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娃測智力求心安?醫生:4類檢查沒必要做,花冤枉錢還讓娃受罪

2021-01-09 菁媽育兒

孩子是父母一生的羈絆,每個做父母的都希望孩子能健康快樂地成長。正因為如此,家長們有時會瞎操心,生怕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會出現問題,動不動就帶著孩子到醫院做各項檢查以求安心。

前日,鄰居麗麗跟菁媽抱怨說到自己被醫院坑了。原來是麗麗帶孩子到醫院進行常規的身體健康檢查時,由於麗麗也不太了解該給孩子做什麼項目的檢查合適,就聽取了醫生滔滔不絕的推薦意見做了一個「智力檢測」項目。

雖然麗麗也沒感覺到自己的孩子在智力上存在什麼問題,但為了求個安心,再加上醫生的強烈推薦,咬咬牙便去交費了。可檢查結果出來後,醫生就簡單說了句「沒問題」,也沒有其他詳細的解釋就讓麗麗帶著孩子離開了。回到家後的麗麗思來想去,總感覺自己被醫院坑了,就跑來跟菁媽抱怨與求助。

菁媽以前也聽說過這個檢查,並詢問了一個醫生朋友,她給了我一個較為科學的解釋,同時也告誡我不必過於擔心而胡亂給孩子做所謂的健康檢查。因為現在好多關於嬰兒的檢查,如果不是因為特殊的症狀出現,哪些檢查是根本沒必要做的。

在沒任何症狀的情況下,4類檢查沒必要給孩子做,花錢買罪受

1、智力檢測

當然,每個父母都渴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成龍、成鳳,都希望孩子智力爆棚,聰明絕頂。因此,有不少家長去給孩子做智力檢測,想通過此方法了解孩子到底是否聰明。事實上,如果孩子沒有特殊的症狀表明其智力有問題,是不建議做這項檢查的。

在這裡我們需要糾正一個誤區:所謂的「智力檢測」其實是用來檢查哪些智力發育有問題、智力低下的孩子。換句話說,智力檢測並不能檢查出來你的孩子智力高低。而現在絕大多數的孩子發育正常,所以是沒必要做這項檢查的。

此外,過早地給孩子做此類檢測不但達不到你想要的效果,還會給孩子幼小的心靈留下創傷。一旦你給孩子做了,便不自覺地給他貼上了「智力有問題」的標籤,會讓他產生自我懷疑,容易造成孩子不自信、自卑等心理。

如果檢測結果不如意,也會導致家長過早地否認自己的孩子,並減少對孩子的教育投資,對孩子日後成長而產生的影響是不容小覷的。實際上,孩子聰不聰明不僅僅是由智力決定,家長對孩子後天的培養和教育亦是十分重要的。

2、微量元素檢測

首先我們要認識什麼是微量元素:所謂的微量元素,就是人體的一些鉛、鋅、銅、鈣、鎂、鐵等元素。以前這個項目是醫院的普查項目,但2013年衛生計生委早就規定:「這項檢查不作為普查項目了,尤其是6個月以下的嬰兒」。

這是因為如今人們的生活質量日漸提高,日常食用的瓜果蔬菜中都富含人體生長所需的營養元素,所以基本上我們是不會出現缺乏微量元素的現象。

再者,微量元素檢測只是一種篩查手段,不管是採用頭髮還是採指血、靜脈血進行檢測,受客觀環境的影響都很大,只能是一個參考,其結果並不能作為臨床診斷的依據,因此家長們給孩子做這個檢測是沒有多大意義的。

3、骨密度檢測

孩子是否缺鈣,這又是家長們特別關心的一個問題,所以骨密度檢測也是比較熱門的檢測項目。但通常來說,正常發育的孩子也是沒有必要做這項檢查的。

因為對於正在長身體的孩子來說,去檢查骨密度的結果都是偏低的。這並不意味著孩子缺鈣,而是因為他們的骨骼在不斷拉長、變粗,從而使促進骨骼生長的激素在增高,鈣質就會偏低,這反而證明了孩子的健康成長。

4、幽門螺旋桿菌檢測

據資料顯示,幽門螺旋桿菌是一種微需氧細菌,而這項檢測是為了檢查其引發的某些腸胃疾病。因為幽門螺旋桿菌一旦受細菌感染,它便會在人的胃部和十二指腸的區域活躍,從而引起一些胃腸疾病。

對於孩子來說,除非是有特殊腸胃疾病才需要進行這類檢查,但孩子沒出現什麼腸胃問題,是根本沒必要做的。如若醫生還一直強烈推薦家長給孩子做的話,這時就需要家長們保持清醒且理智的頭腦,在此之前要做足功課,避免被醫院當作「冤大頭」,花錢買罪給孩子受。

菁媽育兒:關於孩子的健康成長,雖然不允許家長們存在一絲的掉以輕心,但也不用過度擔憂以至於不停地花冤枉錢而不自知。家長們應提前了解清楚哪些是孩子必做的常規檢查項目,哪些是在特殊症狀的出現下才檢查的項目,這樣才能切實保證孩子的健康。

相關焦點

  • 這4種檢查根本沒有必要給孩子做,別再傻傻花冤枉錢了
    昨天和朋友聊天時,說到了健康體檢這個話題,關於孩子的體檢,朋友說他更主張孩子也能夠定期做全面的身體檢查(他已婚但未生育)。對此,我持不同的意見,主要是因為,我認為孩子太小,全面的檢查必然會對對孩子身體帶來影響,如核磁共振、X光等。另外,就是檢查機構的交叉感染風險。
  • 娃頭頂的「菱形縫隙」,預示了娃的健康狀態,6種變化寶媽要注意
    前幾天她剛帶著自己家11個月大的露露去了醫院做保健,測量頭圍的時候發現露露的頭圍有48.8cm,超出正常值0.2cm。露露媽本來沒覺得有啥問題,但醫生的話卻讓她十分緊張。之後醫生又摸了摸露露的囟門,然後在醫生的詢問下,露露媽把孩子的情況都跟醫生說了。 「露露出生時足月,是順產,平時的生長發育和其他同齡娃沒差啥,就是運動發育和語言發育比同齡孩子遲了2、3個月吧。」 醫生建議露露媽帶孩子做個腦部核磁共振檢查,以便確定一下孩子是否存在「腦積水」的情況。因為現在還沒結果,所以露露媽很忐忑。
  • 孕婦懷11個月還沒生,醫生強行剖腹產,娃出生後家人亂成一鍋粥
    孕婦懷孕11個月還沒生,醫生強行剖腹產 李月懷孕11個月了,但肚子還是李月的老公生怕妻子和孩子有危險,拖拽著妻子去醫院檢查。醫生在檢查過後,發現孩子有窒息的情況,於是建議李月剖腹產。 李月卻說:不著急,孩子是不想出來呢,現在也不是啥好日子,等等不著急。 看見李月這麼強勢,丈夫很無語,背後和醫生商量,要給孕婦剖腹產。
  • 這5種胎記和痣會危及娃生命
    危害:如果長在眼睛或前額附近,且面積較大,一定要做腦部的CT,篩查顱內是否同樣有畸形的血管。 這類寶寶常伴有癲癇,反覆發作導致大腦缺氧。可能會造成娃智力受損,嚴重的還會導致失明。
  • 帶娃時,12星座媽媽都會因為什麼事情崩潰?準到沒朋友哈哈哈
    之前看到個段子,差點沒給笑暈了——一位新手處女座媽媽打電話問醫生:「醫生醫生,我剛剛用放大鏡看孩子的下眼瞼,我的媽呀,有一些紅血絲,我現在應該做點什麼啊醫生!!?」醫生:「這位媽媽,你把放大鏡扔掉就可以了……」雖然這樣的段子很搞笑,但不可否認的是,帶娃真的是件異常糟心的事情啊!
  • 從發病到去世不到2月,這5種胎記和痣會危及娃生命
    危害:如果長在眼睛或前額附近,且面積較大,一定要做腦部的CT,篩查顱內是否同樣有畸形的血管。這類寶寶常伴有癲癇,反覆發作導致大腦缺氧。可能會造成娃智力受損,嚴重的還會導致失明。所以家長們一旦發現寶寶長了葡萄酒色斑,最好是及時帶娃去醫院處理哦。
  • 寶媽還想生二胎,最好別超過「年齡末班車」,沒必要再冒險了
    原本以為兒媳才是需要被照顧的人,沒想到的是,婆婆才剛剛出了月子。深度了解後才發現,原來婆婆剛剛生了寶寶,還在坐月子,而兒媳的「小叔子」,比自己的女兒還小。雖然很多人都在為這個「幸福」的家庭加油,但也有一些清醒的網友表示,這樣的家庭組合有些不能理解。@女冠詞:兒子比孫女還小,這以後讓兩個孩子怎麼相處,多奇怪。
  • 「剖腹產等於沒生孩子」?都是受罪生娃,憑啥剖腹產在鄙視鏈末端
    「文/貝貝豆(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小區群裡組建了遛娃團,為了互相有個照顧,也方便小朋友在一起玩耍,每天大家都在群裡約好時間,一起抱團出門遛娃。從四五個月到兩三歲,各個月齡的寶寶都很齊全了。團裡有個寶媽叫糰子,女兒現在六個多月,稍微有一點膽小怕生,所以每次出門遛娃都特別的積極,就為了讓娃多接觸一些新鮮的事物。
  • 1歲前寶寶只能「眉目傳情」,掌握3類常見「嬰語」,帶娃更輕鬆
    「寶寶的心思,大人你別猜,猜來猜去也不明白」,1歲前是寶寶嬰兒期,還不會說話,日常交流都靠哭,有時候寶媽不能理解寶寶意圖,帶娃難度不斷提升。執筆:安野風編輯:安野風定稿:歐陽比文帶娃之難,難於蜀道,難於上青天。
  • 兩種血型的夫妻,易生出高智商娃,藏在血液裡的小秘密,羨慕不來
    文中配圖均源於網絡,圖文均無關案例甜甜和老公前段時間去做備孕前體檢,有一項需要驗血,他們倆她之前一直不知道自己是什麼血型,這次檢查才第一次清楚了解自己的血型。拿到結果的時候,醫生非常高興地跟夫妻倆說:「你們倆血型很相配,將來生的孩子一定是個聰明的寶寶!」甜甜感到很納悶,難道父母的血型還能跟孩子的智商有關?醫生說孩子智商通常受父母遺傳因素影響較大,血型也佔其中一部分。果然,甜甜和老公經過一段時間的備孕,很快就懷上了寶寶,熬過漫長的十個月,小寶寶出生了,長得十分可愛,看起來就是一副聰明伶俐的樣子。
  • 有一種幸運,叫姥姥帶娃;有一種虧欠,也叫姥姥帶娃!
    「我剛去醫院了,醫生說我得了風溼病,讓我住院一周治療。」「現在就得住嗎,能不能等兩天?」這是一段母女對話,母親因為關節痛,去醫院檢查後確診為風溼病,醫生建議母親住院一周進行治療。而她和女兒對話的時候,用的是小心翼翼的口吻,似乎在徵求女兒的意見。而女兒聽了後,並沒有關係母親的病情,而是詢問母親能否等兩天再去住院。
  • 三歲半的娃每天說牙疼,一檢查居然黑了四顆,牙醫是這麼說的
    周末帶娃和閨蜜們聚會,到了吃飯時間,小果家三歲半的女兒甜甜卻一直悶悶不樂,時不時的還和媽媽哭鬧一會,大家都好久沒見面了,能看出來小果努力克制著自己不要責罵女兒。但甜甜看起來是真的不太開心,我就過去看了看。「甜甜,你怎麼了,是哪裡不舒服嗎?」我蹲下來看著她問。「我牙疼呢。」甜甜撅著小嘴,奶聲奶氣地說著。「牙疼?!
  • 為圓母親夢,90釐米袖珍女孩執意生娃,孩子出生後全家沒了笑容
    有的甚至在醫生明確告知不宜懷孕的情況下也執意要生娃,只為圓自己的一個母親夢。為圓母親夢,90釐米袖珍女孩執意生娃,孩子出生後全家沒了笑容曾經的一檔綜藝節目中就記錄過這樣一個非常執拗的女孩。當這對小夫妻上臺後,大家很明顯地就發現了這位妻子的個子特別「袖珍」,加上一張漂亮的娃娃臉,簡直如同小女孩一般,與偉岸的丈夫站在一起極為不搭。
  • 健康中國:生娃別太晚,在合適的年紀做合適的事
    因為這個階段身體還處於發育之中,生殖系統還未成熟。她們的心理也不成熟,缺乏自我保護意識,一旦意外懷孕往往會對心理和生理產生雙重折磨。35歲以上懷孕,稱為高齡妊娠,孕媽媽和寶寶冒的風險更大一點。下面,我們來擺事實,講真相。首先,年齡是染色體和基因天然的破壞者。
  • B超檢查時孕媽這樣問醫生,男寶寶還是女寶寶,一問一個準
    幾個月做B超檢查可以看胎寶性別?在胎兒生長發育的最初幾周,寶寶器官內外結構都是一樣的,其男女性別器官一般在妊娠第三個月左右才可以發育完全,也就是說,大概在這個時期就可以分出胎兒的性別了。但臨床上建議四個月左右進行B超檢查胎兒性別,這樣觀察結果比較清楚,很少誤判。不過,B超不一定能夠百分百看出胎兒的性別,還與胎兒在母體內的姿勢有關。
  • O型血的孕婦生娃風險大,是真的嗎?醫生的解釋,孕媽差點被嚇哭
    寶媽小梅剛生完寶寶,她家寶寶就發生溶血的情況,她差點嚇哭了,醫生解釋說:寶媽是O型血,小孩是A型血,媽媽體內有O型的紅細胞,血漿中帶有抗A型紅細胞的抗體,通過胎盤,媽媽的抗體A抗體進入寶寶的體內,和寶寶的A型血的紅細胞中的A抗原發生發硬,所以就發生了溶血。
  • 深圳1歲娃誤吞這東西,食管被燒黑
    平時能吃180毫升的奶,漸漸只能吃下90毫升左右,到後面還發展為拒食、吐奶。家長也蒙在鼓裡。平時,他們很少看電視,幾乎用不到遙控器。眼看著孩子越來越廋,小金的爸爸覺得不對勁,帶著孩子到了附近的醫院。拍過片後,大家都嚇了一跳。醫生說,孩子誤吞了一個「圓形物體」,很可能是硬幣!由於孩子情況很不好,建議去深圳市兒童醫院做進一步治療。
  • 不到吉時就不能生娃?白天還是夜裡生娃有講究?實際原因是這些
    醫院這邊檢查之後,情況不太妙,建議子諾趕緊剖宮產生出孩子,沒想到,在這節骨眼上,平時十分明事理的子諾卻給醫生們出了個難題,死活不同意剖宮產,就要等著孩子順產出生。理由很「充分」也很簡單,「順產的孩子比剖宮產的健康,而且我們追求孩子自然生產,這樣孩子的生辰八字才不受人為幹擾。」
  • 婆婆比親媽帶娃有耐心,為此還和我媽吵了一架
    剛跟自己親媽吵了了架,也不是因為什麼大事,就是帶娃這點小事,真的是把自己氣的沒辦法。都說婆媳關係是最大的問題,有什麼矛盾基本上都是婆媳矛盾,看來這個可能性比較小的和自己媽的矛盾發生在了我身上。圖片來源於網絡早年間因為性格的問題爸媽就離婚了,這麼多年媽也沒再找另一半自己一個生活,懷孕期間因為老公經常回老家看我,加上自己在家也需要吃東西,所以每個月還是適當的給了一些生活費。再說說為什麼沒去婆子媽家,因為婆子媽和公公都在上班,還沒有到退休年齡。
  • 生娃時間有講究,別只看娃的感受
    相對於產婦生男生女,大家更擔心孩出生時間不妥當,其中「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的俗語流傳了多年,直到現在也有人將其作為生娃的參考條件。不同屬相的寶寶性格確實會有些差異,那麼俗語中「午時」和「子夜」的差距又代表了什麼呢?如果恰巧在那個時候生娃,會受到影響嗎?其中的寓意還要從《天幹地支》說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