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的成功,女性的作用功不可沒

2021-01-15 蔡駟問好

劉邦的成功,女性的作用功不可沒。難道是在為劉邦的嫂子或呂后翻案嗎?非也,其實要說的就是王陵之母、陳嬰之母和漂母飯信,以及陳平的恩人。這幾個男人可都是西漢開國功臣,舉足輕重的人物。劉邦沒有這幾個男人相助,可能不知道要被項羽幹翻過多少次了。而這幾個男人都得益於女性的幫助,才有了日後的發展和成功。

劉邦的母親叫劉媼,其實是沒有具體名字,就是劉老太太。當然也有姓媼和姓王說等。劉媼對劉邦的教育培養方面的文字幾乎沒有,濃墨重彩的都是生劉邦時胡亂「異象」,什麼「蛟龍伏身」和「吞赤珠」等,人為的附會,漢代劉家人喜歡這一口。不過劉邦與父親劉太公的關係,大家是清楚的,項羽要烹太公,對劉邦說:你不投降,我就烹殺太公。」劉邦說:吾與項羽俱北面受命懷王,「約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翁,則幸分我一杯羹。

劉邦與嫂子的關係不好,嫂子不給粥喝,以至於劉邦上位後,直到父親催促才給了侄子一個羹頡侯的封號,還不忘諷刺嫂子當年的事。老婆呂雉,客觀的說前期還是稱職的,只是後來有了權,同男人一樣,心裡一變態,什麼事情都能幹得出來。劉邦與女人之間沒有什麼好的故事,出彩或正面的東西不多。

在楚漢戰爭初期,王陵是自己拉隊伍佔山頭的。項羽愛才,想拉王陵入夥,就派人把王陵母親接到彭城軟禁起來,好吃好喝,待為貴賓。王陵母親對事情看得很清楚,對王陵的使者說:「請你回去告知王陵,他要是孝順老娘,就趕快去投奔漢王,項王殘暴不仁,決不能歸順。」說完用劍自殺而死。王陵母親用生命來激勵王陵,趕快選擇明主。因為王陵與劉邦是老鄉,王陵是有錢人家,且年長於劉邦,他看不慣劉邦的無賴相,所以堅決不想幫劉邦。然而,王陵又是個大孝子,他不得不遵從母親的遺願,於是投歸劉邦,終成為西漢開國功臣王陵,官至丞相。

韓信是淮陰人,少時以釣魚換錢討生活。有一天中午,韓信在淮水河邊釣魚,有一群婦女在河邊漂洗絲絮。其中一位老大娘,可憐韓信餓著肚子釣魚,就把自己帶的午飯分給韓信吃。韓信餓得兩眼冒金星,也顧不上客氣。後來,這位大娘每天都多帶一份飯,整整一個夏天,韓信靠漂母的施捨過活。臨別,韓信高興地對漂母說:「我發財了一定重重回報大娘。」漂母發怒說:「一個男子漢,年紀輕輕要努力。我同情你有急難,送飯給你吃,難道是為了你的厚報嗎?」漂母善意激勵,韓信稱謝而去。韓信當了楚王,回到淮陰,送給漂母一千金,報答當年送飯的恩情。這就漂母飯信、一飯之恩、一飯千金的典故。

公元前208年,項梁起兵渡江北上。這時淮南東陽縣青年殺了秦縣令,大家推舉縣吏陳嬰為王,起兵反秦,一時間聚集了兩萬多人。陳嬰的母親知道後,對陳嬰說:「我嫁到陳家,從沒聽說陳家祖上出過大人物,今天你突然稱王,不是好兆頭。我覺得你最好從屬一個人的領導,起義成功可以封侯,失敗了也好逃亡,不要自己拉山頭。」陳嬰認為母親說得有理,就對部眾說:「項氏世世為楚將,天下聞名。今天我們要幹大事,沒有項梁來領導成不了事。我們這支隊伍投靠項梁,一定能滅亡秦國。」大家一致贊成。陳嬰母親了解兒子,又認清大局,具有超凡的見識。陳嬰後來歸順劉邦,封侯拜相。

西漢開國功臣之謀略家陳平,因出身貧寒,少時倍受冷眼,其也有同劉邦嫂子一樣的人,但他命好獲得了一位賢妻。陳平長得高大魁偉,相貌堂堂,落魄時也被嫂子挖苦道他「只不過吃糠咽菜,卻長得肥頭大耳」。言下之意,陳平就是一頭豬。但無巧不成書,陳平家鄉戶牖鄉有一個富人叫張負。「負」,是古代對老年婦女的敬稱。她卻有一雙慧眼,她為孫女尋得一個好丈夫陳平。

張負的孫女命太苦,民間說法「命硬」,她連續嫁了五個丈夫,不幸都一個接一個的死了。這克夫的女人誰還敢要。陳平不信邪,偏偏又看上了張負的孫女,但由於家貧,沒敢託人上門求親。張負了解後,她在陳平替人操辦喪事中看出了陳平的組織才幹,覺得不是一般人。張負就對兒子張仲說:「難道像陳平這樣儀表堂堂的人會貧賤一生嗎?」在張負主持下,陳平遂了心願,結下美滿姻緣。陳平在賢妻與嶽母家的資助下,交遊日廣,最終成就了自己的事業。

每一個成功的男人背後,總有一個默默支持他的女人。這個女人可能是賢妻、母親、奶奶,甚至是沒有什麼關係的人,如漂母。他們的偉大就是在默默中以善良支持你,推著你向前。小編將這些男人串聯在一起,目的就是不要忘記自己的恩人。我們仰望的不是王陵、韓信、陳平、陳嬰,更不是劉邦,而是他們背後的女人,偉大的女人,她們才是真正的英雄。(文/蔡駟 圖/網絡) (文/圖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相關焦點

  • 歷史上那些站在成功男人背後的女性,馬皇后被譽為良妻典範!
    #呂雉#常言道,一個成功的男人背後必然有著一個偉大的女人,你都知道歷史上有哪些站在那背後默默支持丈夫的偉大女性呢,她們又是如何幫助丈夫走向人生巔峰的呢!首先我想說的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有記載的皇后及皇太后呂雉,你可能並不知道呂雉是誰,但你一定知道漢高祖劉邦和漢初三傑的韓信,呂雉是劉邦的第一任髮妻,而韓信可以說是直接死於呂雉之手。
  • 劉邦從秦時的亭長到大漢的皇帝,他的成功到底是必然還是偶然?
    前言:劉邦曾經在鹹陽見到始皇帝巡視的場面,說出了:大丈夫當如此也!的豪言壯語。這可以看作劉邦心懷大志向,那麼劉邦從泗水亭長到大漢的開國皇帝,他這麼一路走來成功到底是偶然還是必然?筆者以為是偶然因素大!項羽擺下鴻門宴之後,劉邦想必也知道酒無好酒宴無好宴,但是不去又不行,誰叫自己的軍隊人數比較單薄呢!這時劉邦的幸運人物之一張良出馬了,原來是項羽的叔叔項伯聽聞項羽與範增有意要害劉邦,怕與劉邦一起來的張良被殃及池魚,後被張良引薦與劉邦相見,成了遊說項羽之人。在鴻門宴當天,張良還讓樊噲打馬虎眼,劉邦才有了借尿遁脫險的戲碼。
  • 國產大飛機C919首飛成功 中國航空還有他們功不可沒
    中國航空,還有他們功不可沒!就在不久前,中國自主研製的新一代噴氣式大型客機C919在上海浦東機場起飛!C919是中國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新一代大型噴氣式客機。它本次首飛之所以激動人心,不僅因為這是中國民航最大、最顯著的裡程碑,它也意味著中國將躋身美國、英國等少數國家能夠自主製造大型客機的行列中!
  • 用人我天下第一-劉邦
    總結: 劉邦為什麼會取得最後成功呢? 在文章《屌絲之苦與強者之路》中提到強者三部曲和成功四部曲。 強者三部曲:志向或者意志->才能->機會。
  • 韓信做了階下囚,劉邦低聲下氣來問話,但答案讓劉邦很沒面子
    很多人都因為陳平為劉邦設計擒獲韓信,對陳平這個人很有意見,實際上沒有必要過多的苛責陳平,作為劉邦情報部門的總負責人,這種髒活陳平沒少幹,也沒少提劉邦被黑鍋。剪除異姓王,本來就是劉邦建立漢朝之後的基本國策,恰巧韓信不幸成為了目標最大的那個,劉邦最痛心的還是自己的髮小盧綰。
  • 看劉邦的這幾個表現後,我不再認為劉邦完全靠運氣走上人生巔峰
    當然,追逐機會的過程中會出現兩種情況,一種是失敗者的路徑——完全是給別人餵招,成為成功者的磨刀石,另外一種就是成功者的路徑了——在無數次的失敗和成功中總結,一步步走向人生巔峰。劉邦在成為沛公之後,與大多數成功者一樣,並沒有坐等機會上門,而是主動出擊,在追逐著屬於自己的機會。
  • 劉邦帝王相之五,劉邦腿有72顆黑痣,放大宣傳,意欲何為?
    孫悟空有七十二般變化,水滸人物有七十二位地煞,咱們的大漢王朝開國皇帝劉邦也不含糊,左腿上生有七十二顆黑痣!黑痣之說《史記》也有記載劉邦:「左股有七十二黑子」,即左腿有72顆黑痣。72顆痣全長在左腿上也可謂星羅密布了,左腿差不多都成黑腿了。
  • 他出六個奇計助劉邦稱帝,死前:我這一世算盡陰謀,後代將遭報應
    韓信這條計謀就是他反間了項羽與亞父範增之間的關係,讓他們君臣離心,最終他用陰謀成功的害死了範增。雖然各為其主,但是他出的這個損招,也實在是令很多人十分的憎恨他。對於範增他確實是一個能臣,他的一生全心全力輔助項羽。
  • 劉邦為何能夠成大器?老子三個字說明原因
    劉邦雖然是開國皇帝,但在他成為皇帝之前,劉邦是相當不可靠的。在沛縣時,劉邦只是個亭長,也是當地有名的黑幫分子。劉邦三十多歲還是個單身漢,沒人願意嫁給他。如果呂太公不看他一眼,以為將來會有大作為,把女兒嫁給他,劉邦以後是否會這樣,就很難說了。所以,蕭何一直對劉邦漠不關心,也一直沒能看上劉邦。說到這裡,有一個問題。既然蕭何不喜歡劉邦,為什麼還要特意推舉劉邦為沛縣縣長?
  • 白羊座的項羽為何打不過雙魚座的劉邦
    有一種天賦叫項羽,有一種奇蹟叫劉邦。沛公劉邦,就是這個開創了大漢四百年江山的神奇人物。出生於市井,四十多歲仍然無所事事遊手好閒,整日與狐朋狗友吃酒玩樂,怎麼也想不到這是一個可以幹大事的人。似乎也是天命,劉邦被迫走上了造反的道路,因為喝酒玩樂也確實結交了一大幫好兄弟,大家都願意跟著他幹。雙魚座的能量在這個時候發揮出來了,生性浪漫的他最仗義,兄弟們都服他,既然要上芒碭山革命,那就去吧!
  • 從《史記》中項羽和劉邦的外貌說起
    「赤帝」神話的生成,出自劉邦建國史上的重要情節,即斬蛇澤中的故事。據《史記·高祖本紀》記載,劉邦以亭長的身份押送修秦始皇陵的勞役人員前往酈山,途中服勞役者多逃亡。劉邦估計抵達酈山時這些勞役者大概都會逃走,於是到豐西澤中,停留飲酒,入夜,「解縱所送徒」。劉邦說:「公等皆去,吾亦從此逝矣!」徒中壯士願追隨者十餘人。
  • 劉邦稱帝:封一人殺一人赦一人,天下歸心
    狼煙陣陣中,劉邦從沛縣走來,走向了天下至尊之位。與劉邦交集的人中,有人功成名就有人身敗名裂,他們共同築起了劉邦的夢之國。雍齒封侯劉邦的將領中,除去蕭何、曹參、樊噲、周勃等等名垂青史的人物外,還有個不大起眼的角色叫雍齒,也是劉邦的老鄉。雍齒這個人和劉邦的一撥死黨不一樣,他家裡有錢有勢,一直瞧不起浪蕩江湖的劉邦。
  • 一把火燒掉了項羽的明天,卻陰差陽錯成全了劉邦的野心
    火燒鹹陽,分封諸侯 鴻門宴上,項羽威風八面,範增怒不可遏,劉邦唯唯諾諾,張良巧妙周旋,樊噲捨命救主。從這裡就可以看出,劉邦上下一心,而項羽內部分歧巨大,難以形成共識。 項羽向來做事喜歡獨斷專行,不是聽不進意見,而是認為謀士們提的某些建議不過如此。
  • 愛說大話讓劉邦完成了人生兩件大事
    歷史上的劉邦也愛說大話,但是愛說大話這個行為非但沒有給劉邦帶來什麼不好的影響,反倒讓劉邦完成了人生兩件大事,成就了劉邦!縣令為此專門舉行了一場歡迎宴會,許多人都前往祝賀,劉邦也去了。這場歡迎宴會的主持人就是後來大家熟知的蕭何,他向大家宣布:凡是賀禮不到一千文的,請在堂下就座。此時的劉邦出生寒微,無名之輩,祖上都是務農為生,他身上一文錢都沒帶,過來純粹是混吃混喝的,但他卻不甘心坐在堂下,站起身來高喊:我帶來賀錢一萬!
  • 劉邦升職記:從一介農民到大權在握的皇帝,我是如何逆襲上位的
    酒館老闆很不開心,但是劉邦作為一名「地頭蛇」,他又惹不起,只得忍痛花錢買平安。 《史記》說酒館老闆看到醉後睡著的劉邦身體上有龍出現,覺得很怪異。劉邦交際能力很強,他一來喝酒,酒館的客人就會比別人多些,老闆便會收取與他一起來喝酒的人兩倍的酒錢,這樣一來,劉邦就不用付酒館酒錢了。現在看來,劉邦是利用自己的影響力,讓別人替他出了酒錢。
  • 嬴政和劉邦差不多同齡,嬴政做人質、做傀儡的時,劉邦在幹什麼?
    劉邦和盧綰兩個人從小一起玩到大,劉邦從小就調皮搗蛋,闖禍的時候就把責任推給盧綰,盧綰就一個人把責任扛了下來,不僅是劉邦的小跟班還是背鍋俠。他們兩個人還一起上了學堂,劉邦打小就不愛讀書,天天和社會上不三不四的人混在一起。盧綰倒是一個好學生,成績一直都不錯,說不定經常替劉邦做作業。當劉邦還在學校裡邊兒瞎混的時候,秦王嬴政已經回到了鹹陽,並很快成為太子。
  • 劉邦「好酒及色」胸無大志,可蕭何、韓信就支持他,還輔佐稱帝了
    漸漸地百姓都加入此隊伍擴大到了三千人,大家全都舉薦劉邦來領導,可劉邦卻說自己不想當領導,是被逼無奈才隨了願。劉邦既然不願意承受重任,隊伍裡有許多能人志士,蕭何、曹參等能力全在劉邦之上,可是他們不敢做領導,畢竟這支隊伍是要去造反的,萬一沒有成功就會被滅九族的!
  • 劉邦一個「流氓」一樣的人,他是憑藉著什麼坐上皇帝寶座的?
    劉邦是流氓嗎?其實並不是。劉邦可是泗水亭長,相當於現在的派出所所長,別看官小,可也是公職人員,而且他還迎娶了大戶人家的閨女呂雉。可以說劉邦人生最開始就是一個上班族命運,之所以獲得天下,是因為他天時地利人和都佔全了!
  • 秦始皇東遊壓天子氣,劉邦不過是個亭長,為何就覺得是衝他劉邦?
    秦始皇東遊時,當時不過是小小亭長的劉邦就覺得,秦始皇是衝他來的,於是他就躲到芒碭山的沼澤、巖石之間。秦始皇帝常曰:「東南有天子氣」,於是因東遊以厭之。高祖即自疑,亡匿,隱於芒、碭山澤巖石之間。為什麼秦始皇東遊,當時只是個小小亭長的劉邦就那麼自負,會認為秦始皇是衝他劉邦去的呢?
  • 縱觀歷史,成功的人,都離不開一個狠字
    縱觀我國歷史,有很多成功的人。比如"九州獨尊,掃六合稱霸"的秦始皇;發動"玄武門之變"開創"貞觀之治"的李世民;還有"白手起家"的朱元璋,都是大家熟悉的成功的人。這些人能成功都離不開一個狠字,秦始皇的狠在於對六國的統一,當然這裡不提後期殘暴的統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