半永久應該注意些什麼細節。
  • 如何快速消除雙下巴 減掉雙下巴的3個按摩手法
    原標題:如何快速消除雙下巴 減掉雙下巴的3個按摩手法   別說雙下巴是福氣來安慰自己,其實雙下巴很影響女人臉部整體美,而且還會顯得人老很多。那麼該怎麼減掉雙下巴呢?減肥達人推薦一些特效瘦臉按摩手法,幫你有效瘦出V字臉。
  • 不滿半歲的寶寶,出現這三種睡姿時一定要糾正,比睡扁頭還坑娃
    寶寶頭骨十分脆弱,睡眠角度、姿勢不可忽視每一個新生兒頭頂都有2個囟門,前囟門位於頭頂前部,後囟門位於頭頂後部,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縫隙和缺損會逐漸變小並完全閉合。為了便於嬰兒從產道產出,新生兒頭部兩處囟門上面沒有頭骨覆蓋,其餘部位的頭骨也尚未成型,頸椎沒有形成支撐力,睡眠時的角度、姿勢對嬰兒健康有很大影響。
  • 「落枕」速療法—旋腳拇指、揉落枕穴、後溪穴、懸鐘穴...這些都是可以的
    把家裡的擀麵杖拿出來,然後拜託家人把你的脖子想像成一個麵團,然後用平常擀麵的力度擀一擀你那根轉不過來的脖子就可以了。註:要想預防落枕,就一定要選用符合生理要求的枕頭。通常情況下理想的男性枕頭高度約6 至8 釐米,女性約4 至7 釐米。
  • 寶寶鼻子塌難看,捏一捏就能捏出高鼻梁?答案就是……
    孩子的鼻梁又塌又扁,有的家長會沒事就給寶寶捏一捏鼻梁,說是這樣可以讓鼻梁變得又高又挺。捏鼻梁真的能讓鼻梁變高嗎?有的寶寶出生時鼻子看起來小小的,塌塌的,感覺距離高鼻梁有點遠,於是有的家長就會經常給寶寶捏一捏鼻梁,說是這樣可以讓鼻梁變高。 捏鼻梁真的能使鼻梁變高? 記得曾有媒體報導,孫儷在某次接受採訪時曾說過自己小時候鼻梁很塌,於是就用夾子夾,後來就變得又高又挺了。看到這,你是不是也心動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