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夯實構建新發展格局的產業支撐 奮力開啟「十四五」工業強省...

2021-01-12 中國日報網

2021年,江西省以推動工業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工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以產業鏈鏈長制為抓手,大力實施產業高質量跨越式發展行動,大力提升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水平,大力推進數字產業化、產業數位化,加快實現江西省製造業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奮力開啟「十四五」工業強省建設新徵程,以優異成績慶祝建黨100周年。2021年1月11日,在2021年江西省工業和信息化工作會議上,江西省工信廳黨組書記、廳長楊貴平表示,為完成2021年目標任務,江西省工信廳要聚焦七個重點,做好七篇大文章。

2021年江西省工業和信息化工作會議(王健攝影)

咬定全年目標不放鬆,做好工業穩增長大文章

穩定企業預期,增強投資和消費信心,確保工業平穩增長。

一是抓項目擴投資。啟動實施為期三年的「工業項目大會戰」,加強工業項目儲備,統籌實施3000個億元以上工業項目,掛點推進10個重大工業項目標杆。建立重大項目月調度、季推進工作機制,開展項目集中開竣工活動。探索利用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開發5020重大工業項目形象進度實時高分觀測平臺。健全工業投資和技改投資監測分析體系,防止新興產業盲目投資和低效過剩投資。

二是促消費拓市場。開展省級消費品工業「三品」戰略示範試點城市和示範企業評選。舉辦首屆「『贛』出精品」評選發布活動,塑造區域製造業品牌。支持出口型生產企業開展「同線同標同質」技術改造,幫助企業出口產品轉內銷。發展工業電子商務,推動龍頭企業搭建B2B電子交易平臺。發展工業旅遊,發布首批精品線路。

三是優環境穩企業。深化「降成本、優環境」專項行動,系統梳理、調度疫情期間出臺政策落實情況,加大政策落實力度,持續推動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和企業運營成本。保持政策的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不搞急轉彎,有條件的要繼續實施,不具備條件的要提前設置「緩衝帶」。四是強調度穩運行。出臺工業持續平穩增長政策措施,強化預期引導。健全部門會商協調、地市、產業監測分析等機制,加強分析研判預警。開展工業高質量發展考核,抓好考核結果轉化應用,增強考核評價導向性。

聚焦科技自立自強不動搖,做好產業技術創新大文章

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著力提升工業產業自主可控能力、核心競爭力。

一是打造高能級創新平臺。夯實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實施龍頭骨幹企業研發設計機構全覆蓋行動。爭取國家工業網際網路研究院江西分院等創新平臺落地,推動虛擬實境省級創新中心上升為國家級。促進國家稀土功能材料創新中心平穩運轉,發揮北航江西研究院等重大平臺創新引領作用。組建一批企業技術中心、產業研究院。支持生物醫藥等行業龍頭企業建立研發「飛地」。

二是組織重大產業技術攻關。實施關鍵共性技術攻關掛圖作戰、「揭榜掛帥」機制,圍繞重點產業鏈,開展「臨門一腳」關鍵技術和產品的技術攻關行動,突破一批核心技術,加大共性技術供給。三是促進技術創新成果轉移轉化。繼續實施「重創工程」、省級新產品研發專項,落實「三首」(首臺套、首批次、首版次)支持政策,開展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提升活動,加快形成技術突破、產品製造、市場推廣、產業發展「一條龍」轉移轉化模式,促進更多實驗室產品跨越「死亡峽谷」,形成現實生產力。

狠抓「兩化」攻堅不懈怠,做好產業鏈提升大文章

堅持以產業鏈鏈長制為抓手,打好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攻堅戰,穩定提升產業鏈供應鏈。

一是夯實傳統產業這個「底板」。總結評估傳統產業優化升級行動「1+8」試點情況,啟動實施傳統產業鏈優化升級行動,打造優化升級行動2.0版。實施新一輪技術改造升級行動,依法依規推動落後產能退出,促進傳統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發展。

二是鍛造優勢新興產業這個「長板」。啟動實施六大優勢新興產業補鏈延鏈強鏈專項行動。以開展國產民機創新及應用示範為契機,以南昌航空城、景德鎮航空小鎮為平臺,做強民機研發、零部件配套、總裝試飛、檢測維修、教育培訓全產業鏈。推動銅、鎢和稀土等先進基礎材料和高性能材料研發,加快資源優勢向研發優勢轉變、價值鏈低端向高端邁進。抓好中國(南昌)中醫藥科創城建設,實施樟樹「中國藥都」振興工程,推動中醫藥產業一二三產融合發展。

三是補齊產業基礎這個「短板」。實施產業基礎再造工程,研究制定提升產業基礎能力政策措施,提升基礎零部件(元器件)、工業基礎軟體、關鍵基礎材料等產業基礎保障能力。實施產業競爭力調查和評價行動,研究制定產業競爭力提升工作方案。

四是打造新經濟新動能這個「新板」。加快發展虛擬實境產業,抓好南昌VR科創城等重點項目建設,力爭產業倍增至400億元。做大做強移動物聯網產業,辦好全球區塊鏈創新發展大會、移動物聯網博覽會、物聯網技術推廣會及物聯網產業對接等重大活動。培育大數據產業,創建國家級大數據產業基地。謀劃發展信息安全產業,抓好信息安全產業園、網絡安全「高精尖」示範區建設。促進設計賦能,辦好工業設計大賽,建設工業設計中心(示範基地)。

堅持高質量發展方向不偏離,做好產業升級大文章

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產業融合、綠色、集群、開放發展,夯實構建新發展格局產業支撐。

一是促進融合發展。深化「兩化」融合,出臺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製造業融合發展、工業網際網路發展、區塊鏈發展等政策意見。制定重點行業重點領域差異化數字轉型路線圖,推進萬家企業深度上雲。著力建設江西區塊鏈節點,打造陶瓷、銅、電子信息等行業級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力爭新開通5G基站3萬個、移動物聯網終端用戶數3000萬個。實施智能製造升級工程。開展服務型製造專項行動。深化軍民融合,推動「軍轉民」、提質「民參軍」,構建軍民一體化工業體系。

二是促進綠色發展。圍繞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節點,落實工業低碳行動。開展節能技術改造,推進工業固廢減量化和資源化,推進清潔化生產。培育認定一批省級國家級綠色產品、綠色工廠、綠色園區、綠色供應鏈。落實「三線一單」要求,打好工業汙染防治攻堅戰。探索發展生態工業,努力把江西省工業打造成為實踐「兩山理論」的「優等生」。

三是促進集群發展。深入實施園區「兩型三化」提標提檔行動,全面推廣實施工業企業畝產效益綜合評價,打造新型標準廠房品牌,促進園區智慧雲平臺應用升級。實施重點產業集群提能升級計劃,打造一批星級產業集群,創建先進位造業集群,啟動實施省級製造業高質量發展試驗區創建工作、爭創國家級試驗區。

四是促進開放發展。圍繞形成完整供應鏈生態,積極開展填空式、補位式、鏈條式、抱團式招商,精準引進一批世界500強企業及跨國公司、中國500強企業、大型央企、知名民企和行業頭部企業。融入對接粵港澳大灣區,打造產業轉移承接的主基地。精心辦好2021世界VR產業大會、國際麻紡博覽會等重大活動,打造高端開放合作平臺。

激活市場主體不鬆勁,做好優質企業培育大文章

遵循企業成長路線,建立規上工業企業、「專精特新」、專業化「小巨人」、製造業單項冠軍、製造業領航企業「五企並抓」梯度培育機制,為工業發展涵養「水源」。

一是培育壯大製造業領航企業。省級層面重點培育、動態更新100家左右領航企業,支持構建與中小企業協同創新、共享資源、融合發展的企業集群。市縣兩級結合實際建立領航企業梯度培育機制。

二是培育提升中小企業。支持中小企業升規入統,並在優勢領域精耕細作,搞出更多獨門絕技。全年力爭淨增規上工業企業1000家以上,新增省級「專精特新」500家以上、專業化「小巨人」50家以上、製造業單項冠軍10家以上。培育新增10個左右省級中小企業服務平臺、10個左右省級小微企業創業創新示範基地,為中小企業成長提供更好平臺。

三是加大企業精準幫扶力度。實施產業助強計劃,抓好產業鏈對接幫扶。發布主導產業重點企業「白名單」,鼓勵金融機構增加製造業中長期貸款,降低製造業中間環節投入成本。綜合運用調度、通報、督導、審計、督查、懲戒等方式有序推進減輕企業負擔工作。抓好「清欠」工作,堅決防止新增拖欠。

四是營造優秀企業家脫穎而出的良好氛圍。舉辦「映山紅行動」後備企業管理提升、企業家管理創新能力提升培訓活動,舉辦管理創新型企業總裁研修班。引導企業家履行社會責任,探索建立企業社會責任評價體系,適時發布企業社會責任建設綜合評價報告。

提升系統治理能力不停步,做好自身建設大文章

工信各行業各領域戰線長、變化快,相應的,工信治理能力必須與時代同行、與發展同步。

一是優化頂層設計。推動出臺新一輪工業強省戰略實施意見,著力穩定製造業佔GDP比重。開展前瞻性重大課題研究,做好重大政策儲備。

二是健全推進機制。完善省工業強省辦日常運轉體系,健全調度推進機制,進一步凝聚工業發展合力。召開工業強省推進大會、鏈長制工作調度推進會、重大工業項目流動現場會,營造主攻工業、強攻產業濃厚氛圍。

三是做強治理支撐。以產業集群建設為紐帶,統籌提升縣域工業治理能力,培育若干工業經濟特色縣。研究制定加強事業單位建設、提升行業服務能力的實施意見,充分發揮廳屬事業單位支撐廳機關和服務全行業的功能作用。

四是提升行業管理。深化「五型」政府機關建設,推進「一網通辦」和「容缺審批+承諾制」等政務改革。推進依法行政。加強武器裝備科研生產許可管理。開展稀土行業秩序整頓。抓好化工園區達標認定。研究制訂預拌混凝土和預拌砂漿行業規範條件。推進食品工業企業誠信體系建設。制定工業信息安全省級標準。構建區域無線電監管體系,抓好無人機、車聯網、增強機器類通信等新興領域頻率監管。開展「機械化換人、自動化減人、智能化管控」科技強安專項行動。研究建立產業鏈外遷預警機制和部門協調機制,有效應對產業鏈外遷風險和供應鏈「斷鏈」風險,確保產業安全。

謀劃長遠發展不短視,做好規劃編制大文章

今年是規劃發布年、實施啟動年,「十四五」規劃編制時間緊、任務重、要求高,務必高度重視、精心謀劃、儘快完成。

一要提高站位、保證方向。要深入學習領會中央和省裡關於推進重點工作、關於抓好規劃編制的各項決策部署,提高政治站位,堅持政治標準,守住規劃編制的政治底線。

二要倒排工期、保證進度。按照省政府部署,各專項規劃、區域規劃按程序報批後,要在6月底前發布實施。省工信廳21個規劃要據此把時間往前趕、把質量往高提,確保今年1月底形成較為成熟的規劃文本、確保如期發布實施。地方工信部門牽頭承擔的規劃編制工作,要按照當地黨委政府統一部署紮實推進。

三要加強銜接、保證質量。要「兩對標、兩查看」,即對標省規劃綱要、查看自身規劃是否落實總規部署,對標工信部規劃、查看是否有江西項目納入。加強規劃體系的內部銜接,確保目標、任務、思路、舉措等相互匹配協調。要召開各個層面的研討交流活動,廣泛聽取意見建議,對規划進行充分研究論證。各項規劃發布後,要按照省裡的部署,及時組織宣貫解讀,強力推進規劃實施。

(中國日報江西記者站 王健)

來源:中國日報網

相關焦點

  • 葉紅專:融入新發展格局彰顯湘西新作為 奮力開啟現代化建設新徵程
    葉紅專強調,明年是全面開啟現代化建設新徵程的第一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也是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各級各部門要認真貫徹中央、省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積極對接長江經濟帶發展、中部地區崛起、西部大開發、湖南自貿區、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等國家戰略,以「產業四區」為平臺,以文化旅遊、新型工業、現代農業、商貿物流「四個千億計劃」為抓手,實施「三大行動」,提高經濟發展質量效益,在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中搶先機、開新局。
  • 圍繞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十四五」高質量開局——省委經濟工作會...
    2021年是全面開啟現代化建設新徵程的第一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做好經濟工作意義重大。12月24日召開的省委經濟工作會議,總結全省2020年經濟工作,分析當前經濟形勢,研究部署2021年經濟工作。廣大幹部群眾表示,將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省委省政府關於明年經濟工作的各項決策部署上來,圍繞構建新發展格局,開拓創新、苦幹實幹,推動「十四五」高質量開局。
  • 開啟「大美六合」新徵程 續寫「強富美高」新華章
    「十四五」期間,六合區將緊緊圍繞「爭當表率、爭做示範、走在前列」新的更高要求,在新的起點上推進「強富美高」新六合建設,努力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六合區將緊扣「強富美高」總目標,踐行「爭當表率、爭做示範、走在前列」重大使命,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堅持系統觀念,鞏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成果,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推動經濟持續穩中向好
  • 【謀新篇 開新局】以釘釘子精神全方位推進高質量發展——訪省工業...
    近日,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黨組書記、廳長臧秋華就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謀劃實施「十四五」發展規劃接受本報記者專訪。  臧秋華表示,全省工信系統將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科學合理編制我省工業和信息化「十四五」規劃,全方位推進全省工業和信息化工作高質量發展。
  • 形成強大國內市場 構建新發展格局
    形成強大國內市場 構建新發展格局——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訪談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這是我國立足自身發展需求的重大戰略選擇,是立足當前、著眼長遠的戰略謀劃。
  • 南崗區:建功新時代 開啟新徵程
    南崗區「紅軍街—中山路」金融產業發展帶在南崗高科技產業園區舉行市重點產業項目菌益糧康奠基儀式不忘初心建功新時代,牢記使命開啟新徵程,為貫徹落實市委十四屆九次全會精神,12月28日,中共南崗區第十一屆委員會第八次全體會議召開,號召全區上下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在市委的堅強領導下,解放思想、開拓創新,重整行裝再出發、埋頭苦幹再創業
  • 新啟航 謀新篇 成都「十四五」唱響成渝雙城記
    2020年末,成都審議通過《中共成都市委關於制定成都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O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成都市「十四五」規劃要點相繼明確。站在2021年全新的起點,將遵循站位新發展階段、踐行新發展理念、服務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基本邏輯,奮楫揚帆開新局。
  • 山西「十四五」規劃:鞏固電力外送基地國家定位,提升跨區域配置...
    我們要牢記領袖囑託,堅定不移把轉型綜改進行到底,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徵程中,奮力實現轉型出雛型的重要階段性戰略目標,完成好轉型發展蹚新路的歷史使命。(四)「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指導思想。要實施創新驅動發展、科教興省、人才強省戰略,築造現代化建設強大引擎;實施換道領跑戰略,搶佔「六新」發展制高點;實施非均衡發展戰略,培育壯大轉型發展新動能;實施優勢轉換戰略,做好現代能源經濟大文章;實施農業「特」「優」戰略,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全面融入新發展格局;實施新型城鎮化戰略,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實施數字山西戰略,推動經濟社會數位化轉型;實施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戰略,構築高質量轉型發展新體制
  • 深挖工業強市「新富礦」【大慶讀本·財經】
    2020年12月3日,中共大慶市委九屆八次全會通過了《中共大慶市委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十四五」規劃建議),指明了大慶未來的轉型路線圖,那就是「培育壯大實體經濟,堅決扛起工業強市大旗」:建成以「油頭化尾」、汽車及裝備製造兩大成熟接續板塊為支柱,以食品加工、新材料、新能源三個成長型集聚鏈條為主導,以若干個搶佔時代和科技前沿的戰略新興產業為儲備的
  • 中共徐州市委關於制定徐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 第十四個五年規劃...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之後,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也是徐州推動高質量發展走在前列、全面打造貫徹新發展理念區域樣板、加快建設「強富美高」新徐州的關鍵階段。
  • 梅綻江南傲霜開——小康「先行者」江蘇奮力開啟現代化新徵程|新聞...
    在「兩個百年」歷史交匯、「兩個五年」承前啟後的關鍵節點,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後第一次到地方考察,習近平總書記殷切期望江蘇「在改革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上爭當表率,在服務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上爭做示範,在率先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上走在前列。」    春山可望,篤行不怠,更待八千裡路雲和月。
  • 中共嵊州市委關於制定嵊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 第十四個五年規劃...
    經濟高質量發展邁上新的大臺階,人均生產總值力爭達到發達經濟體水平,建成高水平創新強市和人才強市,重大產業平臺和特色產業集群優勢更加凸顯,形成以先進位造業集群和標誌性產業鏈為支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市場主體活力全面激發,「畝均論英雄」改革牽引資源優化配置能力顯著提升,「四港聯動」樞紐功能充分發揮,在服務國家和省重大戰略、參與區域合作中的競爭優勢明顯增強。
  • 【高端訪談】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當好領頭羊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新發展格局是重塑我國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的戰略抉擇。在忠實踐行「八八戰略」、奮力打造「重要窗口」的進程中,浙江如何完善和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加快構築現代化經濟體系?記者採訪了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黨委書記餘淼傑。
  • 「十四五」杭州構建「一核九星」城市空間,杭州中環全面開工,杭州...
    G20杭州峰會成功舉辦,良渚古城遺址成功申遺,連續14年被評為「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杭州在浙江的龍頭地位不斷鞏固,在全國的戰略地位日益提高,在國際上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持續提升,為開啟高水平現代化新徵程奠定了堅實基礎。
  • 奮力開創西樵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在新的一年,西樵鎮黨委書記關海權表示,西樵將倍加珍惜當前經濟發展的良好勢頭,保持定力,聚焦發力,繼續大力推動村級工業園改造,為新產業的進入提供空間保障,同時要進一步加大生態環境建設力度,以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促進高質量發展,實現產業與生態、城市與鄉村融合發展,在南海建設省城鄉融合發展改革創新實驗區中彰顯西樵嶺南文旅小鎮的獨特魅力、展現西樵責任擔當。
  • 中共常州市委關於制定常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
    中共常州市委關於制定常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  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0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  (2020年12月26日中國共產黨常州市第十二屆委員會第十一次全體會議通過)   「十四五」時期是常州市全面開啟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徵程的起步期
  • 對標找差,創新實幹,以更強的擔當為溧水「十四五」發展謀好篇開好局
    相城區後發崛起新發展定位體現溧水擔當對標找差布新局溧水,將以更大的格局更強的拼勁為「十四五」規劃發展謀好篇開好局確保全區高質量發展不留遺憾11月9日下午,區委書記薛鳳冠、區長張蘊、既要學習借鑑他們謀劃的大手筆、經濟增長的高速度、招商引資的高效率和未來產業的大發展,更要學習相城圍繞新發展理念,積極爭搶機遇和直面問題、勇往直前、敢於擔當的精神,從而進一步拓寬視野,增強信心,以更大格局、更寬思路、更高定位謀劃『十四五』溧水高質量發展之路。」
  • 解讀上海「十四五」規劃建議:新發展格局中的站位和使命
    謀劃「十四五」,對上海而言,首先要充分研判把握未來的發展大勢。從國內看,「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之後,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也是上海在新的起點上全面深化「五個中心」建設、加快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關鍵五年。
  • 2021年,我們開啟「十四五」 踏上新徵程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中國煤炭地質總局2021年工作會議是總局在回顧極不平凡的2020年、展望具有特殊重要性的2021年之時,在交出「十三五」亮麗成績單、開啟「十四五」奮鬥新徵程之際,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
  • 南京各區亮出「十四五」規劃藍圖 確定未來5年發展目標
    各區在總結「十三五」不凡成績的同時,紛紛亮出「十四五」規劃藍圖,確定未來5年發展目標。2021年是我國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起步之年。各區均表示,將以紮實的工作推進,確保「十四五」開好局、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起好步,以優異成績慶祝建黨10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