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富士康強強聯手,或將打造一個汽車領域的「代工皇帝」

2021-01-16 雷科技

隨著近些年全球供應鏈一體化的趨勢越來越明顯,「代工」早就不是一個新名詞了。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包括富士康在內,全球排在前5名的代工企業全在中國(中國臺灣),絕大多數的蘋果產品都和這五家代工企業有著密切的關聯。消費者們對電子產品的代工模式已經是習以為常,那麼大家對汽車代工模式又了解多少呢?

1月13日,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吉利控股)與富士康科技集團籤署了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成立合資公司,為全球汽車及出行企業提供代工生產及定製顧問服務。值得一提的是,儘管代工模式在消費電子領域早已成熟,但是吉利控股和富士康成立這家專門為第三方汽車代工而生的合資公司卻是業內首例。

根據協議,吉利控股和富士康在這家合資公司中各自持股50%。有意思的是,這家新成立的代工企業董事長將由富士康委派,董事會的5名董事中富士康也將佔據3個席位,而吉利控股只有2個席位。也就是說這家合資公司將由富士康主導,汽車領域的巨頭吉利控股即便是在擁有同等股權的情況下也只能是甘當配角。

汽車代工的鄙視鏈

「汽車代工」這個詞在國內應該是跟隨著那些最初並不具備生產資質的造車新勢力興起的。消費者對採用代工模式造車的造車新勢力往往充滿了鄙夷,仿佛是在表明:你這個新人連持證上崗的造車資格都沒有,憑著一張PPT就敢妄談造車?

事實上也確實如此,大多數採用汽車代工模式造車的造車新勢力都是因為缺少國家許可的生產資質,不能進行車輛生產。這些空有「滿腹才華」的造車新勢力只能藉助擁有生產資質的傳統車企借雞生蛋。

問題又來了,一些具備生產資質的一線車企自己都經常會因為銷量太好、產能不足把自己搞得焦頭爛額,怎麼可能還會有閒工夫去幫助這些未來潛在的競爭對手造車呢?所以造車新勢力們找到的代工方也就只能是銷量強差人意,產能過剩的二三四五流車企了,說不定這些車企正在為了解決生存問題賣房賣地呢?這時要是能有一家動輒融資幾個億、財大氣粗的造車新勢力一起合作的話,那豈不是兩全其美嗎?事情當然沒有這麼簡單。

首先,連獨自存活能力都堪憂的車企,給消費者留下的印象註定不會太美麗。一家連最基本的生產資質的車界新人和一家空有生產資質卻賣不出去車的車企「強強聯合」,按照常人的邏輯思維去思考,它們的發展前景確實有點堪憂。

在這樣的汽車代工環境下,也有不少造車新勢力「把持」住了自己,堅持通過收購的手段花巨資獲取生產資質。例如理想的扛把子李想就花了6.5億把力帆汽車收入囊中;「代工會讓他睡不著覺」的威馬汽車創始人也同樣是通過買買買獲得了生產資質。

理想和威馬顯然都屬於不屑於找汽車代工的造車新勢力,但是花費巨資買一紙資質就真的值嗎?要知道,能夠輕易被當時的造車新勢力收購的車企實力未必能夠強過被迫淪為代工廠的車企。從本質上來說,它們所買到的就是一張造車入場券而已。

你對汽車代工可能有誤解

以上,是中國造車新勢力和傳統車企間代工模式的基本情況,但是時代在不斷發展,技術在不斷進步,中國也不是世界的中心,所以幾年前的中國汽車代工模式當然不能為「代工」這個詞代言。

在遙遠的西方,一個名為奧地利的小國度中有一家有著「車界富士康」之稱的汽車代工皇帝——麥格納斯太爾,這家百年老字號企業最出名的作品就是奔馳G級,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大G。所以各位擁有大G的公子們在跟朋友吹噓時可以說自己的愛車又大又硬,但是千萬別說這款車德味,因為奔馳G級從誕生至今從未在德國的奔馳工廠量產過,這貨就是個靠著代孕才出生的產物。

這家年產量接近20萬輛的工廠除了代工了三十多年的奔馳G級之外,寶馬5系(G01)、MINI COUNTRYMAN(R60)、捷豹I-PACE、捷豹E-PACE等眾多豪車名車也都是它打造出來的。這麼看的話,你還覺得「汽車代工」一定就是貶義嗎?

在國內,其實汽車代工模式的發展遠比我們想像中要久遠,因為我國有一種特有的代工模式,它叫做中外合資車企。

早在80年代早期,我國政府既希望發展汽車工業,學習先進技術,又不想看到這一事關經濟發展和國家戰略的重要領域被外資企業把持,於是就頒布了一條全世界獨一無二的法律:外資車企不可在國內獨立建廠,必須與國內企業合資建廠,且持股比例不得超過50%。

目前看來,這條影響中國汽車行業數十年的法律對中國車企來說算是有利有弊。有些合資車企的中國品牌方在這樣的溫室環境下基本淪為了外資車企的代工廠,不過也有一些車企沒有忘記這條法律頒布的初衷,在努力地悶聲學技術。從大方向來看,這條已經撤銷的法律條令確實有效地扶持了中國汽車技術的正向發展。

以上就是小雷為大家分享的三種汽車代工模式,它們要麼是迫於無奈,要麼是遠在國外,要麼是政策使然;那麼,到底有沒有一個真正適合中國當下國情的汽車代工模式呢?

為什麼吉利和富士康能夠在一起?

上面的問題,其實吉利控股和富士康已經給出了答案。小雷認為,既然幾年前生產製造水平低下的傳統車企為不具備生產資質的造車新勢力生產汽車看起來不靠譜,那麼如果苦於沒有生產資質的造車新勢力的產品,是由一家擁有先進造車技術,和一家在代工領域舉足輕重的巨頭強強聯合組建的專業汽車代工廠打造呢?

如果是這樣的話,相信應該就不會有誰再來質疑這家代工廠的能力問題了吧?畢竟小雷也沒聽說過誰會嫌棄奔馳G級沒有德味,捷豹I-PACE不夠紳士,MINI COUNTRYMAN車主撩不到妹(漢)。

事實上吉利控股和富士康都已經在汽車領域耕耘了很多年。吉利控股創建於1986年,1997年就開始涉足汽車行業,在汽車領域有著多達23年的技術沉澱。在品牌版圖方面,吉利控股旗下有著多達7個汽車子品牌,在小雷看來,它是最有希望成為中國版大眾集團的企業。在技術方面,吉利花費數百億巨資打造了BMA、CMA、SPA、SEA等多個擁有尖端技術的國際化造車平臺架構。

富士康作為代工領域的巨頭,儘管從表面上看它並沒有親力親為的整車製造經驗,但是在從小鵬、拜騰、愛馳等眾多的造車新勢力上,我們都能找得到它投資的影子;另外,富士康還是特斯拉、奔馳和寶馬的配件供應商。

除此之外,富士康還非常低調地研發出了自己的造車架構——MIH電動模塊化汽車平臺,它可以根據車型需求改變軸距、輪距、電池以及電機的布局,適用範圍包括轎車、SUV和MPV等各種電動車型。通俗的說,這個有著富士康特色的造車架構就是為了汽車代工量身打造的。

對于吉利控股和富士康強強聯合做汽車代工這件事,小雷是非常看好的。對于吉利最近瘋狂找合作的舉措,在小雷看來也是意料之中的事。吉利控股這些年在研發上的投入巨大,單單是一個SEA浩瀚架構就花費了吉利180億研發資金,動輒上百億的研發成本顯然不是吉利和領克這兩個品牌就能夠承載得起的,吉利控股需要引進第三方來稀釋研發成本,比如說前幾天達成合作的百度和如今的富士康。至於富士康,從它近年來的各種大動作還不能看出它進軍汽車領域的野心嗎?

總結

小雷認為,吉利控股和富士康的強強聯合將開創汽車代工模式的良好開端,它們前者有著充足技術儲備和造車底蘊,後者本來就是代工模式的領頭羊。吉利可以為新公司提供汽車領域的技術實力,而富士康則可以輸出ICT領域的專業能力,一箭三雕地解決造車新勢力生產資質、技術和產能等問題。可以預見,這兩位強者的合作將進一步拉低造車新勢力的「準入門檻」,或將打造一個屬於中國汽車領域的麥格納斯太爾!

註:本文素材來源於網絡

相關焦點

  • 富士康的代工生意要做到汽車了,還拉了吉利入夥
    1月13日,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與富士康科技集團共同籤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成立合資公司,為全球汽車及出行企業提供代工生產及定製顧問服務,包括但不限於汽車整車或零部件、智能控制系統、汽車生態系統和電動車全產業鏈全流程等。
  • 吉利富士康協議成立合資公司 代工全球整車及零部件
    1月13日,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吉利控股」) 與富士康科技集團(以下簡稱「富士康」)共同籤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成立合資公司,為全球汽車及出行企業提供代工生產及定製顧問服務
  • 左手百度,右手富士康,吉利「汽車狂人」李書福燒的是哪柱香?
    剛與百度攜手組建智慧汽車公司,僅隔一日,吉利又和富士康組建合資公司。左手百度,右手富士康,吉利李書福燒的是哪柱香?李書福近來動作頻頻,讓人眼花繚亂,他在新年致辭還稱,吉利汽車2021年登陸科創板後,將重啟和沃爾沃合併重組;這一連串操作,布的是什麼棋局呢?李書福三強聯手,會有「吉百富」電動車嗎?
  • 福特銳際將推出7座版,吉利和富士康成立合資公司
    行業資訊:吉利控股與富士康在線籤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成立合資公司,為全球汽車及出行企業提供代工生產及定製顧問服務;大眾汽車集團(中國)與其合資企業,在中國大陸及香港市場共交付汽車385萬輛,與2019年同期相比下滑9.1%;在2021消費電子展(CES)上,電子產品製造商松下表示,將致力於開發不使用鈷的鋰離子電池;雷諾集團公布了2020年銷量成績單;受疫情影響
  • 百度聯手吉利造車,百度出「大腦」,吉利出「軀幹」?
    官宣進軍智能汽車對造車緋聞多次「不予置評」的雙方,終於在今天聯合發布公告,宣布以整車製造商的身份正式進軍汽車行業。百度表示,將著眼於智能汽車的設計研發、生產製造、銷售服務全產業鏈,傳承百度人工智慧、網際網路科技基因,利用Apollo領先的自動駕駛能力,發揮在汽車智能化領域長達8年的經驗優勢,重塑智能汽車產品形態,成為智能出行時代的變革者。
  • 郭臺銘兄弟倆馳騁商界,弟弟郭臺強主攻富士康的手機代工
    郭臺銘率領的富士康不僅在電腦代工領域獨佔鰲頭,慢慢的手機代工領域也迅猛發展。布局手機業務,表面上看發展很快,實際上富士康跟電腦業務一樣,也是經過了十多年的時間才成功。而早期手機業務的領軍人物,就是郭臺銘的弟弟郭臺強,所謂打仗親兄弟,上陣父子兵。
  • 吉利與富士康成立公司 為第三方企業代工造車;B站起訴脈脈不正當...
    13日晚間百度官方微博回應公開此專利稱,這是一個管理上的「人崗匹配」衡量方法,用於吸引、培養和保留人才,和996沒有任何關係。這個專利是百度和中科院合作的純理論研究,目前沒有任何應用。(三言財經)3.吉利將與富士康成立合資公司 為第三方汽車企業代工1月13日訊,財聯社獨家獲悉,吉利控股集團與富士康將成立一家合資公司,為第三方汽車企業代工,雙方很快將籤署正式協議。
  • 燒光84億的拜騰又找到「接盤俠」了,這次是富士康
    富士康圖的是啥? 為什麼選擇拜騰? 富士康科技集團董事長劉揚偉稱:「與拜騰合作是我們布局電動汽車領域的重要一環,我們將竭力幫助拜騰M-Byte早日量產,登上世界電動車的舞臺。」
  • 今日上市,長城北汽強強聯手,打造小牧馬人!2.0T+8AT,不足17萬
    導讀:又一新車今日上市,長城北汽「強強聯手」,打造「小牧馬人」短軸越野,搭載2.0T+8AT動力系統,最低配車型不足17萬!下面就讓我們一探究竟!今天說的這款車就是北京BJ40致敬2020版。北汽越野BJ40 致敬2020版將於今天(8月31日)上市。
  • 百度要造車,汽車終究逃不出BAT的手掌心
    李彥宏和李書福的這一次握手,又將擦出怎樣的火花?百度要造什麼車?從傳聞到落地,此次百度和吉利的合作僅用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2020年12月17日,有媒體報導,百度正與吉利、廣汽以及一汽等多家車企集團接觸,洽談設立合資公司的可能性,這意味著百度將通過與車企合作直接進入造車領域。對此,百度與吉利雙方十分謹慎,均對市場傳聞不做評論。
  • 強強聯手的星座配對,智勇雙全,分分鐘秒殺所有人
    有些人找戀人就是想找個能力跟自己差不多的人,太弱了拖後腿,太強了又跟不上對方的腳步,而且兩個人的能力相當,在各方面的步調也會比較一致,加在一起就會有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強強聯手的星座配對都有哪些吧,智勇雙全,分分鐘秒殺所有人。
  • 百度宣布造車蘋果也重磅出擊:新能源汽車股還能投嗎?撤退or進攻
    百度表示,將正式組建一家智能電動汽車公司,以整車製造商的身份進軍汽車行業,吉利控股集團將成為新公司的戰略合作夥伴,雙方將基于吉利最新研發的浩瀚SEA智能進化體驗架構,共同打造下一代智能汽車。據了解,新組建的百度汽車公司將面向乘用車市場,該公司獨立於百度母公司體系,保持自主運營;同時百度將人工智慧、Apollo自動駕駛、小度車載、百度地圖等核心技術全面賦能汽車公司,支持其成長。
  • 富士康拔刀相助 熄火大半年的拜騰「死而復生」這回還能跑多遠
    1月4日,拜騰汽車官方宣布與富士康科技集團、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籤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三方將加速推進拜騰汽車首款車型M-Byte的量產製造工作,力爭在2022年第一季度前實現M-Byte量產。根據該協議,富士康將提供製造技術、運營管理經驗和產業鏈資源,支持拜騰首款車型M-Byte的量產製造。拜騰汽車方面表示,目前其位於南京的智能製造基地項目按照工業4.0標準設計,衝壓、焊接、塗裝、總裝、電池等工藝設備安裝調試完成,首批試生產車輛已於2020年上半年順利下線,並完成相關安全法規檢測。
  • 數字經濟發布|集成電路成國家新一級學科;百度吉利聯手打造新一代...
    5、 百度官宣造車:組建智能汽車公司,吉利控股集團為戰略合作夥伴1 月 11 日消息 百度宣布正式組建一家智能汽車公司,以整車製造商的身份進軍汽車行業。吉利控股集團將成為新公司的戰略合作夥伴。雙方將基于吉利最新研發的浩瀚 SEA 智能進化體驗架構,在智能汽車製造相關領域展開緊密合作,共同打造下一代智能汽車。百度汽車公司獨立於母公司體系,保持自主運營;同時百度將人工智慧、Apollo 自動駕駛、小度車載、百度地圖等核心技術全面賦能汽車公司,支持其快速成長。
  • 代工寒潮!深圳明星企業倒閉
    一些頂著明星光環的代工製造企業突然關停,導致其背後的數百家小供應商措手不及,日子變得難過。春節過後,記者走訪了深圳數十家製造業企業,發現這些企業倒閉引發的震蕩仍在持續。雖然有一些企業仍在維持,但代工製造業的冬天已經來臨。與此同時,富士康、雷柏、三木、保千裡等大中型製造業企業或者選擇升級主業,或者努力開拓新業務。
  • 邁入「千萬時代」 吉利汽車「世界級汽車集團」實至名歸
    在全球「汽車新四化」發展趨勢下,吉利汽車率先推出GKUI吉客生態智能系統,引領中國車聯網進入「核心晶片競爭時代」,並於2018年成為首家實現L2級自動駕駛批量交付的中國汽車品牌,新量產車型L2配置率和市佔率均已達到中國品牌第一,到2022年,吉利汽車將在杭州亞運區域內實現完全自動駕駛技術運營。
  • 聯手華為、寧德時代,創業有癮的長安汽車又在憋大招!
    長安汽車作為國內汽車行業的領軍品牌,近年來隨著全新一代產品PLUS家族的爆發,無論是在產品層面還是在品牌層面都得巨大提升,尤其是全新UNI家族的推出,更是讓我們見識到了一個充滿科技和未來感的長安。最近長安汽車與中央電視臺聯手打造的《第一發布》節目正式開播,節目不僅由央視名嘴撒貝寧主持,現場長安汽車品牌代言人陳坤、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長安汽車執行副總裁譚本宏悉數亮相。從回顧百年長安創業史,到描繪未來汽車行業的新業態,從長安高層的口中我們也逐步領會到了未來汽車將會帶給我們的新體驗。
  • 吉利與百度共同造車?市值一日飆漲400多億,直追上汽集團
    來源:市界原標題:吉利與百度共同造車?市值一日飆漲400多億,直追上汽集團 來源:市界1月8日,據《科創板日報》報導,媒體援引知情人士的話稱,百度計劃組建一家生產智能電動汽車的公司,將在吉利旗下工廠進行生產。
  • 用這句東北老話形容當下吉利最恰當
    最近網上報導消息稱,國民神車第一品牌吉利控股集團和代工領域扛把子的富士康,進行戰略合作協議的籤署。協議內容包括成立合資公司、為全球汽車企業及出行企業,提供汽車產品的生產和定製等服務,而且業務範圍包括不僅是整車和零部件,還有很系統和領域,可以說做到全產業鏈的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