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歷史|沒了酒,唐朝該多寂寞

2021-01-15 澎湃新聞

在唐朝,一個才子的標配技能有兩項:能作詩、會喝酒。

如果你能喝上很好的酒、作出很好的詩,那就成了大才子,比如李白。

沒了酒,唐朝失去的可不止是李白。

文|李雪

本文為瞭望智庫原創文章,如需轉載請在文前註明來源瞭望智庫(zhczyj)及作者信息,否則將嚴格追究法律責任。

唐朝人嗜酒。

從關隴到嶺南,從酒店到寺院,從皇帝老子的豪華御宴到市井小民的潦草家常飯,從文人墨客的酸文狂詩到邊塞戰場的大漠狼煙……

中國人的大唐是從骨子裡浸潤著美酒之醇香的,其香之濃鬱,即便遠隔愈千年的時空,依然足以使筆者為之心醉。

不過,如果你覺得酒只作為裝飾點綴了太平盛世,那就錯了。

酒,事關文脈國運!

1

皇帝帶頭:千鍾聖酒御筵批

早在唐朝建立之初,朝廷就在長安城裡設置了一個專門的釀酒機構「良醞署」,歸光祿寺管轄。別小看這個單位,它負責掌管宮廷飲食事宜,事關皇室和王公大臣的飲食安全問題,因此其地位不低。

這可不單單是為了飽口腹之慾,政府委派專職酒務官員「掌供奉邦國祭祀五齊三酒之事」,說得通俗點就是祭禮和國宴專供,能在日常隨意享受此美酒的只有皇帝一人,所以稱為「御酒」或「聖酒」。

《舊唐書》記載的「春暴」「秋清」「酴醾」「桑落」都是良醞署出品的佳釀,奢華大氣有內涵。

這些酒消耗量非常大!

首先,招待外賓要用,為彰顯帝國氣度必須大氣。

舉個例子,629年(即貞觀三年),唐太宗宴請回鶻來京朝貢的官員時,「殿前設高坫,置朱提瓶,其上潛泉浮酒,自左閣通坫趾注之瓶,傳授百斛鐐盎。回鶻數千人飲畢,尚不能半」。

章懷太子墓壁畫禮賓圖

其次,款待皇親貴胄、賞賜有功之臣不能小氣。

在當時,御酒,是身份的象徵。《唐六典》按身份等級對給大臣供酒作了明確規定:

親王以下每月供酒九鬥;

五品以上每日酒一升半;

六品以下則無供酒規定。

除了料理自己的本職工作之外,逢紅事白事和各種節令,或者領導心情好,陪宴也是大臣們的重要職責。萬裡江山如畫,管弦絲竹悅耳,琉璃盞、夜光杯悅目,君臣之間談笑風生,果真瀟灑。

誰要是得領導青眼、捧得「御酒」回家,那絕對是榮耀門楣的大好事!為了感謝皇恩浩蕩,大家紛紛寫「謝酒詩」:

先贊一下酒好,「御酒瑤觴落」,此酒只應天上有;

再表明下自己的忠心,「聖酒一沾何以報,為欣頌德奉時康」,聖上如此厚待,我輩感激涕零,只能鞠躬盡瘁保國泰民安以報隆恩!

此外,皇帝還要「賜酺」。

這是君民歡聚一起飲酒同樂的典儀。權力得來不易,統治者深諳「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道理,無論大事小情都得表現下朕很親民。

不僅需求量大,對品質的要求更不會低,加之為討朝廷歡心,大夥還得時不時搜腸刮肚地開發新品種,如此一來,原有機構就不夠用了。長安城裡慢慢興建了許多官營釀酒廠,集中了全國最優秀的釀酒師傅。

2

全民飲酒:濁醪初熟勸翁媼

國營酒廠好是好,但是一般人喝不到,無法滿足腰包鼓起來的唐朝官民對觥籌交錯美好生活的嚮往。

國寶!唐代瑪瑙獸首牛角杯

怎麼辦?自己動手!

曬曲煮飯、開釀發醅,剛釀成的酒混雜著酒糟,經過壓榨或過竹編器具濾之後即可飲用,稱為「生酒」、「生春」,即「濁酒」。「清酒」須再進行過濾等技術處理,難度係數大、成本高,所以「金樽清酒鬥十千」,價格很貴。因此,大多數酒蟲喝的都是濁酒。

白居易《問劉十九》裡所說的「綠蟻新醅酒」就是這種——當時的酒麴不純淨,酒液裡因留有微生物而呈現出瑩瑩碧色,「蟻」是指過濾後漂浮在液面上的穀物渣滓,隨著舉杯人的動作就如螞蟻般蠕動。

由於工藝限制,當時的酒醪發酵時醇化程度不夠,穀物中的糖分留在了酒中,喝起來甜甜的,酒精度數不高。

問題就出在這裡:過不了多久,大量的微生物就會使甜酒變酸,難以下咽,只能倒掉。

世上本無好酒,愛喝的人多了,也就琢磨出了好酒。

不止經歷過多少次嘗試,嗜酒的唐朝人終於解決了這個讓無數前輩酒鬼酒仙頭疼的大難題。

辦法之一:在發酵過程的最後一天裡,往酒裡加點石灰,這樣就能降低酸度,防止酒變成醋。

辦法之二:加熱生醅,在降低微生物活性、避免酒變酸的同時,還能達到消毒的效果,相當於當代的「巴氏殺菌」。此後,酒的品質有了保障,遠距離運輸和量產成了現實,由此催化了釀酒行業的大發展。因此,這項技術堪稱中國古代釀酒史上裡程碑式的大突破!

唐初太樂署(類似皇家樂團)有個叫焦革的公務員特別擅長釀酒。原本在中央核心機構門下省任職的大詩人王績為了喝到好酒,乾脆申請到太樂署專門給人家當領導!焦革夫妻相繼過世後,王大學士就辭官不幹了,你說這酒得好喝到什麼程度!

還不止這些,反覆總結經驗的有心人不斷改進造曲和過濾技術,釀造出更為純淨的琥珀色優質米酒,李白飲後贊其美妙:

「蘭陵美酒鬱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

由是可知,好酒果然是可以使人忘憂的。

3

養生有道:藥酒欲開期好客

唐朝人喝的還不止是一般的酒。

早在北魏時期,賈思勰的《齊民要術》中就記載了「浸藥酒法」,即在酒中加入各種藥材配製藥酒,可以外用還可內服,其治療效果良好,有「百藥之長」的美譽。

不過,從漢末動蕩到楊堅踐宇文周祚一統天下,在饑民餓殍司空見慣的四百年亂世裡,大族名士們借著得來不易的杯中物聊發癲狂,或窮奢極欲、極盡揮霍之能事,或隱居避世求不老,最終把養生折騰成了輕生。

唐代仕女狩獵紋八瓣銀杯,拿來喝藥酒、保健酒很不錯

富裕起來的唐朝人,深受到道家文化影響,非常注重養生;加之全民愛酒,連和尚都不例外,於是,迎來了各種藥酒、保健酒百花齊放的時代。

《千金方》裡有關酒療的方劑共有933種,收錄了初唐時期的63種藥酒,大多具有治療各類疾病和抗衰保健的功效。

以米酒為底,投入各種材料:

素的有生薑酒、地黃酒、丹參酒、五加酒、枸杞酒、杜仲酒等;

葷的有蛇酒、鹿骨酒、豬苦膽酒等。

大約是能想到的藥材都被唐朝人泡過了。

效果很神奇。比如,某縣一位老者,讓一個渾身長瘡的道士用藥酒浸泡身體三天,結果「面顏復少年,肌若凝脂」。

《舊唐書》記載,睿宗諸子送終時,隨葬品中就有「諸藥酒三十餘色」。

每逢節令,大夥還拿應季的植物泡酒,比如端午的艾酒、菖蒲酒,端午的茱萸酒、菊花酒,除夕元日的屠蘇酒。

這個屠蘇酒很有講究,由米酒加入大黃、白朮、桔梗、蜀椒、桂心、烏頭、菝葜製成,據傳是神醫華佗所創,不僅養生還能闢邪。

另外,由於松樹四季常青,寓意美好且材料易得,用其松脂、松花、松葉等配製而成的松醪酒尤其受到大眾好評。

單獨用松樹某一種材料泡酒也很流行,如松葉酒。松葉中含有揮髮油和乙酸龍腦酯,香氣鬱烈,似乎很符合性格奔放的唐朝人口味,他們相信常飲此酒能益壽延年。

孫思邈稱松葉酒能治腿腳病,「主腳弱十二風痺、不能行」。

4

異域之美:葡萄美酒三勒漿

萬國來朝的盛況怎少得了外來好酒?

葡萄酒是舶來品。

唐代房陵公主墓壁畫,提壺持高足杯仕女圖,據說,這種高足杯是用來喝葡萄酒的

640年(貞觀十三年),唐太宗大破高昌(今吐魯番市東面約四十公裡的哈拉和卓鄉所在地附近)之後帶回了馬奶葡萄種子和釀酒方法,在宮廷中種植,並親自研究配方釀製了葡萄酒,聞之芳香、入喉辛辣。

一時間,李世民龍心大悅,以葡萄酒賞賜群臣,逐漸從貴圈子裡流行起來,風靡長安。

「及破高昌,收馬乳葡萄實,於苑中種之,並得其酒法。太宗自損益,造酒成,凡有八色,芳辛酷烈,味兼緹益,即頒賜群臣,京師始得其味。」

對葡萄酒有興趣的還有著名的宰相魏徵,他除了擅長進諫之外,還曾多次向胡人學習釀製葡萄酒,成為一個高水準的葡萄酒釀造師傅。他釀的酒,連皇帝都大加讚賞:

「醽醁勝蘭生,翠濤過玉薤。千日醉不醒,十年味不敗」。

此後,葡萄酒在大唐沃土上迅速蔓延,河東、隴右一帶,長安、洛陽以及南方的金陵(今南京)、襄陽、郢州(今武昌)等地陸續成了主要產地。

唐代鎏金舞馬銜杯紋銀壺,便於旅行時隨身攜帶

戍守在邊塞的將士們最喜歡葡萄酒。任務在身時自然不能飲酒,只等軍前犒賞可以痛飲一番——大漠荒蕪,烽火城邊,好男兒的報國壯志與思鄉之情都在酒裡: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徵戰幾人回。」

還有唐朝全國最高學府裡學子們們心心念念的「三勒漿」。

據說,這種飲料來自波斯。「三勒」來自吐火羅文,在當時指的是三種具有「有神奇功效」的果子:

庵摩勒,可「作漿染髮,發變黑色」;

毗梨勒,被認為是「魔鬼棲居之地」,未熟時可止血,成熟後可當瀉藥使用;

訶梨勒,「生在在因陀羅神居住的香山」,「可成七德、祛百疾」。

不過,現代研究認為,大量熱帶樹木都屬於這三種植物,其果實都含有單寧酸,因此味道苦澀。三勒漿即這三種果子釀成的飲料。

由於帶有濃厚的神話色彩及流傳的養生保健功能,代宗皇帝很喜歡,認為不僅味道溫和、入口甘柔,還蘊含著宗教的玄機,因此拿來賞賜太學諸生,學子們自然也是趨之若鶩。

「唐代宗大曆年間幸太學,以三勒漿賜諸生。此後不復聞於世。今光祿許化復以庵摩、訶、毗梨三者釀而成漿,其光色油然如葡萄桂醑,味則溫馨甘滑,渾涵妙理。及薦御,天顏喜甚,謂非餘品可及,遂時供內府。」

除了以上兩款洋果酒,嶺南地區還釀製荔枝酒。

一千多年前的某個盛夏,地方官李文孺的家奴把荔枝藏在了小口大肚的容器裡。天氣太熱,沒多久,荔枝便發酵飄出了香氣,試著往容器裡加入酒麴和粳米飯,三日之後,酒香撲鼻,竟比加了椒桂的酒還要濃烈。於是,當地人紛紛效仿釀製。

5

酒色兼收:美人延客醉金樽

唐朝經濟空前繁榮,除了長安、洛陽,揚州、杭州、蘇州、成都府(益州)、蜀州、邛州、黔州等,都成了一線城市,酒坊飯鋪林立,好酒層出不窮。

為了招徠客人,經營酒店的老闆們使出了渾身解數。

電視劇《大明宮詞》中的唐朝夜市景象

好酒好菜是必須的!

店家一般都有自己的釀酒絕技,下酒菜也不能馬虎,「星級」酒店拿出熊白啖、炙鵝掌、渾羊歿忽、金齏玉鱠、鏤金龍鳳蟹這樣的高檔菜餚,街坊小店也有絕招,比如潔白如玉的庾家粽子、湯鮮味美的肖家餛飩,等等。

廣告是必須的!

唯恐食客忽略了自己,各酒樓紛紛在店門口、屋頂打出色彩鮮豔的酒旗。「三條陌上拂金羈,萬裡橋邊映酒旗」,成了一道獨特的風景。到了晚上,再高高掛起彩色的「酒」字燈籠,在夜幕之下如繁星交相輝映,點亮了唐朝人的夜生活,正是:

「夜市千燈照碧雲,高樓紅袖客紛紛」。

美女是必須的!

來飲酒作樂的以男子居多,稍微有點檔次的酒店,都會有「酒西施」。桃花面龐楚楚可人的美女賣酒,再不勝酒力的男兒恐怕也要捧場多喝幾杯。

不少酒家還僱用美貌胡姬招攬客人。這些擁有中亞、西亞血統的美人們,藍眼高鼻、濃妝豔抹、衣著袒露、身姿曼妙,或歌或舞,自帶與唐朝女子不同的異域熱辣風情,上至達官貴人下到富裕百姓,為睹芳容一擲千金的大有人在。

賀朝有一首寫給酒店胡姬的詩,生動再現了當時的情景:

「胡姬春酒店,弦管夜鏘鏘。

紅鋪新月,貂裘坐薄霜。

玉盤初鱠鯉,金鼎正烹羊。

上客無勞散,聽歌樂世娘。」

更絕的是,唐朝不止民風開放,審美也相當多元和包容。為照顧有些顧客特殊的欣賞維度,酒店老闆僱用了一些「奇女子」。

比如,陽都縣有個酒家女,眉毛連成一線,耳朵又長又細,人們把她當成「天外飛仙」,一傳十十傳百,給酒店帶來不少生意。

洛陽某酒店有一婢女,蓬頭垢面,兩肩高聳、大肚子,貌極醜。有個「粗黑肥短,身體垢膩」的官員為此女痴迷不已,甚至「大悅之,殆忘寢食」。

女子還流行起以醉為美的「酒暈妝」。

唐代女子「酒暈妝」

在士大夫的酒宴上有藝妓佐飲。她們不僅眉目似畫、善解人意,還能歌善舞可賦詩,劉採春、關盼盼、張窈窕等都是一等一的名妓。

不過,最有名的要數嗜酒的女詩人薛濤,她本是長安良家女,隨父宦流落蜀中,遂入樂籍,作了藝妓,和文壇大咖白居易、張籍、劉禹錫、杜牧等人都有交往。

6

才高八鬥:惟有飲者留其名

在唐朝,寫詩技能被列入科舉考試,這可是事關一個人、一個家族前途命運的大事,比我們現在的高考科目語數外更受重視,因此,從皇親貴胄、士族少爺到寒門學子,無人不寫詩。

前面說到,喝了皇帝賜的酒要寫詩,喝到了好酒要寫詩,喝高興要寫詩,喝傷感了也寫詩;

不僅如此,饞蟲上腦,賒帳喝酒的寫:

「我來賒酒相留宿,聽我披衣看雪吟。」

欠了酒錢遭店家上門討債的也寫:

「今年沽酒未還錢,門前債主雁行立。」

喝到假酒更得寫詩來罵:

「主人無厭且專利,百斛須臾一壺費。

初後薄為大偷,飲者知名不知味。」

在眾多酒鬼、酒仙、酒聖同志的共同努力下,有人統計,在流傳至今4萬餘首唐詩中,有近7000首與酒相關。

現存王績的122篇詩文中,寫到「酒」字有28篇,約佔20%;

李白在1500篇詩文中,談到飲酒的有170篇,佔16%;

杜甫1400餘首詩作中,提到飲酒的近300首,佔20%。

其中佳作數不勝數,《俠客行》、《將進酒》等。

韓熙載夜宴圖

描摹當朝名士曠達不羈縱酒之態的最佳作品,非詩聖杜甫名作《飲中八仙歌》莫屬,當然,也因為他寫了李白(偷笑)。

「知章騎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汝陽三鬥始朝天,道逢麴車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

左相日興費萬錢,飲如長鯨吸百川,銜杯樂聖稱世賢。

宗之瀟灑美少年,舉觴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樹臨風前。

蘇晉長齋繡佛前,醉中往往愛逃禪。

李白一鬥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張旭三杯草聖傳,脫帽露頂王公前,揮毫落紙如雲煙。

焦遂五鬥方卓然,高談雄辨驚四筵。」

可以說,在唐朝,一個才子的標配技能有兩項:能作詩、會喝酒。

如果你能喝上很好的酒、作出很好的詩,那就成了大才子,比如李白。

試想一下,若沒有這些活得濃墨重彩的才子,唐朝會多麼乏味?

然而,若是沒有了酒……

7

酒政調整:杯中之物系國運

縱酒歸縱酒,實際上,唐朝是推行過禁酒令的。

建國之初,唐高祖李淵即位伊始便頒布《禁屠酤詔》:

「酒醪之用,表節制於歡娛……餚羞麴蘗,重增其費……關內諸州官民,宜斷屠酤」。

說得很清楚,禁酒的目的為了減少糧食的消耗,防止糧食價格飆高,以此來緩解饑荒。後來,唐高宗在670年因糧價高漲、唐玄宗在713年發生旱災時短暫禁酒,也都是出於這個考慮。

不過,隋唐五代正處於歷史氣候的溫暖期,更是得益於政局穩定和農業技術進步,水稻種植範圍快速擴大,逐步與麥、粟呈三足鼎立之勢。

因此,在大多數時期,唐朝人很幸福——不缺糧食釀酒,全國上下都愛喝酒,政府管制不多,開店釀酒售酒是個日進鬥金的好生意。

各地富商均投資於此,不僅推動了釀酒、餐飲行業的發展,還帶動了制曲、陶瓷等相關行業,雖無明文酒稅,數量龐大的店鋪所帶來的地產稅等財政收入也相當可觀。

直到安史之亂之後,藩鎮割據、地方叛亂、吐蕃戰事接踵而來,軍馬糧草兵器是筆龐大開支,在戰爭之後地方重建也需要錢,要命的是自然災害不斷。

在這種大環境下,朝廷的財政狀況急轉直下,只徵收傳統的地稅和人口稅是不夠的,政府把眼光投向了獲利豐厚的酒店。

764年(唐代宗廣德二年),頒發敕文「天下州各量定酤酒戶,隨月納稅」,以特許專賣商稅的的形式出現的酒稅。

不過,隨著中央政府對地方控制力的減弱,朝廷能從地方收上來的酒稅越來越少,但數字仍十分可觀。

834年(唐文宗太和八年),全國的酒稅為156萬餘緡,釀造費用佔1/3,這還不包括逃稅的貧戶在內,純收入有百萬緡。

853年(唐宣宗大中七年),蝗災過後,每年全國所繳納的稅錢為925萬餘緡,其中租稅550萬餘緡,酒稅為82萬餘緡,鹽利為270萬餘緡。

要知道,國庫裡有多少錢直接決定了中央政府能出多大力氣削藩——對已然坐大的強藩重鎮用兵,軍費耗費是筆巨額投資。

907年(唐哀帝天佑四年),朱溫開啟了後梁紀年,曾經金碧輝煌的大唐王朝壽終正寢,而它所孕育出的詩與酒根植於炎黃子孫的血脈裡,不斷發芽,在接下來的時代裡煥發更為耀眼的光華。

主要參考文獻:

《中國食料史》

《唐代宮廷史》

《薩爾馬罕的金桃唐代舶來品研究》

《李太白全集編年箋注》

《杜詩鏡銓》

《中國酒史》

《萬國衣冠拜冕旒》

《走進日常,唐代社會生活考論》

本文中除標明來源的圖片,其餘均來自網絡公開渠道,不能識別其來源,如有版權爭議,請聯繫公號方。

總監製:蘇會志

監製:夏宇

責編:戴麗麗 李逸博

編務:黃俊峰

相關焦點

  • 《長安十二時辰》各人物歷史原型介紹,他們代表唐朝一段傳奇!
    劇中主角在歷史上都是有原型的,李必和張小敬也是真實存在的歷史人物,還有聖人、何監、嚴太真和林九郎等,這些都有對應的原型。《長安十二時辰》是根據馬伯庸同名小說改編,少年老成的李必原型是李泌,幼年聰慧被稱為「神童」,歷任四朝,是唐朝著名的政治家。
  • 都鼓勵早婚早育,為何漢朝多是「早婚」,而唐朝多存在「晚婚」
    更有意思的是,漢、唐兩個最為人稱道、中國古代歷史上最偉大的朝代,卻是一種「早婚」成為社會主流,另一種是「晚婚」。那為什麼漢代多為「早婚」,而唐代多為「晚婚」?「早婚」在漢代成為主流,主要是因為以下兩個原因:一、漢初經濟衰微,兩漢時期,無論是社會上層還是底層民眾,「早婚」都是一種正常現象。在貴族方面,漢靈帝十五歲立皇后成婚,漢桓帝十六歲立皇后。
  • 唐朝的茶詩和酒詩,文人雅趣和名士風流
    在我國的歷史之上,唐朝不僅僅迎來了政治和經濟上的鼎盛時期,對於文化的貢獻也是十分突出。中國人提到唐朝,就算是三歲小兒都能吟唱幾首唐詩,唐詩在我國文學史上一直佔據著重要的地位,而與我國傳統的酒文化和茶文化相結合的詠酒詩和詠茶詩,以其獨特的魅力,向我們展示著唐朝詩人的豪情壯志和風雅情趣。
  • 漲知識|都鼓勵早婚早育,為何漢朝多是「早婚」,而唐朝多存在「晚婚」
    但比較有趣的是,最為人稱頌的、中國古代歷史最為偉大的兩個王朝漢、唐卻是一個「早婚」為社會主流,另一個則多「晚婚」。那麼,為什麼漢代多是「早婚」而唐代卻多「晚婚」呢?
  • 唐朝的婚配製度為何開放?源於唐朝女性地位的提高
    2、唐朝婚配製度的開放程度但是在封建社會繁榮時期的唐朝,開放程度不僅限於政治制度和民族政策,在婚配製度上也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開放朝代。唐朝婚配製度的開放首先體現在男女對婚姻的自由和大膽追求上,其中女性有一定的自主選擇權。
  • 寶豐酒歷史篇一儀狄造酒說
    論起年齡,儀狄有4100多歲了,假如他還活著。這4100年足可以證明,自打全球中國片區的人從原始進化到文明,開始了奴隸制社會的夏朝,我國釀酒技藝就有了成建制的口口相傳,也就是說,在當時,各個部落當中,基本都有釀酒的辦法。儀狄的出生地在父城,今天的河南省平頂山市寶豐縣商酒務鎮。從儀姓的起源上來看,出自虞姓,起源於夏朝初年,儀狄之後以祖名為氏。
  • 《酒譜》流傳千年的酒人酒事,傳統文化的雅趣,皆值得銘記與傳承
    不僅唐朝,從上古開始,酒就已經出現於各類記載中,酒文化通過歷朝歷代傳承發展,在不同朝代擁有各自的風格。飲酒釀酒在我國有非常悠久的歷史。在上古傳說中,有杜康造酒、儀狄造酒。相當多典籍中都有酒的記載,比如先秦時代的《詩經》中就有三十多首提及酒,佔全部詩歌的十分之一以上。在《齊民要術》、《博物志》、《世說新語》等書中,關於酒的奇聞異事也屢屢可見。
  • 第一個造酒人是誰?一口氣搞懂酒的前世今生
    這裡說得明白,是大禹的時候,一個叫儀狄的女人造出了酒,而《世本》中則延續了這一說法:  儀狄始作酒醪,變五味。少康作秫酒。  我們看到,這裡說的也是儀狄始作酒。但他這裡多了一個少康作秫酒。古人稱高粱為秫,但在少康的時代,有沒有高粱則還存疑,而且《世本》究竟是誰寫的,什麼年代寫的都存疑,所以後世人多不引用裡面所寫。
  • 顏華火龍果酵素酒丨中國八大名酒
    茅臺酒、汾酒、瀘州老窖在歷次國家評酒會上都被評為名酒,五糧液、西鳳酒、董酒、古井貢酒4次入選,劍南春則三次入選。後來這八種就一起成為了約定俗成的中國八大名酒。今天顏華火龍果酵素酒聊一聊中國八大名酒的特性和優點。1.茅臺酒:它是與蘇格蘭威士忌、法國科涅克白蘭地齊名的世界三大蒸餾名酒之一,是中國三大名酒「茅五劍」之一,也是大曲醬香型白酒的鼻祖,至今已有800多年的歷史。
  • 趣讀歷史:半遮面的的夏朝(三)
    大禹本不走禹步,走的路多了,也便成了禹步。禹的步姿被巫覡(念西,指女巫,巫則特指男巫)研究並附會成神奇的儀式,其理論根據是禹乃聖人,鬼神猛獸、毒蜂毒蛇甚至暴龍都不敢傷他,充分體現禹步具有非同一般的神力,於是巫覡做法時突然步履踉蹌,邁起「禹步」。和動感強烈的跳大神相比,「禹步」安靜得像跳交際舞。
  • 沒想到《長安十二時辰》中的李必原形李泌得到四位唐朝皇帝的重用
    那麼劇中的李必的原形是歷史上歷經四朝的唐朝重臣李泌。這個李泌為什麼能歷經四朝,又為什麼能受到四位皇帝的重用呢?他與劇中的李必是否一樣也很機智勇敢呢?那我們一起來看看歷史中的李泌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吧,李泌能夠受到四位皇帝的器重,得益於他三個方面的優勢。
  • 原度酒、降度酒、低度酒,喝酒應該選哪個?
    古人不喝高度酒,是因為不會做而喝不著,還是能做不愛喝? ——早期都是發酵酒,發酵酒裡沒高度,都在10度之內。李時珍在《本草綱目》裡說的,元代開始有燒酒; 一個是詩句為證,斷代唐朝。有白居易的詩句為證:「荔枝新熟雞冠色,燒酒初開琥珀香」; 一個是實物為證,斷代漢朝。2011年3月發掘南昌海昏侯墓,該墓酒庫裡有一件青銅蒸餾器。
  • 趣趣ABC助力下沉市場英語教育,促進教育資源均衡發展
    一線城市由於歷史、地緣、政策等原因,經濟發展水平更高。對教育領域帶來的影響是當地教育硬體設施更齊全,教育資源更豐富,對優質師資更具吸引力,用戶獲取教育資源更方便。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三四線城市以及偏遠地區,當地教育配套設施相對簡陋,經濟水準對外部師資吸引力不足,當地師資力量有限,與一線城市的教育鴻溝非常大。
  • 趣說「元旦」:春節、陽曆年傻傻分不清楚
    原標題:趣說「元旦」:春節、陽曆年傻傻分不清楚現在一說元旦,人們容易想起的就是每年公曆1月1日,利用這一天難得的假期,或是走親訪友,或是與家人團聚。事實上,在中國古代,也有「元旦」。只不過時間不一致,內涵和習俗也要豐富得多。二者的區別,究竟在哪兒呢?
  • 唐朝真的以胖為美?誰說唐人沒有夜生活?
    因為不肯屈服於大食的侵吞,波斯王室還曾流亡唐朝,圖謀復國。洛陽出土的《阿羅憾墓誌》從文字分析,阿羅撼應當出自波斯王族。唐朝的三個世紀中,幾乎亞洲每個國家都有人曾經進入過這片神奇的土地。他們中最主要的是使臣、僧侶和商人。都城的外來居民有突厥人、回鶻人、吐火羅人和粟特人等,當然還有大食人、波斯人和天竺人。到達官貴人家中做客,端盤上酒的奴婢很可能是外國人。
  • 趣趣abc英語怎麼樣?真實評價說說我的真實感受!
    在線上少兒英語培訓機構中,趣趣ABC還是有一定的知名度的,加上趣趣一對二的教學方式也吸引了不少家長的好奇和關注,我當初也是親自去了解過,還給孩子報過幾個月的課程,要說趣趣ABC英語費用多少?我就給大家爆料一下趣趣abc英語的真實的收費情況吧,1.趣趣ABC英語怎麼樣趣趣abc英語採用1對2固定教學模式,致力為中國5-12歲的孩子提供豐富有趣的一對多在線歐美外教課程服務。
  • 歷史上真實的唐伯虎:一生命運多舛,最後落魄而死
    唐伯虎(1470年-1524年)那麼,歷史上真實的唐伯虎,又是什麼樣的呢?可以用這樣幾個詞來形容:家世沒落,才華橫溢,命運多舛,落魄而死。唐寅,字伯虎,1470年出生於南直隸蘇州府吳縣(今江蘇蘇州人),是明朝中後期的著名畫家、詩人、書法家,與同為蘇州人的祝枝山、文徵明、徐禎卿(徐霞客曾祖父)並稱「吳中四才子」(又稱:「江南四大才子」)。
  • 他是唐朝第一位詩人,每日一鬥酒的他開啟了唐詩偉大的一頁
    在唐朝以前,詩歌多以抒懷傳情為主,並沒有唐詩那樣豪邁壯闊的格局,無論是《詩經》還是《漢樂府詩》,所吟頌的多是香草美人,閨閣情趣,而唐詩是中國詩詞的發展的全盛時期,王繼可以說是打開唐詩大門的第一人,他的一首《野望》打破了長期以來詩詞的寫作局限,可以說王繼是唐朝的第一位詩人。
  • 98年德國人在亞洲海域,撈出了6萬多件唐朝文物,我國為何無動於衷?
    —阿諾德  唐朝是我國歷史上,為數不多的偉大帝國,在長達近300年的統治中,政治、經濟、文化、科技、航海,都曾一度達到過世界領先地位。  由於唐朝國家實力達到了頂點,所以形成了萬邦來朝的外交局面。成千上萬的外國人來到中國,進行貿易和商業往來。  這其中就包括大家比較熟知的波斯人,以及阿拉伯人、印度人、僧伽羅人,以及高棉人、查姆斯人、猶太人等。
  • 天蠍有多耐得住寂寞?
    要問什麼星座能耐得住寂寞,不得不說除了摩羯就是天蠍了。摩羯是因為相對於感情更喜歡工作,所以只要有工作就 能讓摩羯忘記寂寞的感覺,而天蠍卻不是如此,一直把感情視為生命的天蠍,在天蠍的生命中不能沒有感情,但是天蠍不是那種為了解決寂寞和孤單而會​選擇和別人在一起的人,天蠍在豐富的感情觀中,依舊能保持高度的自律,真的是非常的不容易。今天我們就來看下天蠍到底有多耐得住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