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需要一些思考,伴隨音樂效果更佳
《素問·上古天真論》談及養生之道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
「法於陰陽」如何做到呢?我們是不是應該考慮一下五臟六腑和陰陽(太極八卦等)的關係呢,因此我們帶領大家慢慢學,一點點搞懂古人的智慧。只有汲取了傳統文化中的精髓,才是最好的傳承。
田合祿在《生命與八卦——醫易啟悟》中提出了以四時五臟陰陽為本的五臟配太極八卦陰陽五行說。我們慢慢來思考解讀一下。需要明確的是,觀點未必都是真理,需要辯證地思考。了解一些,總比懵懂無知要好。
那為什麼要用八卦來和五臟配呢?八卦有什麼用處呢?
伏羲八卦圖,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告訴人們所處的位置,事情發展中最重要的就是定位。
定位很重要。首先,知道自己應該做什麼。西方人認為爸爸要做兒子的朋友,中國人不這樣認為。兒子的朋友經常換的,年齡一變,環境一變,就會把老朋友換掉,換成新朋友。朋友可以變,爸爸不能換。
其次,知道怎樣守位。守住自己的本分。守住自己的原則,就不會犯錯誤,受懲罰。
第三,不斷改善,越做越好。定位在哪裡,就把對應的職責列清楚,然後一條一條去看自己該怎麼把它做好。《道德經》云:「天道無親,常與善人。」你把工作做好了,就能得到「道」的加持。《善良需要「道」的加持》
「乾為純陽,配標本皆陽的少陽三焦相火,坤為純陰,配標本皆陰的太陰脾水,為太極之兩儀,合乾坤,火水交濟,生化中氣是為太極。」
什麼是少陽三焦相火?三焦屬少陽相火,火是人身之陽氣,它體現了生命的能源,根於命門,及於全身。心為君火在上焦,肝有相火在中焦,腎與命門為相火在下焦。
為什麼說脾為太陰呢?郝萬山《傷寒論講稿》中說:「從生理的角度來說,太陰是主運化的,運化水谷精微,運化水液,所以它所主管的陰液的量是最大的,你想想所有的水谷精微、所有的水液都要靠脾所來運化,所以它所主管的陰液的量是最大的,因此《黃帝內經》把它叫做三陰。而少陰呢它是主水的,你看少陰它是主水的,它也主藏精,但是水液的量是僅次於脾所主的水谷精微和水溼,少陰它所管的陰液的量屬於二等,因此它是二陰。厥陰是主藏血的,血是人體陰液中最精華的部分,所以厥陰是一陰。三陰、二陰、一陰,是根據五臟中它主管陰液的量的多少來劃分的。」
那麼「火水交濟,生化中氣」又是什麼意思呢?「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火即陽,水即陰,陰陽交合,則生中氣。中氣者,生物之生命也。
火水交濟的概念來自中醫,後來被引用到了太極功法中。在功法中,藉助中醫知識,陰陽理論,研究實踐,通過習練,讓身體內部產生微妙和諧的體會,主觀上感覺很舒服、很愉悅。理論與功法相互驗證,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章虛谷說:「上焦外通太陽、陽明,中焦外通少陽、太陰,下焦外通少陰、厥陰。」即主張少陽和太陰主中焦。
稍微補充一下。太陽經「行於身體之背,位於體表,感受外邪,背當其衝,是最先發病的經脈,所以又有「太陽為開」的說法。」目前處在冬季,保養身體方面,要防止腰背受寒。
少陽三焦之氣化生肝心(主陽氣,配春夏,肝為陽中之少陽,心為陽中之太陽)。此處陽中之少陽是結合四時陰陽來說的,春夏養陽,秋冬養陰;春天萬物復甦,萬物欣欣向榮,然而尚未達繁茂,故曰肝為少陽。
太陰脾氣之化生肺腎(主陰氣,配秋冬,肺為陰中之少陰,腎為陰中之太陰)。
肝(厥陰)心(太陽)肺(陽明)腎(少陰)為四象。離配心,震配肝,坎配腎,兌配肺。
艮坤巽乾位四隅屬中,艮坤屬太陰土配脾胃,巽乾屬少陽相火配三焦膽。
李東垣說,人身一太極,氣血為兩儀,周流於一身,六經配六卦,乾巽為門戶。聊八卦有點兒八卦。古人潛心積慮搞出來的「太極生陰陽,陰陽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真要弄懂,而不是念成順口溜,比較燒腦啊。
想一想,為了健康就要養生,圖的啥,不就是幸福嗎?但是必須弄明白的是幸福和幸福感又不同了。幸福偏重於物質(屬有),幸福感偏重於感覺(屬無),一陽一陰,平衡才好。
《道德經》第八十章說:「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講的就是幸福。有人對幸福的理解就是一家人能夠常常坐在一起吃頓便飯。有的人認為幸福是享盡榮華富貴。有人認為,幸福就是和心愛的人長相廝守。有人認為夫妻之間沒有任何矛盾就是幸福。
古人認為,幸福就是指土地、貨幣、衣服、糧食等物質方面的東西足夠,也就是說能滿足自己各種物質的需求,才是幸福的人。
隨著社會進步,文化不斷發展,人們不僅對物質上有需求,同時在精神上也有更多的需求。綜合起來說,幸福就是現實生活對主體需求的滿足程度。
有的人雖然擁有億萬資產,但他卻體驗不到幸福;有的人雖然貧窮,但他整天都掛著幸福的笑容。這表明,幸福和幸福感是不同的,幸福再多,沒有幸福感,一切都是零。
所以,老子說「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這才是真正的幸福。感受到食物的甘甜,感覺到衣服的美麗,安心住在自己的家裡,感覺到文化娛樂帶來的快慰,這種心與物的完美結合,才是真正的幸福。
然而當我們吃著被汙染的食物,呼吸著霧霾,聽著樓下傳來的打罵聲,聽著新聞裡的疫情播報,戰爭陰雲籠罩,請問您感覺到真正的幸福了嗎?這一切該引起每一個人的深思。
也許對一些人來說,只要健康就好,讓我們積累更多的養生知識,勤於習練太極功夫,融入社會文化中。
學到了的健康知識,就要努力去落實,不要酗酒,早睡早起,積極工作,適可而止。
近期一代球王馬拉度納的離世,引起無數人的傷感。大家多關注健康的問題,有時候,退一步講,活著就好。
安安靜靜地讀讀書,找朋友一起運動一下,再吃點兒可口的飯菜,就知足了。
君子不治已病治未病。未雨綢繆,保持身材,維持好身心合一,多練練太極功夫就非常棒了。只要氣血暢通,很多疾病就不會來訪。
希望本文能增加善良的您對於太極和養生的了解,如果想持續了解,可以關注此百家號。
贈人玫瑰,手留餘香,善去善必歸,此為道。歡迎轉發、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