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晁蓋等人智取的10萬貫生辰綱,相當於現在的多少錢?

2021-01-16 方圓文史

我們都知道,在《水滸傳》的第十六回「智取生辰綱」中,青面獸楊志奉北京大名府梁中書之命,押送10萬貫生辰綱,前往東京給蔡京祝賀。但楊志一行人在路過黃泥崗時,卻被晁蓋、吳用等人劫下。

過去我們在看這個故事的時候,都認為梁中書是個奸臣,為了討好蔡京,竟然收颳了10萬貫的民脂民膏,不過最後好在晁蓋等人劫下了這筆不義之財,簡直是大快人心。

但實際上,當你回過頭來仔細看這個故事的話,會發現,其實「智取生辰綱」是不義之舉,梁中書等人固然可恨,但晁蓋等人也不值得頌揚。為何呢?

在解決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看一下梁中書送給蔡京的10萬貫生辰綱,相當於現在的多少錢!

10萬貫生辰綱相當於現在的多少錢?

首先我們要明確的一點是,「智取生辰綱」發生在宋徽宗時期,而當時的宋朝所實行的貨幣政策為「銅本位」,即以銅錢作為本位幣。因此這裡的10萬貫,指的也就是10萬貫銅錢。

而按照當時的兌換比例來看,一貫銅錢等於1000文。我們以米價為例,宋徽宗年間的一石大米,大致是兩貫左右;也就是說,一石大米的價格平均在2000文左右。宋代的一石大米,相當於今天的60公斤左右。按照今天5塊錢一公斤的米價計算,宋徽宗年間一貫錢的購買力,相當於人民幣150元左右。

那麼這裡的10萬貫,也就相當於現在的1500萬元左右。

當然了,這也只是個粗略數字而已,並不能當作唯一的答案,但我們大致可以肯定的是,10萬貫生辰綱,應該不會小於現在的1000萬元。

在解決完這10萬貫生辰綱相當於現在的多少錢之後,我們再來解決第二個問題,即;為何說晁蓋等人「智取生辰綱」是不義之舉?

「智取生辰綱」是否正義?

如果按照一般的理解來看的話,晁蓋等人智取生辰綱,當然是正義之舉,原因也很簡單,這生辰綱本就是不義之財,所以晁蓋等人將其奪取,自然是正確的。

可問題是,他們奪取生辰綱的目的是出於對梁中書這樣貪贓枉法之輩的義憤嗎?是所謂的「劫富濟貧」嗎?是為了制止貪官汙吏荼毒和盤剝老百姓嗎?或者說是將其來做正義的事情嗎?

顯然都沒有!劫富濟貧本身就不一定具備正當性,更何況晁蓋等人劫取生辰綱的目的還不是為了濟貧。

晁蓋等人劫取生辰綱,不過只是一場「生意」而已,其目的只是為了能夠實現「大碗喝酒,大口吃肉,論秤分金銀」,享受快活人生罷了。

梁中書收刮民脂民膏,圖的是自己能夠快活,而晁蓋們將這些「贓款」搶奪過來,其目的也是為了能夠快活。梁中書身為朝廷官員,如此橫徵暴斂,自然十分可恨。但晁蓋等人用暴力去搶奪,是不是也同樣傷害了社會的法律和秩序呢?

所以在看完這些之後,你還會認為晁蓋等人「智取生辰綱」是正義之舉嗎?

所以這也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在看待任何事物的時候,都不能簡單從表面出發,一定要探尋其中所蘊含的深刻道理,如此方能使我們對該事物有一個清醒的認識。

當然了,在《水滸傳》中,關於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只要你肯仔細去讀,去理解,就會有不一樣的收穫。

因此我也極力推薦我們的青少年們能夠多看一下四大名著,感受名著帶來的魅力,這比看一些漫畫小說要好得多!

不過現在網上的「四大名著」版本很多,良莠不齊,因此想要選一套正版,且適合的並不容易。

今天筆者就為大家推薦一套正版,且適合我們青少年閱讀的四大名著;這套書一共有五冊,除了《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和《紅樓夢》外,還有配套有一本《中考新增名著導讀與創新試題集萃》;

在閱讀課外書目的同時,還能增加對相關文學常識的積累,從而做到閱讀與考試兩不誤!

這套書原價198元,現在活動價僅售148.5元,一本不到30元,也就一頓飯錢而已,但卻可以拓寬孩子的眼界,增加孩子的學識,何樂而不為呢?

要知道,讀過四大名著的孩子和沒讀過的孩子還是有一定區別的。

試想一下,當你的孩子在與別人談話時,總是能引經據典,讓對方刮目相看;在考試中遇到這類的文學常識題,也能夠輕鬆解決。如此豈不很好?

說了那麼多,你是不是也想為孩子來上一套呢?喜歡的朋友可以點擊下方連結拿下哦!

相關焦點

  • 水滸傳中,蔡京收到的10萬貫生辰綱,放到現在相當於多少錢?
    《水滸傳》當中,蔡京是一個大貪官,他的女婿梁中書為了討好他,在他的生日的時候給他準備了十萬生辰綱,然後派青面獸楊志前去護送。不料這事卻被公孫勝、劉唐等人知道,劉唐說到:
  • 《水滸傳》中晁蓋等人智取的十萬貫生辰綱相當於現在多少錢?
    所謂生辰綱,就是指唐、宋時期是指編隊運送的成批生日禮物。在《水滸傳》中是指梁中書給他的嶽父蔡京送的價值十萬貫的金珠寶貝。先說一下古代的換算單位。1貫=1000文,一石(宋代)=十鬥=約120斤(當代)。我們先來看看北宋的物價演變,一般以米價來衡量。
  • 水滸中楊志丟的十萬貫生辰綱,相當於現在多少人民幣?一算嚇一跳
    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以北宋末年作為時代背景,是我國史上最早用白話文寫成的章回小說之一,講述了108位好漢梁山起義的故事,雖然是部文學作品,但部分事情、部分人物在歷史上是真實存在過的。「生辰綱」在唐、宋時期,指的是編隊運送的成批生日禮物。
  • 晁天王作為大財主,為何還要劫生辰綱?把財物換成現錢你就明白了
    可是水滸傳裡卻有一個人,他有錢有勢,卻打劫生辰綱來斂財。這是為什麼呢?讓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十貫錢放到現在到底有多少數額,說完之後相信大家就懂了。 主動上梁山落草 《水滸傳》中有主動上梁山落草的,而這種人分為兩類人員。一種就是本身就十分窮困揭不開鍋的人。而這一群人以阮小五、阮小七等人為代表。
  • 大宋皇帝賜給武松十萬貫錢,折合人民幣是多少?武松用來幹啥了
    宋江想了一想,沒有對武松進行挽留,就這樣武松留在西湖做了和尚,不過,宋朝的徽宗皇帝聽說了武松的事跡後一高興,冊封了武松為佛教祖師,並且還賜給了他10萬貫巨款。這10萬貫到底是一個什麼概念?並且,這10萬貫如果折算成現在人民幣的話,應該是多少錢?而武松又把這筆錢花在了什麼地方呢?
  • 武松六和寺出家,朝廷給了他十萬貫賞賜,現在算起來是多少錢?
    武松六和寺出家,朝廷給了他十萬貫賞賜,現在算起來是多少錢?《水滸傳》中,武松幾乎貫穿小說的始終,從景陽岡打虎到擒方臘,在梁山好漢之中,他是舉足輕重的人物。但是武松最後並沒有一個完美的結局。在徵討方臘的過程中,武松斷了右臂。
  • 七星聚義智取生辰綱,為何要帶上白勝?不是多此一舉而是非他不可
    《水滸傳》中,晁蓋、吳用、劉唐、公孫勝和阮氏兄弟一起設計劫取了楊志負責押運的生辰綱,發了一筆大財,不料卻被白勝出賣,無奈之下走上了梁山,落草為寇。 雖然商議智取生辰綱一事的時候,大家都在晁蓋家集合,實際上楊志押運生辰綱並不經過晁蓋居住的東溪村,而是經過黃泥岡大路,晁蓋等人並不熟悉當地的情況,很難因地制宜的做出計劃,而且提前前去埋伏
  • 是誰射死了晁蓋,花榮、史文恭、還是他?
    四大名著中,《紅樓夢》曲高和寡,《三國演義》事件龐雜,《西遊記》旨奧理玄,就數《水滸傳》的門檻低,點評水滸的文章也最多。但是許多文章的論點,腦洞大開,純屬胡猜。似乎這些人壓根沒讀過原著,卻為了挖掘"新意",頻作驚人之語。
  • 水滸傳:三十六天罡星之代號為「0」
    假王之王晁保正讀水滸傳的讀者都會有一個非常大的疑問,就是為什麼梁山最初的組織頭領是晁蓋,而且梁山108好漢中晁蓋又不是其中之一。說到此處就不得不佩服作者老施了,老施用了一個非常好的過渡形式把水滸傳寫完這才是很多人意想不到的地方。之所以叫假王之王晁保正,原因如下:
  • 水滸中的100兩相當於現在多少克?看看考古結果便知答案
    宋江因為救了智劫生辰綱的晁蓋,晁蓋對他感激不盡,所以派劉唐送給宋江100兩金子。宋江是個仗義疏財的好漢,他幫助晁蓋完全是出於義氣,對於晁蓋送的金子,他沒有照單全收,只是象徵性的收下了一根金條,連同晁蓋的書信放在自己的招文袋裡。
  • 《水滸傳》晁蓋曾頭市中毒箭,到底是意外事件?還是意氣用事?
    縱觀整部《水滸傳》,梁山好漢們最後悲劇實際上就是從晁天王戰死開始的。曾頭市晁天王中了史文恭毒箭,被林衝從敵群中拼死救回。回到梁山泊大營後,儘管有神醫皇甫嵩全力施救,然而,箭毒已入髓,回天無力,晁天王撒手歸西。
  • 十萬貫在現代是多少錢?
    「腰纏十萬貫,騎鶴上揚州」,這裡面所說的10萬貫要看它是屬於哪個朝代的10萬貫。如果是宋朝的,折合成現代的人民幣相當於是4000多萬,如果是清朝的,相當於現在的人民幣2000多萬。「腰纏十萬貫,騎鶴上揚州」,是一個歷史典故,是說當時有幾個人一起在那兒聊天,說自己的理想,有人說想去揚州做官,也有人說想發財,還有人說想成仙,還有一個人說「想要腰纏十萬貫,騎鶴上揚州」之所以會這麼說,也是因為那個時候的揚州是一個非常繁華的地方,相當於現在的大上海,那麼我們今天來看一下「腰纏十萬貫」的10萬貫具體指的是多少錢。第一,宋朝的十萬貫價值現代人民幣4000多萬。
  • 武松打虎被賞1千貫錢,相當於現在多少人民幣?難怪他全分給了獵戶
    四大名著中的《水滸傳》可謂是家喻戶曉,它是元朝小說家施耐庵筆下一本名作,講述的是北宋末年統治階級的腐朽和殘暴,揭露了當時尖銳對立的社會矛盾和「官逼民反」的殘酷現實,在這本小說中,施耐庵將108將塑造得栩栩如生。論人物人氣,武松定當名列前茅,丰神俊朗、武藝高強、懲奸除惡,標準的俠客形象。
  • 吳用和晁蓋有過命的交情,為何他會背叛晁蓋轉投宋江?原因其實很簡單
    偉大領袖毛主席在看了《水滸傳》後,留下這樣一句評語,「這部書好就好在投降,作反面教材,使人民都知道投降派。」  我們知道,宋江坐上梁山頭把交椅前,晁蓋才是梁山老大。可宋江上了梁山不久,智多星吳用就背叛了晁蓋,轉投到宋江的懷抱。  按理,吳用和晁蓋是經歷過生死的好兄弟,兩人一起劫了十萬貫生辰綱,這相當於兩人把腦袋別在褲腰帶上。吳用在梁山上雖排名第三,事實上梁山幾乎所有的軍事行動都是他制定的。
  • 《水滸傳》中梁山好漢排座次給我們透露了什麼?
    作者:陳二虎 一、第一代領導人王倫的座次 《水滸傳》達到鼎盛,眾英雄好漢有一次盛大的「梁山泊英雄排座次」,每一位都呼應一個「星座」,強調一百單八將是「天罡」與「地煞」星下凡,給梁山抹上「神助」的色彩,借用宗教來達到目的,渲染梁山好漢都是非常之人,
  • 赤發鬼劉唐為何會選擇背叛晁蓋,支持宋江,背後原因很現實
    赤發鬼劉唐是《水滸傳》中的人物,是早期梁山首領晁蓋的追隨者之一。晁蓋等人取生辰綱,劉唐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應該說劉唐是晁蓋的忠實追隨者和擁護者。但是,晁蓋死後,劉唐也是七人中反對晁蓋遺言,推舉宋江做梁山老大的人。晁蓋臨終遺言自然有他的用意,限制宋江是其中一個方面,這一點劉唐不應該不知道。
  • 一切自有定數:《水滸傳》的天命觀!
    《水滸傳》一百二十回敘事中有多處關於災異、夢兆、祥瑞、異兆等情況的描寫,它們分布在《水滸傳》整個敘事過程中,預示國家的興衰、人物的命運、戰爭的勝負、梁山事業的形成和發展趨勢以及最終的結局,顯示出在風起雲湧的世事變遷背後,是天命、天數的異己力量在支配,非人力所為。古代人特別重視天命,「天」對中國古人來說有非常豐富的含義。
  • 除了史文恭,誰都可以殺晁蓋:關於水滸的3大著名"陰謀論"
    類似的有"生辰綱是假的":梁中書根本拿不出十萬貫送禮,即便有也捨不得。真的是拿出自己用大半個月工資來給老丈人買一條煙、兩瓶酒時的心理來理解梁中書呢!"三打祝家莊"是全書中相當重要的一場戰役。這類"陰謀論"患者有一種莫名其妙的優越感,他們覺得水滸傳既然被稱為名著,那一定得是字裡行間都有玄機,你不認同,那就說明你沒看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