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北鬥七元君,這位鬥中元君也圈粉無數

2021-01-12 鄧方朔

[摘要]媽祖是中國著名的民間信仰,產生自北宋時期,至今仍舊香火旺盛、綿延不絕。本文以以《靈惠妃廟記》為主要依據,探討了媽祖信仰的源流,同時重點突出了媽祖信仰與北鬥信仰之間的重要聯繫。

眾所周知,北鬥宮中有北鬥七元星君,又加左輔、右弼二星君,合稱北鬥九皇星君,而今日,我們要談的是北鬥第十星——輔鬥媽祖元君。

可能很多人要問了,天后媽祖作為海神,如何又何北鬥扯上了關係?關於這個問題,就要從媽祖的信仰來源開始講起了,列位莫要著急,且聽我慢慢道來……

媽祖是中國著名的民間信仰。在元代有《明著錄》詳細記載了媽祖顯靈的傳說故事。而在明清時期,又有《天妃顯聖錄》、《敕封天后志》等載書相繼問世。而今天我們所看到的關於天后媽祖的種種事跡,多是出自清乾隆四十三年(公元1770年)莆田舉人林清標根據《天妃顯聖錄》為參考撰寫的《天后志》一書。

媽祖是中國著名的民間信仰(資料圖)

但要知道的是,這些關於媽祖信仰的譜傳記載,距離媽祖誕生的北宋時代足足有200多年時間。因此迄今為止,學術界對於媽祖信仰的形成仍是眾說紛紜,沒有確定的說法。

筆者在對媽祖信仰的探究中,本著務實求真的態度,決定以南宋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年)李醜父所撰《靈惠妃廟記》這則年代較早、爭議較少的傳記為探究始點,對媽祖信仰的來歷與根源進行探究。

《天后志》書影(資料圖)

《靈惠妃廟記》載:「妃林氏,生於莆之海上湄洲,洲之土皆紫色,鹹曰:必出異人,御災捍患,有功德於民,宜秩典祀」。這裡說到的湄洲就是現今天后媽祖祖廟的所在地——莆田湄洲島。

傳記中提到媽祖出生地湄洲「洲之土皆紫」,在中國古代,紫氣為仙貴、祥瑞之氣,其典故出自道教,在道教文化中,紫氣、紫色為北方極光,所以道教也把北極稱為「紫極」「紫辰」,遠在漢代中國人就認為紫色是神秘和高貴的象徵,有老子出函谷「紫氣三千裡」的故事廣為流傳,故道教認為紫氣為祥瑞之氣。

紫氣為祥瑞之氣(資料圖)

據《史記·老子韓非列傳》言,紫氣即紫氣。紫氣、月孛、羅睺、計都,合稱四餘星;天道運行中,又有七政之星輝映於天。天體循環,星辰輪轉,此為天道。

據《堯典》言,「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時。」四餘為紫氣、月孛、羅候、計都。此四者是木、水、火、土四星餘氣,俗稱衛星,取拱衛之意。眾天星以北極紫微垣為尊,群星環繞,其中七政為文臣,四餘乃武將,分列帝旁。

中天北極紫微大帝居住在紫微垣,稱「紫宮」是因紫色乃祥瑞之色,恢弘莊嚴且富麗堂皇。紫微垣在二十八宿正中,形成眾星朝拜之勢,紫微垣因此成為權力的象徵。

湄洲媽祖祖廟(資料圖)

古時皇帝用的印章被稱為「萬幾宸翰之寶」。其中「宸」,指的就是北辰、北極星,對應紫微大帝。在紫微垣旁邊,有一個北鬥,隸屬於紫微垣外圍,和媽祖正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李醜父據此得出了湄洲紫地「必出異人」的結論。這是將媽祖信仰與北鬥七政結合的做法——李醜父認為媽祖是北鬥之星下凡,必然是祥瑞仙真之人。

看完媽祖信仰初期的形成,我們再來看看元代這個媽祖信仰發展的重要階段。元後期《許禾之記》描述媽祖:「生有祥光異香,資慧顯怪,蓋得山海精英之氣而靈」。該書也認為媽祖是祥瑞仙真降於世間。

《搜神記》書影(資料圖)

及至明萬曆三十五年,道錄司張國祥奉旨刊行的《搜神記》也有(天妃)條目如下:「昔人詩:星鬥斜連北,蓬瀛直指東,秋高洲嶼白,日出海波紅。」這段文字對媽祖位列北鬥的高貴出身有直接的描述。

《太上老君說天妃救苦靈驗經》也描述媽祖為「北鬥降身,三界顯跡,巨海通靈,神通變化」,稱媽祖是「鬥中妙行玉女」降世,有「天真大聖妙行真人靈妃玉女以為侍衛。是諸玉女相貌端嚴形體姝妙出眾妙香無與等著。」

從流傳較廣的媽祖故事來說,很多來過福州三坊七巷天后宮的朋友們都應該有印象,在福州三坊七巷天后宮正門上的牆面正中有七個略小的牆洞,兩側又另有兩個略長的牆洞,形如眼目,共九個。 「神目」內安放神像,中間的七個,安放的便是人們熟知的北鬥七星的化身——北鬥七元真君,加上兩側站立的左輔、右弼二星君,就組成了北鬥九皇星君。

天后宮上「九神目」及神目中的星君像(資料圖)

傳說古代在天后宮當時的舊址上,常有東西於夜間發光,時人不知其故,疑為異寶。走去一看,發現是水中漂浮的七根枯木熠熠發光,於是把它們抬回家中,但是次日枯木又自行回到原處。此人便再次抬回家中,次日枯木又再歸回原處。當天晚上,周邊的所有百姓就同生一夢,夢見北鬥化身的七位星君告訴他們,希望他們可以在此處修建媽祖的廟宇,供奉媽祖。

三坊七巷(資料圖)

這就是三坊七巷天后宮的來歷,由此可見,媽祖信仰一直和北鬥信仰有著密切聯繫。在《天妃救苦靈驗經》,也稱媽祖為「輔鬥元君」。

道教天心派「三光正氣」入門第一課,就是理解北鬥之氣(北鬥周圍的宇宙能量),因為北鬥在天,所以也稱之為罡氣。而前文中說到媽祖降身時「洲之土皆紫」表明了媽祖與北鬥紫氣的密切關係。

道經有云:

《上清天心正法》:「天罡氣,天罡星,約離鬥柄三丈。」

《道法會元》卷六十七:「北鬥屬坤土,雷即鬥,鬥即雷。」

北鬥屬坤土,雷即鬥,鬥即雷(資料圖)

其中心思想正是"雷即鬥,鬥即雷"。按道法會元的雷鬥說,北鬥受命北帝,號為七元星君,所謂雷受天罡所制實際上就是受七元星君所制,只是稱依於天罡,稍隱蔽了其中人格化神靈的地位。因此作為「輔鬥元君」的媽祖在雷法中也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媽祖與北鬥七元君有著密切的關係,並且據筆者了解,閩北地區道教拜鬥時高臺常常會供奉輔鬥元君媽祖為主神祗,由此可見,媽祖在道教北鬥信仰中有著重要地位,依託於北鬥的道教法事科儀也往往需要藉助媽祖的力量。故而筆者將輔鬥媽祖元君稱之為道教北鬥第十星。

相關焦點

  • 道教朝真告鬥時通常以北鬥七元建生為本命星君,以輔弼為元辰星君
    北鬥七元君,與左輔右弼星君合稱北鬥九皇星君。北鬥七元君不僅僅是本命元君,而且各司其職。前面我們講解本命元辰時說到,北鬥七元君如果認為是本命星君的話,那麼輔弼星君即是元辰星君。那麼,左輔右弼星君在道教北鬥信仰中是什麼地位?
  • 她是鬥姆元君,功沾三界澤潤眾生,是二皇七星之母,統領七元星君
    鬥姆元君是北鬥眾星之母,尊號為「九靈太妙白玉龜臺夜光金精祖母元精」,又曰「中天梵氣鬥姆元君紫光明哲慈惠太素元後金真聖德天尊」。 據《玉清無上靈寶自然北鬥本生真經》載:鬥姆元君原為龍漢年間周御王之妃,名紫光夫人。
  • 七現二隱 北鬥九皇大道君
    何為北鬥九皇星君?北鬥九皇星君,道教神名,稱北鬥九皇大道君。道教以北鬥為天神加以崇拜,並對其作了種種神學的解釋。《雲笈七籤·日月星辰部》卷二十四曰:「北鬥九星,七見(現)二隱」。未云:「右九皇君九天人,內姓隱諱,知之延壽千年。」
  • 北鬥七星接命經
    大聖北鬥七元君能解三災厄。 大聖北鬥七元君能解四煞厄。  大聖北鬥七元君能解五行厄。  大聖北鬥七元君能解六害厄。  大聖北鬥七元君能解七傷厄。  大聖北鬥七元君能解八難厄。  大聖北鬥七元君能解九星厄。  大聖北鬥七元君能解夫妻厄。  大聖北鬥七元君能解男女厄。
  • 北鬥九星君、紫薇大帝、勾陳大帝為何重陽節都下降人間?原來如此
    九月初九除了是重陽節,它還是一個道教比較重要的節日。據說從進入九月初一,到九月初九,每天都會有一位北鬥星君下降。直到重陽節這天,這九位全部下降人間,而他們下降的原因就是九月初九這天,是鬥姆元君的神誕日。所謂「鬥姆」,正是北鬥眾星之母。
  • 《北鬥經》念誦注音版 || 講記分享
    於是說大聖北鬥解厄(è)應驗曰:  大聖北鬥七元君,能解三災厄(è);大聖北鬥七元君,能解四殺厄(è);大聖北鬥七元君,能解五行厄(è);大聖北鬥七元君,能解六害厄(è);大聖北鬥七元君,能解七傷厄(è);大聖北鬥七元君,能解八難厄(è);大聖北鬥七元君,能解九星厄(è);大聖北鬥七元君,
  • 深挖|雷聲普化天尊、雷祖大帝和鬥姆元君,竟然都可以叫雷祖?
    而我們再回歸到鬥姆元君是為何有「九天雷祖」之號的問題。收入《續道藏》的《先天鬥母奏告玄科》云:「伏念臣凡愚濁質,體未洞真……恭惟九天雷祖大梵先天乾元巨光鬥母紫光金尊聖德天后圓明道母天尊,浩劫法身,金蓮瑞相,化形三界,總持二帝之垣,子育群生,宰制七元之位,光耀前遊於日月,威芒下制於雷霆,凡稟陰陽……」我們依據上文分析,「雷祖」既是一種尊稱或者神職,「宰制七元之位,光耀前遊於日月,威芒下制於雷霆」的先天鬥姆元君自然當得起「九天雷祖
  • 從五鬥經看道教的朝真拜鬥
    除去北極星,我們最熟悉莫過於北鬥七星。 然而,在道教除了南鬥、北鬥之外,還有東鬥、西鬥、中鬥合稱五鬥,並且都有相應的經典。筆者將從鬥燈及鬥中法器、五鬥星君、五鬥經等方面對五鬥信仰的做簡單的介紹,以饗讀者。
  • 北 鬥 經
    啟祝北鬥。三官五帝。九府四司。薦福消災。奏章懇願。虔誠獻禮。種種香花。時新五果。隨世威儀。清淨壇宇。法天象地。或於觀宇。或在家庭。隨力建功。請行法事。功德深重。不可具陳。大聖北鬥七元君名號。當得罪業消除。災愆洗蕩。福壽資命。善果臻(zhēn)身。凡有急難。可以焚香誦經。剋期安泰。志心朝禮,摩利攴天大聖,先天鬥姥元君。大聖北鬥七元君,能解三災四煞厄。
  • 北鬥七星與南鬥六星,一個主生一個主死,千萬別拜錯了!
    夏天入夜後不久,在北方的天空可以看到閃耀的「北鬥七星」,在南方的天空可以看到人馬座的「南鬥六星」。在中國古代,人們將北鬥和南鬥湊在一起,形成了下面這個故事。農夫父子很是吃驚,連忙向這位高人請教對策:「怎麼辦才好呢?真的嗎?請告訴我們對策…」「嗯,桑田那邊有兩位老人正在下圍棋。你們悄悄地為他們準備上好的酒和幹肉吧。」農夫的孩子帶著酒和肉出了門,見到兩位老人果真在那裡下圍棋,他們下得如此投入,根本沒有注意到這個小孩,只是不斷地一邊喝酒一邊吃肉。一會兒,一局終於結束,二老終於注意到了站在一邊的孩子。
  • 北鬥七元君能解二十四厄之遭逢枷棒諸刑
    在道教通行的教法中,大聖北鬥七元君能解的二十種厄中也有牢獄厄。我們一般講枷棒厄時,與牢獄厄同時分析。尚德在通行本《北鬥經》的基礎上,也簡單分析一下牢獄厄。恭逢農曆五月初六,系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巡查三界監觀萬天之辰,尚德先簡單分析一下枷棒厄。在初七地獄諸刑提拷之辰我們分析牢獄厄,僅供參考。那麼,枷棒厄從人世災厄來講,究竟是怎麼回事呢?首先我們分開分析枷和鎖。
  • 南鬥六星和北鬥七星的天機秘密
    故南鬥不是一顆星,共包括六顆,在人馬座。《詩經‧大東》云:「維南有箕」、「維北有鬥」,這是指南鬥,而不是北鬥。南鬥六星、北鬥七星,二者是不同的。南鬥的位置與北鬥相對,故稱南鬥。古人認為南鬥主壽命、主爵祿,這是世俗與權貴同為祈望的,所以在古人星辰信仰中,佔有重要地位。《星經》說:「南鬥六星,主天子壽命,亦宰相爵祿之位。道書《上清經》更把南鬥六星的職掌具體化。
  • 北鬥七元君能解二十四厄之橫死陽世
    若人提前知有此厄難,當建善功,積陰德,悔過省躬,懇告鬥府,佩帶靈符,必然有起死回生之驗。若覆壓於巖牆之下,刑戮於極梏之中,臥腹於鐵軌之上,置身於安全之外,自取其橫死非天為,禱之無益。也就是說,一旦預知自己有橫死之厄,可以投告北鬥。但是如果自己找死,並非是命中該有之天厄,求告北鬥自然無益。當然,如果是三世結怨,九代復連以及冤情債主討債、玄宗祖儞受苦則亦可誦持《北鬥經》化解。
  • 北鬥七星與山西七古城
    《史記·天官書》有云:「鬥為帝車,運於中央,臨制四方。」《史記·天官書》有云:「鬥為帝車,運於中央,臨制四方。」此句中的鬥是指北鬥七星,它指出一個自然規律,北鬥七星圍繞北極星旋轉,而北極星也被稱為紫微星,是皇帝的象徵。北鬥七星就像是皇帝的車駕,運於中央,臨制四方。中國自古將皇帝看作是紫微帝星在人間的代言人。
  • 北鬥七星 (中國古代北鬥星官中的七顆星)
    北鬥七星從鬥身上端開始,到鬥柄的末尾,按順序依次命名為α、β、γ、δ、ε、ζ、η,中國古代漢族天文學家分別把它們稱作: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玉衡、開陽、搖光。從「天璇」通過「天樞」向外延伸一條直線,大約延長5倍多些,就可見到一顆和北鬥七星差不多亮的星星,這就是北極星。
  • 北鬥有七星君,南鬥有六星君,那東鬥、西鬥、中鬥呢?
    在中國古代神話中常常會提到北鬥七星君,南鬥六星君,卻很少講東鬥、西鬥、中鬥另外三鬥。
  • 南鬥注生北鬥注死,持誦北鬥星君寶誥化解一切災厄
    三臺虛精,六淳曲生,生我養我,護我身形,大悲大願大聖大慈,聖師北鬥七元鑄魂(九皇解厄)星君無量寶誥!北鬥真君又稱鬥齋星神, 北鬥星君,北鬥七元星君。是中國民間信仰之一,源於古代中國人民對北鬥七星的崇拜。
  • 道教中的「北鬥七星君」指的都是誰?
    古人研究宇宙就離不開對星星的探索,他們把北鬥七星神化為北鬥七星君,以表達對自然的崇拜。在本篇文章中,小編就來介紹一下北鬥七星君吧!說到北鬥七星君,就離不開鬥姆元君。鬥姆元君又稱為鬥母星君,是北鬥七星君的母親。傳說在遠古時期,有一位君主叫做周御,他的妻子名為紫光夫人。
  • 北鬥七星
    古人認為北鬥七星各有所指,《晉書天文志》說北鬥七星在太微北,樞為天,璇為地,璣為人,權為時,衡為音,開陽為律,瑤光為星。道教稱北鬥七星為七元解厄星君,居北鬥七宮,即:天樞宮貪狼星君、天璇宮巨門星君、天璣宮祿存星君、天權宮文曲星君、玉衡宮廉貞星君、開陽宮武曲星君、搖光宮破軍星君。
  • 這位95後帥哥大耳圈粉無數,還成時尚標籤
    這位95後帥哥大耳圈粉無數,還成時尚標籤米老鼠最惹眼的部位是什麼?肯定是他那一對又圓又大的耳朵了吧!而大耳朵的設計,也讓這個卡通人物呈現出恰到好處的比例,給人非常可愛的感覺,大人小孩都喜歡。但,如果是人長了一對大耳朵的話,應該很多當事人都不會覺得可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