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音樂人沒音樂收入 錢該怎麼掙?

2021-01-10 荔枝網新聞

  在對來自40多個城市的104名音樂人調研後,中國傳媒大學音樂與錄音藝術學院教授張豐豔近日發布了《2020中國音樂人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其中透露,過去一年,中國音樂人來源於數位音樂平臺或短視頻直播平臺的收入呈上升趨勢,但目前音樂人的音樂收入仍處於偏低水平。

  事實上,這種狀況一直都存在著:一方面音樂人的門檻越來越低,另一方面音樂版權的收入日趨兩極,使得音樂人音樂收入偏低、個體之間收益差異加大。業內人士認為,如果能讓音樂版權規範使用、版稅大幅提高,這種現狀是有可能改變的。而前提就是作品夠好、音樂人夠優秀、音樂平臺夠支持。

  音樂收入偏低

  知名音樂人年入不超十萬元

  英國小說家毛姆的《月亮與六便士》,探討了生活和藝術兩者的矛盾和相互作用,雖然杜撰的內容更多,但事實上,對音樂人來講,他們追尋詩和遠方的同時,「便士」也是必不可少的。

  北京青年報記者在調查中發現,不少音樂平臺都有幫助音樂人靠音樂掙錢的項目,比如,騰訊音樂的「原力計劃」、網易雲音樂的「石頭計劃」,以及即將關停的蝦米的「尋光計劃」。騰訊音樂娛樂集團2020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其在線音樂付費率已從2018年的3.8%增長至8%。《報告》透露,2020年有超過七成的音樂人從QQ音樂、網易雲音樂等數位音樂平臺獲得收入。

  但僅靠用戶付費難以養活大批的音樂人,音樂人的收入狀況仍不容樂觀。據《報告》,有52%的音樂人沒有音樂收入,24%的音樂人的音樂收入佔總收入的5%以內,7%的音樂人音樂收入佔總收入的6%-20%,僅7%的音樂人音樂收入佔比達到100%。

  音樂人音樂收入偏低狀況實際上已經持續數年。創作過《你在他鄉還好嗎》《潮溼的心》等經典歌曲的知名音樂人李廣平,近十年來,每年靠寫歌和版稅取得的收入不會超過十萬元,而他在歌壇已經打拼數十年。其他默默無聞的從業者,其收入狀況也就不難猜測。

  在接受採訪時,李廣平表示,以音樂為生的人基本上是音樂教師,音樂創作者和歌手能夠靠音樂賺錢的人不會超過10%,大部分會以第二職業養活自己。「我自己也很困惑,音樂人收入這麼低,為什麼我們每天還有那麼多歌曲上線,這製作費用是哪裡來的?怎麼還有這麼多人希望進入這個行業?」

  版權收入兩極化

  有人年入500萬 有人可能只有幾毛錢

  資深音樂經紀人梁熠接受北青報記者採訪時介紹,職業音樂人的收益大致分為以下幾塊:版權、製作、ost(原聲配樂)、演出等。

  梁熠說,現在音樂人和平臺的版權合作模式有兩種:一種是按點擊分成;一種是平臺付製作費買斷。

  點擊分成方面。近幾年,數位音樂的一大特點就是:頭部熱門(如周杰倫、五月天等的作品)版權價值不菲,腰部、尾部(新人或者不知名的音樂人)作品則無人問津。調查顯示,90%的歌屬於「停屍房歌曲」(歌曲發表後無人問津、沒有點擊率、沒有數據),無點擊數據就無分成,只有大約10%的歌曲才會有收入。近年版權分成比較成功的案例之一,就是歌手高進創作的《我們不一樣》在短視頻和直播平臺上走紅後,一年拿到的分成高達五六百萬,但這是個案。更多創作「停屍房歌曲」的音樂人,一年的版權收入可能就只有幾百元,甚至幾元、幾毛。資深音樂策劃人、北京宇悅文化唱片總經理曉飛就說,前兩天看到有些已經很活躍的音樂人在網易上年收益僅為1.7元。

  至於選擇平臺買斷模式,一般一首歌的費用從2萬到5萬不等。未來如果這首歌紅了,分錢的事就跟音樂人沒有關係了。如果平臺跟唱片公司談打包,唱片公司再去跟個人結算,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音樂製作人張亞東曾對這樣的合作模式提出過質疑:版權費用逐輪高漲,大部分音樂人未能得到實惠,很多音樂人和唱片公司籤了「一錘子買賣」,音樂發表之後的收益幾乎和音樂人無關。於是,很多音樂人跳過唱片公司和版權方直接籤約,但新人的永久買斷仍在繼續,老音樂人的生存狀態也未因此改變。

  新人缺乏渠道

  熱搜來得快去得快 沒播放量就沒收入

  歌曲點擊量少,歌手演出自然也不可能多。梁熠指出,很多二、三線城市的商演都願意邀請有經典代表作的老牌歌手或者是唱紅所謂「口水歌」的歌手,多數獨立音樂人很難靠商演賺錢,有一部分只能依附於音樂節。

  另外,數位音樂平臺的註冊音樂人數量繼續增長,僅網易雲音樂一家音樂人數量已高達20萬人。以前新人可以通過節目宣傳、落地籤售、歌友會去建立知名度,現在的新人沒有節目能上,籤售、歌友會也很少,只能依賴網際網路,但是網際網路每天的信息量太多,很容易就被淹沒。「其實版權收入的遊戲規則沒有變化,是傳播通路變化了。核心問題還是整個行業推廣渠道沒有了,現在大多就是買熱搜和投微博kol(微博大號、紅人、大V帳號),但熱搜來得快去得快,信息基本不會延伸到對作品的關注和留存新聽眾,獨立音樂人也沒錢,更沒法買這些,就更沒人聽到。」梁熠說。這樣一來,又形成惡性循環:新人歌曲難以深入到二、三線城市被大眾熟知,在音樂平臺就沒有播放量,自然沒有版權收入。

  曉飛也認為,中國音樂版權與市場價值確實存在不對等的問題。縱觀近年來所有大家耳熟能詳的作品,就會發現都是一批人做的,所以歌也是千篇一律。在他看來,音樂背後是一套完整的創作工業鏈條,從詞曲樣帶誕生,到大眾聽到成品環節龐雜,「我們需要讓有音樂天分的人以各自能力擅長去補充市場需求,而不是所有人都熱衷於去出一首歌、上一次綜藝。如果音樂孵化從根本出發,我們會看到無數的多元音樂人,自然也能出現好的作品。」曉飛說。

  改變現狀方法

  規範版權+好的作品 音樂收入就能提高

  音樂人音樂收入偏低的狀況是否能改變? 梁熠認為,音樂人是不是有音樂收入,其實跟明星能不能大紅大紫一個道理,不可能所有的藝人都名利雙收,也不可能所有的音樂人都能靠音樂賺錢、發財。「畢竟這是市場競爭,總會有人被淘汰。對音樂人來說,要麼堅持,可能某一天突然有一首歌紅了,開始賺錢了;要麼放棄,但是在他放棄的同時,還會有很多新的人進來。」梁熠認為,音樂人一方面如果能耐得住寂寞,另一方面待到大眾版權意識越來越強、真正培養起聽歌付費的習慣,音樂收入也是有望可以提高的。

  音樂人李廣平也承認,改變音樂人音樂收入偏低的狀況,會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如果各大網站、電視臺、電臺等媒介的音樂版權能夠規範使用,讓版稅大幅度提高,音樂創作人就會有希望;與此同時,可開發一種讓下載的歌曲及時變現、使詞曲唱和製作單位都能賺錢的模式。「比如,一首歌曲上線後,就像微信公眾號的文章一樣,你下載或打賞了,錢能夠給到音樂人。」

  除前文所介紹的高進外,國內其實還有不少以音樂獲得可觀收入的音樂人:吉他手李延亮去年幾乎承擔了很多大牌演唱會的吉他演奏、音樂製作人龍隆擔任了深圳衛視年代秀音樂現場、華晨宇演唱會等的音樂總監、製作人,相信他們將獲得可觀收益。「只要平臺不把重心全放在某個知名藝人的作品上,而是放在有創造力的音樂作品以及背後的創作鏈條上,音樂人就一定能賺更多的錢。萬能青年旅店數字專輯上線一周銷售額超過800萬元,為什麼他們沒上過一次綜藝、沒有什麼所謂的熱搜依然可以這樣?因為中國聽眾是有個性的,也是尊重知識的力量,願意為文化買單的。」曉飛說。

  文/本報記者 壽鵬寰  統籌/劉江華

相關焦點

  • 網易雲音樂如何幫助音樂人直播成功突圍?
    音樂人的積極「在線營業」和這份首月靚麗的成績單,意味著在線參加「雲音樂節」將成為直播行業的新增長點。   遲來的音樂人直播,在等待一個爆發點   音樂人對直播一直都不太積極,原因無非兩個:賺不到錢,並且放不開。   在舞臺上,音樂人可以投入地呈現一場最精彩的演出,但是讓他們坐在直播鏡頭前的結果就是:尷尬。
  • 騰訊音樂成為更多音樂人的第一選擇,Q3平臺獨家音樂人數量同比增加...
    11月11日,騰訊音樂發布2020年Q3財報,整體業績表現持續穩健,總營收、淨利潤、調整後淨利潤、在線音樂收入、社交娛樂收入、在線音樂訂閱收入等多項核心數據均創單季新高,在線音樂付費用戶達到5170萬、付費率破8%,多項業務取得裡程碑式好成績,好於市場預期。
  • 音樂人靠音樂賺錢,到底有多難?
    一度被夢想和情懷驅動的在線音樂,在2018年終於開始集體面對盈利的現實,其中騰訊音樂在招股書中披露了收益構成,30%的收入來自流媒體訂閱、音樂下載和廣告收入,70% 則來自生態系統中用戶送出的虛擬禮物。這樣的盈利模型不免有些微妙:音樂本身靠邊站,社交娛樂成核心收入,羊毛出在豬身上。
  • 騰訊音樂財報發布:入駐音樂人、原創音樂均增長一倍
    值得注意的是,財報還顯示2020年Q1騰訊音樂人平臺入駐音樂人規模與發布原創作品數量相比去年同期均增長了一倍。解讀財報可以發現,雖然受疫情影響,但騰訊音樂娛樂集團依然繼續投資並支持獨立音樂人發展,為其提供更具針對性的財務與運營資源。
  • 兩千音樂人報名,四十萬樂迷在線聲援,網易雲音樂這波操作亮了
    特殊時期,不管是音樂平臺還是音樂廠牌,都需要長遠考量「雲演出」該走向何處,這時,網易雲音樂給出了「音樂演出付費直播」這一答案。  4月27日,網易雲音樂第一個提出將開啟音樂付費直播,推出LIVE現場扶持項目點亮現場行動,隨後各大廠牌、平臺陸續跟進。
  • 《三年5.9億的背後:原創音樂平臺的中臺服務力》 ——騰訊音樂人總...
    騰訊音樂人首先是給予音樂人收益上的扶持。2017年7月24號騰訊音樂人正式成立,到了2020年7月24號三周年的時候,我們發布了正式的公告,我們在成立之初承諾的「為音樂人帶來5億收入」的目標,已經超額實現了——到2020年7月24號,騰訊音樂人給音樂人帶來了超過5.9億收入,這個收入是非常可觀的,而且是真金白銀的投入。
  • 音樂人調研報告:綜藝之外的獨立音樂人困於宣發?
    新音樂產業觀察原創文章,未經授權謝絕轉載新仔按:綜藝讓獨立音樂和主流文化的關係愈加緊密,但綜藝之外的音樂人生存狀態如何?藉助「見證大團」的機會,我們對參與徵選的24組音樂人進行了問卷調研和採訪。整個「音樂人生存狀況觀察」系列將分三次刊發,今天推出第一篇。作者 | 億謙擁擠的樂空間裡,氣氛隨著舞臺上飛揚的節奏一次次被推向高潮。
  • 千億播放+億元收入,網易雲音樂發布雲梯計劃2020扶持原創
    作者|範志輝兩年前,95後音樂人黃雨籬寫了一封信給網易雲音樂,信中提到,「我沒有錢去做優質的專輯,沒有資源去進行高效的推廣,我所能做的,只是好好寫歌,然後期待有人會喜歡,期待人們口口相傳,期待它們會被更多的人聽到。」在信裡面,我們能看出獨立原創音樂人在曝光和收益上的普遍困境。當然,黃雨籬已經足夠幸運。
  • 蝦米音樂關停:網友淚崩 一代人的青春落幕
    文|科科1月5日上午, 蝦米音樂宣布播放器業務將於2021年2月5日正式停止服務。在經歷了戰略失誤、版權失守、用戶萎縮後,關停似乎早已被認定為一個「該來的時刻」。其實早在11月底蝦米音樂被爆出要被關停的消息後,用戶就開始自發在社交平臺為蝦米寫送別詞。
  • 三年5.9億元,騰訊音樂人服務的範本觀察
    這個夏天,原力計劃2020「方言民謠」全球徵選正在如火如荼開展,此次徵選主題為 「生音記憶」,藝術家蘇陽坐鎮該徵選的召集人,此外,該徵選還集結了民謠領域頂級音樂人胡德夫、張楚、馬條、莫西子詩,以民謠動力重拾本土原創音樂的積澱與審美。 比「方言民謠」 全球徵選更引人注目的是其背後的主辦方——騰訊音樂人。
  • 夏季音樂雲派對前排看 騰訊音樂人x酷我音樂「匠心」主題來襲
    從天真中釋放音樂真我,在匠心中打造至臻體驗。由騰訊音樂人x酷我音樂打造的原力派對直播季S2·城市喚醒季,在上周「天真」主題整周夜場包場北京歡樂谷,12組音樂人精心創造了一場童心未泯的音樂party。極致匠心:6站主題14組音樂人喚醒城市之光本周「匠心」主題在魯班誕辰日前發起號召,呼喚魯班所代表的匠人精神共同開啟這次的主題周,共有6站主題來分別對應14組音樂人,並會由音樂人自己選擇在認為最具匠心的場景中,將極致匠心展現給每一位觀眾,例如一些排練廳、錄音棚、深夜小酒吧等,甚至還可能是自己的小作坊,只要是來自靈魂深處的匠心,就很極致。
  • 蝦米音樂將於2021年2月5日正式停止服務
    在經歷了戰略失誤、版權失守、用戶萎縮後,關停似乎早已被認定為一個「該來的時刻」。 其實早在11月底蝦米音樂被爆出要被關停的消息後,用戶就開始自發在社交平臺為蝦米寫送別詞。在蝦米音樂的官方微博下,粉絲的留言還在持續增長,表達不舍之情。 如果從1999年九天音樂、星空等國內最早一批數位音樂網站開始算起,數位音樂在中國已走過21年。
  • 從線上到線下,騰訊音樂人原力計劃用內容連接音樂人與樂迷
    僅2019年,原力計劃就以10張包容多種流派風格的"原力合輯",收入優質原創佳作104首、音樂人103組,讓所有人看到了更多中國新生代音樂人創作的多種可能性,也為他們帶來了更多曝光。無論是廣為人知的還是小眾圈層的,海量原創音樂內容都受益於騰訊音樂人提供的平臺與賦能,得以到達更多人的耳邊、面前。
  • 騰訊音樂人發布「億元激勵計劃3.0」;華納音樂參投兒童遊戲平臺
    騰訊音樂人1月7日,騰訊音樂娛樂集團旗下騰訊音樂人「億元激勵計劃3.0」發布。即日起,計劃面向詞曲創作者正式開放,所有詞曲創作者均可通過騰訊音樂人平臺提升收入,獲得收益激勵、權益激勵、流量激勵三大優化升級激勵。
  • 第六屆「音樂創意人才扶持項目」進入尾聲,酷狗音樂選送優秀音樂...
    在過去兩屆活動中,酷狗音樂一直致力於通過平臺優勢,助推音樂人出圈成名,為音樂行業輸送新鮮血液。事實上,「後聲集」只是酷狗音樂扶持音樂人的一個縮影。作為一個擁有4億月活、國內用戶量最大的音樂流媒體平臺,酷狗音樂一直在不遺餘力地堅持打造音樂人扶持生態,為音樂創作者提供全方位的助力。
  • 畢節偶像星唱片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助力音樂人夢想照進現實
    2000年左右,音樂市場環境的金字塔效應很強,一方面盜版橫生,讓傳統的唱片發行受到創傷;另一方面,流行音樂的推廣,讓「四大三小」、周杰倫等當時的偶像派(後來都成了實力派)成為頂流,留給內地原創音樂人尤其是小眾音樂人的空間和渠道都太少了,無法猜測這是否是她沉寂的原因。但自此以後,確實有很多像張淺潛一樣的原創音樂人逐漸消失在我們的視野裡。
  • 抖音走進音樂產業「深水區」,原創音樂的春天來了?
    關於中國音樂的未來,一個讓人意想不到的結果似乎浮出水面,推動中國音樂行業轉型升級的,或許會是短視頻。今年6月22日,抖音正式推出了子品牌抖音音樂,並同時啟動「2020抖音看見音樂計劃」及「抖音音樂人億元補貼計劃」。抖音音樂負責人曹楨表示,抖音音樂將從收入和流量兩個維度為音樂人提供支持,鼓勵更多音樂人堅持音樂夢想,幫助更多音樂及音樂人被看見。
  • 音樂推廣革命到來,酷狗音樂人·星曜計劃DJ爆款如何奇襲
    憑藉數據優勢,酷狗音樂加碼AI、大數據的技術投入,最終研發出K Model來挖掘潛質音樂。在這一挖掘基礎上,酷狗音樂為扶持音樂人而全力推出的星曜計劃根據歌曲特點匹配推廣玩法,再結合用戶的聽歌口味和短視頻BGM選歌需求,聯合酷狗直播、上海音炬布局DJ重製市場,重磅打造了兩個拳頭爆款——《執迷不悟(DJ版)》、《迷失幻境(DJ版)》。
  • 頭部音樂平臺的匠心:酷我音樂用原創打造真現場
    較低且不穩定的收入,讓許多音樂人跌倒在追逐夢想的路上。根據《2019中國音樂人報告》相關數據顯示,在音樂產業處於創作環節的詞曲作者、唱作人、歌手、編曲製作人、錄音師、混音師、DJ等職業中,全職音樂人的佔比僅有一成,這也就是說其中有九成的音樂人還處在收入並不穩定的階段,這樣的窘境往往讓很多原創音樂人失去了追逐夢想的勇氣。
  • 豆瓣音樂人推金羊毛計劃 首開在線播放付費模式
    這是國內首個以直接、透明的方式為音樂人的作品在線播放付費的項目。在此項目中,豆瓣將與音樂人分享由歌曲在線播放所帶來的廣告收益,按照歌曲的播放次數為音樂人支付費用。目前定價為每千次播放1元,未來將根據項目和運營情況調整。同時,豆瓣承諾音樂人獲得的收入超過平臺。  「金羊毛計劃」是豆瓣音樂人的一次全新嘗試。音樂人的作品只要在豆瓣音樂人平臺進行了播放,即可獲得收入,且用戶無需支付任何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