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營人「十誡」

2020-11-29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運營沒有什麼一招鮮的秘訣,多數時候需要運營人懂得將經驗靈活變通,以下作者整理總結了「運營十誡」,分享給大家。

運營,這個職位的英文title叫operation,直接翻譯單詞是:操作,運轉,經營。

然而從事運營工作多年,我發現很多運營人常常都只看到這個職位當中的「營」字,而忽視了前面的「運」字。因為他們幾乎都是因為市場上的某個刷屏運營案例而對這個職位產生興趣,以為做運營就是做這些有趣的營銷策劃。

但實際上運營首先應該是一個操作工,需要通過大量的基礎工作將產品運轉起來,在保證產品基本面平穩運行的情況下,你才有資格去尋找爆點。否則就算你走了狗屎運一夜爆紅,也最多得到一張好看的新增報表,沒有留存有什麼用呢?

我參與過運營的產品跨度極大,從網際網路醫療到在線招聘的實習僧,後來去貓餅做視頻工具,再到現在的社交產品一罐,我發現產品賽道不同,運營也各有方法,很難說有什麼一招鮮的秘訣。然而有趣的是,「有所為」不盡相同,「有所不為」卻有共通之處,所以我將其總結為「運營十誡」,與大家分享討論。

一、不可忽視流水線工作

這是做運營的 first rule。既然是運轉產品,重複的日常工作當然不可避免,尤其是作為連接產品和用戶的橋梁的用戶運營,要承擔大量與用戶直接溝通的工作,很多用戶運營會抱怨分不清自己是客服還是運營,其實取決於你是只將自己作為傳話筒,還是懂得將用戶的反饋思考總結髮展出自己的方法論。

畢竟運營不是程式設計師,只需要寫出有用的代碼,而是反過來從大量無用的東西中抽絲剝繭出你需要的東西,你得接受運營工作包含瑣碎的事實。

二、不可沒有調性

在從0到1的階段,產品是一定要建立鮮明調性的。文案風格,美術設計,活動方案,最好都是面向一致的目標用戶群體,是文藝還是接地氣?面向城市用戶還是鄉鎮?主打90後還是00後?這些都要確定清楚後才能展開運營,同類用戶的集聚效應對新產品及其重要,只有給他們創造出歸屬感後才能讓產品獲得微小卻持久的生命力,從而有機會尋找其它增長點。

三、不可盡信老闆

由於程式設計師的代碼實在看不懂,很多創業公司的老闆都有幹涉運營的習慣(隔壁有些產品經理更慘,直接淪為老闆傀儡),但由於老闆缺乏基層經驗,有時候會提出一些極不合理的要求,比如一些土味文案就是這麼產生的。這種時候怎麼辦?

我的經驗是一定要提出反對意見,老闆不接受就先執行再根據實際案例來反駁,做到有理有據,雖說在職場應該聽從上級,但也沒必要在無用功的路上埋頭苦幹。(這條也請老闆們參考,請老闆三思。)

四、不可盡信用戶

一些熱心用戶在使用產品時會提出諸多真情實感的運營建議,但切忌被用戶的建議所束縛。因為用戶提出建議時多是站在自己角度上的「我覺得」「我喜歡」,不一定能代表用戶的整體需求。

比如我們在做一罐的話題運營時,不會說去參考某個核心用戶提出的話題建議,通常的方法是去大量查看用戶所生產的日記內容,在其中尋找共同點從而歸納提煉出話題。

五、不可教育用戶

教育用戶是很多運營會嘗試做的事情,因為會覺得自家的產品當然自己最了解,那怎麼玩理所應當由運營來給用戶定義。錯,用戶才是產品的主人,他們永遠只能被引導,而不是被教育。

貓餅在運營時曾嘗試教育用戶按照腳本來拍視頻,我們在後臺配置好每個鏡頭的時長和內容建議,要求用戶依次拍攝對應視頻即可生成好看視頻,結果自然不盡人意。

用戶只有在對內容感興趣之後才會萌生「我也要這樣拍」的想法,所以我們後來調整為做出大量內容示範引導用戶跟隨模仿的運營方式,將剪輯權還給用戶,從而盤活了貓餅中多個內容頻道。

以上五點基本是在產品的「運」階段,當產品順利運轉起來後,我們才可以多將精力花費在「營」階段:

六、不可盲目追熱點

自從杜蕾斯的文案火了之後,各個公司都染上了追熱點的臭毛病。什麼大大小小的熱點都要蹭一下,但大多數時候都是在製造信息垃圾。杜蕾斯微博運營的幕後團隊負責人老金對此的看法是:所謂的追逐熱點,借勢營銷,被當作標準動作以後,就喪失意義了,比如用優衣庫事件做文章都是愚蠢的。

七、不可自嗨

據我觀察,市面上80%的運營活動都可能是在自嗨,特別是一些不顧目標用戶的新媒體內容,只顧點擊量,不管活動內容和產品是否相關,更不在意來參加活動的是不是目標用戶,結果往往只有一個好看的活動總結PPT,至於轉化下載,Who cares?

八、不可沒有預算

世上沒有免費的10w+。除了極個別天才和五百萬彩票得主,只有沒正兒八經做過推廣的人才會相信可以0成本做出爆款方案。

網際網路上那些看似不經意之間火起來的運營案例,其實99%都是經過精心製作,通過各種營銷渠道推動從而火爆全網。即便總是看似從朋友圈自傳播火起來的網易刷屏H5,背後其實也有一個4A廣告公司級別的內部創意團隊,和網易自家產品Banner位這個大型流量池的推波助瀾。沒有預算的推廣,約等於浪費人力。

九、不可盲目跟風

跟風是中國網際網路企業一個非常不好的習慣。一個支付寶錦鯉出來,直接把全國人民的朋友圈搞成了魚塘,有實力的平臺型產品倒能夠很快湊齊具有吸引力的獎品池,然而一些小型公司到處搞些有名無實的優惠券也敢發活動我就著實有點看不懂了,最後忙活半天無人問津,何必呢?市場有好案例可以借鑑固然是好事,但在模仿前一定要想清楚自家產品是否有與之匹配的基因。

十、不可盲目擴張

我在文章開頭提到過,運營是需要在穩定運轉中尋找爆點。只有當你發現當下的運營模式能夠支撐起一個健康增長時,才說明你的產品具有爆破增長的潛力,否則在未經驗證的情況下盲目擴張只能帶來爆炸。

今年年初頭條旗下曾發布了一款含著金湯匙出生的明星社交產品,直接投入大量資金投放推廣,結果大家都有目共睹,至於以前的百團大戰,共享單車,我就不再贅述了。

退潮之後,才知道誰在裸泳。網際網路紅利正在消退,從行業到各個公司混亂經營的局面行將結束,運營這份工作也隨之愈發規範,筆者在此拋磚引玉,說的不一定對,但求能引發各位運營同學一起思考,探討交流。

本文由 @陳永仁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

相關焦點

  • 《十誡》The Decalogue
    《十誡》The Decalogue2000年08月10日11:30:43 網易報導 丁丁  《十誡》語出《聖經》,《聖經·出埃及記》載,十誡是耶和華所授,並命摩西頒布施行。  評論家們普遍認為,《十誡》出自於一個極富創造力的導演之手,是一部出色的、令人信服的和精心製作的系列片。《關於謀殺的短片》(《十誡之五》)被選為1988年歐洲最佳影片;《關於愛情的短片》(第六誡),被影評家評述為「完美無缺」。 《十誡》對普通人特別注意,對普通人同日常的道德選擇作鬥爭而表示尊敬。基耶斯洛夫斯基輕視政治空話,認為攝影機應隨意捕抓它的目標。
  • 天主教十誡跟基督新教十誡不一樣,是我們更改了嗎?
    英國國教聖公會率先啟用了這樣的聖經原版十誡,之後,加爾文宗也運用了這種十誡的觀念。最後,新教各大宗派(除路德宗外)均採用了這樣的聖經原版十誡。但天主教和路德宗的十誡與此並不相同,是隨教父奧古斯丁而定的,奧古斯丁認為,上帝既然第二次頒布十誡,並且與第一次出現的略有偏差,肯定有上帝的用意。所以,應以第二次申命記中出現的十誡為標準。
  • 奧古斯丁對摩西十誡的基督教化理解
    既已把「當孝敬父母」放在第二組,奧古斯丁便不僅可以自由地用三位一體學說解釋前三條誡命,將其要義分別理解為奠基於聖父的上帝之合一、聖子的非受造性,以及聖靈中應許的永恆安息,而且更可以將前後兩組誡命徹底劃分為關於上帝的誡命和關於人的誡命,即對上帝的愛和對鄰人的愛,或者說,使十誡最終被還原為兩條愛的誡命,即「盡心,盡性,盡意,愛主你的神」和「愛人如己」。
  • 天主教的十誡與基督新教的不一樣?
    英國國教聖公會率先啟用了這樣的聖經原版十誡,之後,加爾文宗也運用了這種十誡的觀念。最後,新教各大宗派(除路德宗外)均採用了這樣的聖經原版十誡。但天主教和路德宗的十誡與此並不相同,是隨教父奧古斯丁而定的,奧古斯丁認為,天主既然第二次頒布十誡,並且與第一次出現的略有偏差,肯定有天主的用意。所以,應以第二次申命記中出現的十誡為標準。
  • 信仰珍寶 ‖ 十誡 Ten commandments
    十誡基本上是對舊約律法中六百多條誡命律例的總結,前四條誡命是關於我們跟神的關係,後六條誡命是如何處理我們彼此間的關係。十誡對古以色列人以及現代基督徒的生活都有著深遠的影響,是基督徒信仰的重要根基之一。03查經資料參考愛的誡命(1~7)你曾否注意到當主耶穌(太二十二37~40)和保羅(羅十三10)將十誡總結起來時,都是用同一個字,而這個字卻從沒有在十誡中出現過的?雖然你在這一段或下一段的經文中都不能找到這個「愛」字,但這就是神誡命的總綱!
  • 《七大罪Ⅱ》第15集:十誡內部透露,高瑟真實身份是十誡裡無欲!
    這次根據十誡內部透露,七大罪之一的色慾之罪的高瑟竟然是魔神族十誡之一。關於其具體的信息,小編會在下面說出來,大家記得往下看哦。在上一集三人小隊抓住了德雷弗斯,也就是上一任騎士團團長,其實他早已被魔神族控制。這次被抓到他,也是為了逼問一些事,甚至困住德雷弗斯。國王弟弟在和德雷弗斯戰鬥,技能還是很不錯的,沒有變身的德雷弗斯好像打不贏國王弟弟。
  • 【信仰問答】葛培理:十誡現在依然重要嗎?
    問:十誡在聖經中有記載嗎?教會有沒有將他們整理出來?我以前從沒有聽說過十誡。因為我不是出生在基督化家庭,所以沒有機會去學習十誡,它們現在還像在舊約時代那樣重要嗎?
  • 十誡之一:欽敬--天主於萬有之上
    十誡之一:欽敬--天主於萬有之上2002年01月10日20:45:22 網易報導 Pencil 導演:克里斯多福·基斯洛夫斯基Krzysztof Kieslowski主演:昂裡克·巴蘭諾斯基、瑪雅·歌摩勞斯嘉、胡契克·卡勒塔  天主究竟存在與否,天主對現實生活中人的意義為何?
  • 演員「十誡」:尋回藝術的生命力
    演員「十誡」:尋回藝術的生命力 2020-06-25 11: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基耶斯洛夫斯基和《十誡》,人類終極防線 | 鳳凰副刊
    從某種意義上說,基耶斯洛夫斯基是頗為傳統的:他認為自己--一個藝術家,首先應該忠實於社會、觀眾、人與藝術的內容。在他看來,在一系列的社會變動和衝擊下,波蘭的公眾幻想破滅,社會漸次墜入冷漠。「任何事情都異常混亂。再沒有人真正知道什麼是對,什麼是錯,甚至不知道為什麼我們還在繼續生活。」
  • 西方人人都爛熟於心的「十誡」是什麼?看今天西方人的三觀……
    按照以色列人的傳承,摩西五經便是由其所著。出埃及記中記載,摩西受上帝之命,率領被奴役的希伯來人逃離古埃及,前往一塊富饒之地:迦南地。經歷40多年的艱難跋涉,他在就要到達目的地的時候去世了。在摩西的帶領下,希伯來人擺脫了被奴役的悲慘生活,學會遵守十誡,並成為歷史上首個尊奉單一神宗教的民族。
  • 天主教更改「十誡」?誤會大了!看看這位新教教徒怎麼說...
    20不可作假見證陷害人。21不可貪戀人的妻子;也不可貪圖人的房屋、田地、僕婢、牛、驢,並他一切所有的。 我們現在中國基督新教教徒(包括三自和家庭)用的十誡是以第一處經文出埃及記中的十誡為基礎得出的。這最初是根據教父聖耶柔米(約340-420)的教義作出的,聖耶柔米認為十誡應完全尊崇出埃及記中上帝第一次頒發的十誡原文,不應有太大改動,但他的十誡教義並沒有在大公教會廣泛應用。直到宗教改革時期,「唯獨聖經」的思想在教會中出現,英國國教聖公會率先啟用了這樣的聖經原版十誡,之後,加爾文宗也運用了這種十誡的觀念。最後,新教各大宗派(除路德宗外)均採用了這樣的聖經原版十誡,它也成了「新教的十誡」。
  • 謹守遵行誡命(十誡)蒙福
    你若聽從耶和華-你 神的誡命{十誡【太19:17-19】},就是我今日所吩咐你的,謹守遵行,不偏左右,也不隨從侍奉別神,耶和華就必使你作首不作尾,但居上不居下。」不能廢去主耶穌基督說:經上的話是不能廢的;若那些承受 神道的人尚且稱為神, (聖經.約翰福音 10:35 和合本)得了權柄、榮耀、國度,使各方、各國、各族的人都侍奉他。他{耶穌基督}的權柄是永遠的,不能廢去;他的國必不敗壞。
  • 【信仰問答】葛培理:為什麼我要遵守十誡?
    問:為什麼我要遵守十誡,我覺得這在幾千年前的時代是適用的,但是我們現在生活在一個不同的時代,我們需要用我們自己的法則生活。
  • 天主教十誡與基督新教十誡不同?是誰篡改了十誡嗎?
    按舊約出谷紀第廿章和申命紀第五章所載,天主頒布的十誡原文如下:我是上主你的天主,是我領你出了埃及地,奴隸之所。除我以外,你不可有別的神。不可為你製造任何仿佛天上、或地上、或地下水中之物的雕像。不可叩拜這些像,也不可敬奉,因為我、上主,你的天主是忌邪的天主;煩惱恨我的,我要追討他們的罪,從父親直到兒子,甚至三代四代的子孫。
  • 《十誡》編劇:全歐洲的電影都在變壞
    基氏曾言對自己影響最深的是莎士比亞、卡夫卡、陀思妥耶夫斯基等作家,而不是電影人。因此他的作品具有高度的文學性,深信故事蘊含的古老哲學性。影片粗粗圍繞「摩西十誡」而來,所有的故事發生於同一片華沙的居民區,鉛灰色外觀一模一樣的公寓樓壓抑而同一,每一扇窗裡的人卻正度過完全不同的人生。
  • 天主教夫妻十誡
    健康的生活與關係一定是建立在正確的關係原則之上的,按照聖經有關婚姻的原則,夫妻十誡:
  • 倉央嘉措《十誡詩》的真相,沒有所謂「十誡」之名,多為後人補作
    倉央嘉措是很多人都熟悉並喜愛的一位詩人了,不過由於他的另一重特殊身份,他在藏傳佛教中是達賴,因此他也是當時藏族人心中的活佛。而在近年來,隨著倉央嘉措的大熱,很多人也將許多作品誤傳為倉央嘉措所作,其中就包括了一首我們都熟悉的《十誡詩》。這首詩在網上盛傳的版本,從:「第一最好不相見,如此便可不相戀;第二最好不相思,如此便可不相知。」這兩句開始,一直寫到了第十句,結尾還加上了:「但曾相見便相戀,相見何如不見時。安得與君相決絕,免教生死作相思。」
  • 張小龍的微信盜夢十誡
    微信盜夢十誡三:關鍵的使命是溝通再怎麼做延伸的有噱頭的理財、支付及開放平臺,微信滿足人最大、最基本的需求仍然是溝通。張小龍曾經把微信形容為一個「消息系統」,「溝通是所有關係演化的基礎,是所有關係發展的核心。」
  • 英國BBC發文悼念烏幹達邪教「恢復上帝十誡運動」集體自焚慘案20周年
    核心提示:2020年3月17日,英國BBC發文悼念烏幹達邪教「恢復上帝十誡運動」集體自焚慘案20周年。該文分析「恢復上帝十誡運動」的產生原因和對人們造成的傷痛,提醒讀者慘案發生20年後,類似的邪教依然活躍在人們身邊。△ 邪教主約瑟夫·基伯維特勒(右二)及其助手厄蘇拉·科姆漢根、克莉多尼亞·瑪琳達和多米尼克·凱特瑞巴伯,攝於199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