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嬴政出生於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57年秦軍攻打趙國都城邯鄲,呂不韋設計帶著秦王嬴政的父親秦異人逃回了鹹陽。
這個時候的嬴政只有三歲,和他的母親趙姬躲到了娘家,這才逃過了趙國人的追殺。直到公元前二五一年,趙姬才帶著嬴政回到了鹹陽,這一年秦王嬴政9歲。
劉邦比秦王嬴政小三歲,出生於公元前256年。也就是說劉邦剛剛出生的時候,秦王嬴政就開始過顛沛流離的生活,要逃過趙國人的追殺。
當然秦王嬴政的母親是趙國的富戶人家,他們不僅躲過了趙國人的追殺,還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也可以說是當時的無憂無慮少年。
當秦王嬴政回到鹹陽的時候,劉邦不過才6歲。這時候的劉邦有一個好朋友叫盧綰,兩個人同年同月同日生,並且兩家的關係非常較好。
劉邦和盧綰兩個人從小一起玩到大,劉邦從小就調皮搗蛋,闖禍的時候就把責任推給盧綰,盧綰就一個人把責任扛了下來,不僅是劉邦的小跟班還是背鍋俠。
他們兩個人還一起上了學堂,劉邦打小就不愛讀書,天天和社會上不三不四的人混在一起。盧綰倒是一個好學生,成績一直都不錯,說不定經常替劉邦做作業。
當劉邦還在學校裡邊兒瞎混的時候,秦王嬴政已經回到了鹹陽,並很快成為太子。這時候的劉邦還整天只知道玩,並且在學校裡邊也沒讀幾年書就退學了。
不讀書的劉邦就徹底成了一個混混,和他的兩個哥哥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劉邦的兩個哥哥都是種地的好手,幫助老劉家積攢下了不少家產。
劉太公就經常罵劉邦不成器,不如他的兩個哥哥會種地賺錢。劉邦是比較記仇的,後來當皇帝後他就當著文武大臣的面問劉太公:你以前說我無能,現在我和兩個哥哥相比,誰家的地多?
當劉邦年紀再大一點的時候,領袖的氣質就充分暴露了出來。當然這時候也只是街頭混混的老大,他經常帶著這些混混到大哥家裡面混飯吃。
問題是地主家也沒有餘糧了,老這樣吃下去,大哥家也扛不住。有一次劉邦又帶著一群小弟來了,他的大嫂就假裝著在刮鍋底,意思就是飯吃完了。劉邦就非常抱歉地讓兄弟們回去了,結果一進廚房發現有很多飯,這時劉邦就非常生氣。
前邊已經說過了劉邦是一個非常記仇的主,得罪了他一定沒有好結果。劉邦當上皇帝後就封他的哥哥為武哀侯,卻沒有封自己的侄子劉信。
劉太公反覆督促,劉邦才不情不願的給劉信封了一個羹頡侯。劉邦其這個名字就是在諷刺他的嫂嫂不是一個合格的長者,因此才給自己的侄子封了一個用勺子刮鍋底的侯。
接下來的劉邦在家鄉就不怎麼受歡迎,就投靠到了張耳的名人當起了一名門客。後來秦始皇滅六國,張耳被迫流亡江湖,劉邦就只好回家了。劉邦和張耳的關係一直不錯,劉邦後來還把自己的女兒魯元公主嫁給了張耳的兒子張敖。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劉邦就參加公務員考試,被錄取後成為了最小的官亭長,變成了體制內的人。這個職務就和孫悟空的弼馬溫差不多,但這就是劉邦的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