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中晁蓋等人智取的十萬貫生辰綱相當於現在多少錢?

2021-01-10 努力的威廉

所謂生辰綱,就是指唐、宋時期是指編隊運送的成批生日禮物。在《水滸傳》中是指梁中書給他的嶽父蔡京送的價值十萬貫的金珠寶貝。

先說一下古代的換算單位。1貫=1000文,一石(宋代)=十鬥=約120斤(當代)。

我們先來看看北宋的物價演變,一般以米價來衡量。

1、北宋初年。

北宋最初的幾十年間,一方面在求政治上的統一,一方面也想整理五代所遺留下來的混亂的幣制。當時的流通貨幣以鐵錢為主,也有不少的銅錢流通,也就是說貨幣比較混亂。但由於新朝開始,所以購買力還是比較高的。

開寶四年(971年)時,每鬥70文左右,到了太平興國年間,米價還在下降,每鬥也就是十餘文。隨著與西夏的開戰,物價也隨之上漲,但也基本維持到了太祖時期的米價,一般在每鬥100~120文左右。

2、北宋中期。

北宋中期最有名的事件就是「王安石變法」了。

隨著人口的增加,通貨膨脹也隨之而來,貨幣數量隨之增加,但米價似乎沒有太大的增長。熙寧二年(1069年)京師米價每鬥雖要100錢,但外郡只要40錢,河朔則70錢。即使三年陝西大旱,四年每鬥100文。這主要是因為,王安石的免役法把通貨集中國庫,衝銷了一部分通貨的作用,加上宋代貨幣經濟十分發達(交子的使用)也抵充了不少的通貨膨脹。

3、北宋末年。

隨著宋徽宗趙佶的繼位,北宋開始大幅度的走向衰落,對內有蔡京弄權,民不聊生,引起方臘宋江等人的反抗;對外因童貫啟禍,失卻信用,招致金人的進攻。開支增加,發生了大規模的通貨膨脹。

政和二年(1112年),米價還能維持在每鬥120文,到了宣和年間,米價開始大幅度增長,宣和四年(1122年)每石是2500-3000文。七年(1125年)底每石要一萬。

而《水滸傳》發生的年代,大約就是北宋的宣和初年。我們按照米價每石2500文,相當於4萬石米、480萬斤米(當代)。按照現在米價大約3元的價格,十萬貫生辰綱的價值大約是1440萬人民幣。

但是,要考慮到現在生產力的極大提高,米價本身就不是很貴,現在我國糧食產量是北宋的10倍,當然現在的耕地面積也比北宋要多得多。個人覺得當時的十萬貫生辰綱的價值起碼要翻一倍以上吧,應該在3000萬到5000萬人民幣左右。

我們確實應該慶幸生在這個年代,起碼吃飯不成問題,糧食價格整體還算是穩定的,這就是最大的幸福了。

相關焦點

  • 《水滸傳》:晁蓋等人智取的10萬貫生辰綱,相當於現在的多少錢?
    我們都知道,在《水滸傳》的第十六回「智取生辰綱」中,青面獸楊志奉北京大名府梁中書之命,押送10萬貫生辰綱,前往東京給蔡京祝賀。但楊志一行人在路過黃泥崗時,卻被晁蓋、吳用等人劫下。過去我們在看這個故事的時候,都認為梁中書是個奸臣,為了討好蔡京,竟然收颳了10萬貫的民脂民膏,不過最後好在晁蓋等人劫下了這筆不義之財,簡直是大快人心。
  • 水滸中楊志丟的十萬貫生辰綱,相當於現在多少人民幣?一算嚇一跳
    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以北宋末年作為時代背景,是我國史上最早用白話文寫成的章回小說之一,講述了108位好漢梁山起義的故事,雖然是部文學作品,但部分事情、部分人物在歷史上是真實存在過的。「生辰綱」在唐、宋時期,指的是編隊運送的成批生日禮物。
  • 水滸傳中,蔡京收到的10萬貫生辰綱,放到現在相當於多少錢?
    《水滸傳》當中,蔡京是一個大貪官,他的女婿梁中書為了討好他,在他的生日的時候給他準備了十萬生辰綱,然後派青面獸楊志前去護送。不料這事卻被公孫勝、劉唐等人知道,劉唐說到:
  • 晁天王作為大財主,為何還要劫生辰綱?把財物換成現錢你就明白了
    可是水滸傳裡卻有一個人,他有錢有勢,卻打劫生辰綱來斂財。這是為什麼呢?讓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十貫錢放到現在到底有多少數額,說完之後相信大家就懂了。 主動上梁山落草 《水滸傳》中有主動上梁山落草的,而這種人分為兩類人員。一種就是本身就十分窮困揭不開鍋的人。而這一群人以阮小五、阮小七等人為代表。
  • 七星聚義智取生辰綱,為何要帶上白勝?不是多此一舉而是非他不可
    《水滸傳》中,晁蓋、吳用、劉唐、公孫勝和阮氏兄弟一起設計劫取了楊志負責押運的生辰綱,發了一筆大財,不料卻被白勝出賣,無奈之下走上了梁山,落草為寇。 其實,白勝看起來除了拖後腿沒什麼作用,可他並非是作者為了湊齊一百單八將,隨意安排的沒什麼意義的小人物,智取生辰綱這件事情中,他不僅不是可有可無的存在,反而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 大宋皇帝賜給武松十萬貫錢,折合人民幣是多少?武松用來幹啥了
    《水滸傳》是一個以悲劇收場的故事,但是在《水滸傳》最後倖存的人物裡面,武松相對來說是比較富有的一位了,在攻打方臘的時候,武松的胳膊不幸被方臘手下的人砍掉了。完成攻打方臘以後,武松對宋江表示,自己已經看淡功名、不願做官,也不願同宋江回開封府了,只希望能夠留在西湖,安心做一個和尚。
  • 武松六和寺出家,朝廷給了他十萬貫賞賜,現在算起來是多少錢?
    武松六和寺出家,朝廷給了他十萬貫賞賜,現在算起來是多少錢?《水滸傳》中,武松幾乎貫穿小說的始終,從景陽岡打虎到擒方臘,在梁山好漢之中,他是舉足輕重的人物。但是武松最後並沒有一個完美的結局。在徵討方臘的過程中,武松斷了右臂。
  • 吳用和晁蓋有過命的交情,為何他會背叛晁蓋轉投宋江?原因其實很簡單
    偉大領袖毛主席在看了《水滸傳》後,留下這樣一句評語,「這部書好就好在投降,作反面教材,使人民都知道投降派。」  我們知道,宋江坐上梁山頭把交椅前,晁蓋才是梁山老大。可宋江上了梁山不久,智多星吳用就背叛了晁蓋,轉投到宋江的懷抱。  按理,吳用和晁蓋是經歷過生死的好兄弟,兩人一起劫了十萬貫生辰綱,這相當於兩人把腦袋別在褲腰帶上。吳用在梁山上雖排名第三,事實上梁山幾乎所有的軍事行動都是他制定的。
  • 是誰射死了晁蓋,花榮、史文恭、還是他?
    四大名著中,《紅樓夢》曲高和寡,《三國演義》事件龐雜,《西遊記》旨奧理玄,就數《水滸傳》的門檻低,點評水滸的文章也最多。但是許多文章的論點,腦洞大開,純屬胡猜。似乎這些人壓根沒讀過原著,卻為了挖掘"新意",頻作驚人之語。
  • 水滸傳:三十六天罡星之代號為「0」
    假王之王晁保正讀水滸傳的讀者都會有一個非常大的疑問,就是為什麼梁山最初的組織頭領是晁蓋,而且梁山108好漢中晁蓋又不是其中之一。說到此處就不得不佩服作者老施了,老施用了一個非常好的過渡形式把水滸傳寫完這才是很多人意想不到的地方。之所以叫假王之王晁保正,原因如下:
  • 《水滸傳》的人生智慧:把握不準人際關係距離會有什麼後果?
    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其實是一門既高深又實用的學問,裡面蘊藏著許多人生智慧,那些能夠洞悉人際交往學問的人,往往能夠在工作生活中無往而不利,讓自己的人生變得順暢又成功;反之,那些不懂得人際交往學問的人,往往容易在工作和生活中四處碰壁,甚至吃大虧、栽大跟頭。
  • 古人云「腰纏萬貫」,在古代十萬貫在當今時代會值多少錢
    那麼十萬貫在古代到底是個什麼數目,與現在相比又是什麼概念呢?古人說的「腰纏萬貫」怎麼理解腰纏指隨身攜帶的財物;貫舊時用繩索穿錢,每一千文為一貫,比喻錢財極多。由於所處的年代不同一文錢的價值也不相同,萬貫相當於現在多少錢不好說,基本相當於現在的千萬級富翁吧。古人說的「腰纏萬貫」,與現在相比又是什麼概念呢?
  • 水滸中的100兩相當於現在多少克?看看考古結果便知答案
    宋江因為救了智劫生辰綱的晁蓋,晁蓋對他感激不盡,所以派劉唐送給宋江100兩金子。宋江是個仗義疏財的好漢,他幫助晁蓋完全是出於義氣,對於晁蓋送的金子,他沒有照單全收,只是象徵性的收下了一根金條,連同晁蓋的書信放在自己的招文袋裡。
  • 《水滸傳》晁蓋曾頭市中毒箭,到底是意外事件?還是意氣用事?
    縱觀整部《水滸傳》,梁山好漢們最後悲劇實際上就是從晁天王戰死開始的。曾頭市晁天王中了史文恭毒箭,被林衝從敵群中拼死救回。回到梁山泊大營後,儘管有神醫皇甫嵩全力施救,然而,箭毒已入髓,回天無力,晁天王撒手歸西。
  • 《水滸傳》中梁山好漢排座次給我們透露了什麼?
    (晁蓋) 二、林衝火併王倫,晁蓋為頭領排的座次 後來晁蓋、吳用、公孫勝、三阮等人義劫生辰綱事發,遭到官府追捕,不得不投奔梁山,王倫看出晁蓋等人一夥不是凡人,都是殺人不眨眼的惡魔,惹不起的主,水淺養不住龍,極力拒絕晁蓋等人留在山上,別給自己帶來麻煩,
  • 武松打虎被賞1千貫錢,相當於現在多少人民幣?難怪他全分給了獵戶
    四大名著中的《水滸傳》可謂是家喻戶曉,它是元朝小說家施耐庵筆下一本名作,講述的是北宋末年統治階級的腐朽和殘暴,揭露了當時尖銳對立的社會矛盾和「官逼民反」的殘酷現實,在這本小說中,施耐庵將108將塑造得栩栩如生。論人物人氣,武松定當名列前茅,丰神俊朗、武藝高強、懲奸除惡,標準的俠客形象。
  • 赤發鬼劉唐為何會選擇背叛晁蓋,支持宋江,背後原因很現實
    赤發鬼劉唐是《水滸傳》中的人物,是早期梁山首領晁蓋的追隨者之一。晁蓋等人取生辰綱,劉唐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應該說劉唐是晁蓋的忠實追隨者和擁護者。但是,晁蓋死後,劉唐也是七人中反對晁蓋遺言,推舉宋江做梁山老大的人。晁蓋臨終遺言自然有他的用意,限制宋江是其中一個方面,這一點劉唐不應該不知道。
  • 一切自有定數:《水滸傳》的天命觀!
    《水滸傳》雖然是寫實性文學作品,但文本中明顯存在著一個隱性的神秘空間,以一種異己的力量來操縱支配現實時空的變動、人事的變遷,在現實空間之上籠罩著一層神秘主義的色彩。這個空間體現了儒釋道三教合一的思想,在全文敘事中起著預敘、線索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