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劉邦的這幾個表現後,我不再認為劉邦完全靠運氣走上人生巔峰

2021-01-09 DFBoy

歷史上的成功者幾乎都是在追逐機會中成長起來的。

當然,追逐機會的過程中會出現兩種情況,一種是失敗者的路徑——完全是給別人餵招,成為成功者的磨刀石,另外一種就是成功者的路徑了——在無數次的失敗和成功中總結,一步步走向人生巔峰。

劉邦在成為沛公之後,與大多數成功者一樣,並沒有坐等機會上門,而是主動出擊,在追逐著屬於自己的機會。

但主動出擊不代表能夠掌握主動權,因為之後劉邦帶領軍隊接連進攻胡陵和方與兩個地方,但結果全是碰壁吃癟。

從劉邦攻打這兩個地方的戰績來看,劉邦明顯毫無指揮和作戰經驗。

莫得辦法,連續戰敗的劉邦只好帶著隊伍重新回到沛縣下轄的豐邑繼續招兵買馬。

劉邦出擊之後,秦軍自然也不會閒著,看著劉邦回到豐邑之後就把豐邑給圍了,準備拿劉邦祭旗。

對於上了秦國黑名單的劉邦來說,坐以待斃是不可能的,投降同樣是不可能的,要知道劉邦這罪名按照秦朝的律條,絕對是誅九族的。

因此,在秦軍包圍劉邦所在的豐邑兩天之後,帶領剩下的兩三千人打開城門開始反攻。

沒想到的是,劉邦帶領的劣勢軍隊居然成功衝擊了秦軍,意外地收穫了正面戰場的勝利。

為什麼說劉邦這次勝利是意外呢?

原因有三,具體如下。

第一,劉邦前兩次進攻胡陵和方與兩個地方完全沒有戰果,雖然攻城和守城完全不是一個概念,但至少可以看此時的劉邦身上並無所謂的兵法加持,部屬中雖然有後面漢朝的開國大將班底,但想必此刻同劉邦一樣,還沒有覺醒。因此,劉邦此刻的力量打敗秦軍的概率幾乎為零。

第二,包圍豐邑的秦軍是訓練有素的軍隊,無論是戰術還是裝備,都遠比劉邦當時的軍隊要強出許多,參照前面的原因,此刻不懂兵法的劉邦完全沒有所謂的以少勝多的高超戰術,因此此刻打敗秦軍純屬意外。

第三,秦軍在優勢兵力下圍了兩天沒有進攻,說明是在等待劉邦投降,但是圍了兩天可能會造成士兵休息不足的情況,因此面對很大概率會投降的劉邦軍隊時,出現了極大的失誤。

綜上所述,在秦軍的疏忽大意和劉邦的神奇運氣這雙重效應下,劉邦意外地獲取了勝利。

並且劉邦乘勝追擊,接連進攻薛縣和戚縣,甚至在戰鬥中活捉了郡守!

但這個意外的勝利同樣昭顯了劉邦不可小覷,甚至可以說這次意外是劉邦實力創造的一次意外。

為什麼呢?

前面提到,劉邦被圍困的時候,軍隊實力與秦軍對比完全沒有優勢,劉邦手下的人肯定也能感受到壓力。

但是,劉邦在被圍困兩天之後仍然能讓自己的軍隊跟隨自己衝鋒,而不是臨陣投降或者叛變,更重要的一點是,在被圍困之前,劉邦還在進攻胡陵和方與這兩個地方中吃了癟,要知道這可是會嚴重打擊軍隊的士氣啊!

但劉邦的軍隊是在被秦軍圍困兩天之後鬥志昂揚地衝向了秦軍的陣地,打敗了力量遠強於自己的秦軍。

由此可見,劉邦的早期戰績雖然不能驚天動地,但仍能彰顯成功者的氣質。

成功者一開始可能只能創造小小的勝利,但一連串小小的勝利會絕對會引發量變到質變的神奇變化。

你覺得呢?

相關焦點

  • 用人我天下第一-劉邦
    劉邦於是回到家鄉沛縣,回家後劉邦依然不下地幹活,而且喜好酒色,好交朋結友,終日到處遊蕩混日子。 劉邦年過三十之後,隨著遊俠夢破,加上又在鹹陽遇到了自己的人生榜樣秦始皇,目睹同齡人之間的巨大反差,這一切都對他造成了劇烈的心靈衝擊。 當劉邦從鹹陽回到家鄉後,他決心不再像以前那樣生活,他開始不滿現狀,準備另謀出路。
  • 白羊座的項羽為何打不過雙魚座的劉邦
    然而轉折點也在這個時候出現了,處在人生巔峰的他竟然要在華夏大地上恢復諸侯國,一意孤行,理想主義的項羽不聽勸諫,白羊座的劣勢在這個時候充分的體現出來了,棄關中之地而回歸彭城,諸侯分地的隱患也就此種下了。原本覺得可以憑藉自己的威懾力讓眾諸侯相安無事,但這是不可能的。
  • 項羽派人質問劉邦:你為何不講信用?劉邦的回答非常現實而巧妙
    那就是要告訴項羽,我是上天派下來的赤帝,有神仙保護,你的箭射不死我,連白帝都被我斬了,何況是你呢?你不行,你肯定不是我的對手。楚漢兩軍的很多人,都看到劉邦被箭射中,還口吐鮮血,可是只過了一個晚上就好了,都認為劉邦肯定有神靈保護。這一下,楚軍那邊的軍心頓時不穩了,而漢軍則軍心大振:我們的主公是上天派來的,跟著他混,有出路。
  • 斬白蛇起事前,48歲的劉邦經歷了怎樣的人生?不是簡單的遊手好閒
    據說有一天,劉大娘在水塘邊休息,困頓睡著了,忽然之間雷電交加,陰雲密布,劉大爺擔心媳婦,一路找到水塘邊,再一看,不得了,只見有條龍正盤繞在劉大娘身上。劉大娘回家不久,便有了身孕,而與龍神交生下的男孩就是劉邦。這樣的神話傳說,當然不足為信,但有史家認為,劉媼與龍神交或許隱藏著另一個真相。戰國時代,沛縣民間,男女風氣開放,野合外婦,算不上傷風敗俗。
  • 劉邦靠說大話,吹牛皮,竟然吹得美人歸!
    自從劉邦當上了亭長以後,轉機就來了,不但許多人對他刮目相看,好運也接二連三地落在頭上。他靠著一張吹牛皮說大話的嘴,既然把婚姻大事也解決了。事情的起因要從沛縣縣令的一位好友說起:一天,沛縣縣令的一位好友帶著家人來投靠縣令,這位好友姓呂,人稱呂公,其為躲避仇人報復,舉家來到沛縣投奔縣令。縣令對這位好友非常熱情,特意安排酒宴為他接風洗塵。
  • 愛說大話讓劉邦完成了人生兩件大事
    縣令為此專門舉行了一場歡迎宴會,許多人都前往祝賀,劉邦也去了。這場歡迎宴會的主持人就是後來大家熟知的蕭何,他向大家宣布:凡是賀禮不到一千文的,請在堂下就座。此時的劉邦出生寒微,無名之輩,祖上都是務農為生,他身上一文錢都沒帶,過來純粹是混吃混喝的,但他卻不甘心坐在堂下,站起身來高喊:我帶來賀錢一萬!
  • 劉邦陳平兩人,靠吃軟飯飛黃騰達
    劉邦聽說有酒席,忙著跑過來湊個熱鬧。也不知哪裡來的自信,劉邦直接來個一萬禮錢。要知道,當時呂公和沛縣令那種級別每月也才千錢左右,萬錢那都是王侯將相才玩得起的。劉邦這番操作不知嚇退多少人,但也得到呂公的賞識。呂公看出劉邦並非等閒之輩,將來必成大器。當場跟劉邦說,倘若不嫌棄的話,自己願意將女兒呂雉許配給劉邦。
  • 劉邦身上有天子氣,範增早就看出來了,為什麼不幫劉邦成就帝業?
    也就是說,範增看出來,劉邦身上有天子之氣。那麼,問題就來了,既然範增看出劉邦身上有天子氣,為什麼不效仿漢初三傑,助力劉邦成就帝業呢?為什麼範增不順著歷史的潮流,幫身上有天子氣的劉邦,反要幫身上沒天子氣的項羽呢?
  • 韓信做了階下囚,劉邦低聲下氣來問話,但答案讓劉邦很沒面子
    可笑的是,樊噲還是劉邦的連襟,就因為這一點,所以劉邦要殺樊噲,還是陳平他救了樊噲,沒有執行劉邦的命令。由此可見,漢朝建立後的各種背叛和誅殺功臣,本質上跟劉邦性格沒有關係,一切都只不過是利益和國家的需要。
  • 劉邦的成功,女性的作用功不可沒
    劉邦的成功,女性的作用功不可沒。難道是在為劉邦的嫂子或呂后翻案嗎?非也,其實要說的就是王陵之母、陳嬰之母和漂母飯信,以及陳平的恩人。這幾個男人可都是西漢開國功臣,舉足輕重的人物。劉邦沒有這幾個男人相助,可能不知道要被項羽幹翻過多少次了。而這幾個男人都得益於女性的幫助,才有了日後的發展和成功。
  • 劉邦為何能夠成大器?老子三個字說明原因
    劉邦、韓信這兩位影響歷史潮流的人物,在人生低谷時得到了蕭何的認可。蕭何幫助劉邦從一個逃到山上的守軍登上了皇帝的寶座。韓信成了一位傳奇的軍事將領,在世界各地都是寡不敵眾的。蕭何為何眼光如此兇猛?作為一個理性的人,不要輕易相信蕭何有任何超能力。蕭何之所以能當好伯樂,無非是他豐富的人生閱歷、謹慎的性格和豐富的天文地理知識。了解歷史的朋友應該很清楚。
  • 劉邦身邊人才濟濟,一是佔了時代的便宜,二歸功於他的遊俠生活
    最典型的人生逆襲屌絲就是李斯,師從大儒學家荀子,之後入秦,拜在呂不韋門下,又善於表現自己,得到了到秦王身邊工作的機會,最終成為一國之相。但並不是每個人才都有展現自己才華的機會。戰國時代著名的四公子門下人才濟濟,但青史留名的也沒幾位,毛遂要不是自薦,我們也不會認識他。也就是說,在戰國時代大概率呈現的局面是「千裡馬常有,伯樂不常有」的狀況。
  • 酈食其靠口才為劉邦拿下70座城池,結果被煮成肉湯!是韓信害的?
    其人豪放,這不僅決定了酈食其在劉邦陣營的實際地位,也決定了酈食其的最終命運。史書上說,酈食其是戰國末期人,生於魏國陳留高陽,早年喜讀書,好縱橫之道,但因為性情太桀驁不馴,酈食其雖有縱橫家的雄辯之才,卻始終沒有出來建功立業,公元前225年,秦國攻滅魏國後,酈食其家貧落魄,淪落為陳留門吏。
  • 劉邦稱帝:封一人殺一人赦一人,天下歸心
    劉邦很著急,要有個穩定人心的辦法,問張良:「子房啊,怎麼辦?」張良問:「陛下平生最討厭誰?」並且地球人都知道?劉邦脫口道:「雍齒啊!這人老是拆我的臺,我早就想砍了他。只是功勞不小,下不了手。」張良說:「馬上給雍齒封個侯。」劉邦立馬辦了個宴會,請大家喝酒,當場封雍齒什方侯,又大力催促有關部門加快封賞的工作進度。
  • 秦始皇東遊壓天子氣,劉邦不過是個亭長,為何就覺得是衝他劉邦?
    秦始皇東遊時,當時不過是小小亭長的劉邦就覺得,秦始皇是衝他來的,於是他就躲到芒碭山的沼澤、巖石之間。秦始皇帝常曰:「東南有天子氣」,於是因東遊以厭之。高祖即自疑,亡匿,隱於芒、碭山澤巖石之間。為什麼秦始皇東遊,當時只是個小小亭長的劉邦就那麼自負,會認為秦始皇是衝他劉邦去的呢?
  • 劉邦殺死魏豹後,順手徵服了他的女人,卻無意間生出了個皇帝!
    #劉邦#劉邦這個人本來是個無賴出身,連老婆都是騙來的,而且他是在四十多歲後才開始創業發家的,所以他年輕時候並沒享受過什麼生活。因此他在富貴之後,總是寵幸那些年輕的美女,品味自己曾經沒嘗過的滋味,而對自己的原配老婆呂雉很冷淡。可是冷淡歸冷淡,在朝廷大臣的支持下,劉邦也不得不立呂雉之子劉盈為太子。
  • 劉邦升職記:從一介農民到大權在握的皇帝,我是如何逆襲上位的
    有很多時候,人生就像買股票,可能買賺,可能買賠。呂公下了大注,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了劉邦,若是劉邦成功了,他就跟著飛黃騰達;若是劉邦失敗了,他也沒啥損失,反正女兒都是給別人養的,早晚都得嫁出去。
  • 他是一個逃兵,在項羽身邊默默無聞,在劉邦身邊大放光彩
    於是,劉邦身邊的一些老將,在私底下議論起來:「這小子就是一個逃兵,在項羽那裡默默無聞,現在,投靠了漢王,漢王卻讓他負責監督我們,還允許他與漢王同坐一輛車出行,這還有沒有天理啊?」後來,這些抱怨聲傳到了劉邦的耳朵裡,可是,劉邦不為所動,堅信這位「逃兵」是個了不起的人物。說了這麼多,這個「逃兵」是誰呢?
  • 嬴政和劉邦差不多同齡,嬴政做人質、做傀儡的時,劉邦在幹什麼?
    這個時候的嬴政只有三歲,和他的母親趙姬躲到了娘家,這才逃過了趙國人的追殺。直到公元前二五一年,趙姬才帶著嬴政回到了鹹陽,這一年秦王嬴政9歲。劉邦比秦王嬴政小三歲,出生於公元前256年。也就是說劉邦剛剛出生的時候,秦王嬴政就開始過顛沛流離的生活,要逃過趙國人的追殺。
  • 做皇帝的髮小有多難,與劉邦同年同月同日生的他可能是最好的例子
    從這段話裡我們可以解讀出許多的信息,歸納分析之後可以看出,劉邦對盧綰可以說是頗多照顧十分信任,為什麼呢?你看,劉邦剛在沛縣起義的時候,只是把盧綰作為賓客,賓客是什麼?就是主人的門客或者是客人,但無論是門客也好還是客人也好,這都不是一種絕對的隸屬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