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百年誕辰 說說最愛的五位民國大家

2021-01-10 讀書瑣記

今天是汪曾祺的百年誕辰,各個地方都有紀念其的文章。作為一位大家,他受評頗高——「抒情的人道主義者,中國最後一個純粹的文人,中國最後一個士大夫」,汪曾祺確實值得紀念。

師從沈從文,他的作品大多取材民俗風情,文風清新質樸。《人間草木》,《人間有味》,《人間小暖》和人生有趣都值得一讀。

民國是個大家雲集的時代。除了汪曾祺,今天想談一談民國最愛的五位大家。

沈從文

汪曾祺的老師。小學畢業的他通過旁聽,最終成為一代大家,1987和1988兩年入圍諾貝爾文學獎。代表作《邊城》以溫柔優美的筆觸描寫了鄉村特有的風土人情。讀到人性的善良美好,可以發掘心靈的清澈。

梁遇春

被稱作與王爾德同樣才情的人。余杰說,他的文章比他的老師,甚至老師的老師寫得都好。可惜的是在27歲便猝然去。年輕,但不影響其產出。散文的功底和風致,洋溢著濃鬱的詩情。推薦《淚與笑》。

鬱達夫

民國四大才子之一。最真實的大家。常常把個人的生活經歷作為小說和散文的創作題材。在作品中勾勒自己的思想感情,獨特個性和人生際遇。被稱作「亞洲現代主義文學的先驅」。代表作《沉淪》值得一看。

王國維

新史學的開山鼻祖,一代國學大師,有獨特的美學思想體系,不必多做介紹。推薦《人間詞話》——以「境界」為核心,自成體系,堪稱中國古典文學批評裡程碑的作品。

梁實秋

「幽默」一詞,源於林語堂的翻譯,但梁實秋的文字更能讓人忍俊不禁。時間淘洗不掉簡單中蘊藏的大智慧,平淡中流溢出的真感情。信手拈來,妙趣橫生。他的散文作品曾創造中國現代散文出版的新紀錄。《雅舍小品》值得一讀。

我家門前有兩棵樹,一棵是棗樹,另外一棵還是棗樹。魯迅所在的民國,大家猶如明星閃耀,你最喜歡的是誰?

相關焦點

  • 汪曾祺先生百年誕辰:有趣的人永不老去
    1.有趣是對一個人極高的讚美很多人不知道,2020年3月5日是汪曾祺先生誕辰100周年紀念日。汪曾祺先生是我國當代著名的戲劇家、散文家、作家,同時,他也是一個有趣的老頭,一個老頑童。著名編劇鸚鵡史航曾說:「這世間可愛的老頭兒很多,但可愛成汪曾祺這樣的,卻不常見。」有趣是對一個人極高的讚美。
  • 人間煙火汪曾祺
    汪曾祺在《自報家門》裡寫自己的出生。今年是他的百年誕辰。在中國,很少有作家像汪曾祺一樣,以小說、散文、詩歌等多種文體,400多萬字,窮儘自己生活的方方面面,僅以作品完成了自我和家鄉的書寫。從民國時的高郵,到戰亂時的西南聯大,到失意的上海、被放逐的張家口,再到新時代的北京。他寫故鄉的水和寺廟,大街上的手藝人,寫西南聯大時期苦中作樂的生活。戲曲要談,花鳥魚蟲要談。
  • 汪曾祺:世界先愛了我,我不能不愛它
    2020年3月5日,汪曾祺先生誕辰100周年。從課本裡《端午的鹹鴨蛋》,讓人心心念念饞了好多年;到人間系列,目光所及之處,皆是生活。汪曾祺的文字,總是令人讀後悠然神往。山家除夕無他事,插了梅花便過年。——《歲朝清供》如果你來訪我,我不在,請和我門外的花坐一會兒,它們很溫暖,我注視它們很多很多日子了。
  • 汪曾祺孫女汪卉:給「汪曾祺熱」降溫,把關注留給中國文學的當下和...
    但如果只看到吃喝玩樂的汪曾祺,恐怕還不足以理解他為什麼在文學史上越來越受重視,同時也會減損這位文人的立體性。適逢汪曾祺2020百年誕辰,浙江文藝出版社推出了《汪曾祺別集》,這套書的編委裡有專業的文學研究者,有汪曾祺的「頭號」書迷,也有汪曾祺的後人,他們希望借這套小開本書能以輕鬆的方式來呈現較為全面的汪曾祺。借著別集出版,日前在中國現代文學館進行了一次研討會。
  • 二十卷《汪曾祺別集》:「人間送小溫」之外的激蕩與豐沛
    汪曾祺的一首小詩中寫道:「寫作頗勤快,人間送小溫」,市面上汪曾祺最賣座的書似乎都是談花花草草、吃吃喝喝的作品,「人間送小溫」成了其作品最關鍵的註腳。汪曾祺之子汪朗認為,這種逐漸走向雞湯化的作品並不能概括汪曾祺的全部文學主張,「他也有激憤的時候,也寫過許多針砭時弊的作品,也主張作家要有社會責任感。
  • 汪曾祺趕上了昆明的戲劇高潮
    此時汪曾祺正在等待聯大錄取。 205 1942年6月,汪曾祺所屬的青年劇社也排演了《野玫瑰》,演出三天——這算是汪曾祺青年時期與富順(陳銓是富順人)的唯一交集?
  • 慶祝Zagato百年誕辰 Zagato 雙子星座原型誕生
    為慶祝義大利著名車身設計大咖Zagato的百年誕辰,近日,Reforged推出了一對阿斯頓·馬丁V12 Zagato(雙胞胎)。這對兒百年誕辰紀念作品原型車將收藏在Zagato在義大利的永久住所。
  • 沈從文、蕭紅、汪曾祺,他們為什麼被稱為「五四的孩子」?
    為何說魯迅對女性最平等,最欣賞蕭紅?沈從文和汪曾祺都堅持的品德是什麼?《青年網絡公開課》邀請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副研究員楊早,為我們詳細講解「五四的孩子」——五四精神的文學視角。嘉賓介紹楊早,知名學者,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副研究員,北京大學文學博士。
  • 紀念|畫家陶冷月誕辰125周年,他的民國「寫真」日漸清晰
    紀念|畫家陶冷月誕辰125周年,他的民國「寫真」日漸清晰 陶為衍 2020-06-22 08:08 來源:澎湃新聞
  • 98年前的元宵節,下筆如有神的汪曾祺出生了...
    汪曾祺早年寫過一點現代詩,才情洋溢,富於畫面感和音樂性。《受戒:汪曾祺自選集》(1987年)汪老的各種著述,尤其是其生前自編文集,包括相當罕見不易羅致的處女集《邂逅集》和第二本書《羊舍的夜晚》,我均已搜羅齊備。平心而論,編得最好、分量最重的,當數《汪曾祺自選集》。
  • 解讀汪曾祺紀念館:置櫝藏珠
    在汪曾祺對故鄉高郵的回憶文字中,有一段這樣的描述:江浙一帶人見面問起我的籍貫,答雲高郵,多肅然起敬,曰:「你們那裡出鹹鴨蛋。」好像我們那裡就只出鹹鴨蛋似的!類似小兒辯日般賭氣,汪曾祺隨即列出一連串家鄉名人,「我的家鄉不只出鹹鴨蛋。我們還出過秦少遊,出國散曲作家王磬,出過經學大家王念孫,王引之父子。」
  • 汪曾祺——人間之味
    再一次「見到」汪曾祺,是在不久之前,上的一堂「教學案例分析課」上面,是董一菲的《葡萄月令》的教學視頻。印象很深的一個細節是一個學生提出來的,「作者看到葡萄的嫩須兒,都能夠想像到吃起來會是如何美味,由此可見作者是非常愛吃和懂吃的。」的確,汪曾祺很懂吃,但是他也並不是一味地追求食材的珍貴和稀少,而是能夠在普通的,常見的食材中發現「美味」。
  • 讀了汪曾祺,才明白人間值得
    菜市場在他的筆下,便讓人感受到「人間煙火氣,最扶凡人心。」——「看看生雞活鴨、新鮮水靈的瓜菜、彤紅的辣椒,熱熱鬧鬧,挨挨擠擠,讓人感受到一種生活樂趣」,菜市場裡有最鮮活的氛圍,那些吆喝叫賣以及嘈雜的人來人往,均被汪曾祺先生剔除去,仿佛加了濾鏡,增添了些煙火氣。的確,萬事有心,人間有味,生活就必須有熱愛的東西,生活的意義在於,有意義的生活。
  • 3.5紀念美學生活家「汪曾祺」:人間至味是清歡,一定要愛著些什麼
    汪曾祺(1920—1997),江蘇高郵人,中國當代作家、散文家、戲劇家。被譽為「抒情的人道主義者,中國最後一個純粹的文人,中國最後一個士大夫。」作品有《受戒》《晚飯花集》《晚翠文談》等。1人間有味是清歡「到了一個新地方,有人愛逛百貨公司,有人愛逛書店,我寧可去逛逛菜市場。
  • 低調朋友圈說說的好句子 大家一起來看看
    低調朋友圈說說的好句子 大家一起來看看時間:2020-08-10 13:03   來源:QQ說說樂園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低調朋友圈說說的好句子 大家一起來看看 低調朋友圈說說的好句子 走心文案高質量的短句心情語錄 1.不感興趣,不想了解,不要廢話。
  • 達爾文誕辰二百年:進化論風雨未休
    英國文化大臣安迪・伯恩漢姆日前講話,稱讚達爾文是「歷史上最有影響力的英國人之一」。著名的《自然》雜誌近日在紀念特刊前言中認為,達爾文辭世以來,就對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政治、宗教和哲學、藝術和文化的綜合影響而言,還沒有哪一位學者超越了他。在達爾文生日2月12日前後,一系列紀念活動在英國和世界各地舉行,紀念將持續到11月24日《物種起源》出版紀念日。
  • 孔子誕辰到底是在哪天?民國期間換算為9月28日
    2  孔子誕辰到底是在哪天?  9月28日已成傳統習慣  西元紀元的9月28日作為孔子誕辰日,歷來存在爭議。孔子誕辰確實沒有一個統一的說法。  中國古代祭孔,都以每年農曆八月二十七作為孔子誕辰。民國期間,政府曾定夏曆8月27日作為教師節,後又把它換算為西元9月28日。這已為傳統習慣,人們從心理上已經認可它。  曾解開「武王伐紂」日程之謎的上海交通大學科學史系主任江曉原教授,日前運用現代天文學方法,推算出孔子生於公元前552年10月9日,於公元前479年3月9日逝世。
  • 汪曾祺先生身上的「鄉土味」,讓人羨慕!
    身為文人、老師、編輯的汪曾祺先生,卻總是能在柴米油鹽中自得其樂起來。一道豆腐,他可以津津有味地說出十幾道做法來。他曾言豆腐最簡便的吃法是拌,香椿拌豆腐又是拌豆腐中的上上品。豆腐買回來用開水一燙,時間不能久,再將新鮮採上的嫩香椿頭,椿頭要選芽葉未舒展開來,顏色為紫赤的,同樣開水一燙,撈出,待冷卻後切碎,與豆腐同拌,下香油,人間美味也。
  • 高郵汪家,溫厚敬業,頗有名氣 | 《汪曾祺傳》連載②
    作者陸建華傾注半生心血研究汪曾祺,多年來收集了大量關於汪曾祺的文史和生活資料,在寫作中信手拈來,將往事細細訴說,同時又滿懷對汪曾祺的敬意,筆下飽含深情,既是對汪曾祺的,也是對故鄉高郵的。他的文字冷靜而熱烈,文字的背後是情與真,旨在向讀者展現一個真實的、立體的汪曾祺,讓更多人認識他、了解他、熱愛他。在高郵城,說起汪家,頗有一點名氣,但不算望族。
  • 沈從文與汪曾祺|星鬥其文,赤子其人
    之所以讀《邊城》,是因為沈從文是汪曾祺的老師。我是在今年十一才開始讀汪曾祺的文章,因為那個時候覺得自己不會寫文章,便找教寫文章的書,《汪曾祺的寫作課》。讀書是有門檻的,有的書,見識,閱歷,不到那份上,決計是在浪費時間。我經常讀書,別人推薦什麼,讀什麼,讀不懂也硬讀,跟自己較勁,浪費了大把時間。這本書沒什麼門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