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疫情防控發布疫情期間不摸眼口鼻,可以這樣保護耳朵、鼻腔
今天舉行的市府新聞發布會上,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耳鼻咽喉科主任醫師餘洪猛對防疫期間的耳朵、鼻腔保健知識進行科普。餘洪猛說,五官不僅是我們的重要器官,也是不可忽視的防護屏障。疫情期間,除了不摸眼口鼻,更要愛護好眼口鼻。宅在家裡,用眼、用耳時間容易增加,應注意從以下幾方面保護耳朵健康:1、規律生活不熬夜。
-
春季細菌病毒繁殖旺盛 謹防過敏性眼耳口鼻症
原標題:春季細菌病毒繁殖旺盛 謹防過敏性眼耳口鼻症 春光明媚,外出踏青的市民越來越多。然而春季萬物生發,細菌病毒繁殖旺盛,花粉四處飄散,再加上冷熱交替刺激,春困造成的抵抗力下降,引起的呼吸道疾病自然也多了起來。 記者了解到,近段時間各大醫院的過敏性鼻咽炎患者明顯增多,過敏性結膜炎和紅眼病也進入高發季。
-
關於孩子眼耳口鼻的常見問題,收藏這篇文章就夠了
作為過來人,完全能明白這些新手爸媽的緊張感,但其實很多問題,都是很普遍,很正常,根本不用大驚小怪,因此我就總結了一下關於寶寶出生後有關眼耳口鼻常見問題,讓新手爸媽在遇到類似問題時,也不至於手忙腳亂,可以冷靜應對。一、關於眼部1、眼睛發育的特點1)出生時:寶寶視野窄小,只能看見20cm以內的東西,屬於遠視眼。
-
駐顏有術,常做 「眼耳口鼻舌臉」六部功法,或可抗衰老
五官的運動對人體有著很強反射作用,適當的拉伸、按摩、刺激五官,可以調節人體各臟器功能。常做 「眼耳口鼻舌臉」六部功法,可以幫助人們抗衰老、駐顏醒神,對健康很有益。1、常眨眼、轉眼睛治眼病。眨眼能使眼球暴露在空氣中的時間變少,有效避免淚液的蒸發,緩解眼疲勞。轉眼睛也能提高眼肌靈活性,對視力的保護和眼病有很好的功效。具體做法是:先閉上眼睛,然後用力睜開,感覺有緊繃感為宜。
-
眼耳口鼻舌,「愛耳日」更要愛眼!
耳朵是人們感知世界、獲取外界信息的重要器官,是我們聆聽世界的窗口,不僅在愛耳日,在平時也要十分注意愛耳保護。話說回來,眼耳口鼻舌,五官中,眼排第一位,好視立提醒您,在愛耳的同時,更要愛護我們的眼睛哦。說到眼睛,讓大部分人深受其苦並頗為頭疼的就是——近視!
-
有空摸一摸耳朵 也能有效防止腎虛
2、摸一摸耳甲艇緩解便秘 對於耳甲艇很多人可能都不是非常的熟悉,甚至是有些人根本沒有聽說過,更是不知道其是什麼,它也是耳朵上組成部位之一,也是整個腹部的反射區,例如:脾、胃、腎、輸尿管等部位均在耳甲艇內有反射區,而在摸這一處的同時,可以吧範圍擴大發,因為周圍還有便秘點、大腸、內分泌、飢點、腎上腺等穴位,所以堅持摸這裡能夠很好的緩解消化系統相關的疾病,特別是對便秘的症狀改善效果會更好
-
保護耳朵很重要 寶寶中耳炎典型症狀及治療方法
原標題:保護耳朵很重要 寶寶中耳炎典型症狀及治療方法 寶寶連續3 天發燒37.5℃以上,吃了藥燒卻持續不退時,就要考慮寶寶有患中耳炎的可能,要儘早去耳鼻喉科檢查。 2、撓耳朵 孩子在2歲以前是說不清自己什麼地方疼的,不過,他會用行動告訴你。如果他不斷地摸耳朵、撓耳朵、揪耳朵,要想到他是不是患了中耳炎。 3、左右搖頭 左右搖頭也是患中耳炎的重要特徵。因為耳朵裡不舒服,寶寶會試圖通過搖頭來減輕症狀。
-
疫情期間孩子天天上網課,怎麼讓孩子保護眼睛?這四種方法很有效
由於疫情影響,很多省份對於開學時間已經是進行了一延再延,而對於具體何時能夠開學也還都說不清楚。而孩子們的學習又是家長們比較關心的,孩子每天只能夠待在家裡,大部分時候都是通過上網課來進行學習,有心的家長則會意識到,這樣下去對孩子的視力肯定是會有所影響的,那麼應該怎樣讓孩子保護眼睛呢?
-
疫情期間孩子近視漲了100度 宅在家中如何安全用眼?
目前,隨著疫情防控形勢日漸好轉,到河科大一附院新區醫院眼科就診的患者多了起來,其中不少患者發病原因與疫情有關。這是怎麼回事呢?據河科大一附院新區醫院眼科主任王鳳雲教授稱,疫情期間過度用眼和消毒劑的過量使用,是導致眼科疾病增加的兩大「元兇」。過度用眼 疫情期間孩子近視漲了100度疫情之下,孩子們紛紛在家裡上起了網課。
-
眼耳口鼻…和器官相關的日語慣用語彙總
中文裡有很多關於眼睛、耳朵、鼻子、嘴巴的慣用語或者成語,比如:口齒生香、濃眉大眼、嗤之以鼻、擁鼻微吟、牽著鼻子走,把嘴皮說破……
-
常做 「眼耳口鼻舌臉」六部功法!
下面介紹一套「眼耳口鼻舌臉」六部功法,簡單方便,且行之有效,在家中就可以操作,堅持下去,有駐顏醒神之效。1. 轉眼睛放鬆狀態下,眼球依次向上、向右、向下、向左極力張望,熟練後將眼球活動銜接起來,成為順時針轉動眼球的連貫動作。逆時針轉動則是向上、向左、向下、向右的運動。每個方向轉36次。要用力張望,感覺眼部肌肉有緊繃感為宜。
-
正確打噴嚏應該這樣做!
正確打噴嚏應該這樣做!國外有一個關於噴嚏噴射力的研究,一個噴嚏的一般氣流速度為150公裡/小時左右,即41.7米/秒,可以把飛沫瞬間噴到數米之外,幾乎接近14級強颱風。患有感冒等上呼吸道疾病的人,在公共場所室內打一個噴嚏,其中所含的病原微生物可以在2秒之內附著到扶手、座位、門把手等不停被人抓摸和觸碰的地方,迅速傳播給普通人群。
-
眼耳口鼻的用藥姿勢大不同
大多數口服藥坐著或站著吃都可以,使膠囊浮在水中,就很容易咽下去了。切不可躺著吃藥,服藥後也不要馬上臥床休息,應該稍微活動一下。 滴眼藥要仰臥。點眼藥前應先洗乾淨手,仰臥,或坐在靠椅上頭向後仰,翻開眼瞼滴上藥水,再閉一會兒眼睛。 使用滴鼻液,頭略向上仰。
-
@定興人:疫情期間個人防護手冊請查收
佩戴口罩,是預防新冠肺炎、流感等呼吸道傳染病的有效方法,既保護自己,又保護他人。公眾應根據不同疫情風險等級和所處環境選擇適宜防護級別的口罩,不過分追求高防護級別。1.處於人員密集場所,如辦公、購物、餐廳、會議室、車間、乘坐廂式電梯、公共運輸工具等,應隨身備用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或醫用外科口罩。
-
古代妃子下葬要堵住九竅,眼耳口鼻肛為八,還有一竅是啥?
引言古代封建社會,古人相信人們死後會進入另外一個世界,在另外一個世界生活,所以對遺體會進行保護。為了防止精氣外洩,古人用會用金玉塞住逝者的九竅,這樣人不才會不腐不朽。在古人眼裡,玉器有著防腐的功能,所以一些皇親國戚和王公貴族在下葬的時候,都會用一些玉塞。
-
疫情之下停課不停學,怎麼讓孩子保護眼睛?父母用三招幫娃護好眼
用眼習慣不正確生活習慣的改變,便孩子對電子產品過度沉迷。如今手機不再只是通訊工具,孩子們喜歡用手機來「打王者榮耀、吃雞」等遊戲,以及用來刷短視頻,加深了孩子對手機的依賴性。不良用眼習慣。在衛生部門發布的《不良用眼習慣調查報告》中顯示,超過80%的被調查孩子每天有過度電子產品的時間,他們平均使用手機、平板電腦等會超過4小時,而且長期保持一個姿勢。
-
「疫情追蹤」2+0!疫情期間,如何安全乘坐電梯?
12月8日廣州市新冠肺炎疫情情況12月8日0時至24時,廣州市報告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2例。新增出院病例2例。截至12月8日24時,累計報告境外輸入確診病例510例、境外輸入關聯病例28例。累計出院512例,尚在院治療26例。
-
湄公河案嫌犯糯康上機前眼耳口鼻被細緻掃描
據了解,糯康武裝販毒集團盤踞於湄公河兩岸,長期從事製販毒品、綁架殺人、搶劫商旅、敲詐勒索、收取保護費等嚴重暴力犯罪活動,成為威脅湄公河流域各國經貿往來和民眾正常生產生活安全的最大禍患。 不完全統計顯示,僅2008年以來,糯康武裝販毒集團涉嫌針對中國籍船隻和公民實施搶劫、槍擊犯罪活動多達28起,致傷3人,致死1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