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背後的歷史系列26—電影《菲利普船長》背後的歷史

2020-11-29 第五種權力

引子

「這是一個沒有最後一集的系列文章,如果你愛看電影、喜歡歷史、願意探究,那它就是你最好的夥伴!」——作者 第五種權力喜歡看電影,特別是由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因為這種電影是曾經的歷史, 有很強的代入感並能引起觀眾的思考,而且能夠改編成電影的真實事件足見其所具有的意義和價值。

自己習慣每次在觀影前後都會去找一些關於影片的相關資料,所以正好把影片背後的真實事件和歷史羅列出來以饋讀者,這個系列會不定期根據我曾經看過的影片進行更新。

您可以把這個系列的文章看做一個觀影指南也可以當做對於曾經真實事件的一個探究,反正我寫是出於愛好,您看完也能了解電影背後的歷史。

今天我們介紹一部關於索馬利亞海盜的電影—— 《菲利普船長》這部電影背後的歷史。

影片介紹

2009年,美國貨輪「馬士基·阿拉巴馬」號在船長理察·菲利普(湯姆·漢克斯飾)的帶領下執行在非洲角區域的貨物運輸任務。該次任務的航線途徑海盜猖獗的索馬利亞地區海域。雖然菲利普船長和船員都進行過抗擊海盜的訓練和演習,但是他們完全沒有料到在啟程不久就遭遇了四名索馬利亞海盜的登船襲擊。菲利普船長在保護船員和貨物的搏鬥中不幸被海盜劫為人質並帶離貨船。美國海軍等部門接到情報後立即展開大規模營救菲利普船長的行動。本片根據真實事件改編。這是自1802年以來,200年來首次有掛美國旗的船隻遭海盜劫持。

馬士基·阿拉巴馬號

影片背後的歷史

第一部分 真實事件經過

馬士基·阿拉巴馬號是一艘1.7萬噸級的貨船,屬於丹麥海運公司「馬士基」,它是由一家美國公司負責運營,船員也都是美國人。該貨船當時是在非洲亞丁灣海域負責貨物運輸的業務。2009年4月1日馬士基·阿拉巴馬號當時運送生物的是國際援助糧食及物資,要從阿曼塞拉萊港送往肯亞港口蒙巴薩。在離索馬利亞海岸約450公裡處,被四名索馬利亞海盜劫持。在菲利普船長的指揮下,船員將自己反鎖在船艙的輪機艙中,而菲利普船長則自告奮勇成為海盜人質。他被海盜帶離阿拉巴馬號,並挾持到一艘救生船上。

馬士基·阿拉巴馬號

在船員們重新奪回輪船控制權後,海盜將菲利普船長劫持到了一艘救生艇上,並隨即與趕來援救的美國海軍艦隻對峙。被劫持船長菲利普船長在對峙過程中曾一度跳水逃脫,但是在泅水奔往美國驅逐艦途中再次被海盜抓獲。美國軍艦及海盜對峙五天後,美軍終於發動攻擊,救回了船長,也擊斃了海盜三人,抓獲一人。被解救回國後,馬士基·阿拉巴馬號船長菲利普寫了一本名為《一個船長的責任》的回憶錄,全面記錄了這次驚心動魄的冒險,電影劇本就是在這本回憶錄的基礎上被編寫出來的。

菲利普船長

第二部分 劫持細節

阿拉巴馬號為什麼會被劫持?

就如同很多事故和災難一樣,人的因素是導致整個事件發生的原因。 阿拉巴馬號貨船的輪機長麥克曾在事後披露「當時由私人海上保安機構曾經發送到阿拉巴馬號的一系列7封郵件。這些郵件針對這個區域的海盜襲擊特別警告,他們警告過所有船隻,船隻應該保持與索馬利亞海岸線超過600海裡以上的安全距離。」但根據阿拉巴馬號的航行記錄,船大約只是離岸300海裡,「菲利普船長沒有重視來自保安部門的警告,他應該為船遭到襲擊負責。」當時船上的另一名船員事後向媒體透露。

所以在這個事件結束後,當時阿拉巴馬號絕大部分的船員不認為菲利普船長是拯救他們的英雄。實際上,11個船員由於菲利普船長的決定,起訴了馬士基航運公司和Waterman輪船公司,索取將近5000萬美元。理由是:任性、肆意、有意漠視他們的安全。他們是船長的魯莽讓馬士基阿拉巴馬號駛進了海盜出沒的水域。

而且在2012年菲利普船長對他的官司的證詞中,他承認曾經閱讀過這些警告郵件。並且他承認他自己保留了這些警告。在索馬利亞海域的劫持事件正在發生時,他的妻子Andrea曾經告訴美聯社的採訪者,她曾收到來自他丈夫的郵件,說那個地區的海盜活動的正在回升。當問到為什麼他不移動的到離岸更遠時,菲利普宣稱,「我不認為600海裡就會安全,甚至1200海裡也不會安全......就如我對船員說的那樣,它的發生不是是否的問題,而是時間的問題。我們經常在這個地區,因此,對我而言,這(離岸600海裡)不會降低任何潛在的風險。

菲利普船長是個英雄嗎?

在影片中大部分情節都是在這次劫持事件中真實發生的,比如以下幾個就是真實的細節:菲利普船長用無線電聯繫海軍嚇退海盜的細節是真實的。當時在觀察到海盜船朝他的方向來時,真實的菲利普船長用他的無線電假裝聯繫美國海軍。他偽裝他的聲音假扮海軍的應答,希望海盜會偷聽他們的對話,並相信救援正在趕來。這的確成功地嚇退了海盜母船和兩艘伴隨的快艇(在電影裡少了一艘快艇),剩下一艘海盜快艇追擊阿拉巴馬號。就像電影裡一樣,真實的防海盜措施就是利用船上的消防喉,阿拉巴馬號的船員們開啟的船上的消防喉。菲利普船長對海盜發射信號彈,船不斷轉向讓它來回晃動防止海盜上船。

在電影中,湯姆.漢克斯扮演的角色嘗試告訴海盜,他們將船開得太猛使船壞了。現實中菲利普船長為了拖慢海盜的進度,確實嘗試假裝船壞了。另外,他還嘗試假裝不明白他們的意思。而且菲利普船長讓自己的船員躲進輪機艙這個細節也是真實的。根據電影中描述,菲利普船長跟劫匪談的條件是放了自己和另外幾名船員,他可以讓船員抓住的劫匪和剩下的劫匪拿著船上的3萬美元乘坐他們的救生船走。影片中菲利普船長也並不是他自願爬進救生船,因為當時他還是人質。據菲利普說,和電影裡一樣,他進到救生船裡幫助海盜們將它啟動。然而劫匪違背了用菲利普換墨斯(劫匪頭目)的約定,在船員們釋放了墨斯之後,將菲利普扣留在了救生船上。

但也有一些事情是為了影片的需要而杜撰的,特別是為了突出菲利普船長的形象需要所設計的,比如以下的細節就是虛構的:菲利普船長在影片中說「如果你想射任何人,那射我吧!」,然而現實中菲利普船長從來沒有為了船員主動放棄自己的生命。雖然在影片中湯姆漢克斯扮演的菲利普船長一絲不苟地遵循安全協議,告訴他的船員,「讓我們加強安全!我要求所有東西都關閉、鎖上,甚至在港口。」真實的菲利普船長在海盜登船並沒有鎖住艦橋。

船員們真的扔下碎玻璃作為陷阱設計其中一個海盜嗎?當然不是,這也是為了豐富影片情節所杜撰的,在電影中,船員在機房的門口內扔了碎玻璃讓其中一個海盜踩在上面,使他的赤腳受傷。迫使海盜回去,使船員們能夠用小刀制服另一個海盜作為人質。但在現實中,碎玻璃陷阱這件事從來沒有發生過。菲利普也從來沒有帶領海盜們到甲板下他的船員的藏身之地。相反地,菲利普船長讓一名船員和海盜頭目墨斯下去搜索船隻。輪機長麥克用小折刀伏擊了這個海盜並將他作為人質。

影片中湯姆漢克斯扮演的菲利普船長在海盜劫持貨船過程中的行為給人的感覺是有勇有謀、捨己為人的形象,但當時的船員卻認為由於菲利普船長沒有按要求遵循安全航行的建議,導致他們落入危險之中。而且還有一些船員更多地將菲利普視為一個同劫匪談判交換失敗的受害者,而不是媒體塑造的犧牲的英雄。值得注意的是,菲利普船長本人在自己的回憶錄中也表示,他不認為自己是個英雄。但我個人認為,瑕不掩瑜,首先菲利普船長執行了在遇到海盜的時正確的處理方式,能做到遇事不慌,沒有臨陣逃脫或者混亂指揮就已經超越大多數的船長了;其次在與海盜在船上周旋的過程中也的確是做到了有勇有謀,幹擾了海盜的判斷並也的確為大部分船員爭取到了逃生的機會。僅就以上兩點我覺得菲利普船長就算有過,也是功大於過。

第三部分 解救行動

2009年4月8日8時,遠在260海裡以外亞丁灣護航的美軍飛彈驅逐艦「班布裡奇」(以下簡稱班布裡奇號)號接到命令,高速向「阿拉巴馬」號駛去。美海軍同時派出P-3C「獵戶座」反潛巡邏機以最快的速度前往偵察情報,並開始制定反海盜作戰計劃。位於美國本土的海豹突擊隊狙擊手也接到了作戰準備的命令,FBI談判專家也開始做準備。美國總統歐巴馬親自下令優先保證船長和船員的安全,並授權一線指揮官一旦人質有生命危險可開槍擊斃海盜。

班布裡奇號驅逐艦

4月8日23時30分,一直尾隨救生艇航行的「阿拉巴馬」號遇到了救兵,「班布裡奇」號趕到了,隨後「阿拉巴馬」號改變航向前往肯亞蒙巴薩港,「班布裡奇」號在800米距離上繼續監視救生艇。美護航編隊總指揮海軍少將麥克奈特認為一旦海盜回到索馬利亞,就會將菲利普斯藏起來,增加營救難度,救援行動必須在海上完成。在真實事件中菲利普船長的確是嘗試遊泳逃離救生船,他在其中一個海盜在救生船的船邊小便時將他推進的水裡。然後他跳下救生船開始遊開。然而當天夜空的月光太亮了,其他海盜輕易就發現了他,並在他頭上鳴槍警告,很快就抓回他。然後他們打他,將他綁起來。菲利普說他們甚至假裝執行處決,玩弄他的意志。

4月9日,美軍派來「哈裡伯頓」號飛彈護衛艦支援「班布裡奇」號,救生艇到索馬利亞海岸的距離越來越短,4艘索馬利亞海盜劫持的貨船載著人質也來馳援穆斯。10日,美軍派遣兩棲攻擊艦「博克瑟」號至附近海域支援作戰。11日4時05分,美國海豹突擊隊攜帶作戰裝備高空空降至「班布裡奇」號附近海域,「班布裡奇」號派出橡皮艇前來接應。

4月11日7時30分,為阻止救生艇靠岸,同時也為了消耗救生艇的燃料,美軍開始採取行動。「哈裡伯頓」號用高壓水龍衝擊救生艇,逼迫其改變航向,但收效甚微。之後美軍又派出「海鷹」直升機在救生艇前方低空盤旋,製造海浪和噪聲。隨後「哈裡伯頓」號又行至救生艇前方,徹底堵死了救生艇的去路。7時50分,逼急的海盜打開前艙門向「哈裡伯頓」號射擊,但沒有擊中任何人,「哈裡伯頓」號為了防止局勢升級,沒有反擊。

4月12日5時30分,缺水缺糧的海盜向「班布裡奇」號索要食物和淡水,FBI談判專家抓住這一機會,向救生艇送去食物和淡水,趁機了解海盜和菲利普斯船長的狀況,收集救生艇內的情報,為海豹突擊隊制定作戰計劃提供依據。得到食物和淡水的海盜再次開口,海盜頭目墨斯要求登上「班布裡奇」號治療已經發炎的手掌(而非登船去談判人質贖金),美軍認為這是分散海盜的絕佳機會,還可以控制1名人質,有利於後續談判,於是讓穆斯登上了「班布裡奇」號。登船的穆斯再次提出要求,要求美軍向救生艇提供暈船藥和燃料,美軍考慮後答應提供牽引,這樣就可以控制救生艇,很大程度上也就控制了海盜。於是美軍用鋼索將救生艇牽引在「班布裡奇」號船尾,並在船尾埋伏了3名海豹突擊隊狙擊手。「班布裡奇」號故意加速製造尾流和海浪,救生艇不斷顛簸,絞車趁機一點一點將救生艇拉近,精疲力竭的海盜根本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但持續的暈船讓他們焦躁不安,1名海盜不斷用槍抵著菲利普船長的後背,隨時會開槍,美軍決定尋找機會擊斃海盜。隨著時間的推移,救生艇被拉至距離23米,兩名狙擊手成功鎖定位於救生艇駕駛艙的兩名海盜頭部,等待第3名狙擊手鎖定目標。

4月12日18時20分,持續的暈船使第3名海盜將頭伸出了窗戶,一直等待機會的第3名狙擊手發出鎖定信號,3名狙擊手同時開槍,命中海盜頭部,結束了這場持續108小時的劫船事件。美軍的頑疾 「 阿拉巴馬號在索馬利亞海域遭海盜劫持,海豹突擊六隊成員成功將其解救。"這本是一個皆大歡喜,令人振奮的事情,但事後的一份刑事起訴書中卻讓整個事件又增添了戲劇性的變化:菲利普船長表示自己曾向海盜們支付了大約3萬美金以換取船上人員的人身安全,但這筆錢在之後的調查中卻怎麼也找不到。據菲利普回憶,這筆錢應當是放置在一艘救生艇上,然而海軍調查人員從中只能搜到一些槍枝彈藥和手持電話等。海軍犯罪調查機構曾給當時參與營救行動的每個海豹隊員都進行了測謊試驗,但始終沒能得知這筆錢的去向,整個案件最終不了了之。

第四部 索馬利亞海盜

從影片中我們了解到索馬利亞海盜原來大部分人都是漁民,這是因為索馬利亞擁有非洲最長的海岸線,達3000公裡左右,由於索馬利亞所處的位置也被人們稱之為「非洲之角」。每年的6-9月是索馬利亞漁業資源最豐富的季節,在原來遠洋捕撈業並不發達的時代,索馬利亞海洋水產的年產量可達50萬噸。

1991年1月,索馬利亞內戰爆發,由於沒有強有力的中央政府,索馬利亞領海和專屬經濟區事實上淪為了一塊事實上的「公海」。隨著上世紀90年代遠洋漁業的興起和各國對於海產品的大量需求,各國漁船紛紛湧入索馬利亞海域,非法捕撈現象泛濫,過度捕撈加劇。加之外國貨輪也肆無忌憚地在索馬利亞海域傾倒廢棄物,使得索馬利亞漁業資源面臨嚴重的危機,再加上其捕撈方式落後,目前年捕撈量僅有2萬噸左右。

所以自上世紀90年代初,一些索馬利亞軍閥以「保護索馬利亞海洋權益」為名,糾集一部分人員組建了幾個海上武裝組織,最初主要是準備對付那些在索馬利亞海域以及鄰近海域捕魚或傾倒有毒物質的船隻。但很快他們就發現,劫持船隻和船員並以此勒索贖金是一項回報相當豐厚的產業,其「任務」也就由「保護國家海洋權益」變為專門劫掠別國過往船隻。索馬利亞海盜頭目阿卜杜拉赫·哈桑·阿夫德哈布在接受一家媒體的衛星電話採訪時,就在一艘被他們劫持的臺灣貨船上向外界「坦然」表露了索馬利亞海盜頗為得意的「海盜經」:「我們寧願打劫船隻也不願意生活在陸地上,因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養活自己。在索馬利亞目前這種無政府狀態下,對我們來說,沒有比當海盜更好的工作。這樣得來的錢,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唯一出路。」

索馬利亞海盜的成因在網上已經有很多文章介紹過了,簡單總結一句話就是「國破家安在,落草為寇僅為活」。我們在影片和現實中從媒體中可以看到,這些索馬利亞海盜一個個面黃肌瘦、營養不良,雖然他們幹的是提著腦袋的活,但做為這些身處一線的海盜其初衷就是為了能吃飽、能活下去。而每次劫持成功了都會得到巨額的贖金大多落入了軍閥手中,這也是影片中海盜雖然已經得到了3萬美元逃跑後還執念著帶著人質為了要更多的贖金,並不是他們自己想要這些贖金,而是如果不把人質帶回去,軍閥就會要他們的命。卡塔葉也稱恰特草(阿拉伯茶),在這部電影中出鏡的次數也不少,具體的介紹也見我之前寫過的《幹預》一文中對它的介紹。

此次劫持事件中海盜使用的母船是臺灣漁船「穩發161」號,4月6日剛被海盜劫持,8日就被海盜開著奔向了「馬士基阿拉巴馬」號,不過被菲利普斯的心理戰術嚇跑了。2010年2月11日,海盜收到贖金後釋放了該船。

在「班布裡奇」號上養傷的墨斯被逮捕,隨後被帶回美國審判。2010年5月,起訴,這位做夢都想去美國的年輕人,要在監獄中度過33年的美國時光。據稱,他是一個多世紀以來首個被帶到美國接受審判的海盜。

寫在最後

影片其實可以分成兩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海盜劫持商船,第二部分是美軍如何解救人質。其實第二部分的美軍解救人質這一塊還是很有看點的。一個是美軍的戰場感知,這個事件發生的時間是2009年,可以調用衛星、反潛巡邏機、無人機、各型艦艇這種各個層次的戰場感知手段,當時也就是美軍才能做到;二是全球部署,從事件發生到主動權完全被美軍掌控,用時僅僅48小時,海軍有句名言叫「海軍是流動的國土」但海軍還有一句名言「有海外利益的地方就有海軍」,美國人的利益遍布全球,所以在美國海軍一直是地位很高的軍種;

三是危機處置,俗話說久病成醫,美國人破事、爛事經歷得多了,遇到這種突發危機和事件都有一套成熟的預案和正確的預判,其實這是美軍除武器牛掰以外最大的軟實力;四是美軍的戰術素養,航行中快速精準射擊、高空跳傘入海、海空協同等等,這些都是我們這麼多年摸著「鷹醬過河」這個好傳統應該繼續發揚的。持續挖掘影片背後的歷史,我一直都在做。

點擊下方連結可閱讀更多原創文章

歷史背後的歷史系列25(下)—電影《紅色機尾》背後的歷史

歷史背後的歷史系列25(上)—電影《塔斯克基飛行員》背後的歷史

歷史背後的歷史系列24—美國電影《慕尼黑》背後的歷史

相關焦點

  • 《逃離德黑蘭》中文版將面世 揭秘電影背後歷史
    《逃離德黑蘭》中文版將面世 揭秘電影背後歷史     《逃離德黑蘭原著小說中文版即將面世,全景記錄了電影背後的完整歷史。  根據真實歷史事件改編的《逃離德黑蘭》日前囊括金球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兩大獎項,並開始衝刺2013奧斯卡小金人。影片講述了一個看似不可思議的故事:6名美國外交人員被困伊朗,為了救出他們,一位精通偽裝技巧的的中情局特工託尼•門德茲策劃了一個異想天開的方案——用假裝拍電影的方式前往營救。
  • 【今日歷史】8月26日大事記,今天發生了什麼?
    【今日歷史】8月26日大事記,今天發生了什麼?歷史長河浩浩湯湯,每年的同一天都會發生各種各樣的大事小事,小事咱們暫且不提,今天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歷史上8月26日都發生了哪些大事吧!這些大事是你必須要知道的哦!
  • 電影《辛亥革命》:凸顯歷史的精神本質
    從藝術的表現形式而言,電影很難「復現」真實存在的歷史,要全景式還原並演繹一段風起雲湧的革命史更是難上加難。如何在完整傳達嚴肅的歷史觀念的基礎上,處理好重大歷史節點的事件以及事件進程中歷史人物豐富飽滿的性格,並且擁有打動當下觀眾的藝術品質,這是對創作者的巨大考驗。
  • 成語「入幕之賓」是啥意思,背後的歷史典故引人深思,漲知識了!
    成語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瑰寶,也是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經常使用的詞彙,但是有很多成語比較冷門,我們很少用到,但是背後的道理卻是每個人都應該學會的。想要學好成語,就應該讀懂成語背後的歷史典故,這樣才能更好的應用成語。今天我們給大家講解兩個成語,分別是入幕之賓和請君入甕,那麼這2個成語到底是什麼意思,讀懂背後的歷史典故,你就豁然開朗了!
  • 撲克牌背後的故事:工程學、設計和歷史
    編者按:Object Lesson 是講述平凡、普通物品背後的信息和故事的一個作品系列,本文便是其中的一篇。你可能知道紙牌可用作賭博或者佔卜,但你對紙牌的起源和花色設計、文化印記了解又有多少?本文作者 Adrienne Bernhard 帶你了解紙牌更多的故事。全世界各地的人們都知道撲克牌,也都有和撲克牌打過交道,幾乎每個地方都宣稱撲克牌是自己的發明成果。
  • 2020年全國一卷歷史高頻考點背後的故事(主觀題41題)
    2020全國一卷歷史部分選擇題是從24-35題共12題,每題4分,共計48分。上三節課咱們講完了選擇題的解題方法和其題目背後的歷史故事,今天起姚哥會給大家講歷史主觀題部分。大家知道主觀題第41題共計25分,三小問,42題共計12分。今天姚哥通過試卷先給大家講解第41道題歷史背後的故事,希望大家喜歡。
  • 歷史上那些站在成功男人背後的女性,馬皇后被譽為良妻典範!
    #呂雉#常言道,一個成功的男人背後必然有著一個偉大的女人,你都知道歷史上有哪些站在那背後默默支持丈夫的偉大女性呢,她們又是如何幫助丈夫走向人生巔峰的呢!首先我想說的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有記載的皇后及皇太后呂雉,你可能並不知道呂雉是誰,但你一定知道漢高祖劉邦和漢初三傑的韓信,呂雉是劉邦的第一任髮妻,而韓信可以說是直接死於呂雉之手。
  • 貓知道一切歷史
    (圖片來自Paul Koudounaris)《貓的故事》只是數十本關於貓的歷史的芸芸眾書之一,但它之所以引人注目,是因為它是通過貓的口吻說出來的。Baba不僅扮演敘述者的角色,而且成了辛迪·謝爾曼一樣的扮演者,在整本書中以歷史人物和漫畫形象出現。她的聲音和容貌使Koudounaris對這一主題形成了非常獨特的表達,模仿口頭故事而不是學術論文。
  • 筷子背後的歷史與文化
    這部作品從年鑑學派歷史觀出發,將視角轉向世界各地文明的生活結構,包括糧食的種植、食物的加工和食用方式(就餐禮儀)等,縱橫交錯,旁徵博引,從微物見歷史。 筷子,也叫「箸」。據考古考證,早在新石器時代,人們就開始使用箸了。這與當時的農耕生產有著密切聯繫,熟食的需求與陶烹的普遍化,大約是箸產生的契機。
  • 回顧1967年美國種族暴亂事件,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
    歷史總是不意外地在重演,20世紀的美國歷史上,實在有太多種族騷亂的難忘記憶。,會讓人感覺非常揪心,即便是對美國歷史不甚了解的人,也會為之震撼。這樣題材的電影註定是沉重的。或許影片在歷史全面的展示上有許多不足,但是如果單純的以這部電影所講述的故事來看,它將驚悚節奏、暴力感、現場感控制得行雲如水,對於影迷來說擁有強烈的代入感,整體來看依舊是一部優秀的佳作。
  • 太公在此,諸神退位,輕聊封神榜背後的歷史真相
    今天,就說說封神榜背後的歷史真相。這本書成書於明朝,作者是誰,有爭議。明朝是一個特殊的時代,讀書人很牛。所以讀書人什麼都敢寫,不用考慮當權者喜不喜歡。寫小說,一定要讀者喜歡,否則沒人看。商紂王是一個激進改革派,廢除了人殉制度,遭到了比幹為首的貴族反對。死後,沒有人殉,沒面子。
  • 成語典故背後的歷史:「縱虎歸山」
    煮酒論英雄劉備投靠曹操期間,發生了歷史上著名的「煮酒論英雄」事件。在曹操心中,劉備是一個了不起的英雄,而劉備也很收斂,一點兒不暴露自己的抱負和理想,以免引來殺身之禍。(明天繼續)本文作者《蜀山筆俠》專注於從不同角度看歷史,版權所有,侵權必究。
  • 讀不一樣的四川歷史名人《四川歷史名人叢書·小說系列》亮相天府...
    分享會現場四川新聞網成都11月30日訊(記者 李慧穎 戴璐嶺 攝影報導)今日(11月30日),由四川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四川歷史名人叢書·小說系列》在2019天府書展上重磅亮相,該系列叢書以打造傳世精品為中心,深入挖掘四川歷史名人思想文化資源,旨在增強我省出版競爭力和文化軟實力,為創造中華文化新輝煌寫下濃墨重彩的四川篇章
  • 馮小剛被低估的電影,146分鐘,講述的不是歷史,是人間有煉獄
    最近《八佰》的熱映,讓我想起了馮小剛多年前上映的一部電影。一部馮小剛被低估的電影,電影一共146分鐘,兩個多小時,講述了一段發生在70多年前的歷史。實際上,146分鐘,講述的不是歷史,是人間有煉獄如果《八佰》講述的是軍人在國家危難之際的苦難,那麼馮小剛多年前的這本電影講述的則是平民百姓在戰亂中的苦難。
  • 揭秘背後的故事 九月生辰石藍寶石的歷史與傳說
    藍寶石那猶如深海般澄淨蔚藍的色彩,正代表著地球生生不息的活力。  【精彩閱讀】  揭秘背後的故事 九月生辰石藍寶石的歷史與傳說   浪漫是一枚求婚戒指 有心的男人該如何選購?   想不到你竟是這樣的胡歌!最新採訪視頻打包送上   年前拼二胎?
  • 張律電影:歷史創傷、「星座」與愛的共同體
    張律電影:歷史創傷、「星座」與愛的共同體 劉二千 2019-04-04 15:39 來源:澎湃新聞
  • 成語背後的歷史變遷:人人都知道「涇渭分明」,但究竟誰清誰濁?
    歷史上誰清誰濁,更是被討論了上千年之久。這一切還要從渭河與涇河的流向及歷史變遷說起。 一、「涇渭分明」的背後邏輯 渭河與涇河都是今天關中平原主要的水源補給,渭河發源於定西渭源縣的鳥鼠山,一路經過天水、寶雞、鹹陽,至西安高陵與涇河匯合。而涇河則發源於寧夏固原的六盤山,從六盤山經平涼等地與渭河匯合。
  • 紫禁城600年文物背後的中國歷史,你了解多少?
    有多少人了解600年特展文物背後的故事?600年前的紫禁城,是如何一步步形成今天所見的故宮博物院?紫禁城六百年,一個展覽,3個單元,18個歷史節點,450件珍貴展品,讓我們一起走近那600年漫長的歷史中去。
  • 張家口歷史上的9月26日
    張家口歷史上的9月26日 2018-09-26 14: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一個字背後的文化與歷史
    今天,就來說一說「藁」字背後的故事。工人正在製作藁城戰鼓。藁城戰鼓表演及其製作工藝於2016年被評為河北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TAKEFOTO 供圖先說讀音。「藁」字讀為ɡǎo,在《現代漢語詞典》中緊跟在「稿」字後頭,而它所組成的詞只有一個,就是現在的地名「藁城」。為什麼這個字只用在一個地名上?要追溯「藁」字的身世,還得回到古漢語中,從它的兄弟們說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