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家訓》之「曾子殺彘」——誠實的孩子最後都怎麼樣了

2021-01-09 跳跳虎2020

01

生活中,我們經常聽到大家談論父母的言行舉止對孩子的影響這一問題。大部分人認為,母親對孩子的行為習慣影響多一些,因為母親的陪伴更多,孩子的一舉一動要麼是模仿母親,要麼是受教於母親。

父親則在性格方面對孩子的影響多一些,因為性格的養成其實是自身的認知和價值觀的外在表現,而父親在思想教育方面要比母親的形象更寬廣厚重,所以對孩子的影響也更大。

這樣的觀點有沒有道理呢?來看曾子教育兒子的一個故事。

02

有一天,曾子的妻子要到集市去,她的兒子哭著也要跟著去,曾子的妻子就說:「兒子你要不跟媽媽去的話,媽媽回來後把咱家的豬殺了給你做好吃的。」

妻子到集市後很快回來了,曾子看見後就開始磨刀霍霍準備殺豬。妻子制止他說:「我那只不過是為了哄孩子聽話才那樣說的。"

曾子說:「小孩子是不能和他鬧著玩兒的。小孩子不懂事,要聽從父母的教誨慢慢學習。現在你欺騙他,是教他學會欺騙。母親欺騙兒子,做兒子的就不會相信自己的母親,這不是教育孩子該用的辦法。"於是真的就把豬殺了。

03

曾子妻子的做法其實不是個例,現在很多母親都有這樣的舉動:為了哄好哭鬧的孩子會編出各種各樣的話來控制當時的場面,但轉身忘得一乾二淨,或者因為編的謊言代價太大了而不了了之。

曾子的兒子很幸運,因為他有個遵守諾言的好父親。但是在我們普通人的生活裡,父親有時甚至成了說謊母親的幫手,和母親一起鬨騙孩子。現在社會的誠信問題如此嚴重,歸根結底,還是源於家庭的教育。孩子是一張白紙,父母怎麼畫,他就怎麼成長。

04

「誠實」這個詞在二十歲時的理解,差不多跟「傻瓜」是同義詞。誠實的人給人的第一印象總是木訥,不靈活,愚笨,怠慢等等,總之都是一些中性或者貶義的詞語。

為什麼會是這樣的印象呢?

二十歲出頭的人,因為剛剛步入社會,需要很快被人認識,接著還要被人認可,最後還要被接受。但是這一個融入的過程不是他自己一個人,他周圍還有成百上千個競爭者。

如果在這樣激烈的生存狀態下表現出這種「呆板遲緩」的印象,那對於一個人的初級生長是很不利的,就像剛出土的綠植缺少了水分一樣,很難生存。

所以我們會看到,能夠迅速嶄露頭角吸睛吸粉的一定是那些左右逢源八面玲瓏的人。

05

網上流行一句話:喜歡一個人,始於顏值,陷於才華,忠於人品。

一個人的顏值讓我們興奮,一個人的才華讓我們敬畏,而唯有一個人的人品,才能讓我們放心。而誠實,就是一個人最好的品質標籤。

青春掠過,走到三十好幾這個年紀才逐漸體會到,原來誠實,才是成年人交往的最高級的技巧。

十幾年的職場歷練,每個人都或多或少浸染了各種精明的社交技巧,就是因為大家都太老練了,所以不願再花精力看對方的表演。用蔡明的話說:都是千年的狐狸了,誰還愛玩兒什麼聊齋。

你對伴侶精明,他會心知肚明地偽裝起來配合你。

你對好友精明,他會暗自惋惜地慢慢疏遠你。

你對同事精明,很快你就會失去全體的信任。

你對上司精明,前面的路會越來越窄。

如果此時能很誠實地坐下來開門見山,坦誠相見,那麼大家都會很輕鬆,而且對方也一定能卸下防禦的武器,坦誠相對。

所以我們會看到,為什麼那個後起之秀和眾望所歸之人,到最後還是那個最老實的人,因為他靠譜,每一個人都很信任他。

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很多人都會說孩子太老實了會吃虧。但是,老實的孩子吃的是小虧,不老實的,可能就要吃大虧了。

還是那句老話,精明不如厚道,百術不如一誠。

誠實,才是一個人厚積薄發的最大能量。

相關焦點

  • 古文閱讀-曾子殺彘(韓非子)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隨之而泣。其母曰:「女(汝)還,顧反為女殺彘。」妻適市來,曾子欲捕彘殺之。妻止之曰:「特與嬰兒戲耳。」
  • 小學生小古文訓練(18)《曾子殺彘》
    今日小古文動畫《曾子①殺彘》原文曾子之妻之市②,其子隨之而泣。其母曰:「女③還,顧反為女殺彘(zhì)④。」妻適市來⑤,曾子欲捕彘殺之。妻止⑥之曰:「特與嬰兒戲耳。」曾子曰:「嬰兒非與戲之也。嬰兒非有知⑦也,待⑧父母而學者也,聽父母之教。今子⑨欺之,是⑩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⑪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⑫!」遂烹⑬彘也。
  • 曾子殺彘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閱讀>英美文化>正文曾子殺彘 2012-03-14 17:02 來源:網際網路 作者:  曾子殺彘
  • 《曾子殺彘》——「殺豬」還能見人品?
    《曾子殺彘》【關鍵詞】孔子愛徒 言出必行 家庭教育 上行下效【文言導語】言出必行,這四個字的意義從來都是非同尋常,且應被看得極重,無論古今,不管中外,它是生而為人最基本的一項德行,然而卻經常被忽視、無視,甚至是被厭棄。
  • 曾子殺彘才是教育的正確打開方式
    曾子殺彘才是教育的正確打開方式時間:2017-02-20 23:27   來源:川北在線原創(guangyuanol.cn)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曾子殺彘才是教育的正確打開方式 新學期開始了,家長們又開始每天圍著上學的孩子們轉。
  • 由「曾子殺彘」說誠信
    曾子是孔子的高足,寓言故事裡記載了他家裡發生過的一件事:一天,曾子之妻準備上街,孩子哭鬧著也要去,曾妻對孩子說別鬧,並許諾等她回來時殺豬給他吃。看來,她是不打算實踐諾言的。因為等她回家,看見曾子真的準備殺豬便馬上阻止:「特與嬰兒戲耳。」曾子說:「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說完,「遂烹彘也」。
  • 曾子烹彘與整治 "四風"
    外儲說左上》收集了一個曾子烹彘的故事,大概意思是說曾子的夫人到集市上去,兒子要跟著去。母親說:「你在家待著,我回來就殺豬給你吃。」她剛從集市上回來,曾子就要捉豬去殺。她就勸止說:「只不過是跟孩子開玩笑罷了。」曾子認為這是個誠信問題,不能馬虎,最後就殺豬煮肉給孩子吃了。這是一個說話算數,說到做到,兌現承諾的故事。
  • 好笑的曾子殺豬故事
    在育兒故事裡面有一則曾子殺豬的故事。說的是曾子的妻子要到集市上去,她兒子哭著要去,曾子的妻子就哄孩子說,你先回去,等我回來之後為你殺一頭豬。等曾子的妻子回來之後,看到曾子正抓著一頭豬,要把它殺掉。曾子的妻子說,我只是和孩子鬧著玩的,你怎麼能當真呢?
  • 曾子殺彘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曾子殺彘,彘:豬。指教育孩子說實話,要以身作則。出自:戰國·韓·韓非《韓非子·外諸說左上》:「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隨之而泣,其母曰:『女還,顧反為女殺彘。』妻適市來,曾子欲捕彘殺之。」近義詞有:殺彘教子,曾子殺彘是中性成語,可作賓語、定語;指父母說話算數。
  • 「彘」字怎麼讀?歷史上有哪些與「彘」有關的故事?
    「彘」,讀zhì,泛指豬。歷史上與「彘」有關的故事有很多,下面小編就簡單列舉一二,供大家無聊的時候讀一讀。 曾子——殺彘教子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隨之而泣。其母曰:''汝還,顧反為汝殺彘。''妻適市來,曾子欲捕彘殺之,妻止之曰:''特與嬰兒戲耳。''
  • 初中中考文言文練習(-)曾子之妻之市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隨之而泣。其母日:「女還,顧反為女殺彘①。」妻適市來,曾子欲捕彘殺之。妻止之曰「特與嬰兒戲耳。」曾子日:「嬰兒非與戲也。嬰兒非有智也,待父母而學者也,聽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
  • 「家風家訓」10句話,50個字,說透中國古代家風家訓
    《孟子》曰:「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司馬光告訴人們,「《家範》比《資治通鑑》更重要,因為家風是世風之基」。千年來,我國共出版家風類專著120多部,有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宋代朱熹《家訓》、晚清曾國藩《家書》……歷史表明:「一家仁,一國興仁;一家德,一國興德」、「家風正則後代正,則源頭正,則國正」。
  • 季布一諾,曾子殺豬!這幾個人也是言出必行,甚至看起來有點傻
    之所以有人幫他就是因為季布這個人對待朋友非常慷慨而且信守諾言,只要朋友有困難,季布如果答應幫忙,那就不怕,從來都是這樣,所以他遭遇劉邦緝拿的時候很多人冒死為他奔走,最後在夏侯嬰的協助下轉危為安,後來成語一諾千金就是來源於他。
  • 曾子為什麼殺豬?2000年後,科學實驗給出了答案!
    《韓非子》中,有「曾子殺彘(zhì)」的故事,提醒父母,做人要誠信: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隨之而泣。其母曰:「汝還,顧反為女殺彘。」妻適市來,曾子欲捕彘殺之。妻止之曰:「特與嬰兒戲耳。」曾子曰:「嬰兒非與戲也。嬰兒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學者也,聽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 【一周一題文言文】孟母三遷與曾子殺豬
    一、孟子幼時,其舍近墓,常嬉為墓間之事,其母曰:「此非吾所以處吾子也。」遂遷居市旁,孟子又嬉為賈人街賣之事。其母曰:「此又非吾所以處吾子也。」復徙居學宮旁。孟子乃嬉為俎豆揖讓進退之事,其母曰:「此可以處吾子矣。」遂居焉。   (選自劉向《烈女傳》)   1.解釋下列詞語。
  • 曾子殺豬:父母是孩子第一個老師,做誠信父母,別讓承諾傷害孩子
    曾子殺豬是一個流傳千古的文化故事,其中所講述了曾子用自己的行動教育孩子要言而有信,誠實待人的事情,而我們從中也看到了誠信的重要性,一個承諾對孩子的內心是有多麼重要。我們知道曾子是著名思想家孔子的弟子,也是我國的一位很有名的思想家。
  • [文字類]網友作品:「鄰人訓子」與「曾子殺彘」
    專題:「科學發展 共建和諧」網絡作品大賽  鄰居的兒子今年參加高考,因兩分之差與重點大學擦肩而過,非名牌不上的鄰家之子不得不再復讀一年。最近幾日,鄰居不斷責怪兒子太老實,說為啥不在考場上看看人家的試卷,若能抄出兩分,就不會再受苦讀之累。鄰居的兒子很是委屈,就找我訴苦。在勸解安慰他的同時,對當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特別是家庭誠信教育,不免有點擔憂。  有調查統計表明,在校學生中未說過假話的平均只有6.2%,其中幼兒園小朋友佔84%,小學生佔51.3%,中學生佔20.1%,大學生佔0.48%。
  • 「曾子殺豬」的啟示
    筆者以為,是誠實守信,言行一致。  歷史上有這樣一個小故事:叫做「曾子殺豬」。曾子是孔子的學生,名叫曾參。他很有學問,還寫過書。曾子說過:「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意思是:我一日多次反省自己,幫朋友辦事是不是盡心盡力了呢?與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了誠信?老師傳授我的知識複習了嗎?曾子不但這樣說,而且認真去做了。
  • 「《論語》趣談」「故事大王」曾子(參)
    山東省嘉祥縣曾子雕塑故事二:曾子烹彘 出自《韓非子外儲說左上》有一天,曾子的妻子準備去集市買一些東西。兒子就跟在後面吵著鬧著要一起去。曾子的妻子對兒子說:「你在家等著,我買了東西回來給你殺豬煮肉吃。」 曾子的妻子從集市回來,就看見曾子正要捉豬來殺。她急忙上前攔住丈夫,說:「我不過是和孩子開個玩笑,你怎麼還當真呢?」 曾子說:「在小孩面前是不能撒謊的。他們年幼無知,還不能辨別真假,凡事跟著父母學,聽父母的教導。如果我們今天欺騙孩子,就等於在教孩子騙人。而且今天你欺騙了孩子,孩子以後就不再相信媽媽的話。
  • 曾子殺豬
    一個晴朗的早晨,曾子的妻子梳洗完畢,換上一身乾淨整潔的藍布新衣,準備去集市買一些東西。她出了家門沒走多遠,兒子就哭喊著從身後攆了上來,吵著鬧著要跟著去。孩子不大,集市離家又遠,帶著他很不方便。因此曾子的妻子對兒子說:「你回去在家等著,我買了東西一會兒就回來。你不是愛吃醬汁燒的蹄子、豬腸燉的湯嗎?我回來以後殺了豬就給你做。」這話倒也靈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