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義重大!我國最大釀酒作坊遺址揭開面紗

2021-01-19 大洋網

建築構件 安徽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圖

大同聚坊和魁源坊遺址全貌 安徽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圖

近日,記者從安徽文物考古研究所獲悉,結合已揭露遺蹟以及出土遺物,專家研判,位於安徽省濉溪縣的長豐街明清釀酒作坊群遺址系迄今為止我國所發掘分布面積最廣、發掘面積最大的釀造設施考古發現。這一發現填補了華東地區古代釀酒遺存空白,對研究釀酒工藝具有十分重要的考古價值和學術意義。

1、明清酒鄉源遠流長

安徽省濉溪地區釀酒傳統悠久,據文獻記載,南宋開禧二年,官方在淮北渠溝設酒稅官。元至正三年在渠溝設立「酒監」以課酒稅。明代任柔節以「隔壁千家醉,開壇十裡香」的詩句讚美濉溪佳釀。

從明代至民國,濉溪境內分布幾十家酒坊,主要沿濉溪縣故城內後大街兩側分布,此次發掘的濉溪長豐街明清釀酒作坊群遺址位於安徽省濉溪縣北關沱河路北側。2018年9月,該遺址群落在濉溪縣北苑風景棚戶區改造工程施工時發現。經國家文物局批准,次年3月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組織搶救性考古發掘,發掘面積近2000平方米,清理面積已近3000平方米。

目前,考古工作者共清理出三個糟坊的遺存,自西向東分別是魁源坊、大同聚坊和祥源坊。主要有5個蒸餾灶,1個儲池,1處制曲房,1處曲池,3處晾堂,1處店鋪,1處陳釀區,40餘處發酵池,5口水井,10餘條排水溝,20餘處房址,3條道路,百餘個灰坑。

經考古工作者綜合判斷,魁源坊的時代跨度是從清代中期到民國時期;大同聚坊的時代是清代早期至民國;祥源坊是明代晚期至民國。其中大同聚坊被破壞嚴重,祥源坊多數被民房佔壓,清理面積有限,而魁源坊遺址地基保存基本完整,有的房址還帶有院落,且地表散落有青花酒杯。這些房址基本是圍繞釀酒廠區建造,朝向多為朝南或朝東,多數是倉庫或者是釀酒車間。

青花品酒杯 安徽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圖

出土的清代麻將 安徽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圖

2、重現古老釀造技藝

考古工作者在三個坊遺存出土遺物約600餘件,瓷片約1噸。按質地分陶器、缸胎瓷、瓷器、紫砂器、玻璃器、銅器、骨器、鐵器、石碑等,按器型分有酒罈、酒杯、酒瓶、酒盞、紫砂壺、麻將、牌九、菸嘴、鼻煙壺和石碑等。

值得注意的是,考古工作者在魁源坊遺址發掘出的蒸餾灶、儲水池、制曲房、曲池、晾堂以及近18處發酵池等釀造遺存以及附帶水井、排水溝、灰坑等設施遺蹟十分罕見,較為完整地還原了當時的釀造工藝流程以及生產生活環境。

據發掘現場領隊、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館員陳超介紹,這些釀酒設施遺存主要集中在一個南北通透的廠區內,少量釀酒遺存在廠區外。其中,已發掘出的蒸餾灶由操作間、火門、火塘和煙道組成。操作間由青磚石塊混合砌築成長方形,火門為長方形,火塘為磚砌圓形,灶壁抹有一層三合土。煙道較長,且靠近火膛處狹窄,延伸至煙囪處則越來越寬,考古工作者判斷,這主要是為了延長炭火的停留時間、增加抽力、提高燃燒效率。

發掘出土的儲水池位於蒸餾灶西北角,圓形,尚存有鐵鍋,鐵鍋周邊向上砌築五層青磚。儲水池主要是承接蒸餾灶產出的熱水,供工人洗漱或洗澡使用,水池壁有一個出水孔連著一條南北向排水溝通向城外。考古工作者還發現了數量較多,且集中分布的發酵池。這些發酵池形制多樣,分為泥池、磚池、磚泥混築池以及缸池,按形狀分圓形、長圓形、亞腰形、長方形等。有的窖池底部存有黃水坑。酒窖泥為青綠色,曬乾後呈現紅色、褐色和白色等。

在考古發掘過程中,安徽文物考古研究所與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等科研單位進行院校合作,對發酵池、曲坊、曲池以及儲水池等遺蹟進行微生物科技檢測,試圖還原、解釋當時的釀造技藝與原理。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在曲池內檢測出大麥、小麥、大米、高粱,為堆放醬香型大曲;在制曲房內檢測出蘆葦和高粱,推測可能是用於製作和存放清香型大曲;在窖泥檢測中發現不動桿菌屬、假單胞菌屬、芽孢桿菌屬、鏈黴菌屬、放線菌屬、類芽孢桿菌屬等在現代釀酒過程中可見的細菌,此外還發現了假絲酵母屬、麴黴屬、枝孢黴屬、紅麴黴等與釀酒相關的真菌。

中國科學院大學通過蛋白質組學方法研究生物種屬,在發酵池內分析得出許多與酒相關的酵母菌和真菌。例如,芽孢桿菌在釀酒過程中,除了降解澱粉和蛋白質等大分子以外,還參與乳酸、醋酸、丁酸、己酸、乳酸乙酯、己酸乙酯等有機酸和脂類的合成,是白酒不同香型、風味和口感的重要決定因素。

青花瓷盤 安徽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圖

黑釉酒瓶 安徽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圖

3、釀造文化的歷史寶庫

濉溪長豐街明清釀酒作坊群遺址考古工作進展至中期後,安徽省文物局、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即組織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南京大學、四川省考古院、西北大學等考古研究院所、企業的學者專家實地探查考古發掘現場以及出土文物,對遺址展開學術研討論證,對後續發掘工作進行研判指導。

專家組一致認為,濉溪長豐街明清釀酒作坊群遺址的分布面積與發掘面積是迄今發現全國最大的(比已發掘的近十處釀酒遺址面積總和還要大)。對研究釀酒工藝具有重要的考古價值和學術意義。填補了華東地區古代釀酒遺存的空白。

專家認為該遺址較全面地揭示了皖北乃至北方蒸餾酒製作工藝發展的生態模式。發掘位置與文獻記載的釀酒作坊能夠一一對應,增強了考古與歷史文獻的互證,提高了發掘的可信度。

有專家指出,「此前發現的『前店後坊』的釀酒格局遺存主要集中在四川地區,此次在北方釀酒遺址中尚屬首次發現」。這一發現反映出當時皖北地區釀酒手工業生產和銷售的模式,有專家推測這種釀造、銷售模式逐漸趨於全國統一。

發掘出土的遺址群聚落布局清晰,是明清時期北方地區比較好的釀酒手工業遺存。發現的發酵池的種類多樣,專家認為,這反映了發酵技術和釀酒工藝上的差別,同時也反映了釀酒香型和風味的不同。同時遺址對於研究明代至民國時期北方釀酒輕工業發展對於城市的起源與形態塑造有著重要的學術意義。

陳超表示,未來,考古隊將擴大遺址發掘面積,尤其是對魁源坊前店位置的考古發掘,弄清魁源坊前店後坊的空間格局。此外,安徽文物考古研究所將聯合釀酒工藝專家、文化學者與傳統工藝專家開展多學科交叉研究,並且利用科技考古理論,釐清皖北釀造歷史的發展脈絡與傳承關係。

(記者 常河 馬榮瑞)

相關焦點

  • 失落的賈湖遺址震撼!河南鄉村荒地下挖掘出一個新石器時代
    而1983年至2013年先後8次的發掘,隨著6000多件器物的相繼出土,尤其是世界上最早的七音骨笛、世界上最早的酒、世界上最早的文字雛形等十大發現相繼公布,有著「9000年文化積澱」的賈湖遺址隱隱成了中華文化的新高地。(出土的部分賈湖骨笛)一次偶然,揭開村頭荒地下遺址面紗「當年,這裡是一片荒地,村民用來堆麥秸。
  • 揭開她的「神秘面紗」
    原標題:揭開她的「神秘面紗」   近日,在馬村區白鷺湖溼地公園附近的空地上,張愛香和幾個姐妹正伴隨著輕快舒緩的音樂舞起了太極扇。
  • 別揭開這五彩面紗……
    別揭開著五彩面紗,芸芸眾生都管它叫生活......, 這首雪萊的英文小詩仔細品來,不僅用一句話概括了毛姆《面紗》中女主人公凱蒂的心理變化過程,當然還有她的丈夫瓦爾特,一開始就活的明明白白,可以洞察一切的人。
  • 揭開「日凌」的神秘面紗
    揭開「日凌」的神秘面紗新聞中心-中國網 news.china.com.cn   時間: 2013-03-01   發表評論>>國家廣電總局近日發布的消息稱:從本月25日至3月17日期間,我國用於廣播電視節目傳輸的衛星將進入日凌期,在此期間受影響的波段對應的電視臺節目會突然出現圖像不清晰和短暫雪花現象。
  • 專家揭秘德壽宮遺址保護展示工程
    鳥瞰德壽宮遺址浙江新聞客戶端記者姚穎康攝浙江新聞客戶端訊 杭州城東南隅,一座塵封800多年的華麗宮殿,即將揭開面紗。12月28日上午,很多人關注已久的德壽宮遺址保護展示工程暨南宋博物院(一期)開工。作為南宋皇城大遺址綜合保護的「開山之作」,杭州亞運會前,一座原址原貌、原汁原味的「德壽宮」將拂去歷史的煙塵,在世人面前亮相。
  • 揭開「藏傳天珠」的傳說與製作工藝的神秘面紗
    揭開「藏傳天珠」的傳說與製作工藝的神秘面紗天珠可謂是文玩界的扛把子,為什麼是扛把子?揭開「藏傳天珠」的傳說與製作工藝的神秘面紗《新五代史》.《新唐書.吐蕃傳》這兩本書中就有記載,當年文成公主嫁妝裡的「瑟瑟」珠,跟藏語中天珠的發音極其像。
  • 神奇的四氧化三鐵,揭開奇異現象的神秘面紗
    雖然故事眾說紛紜、誇大離奇,充滿了恐怖色彩,但我們用科學揭開奇異故事的神秘面紗,真像不僅讓我們領略了科學的魅力,而且對我們的現代生在活也有積極意義。大家可能聽說過1992年故宮的靈異事件:那是一個電閃雷鳴,風雨交加的下午,遊客們突然看到故宮的紅牆邊出現了行走的宮女,並用相機拍下了這靈異的一幕。
  • 新疆木壘考古意外發現細石器時代人類遺址(圖)
    發現人類居住遺址  此次考古挖掘,考古專家還偶然發現了一處細石器時代人類居住遺址,而且根據遺址石廢料多,石器少的現象,推測該遺址很可能是石器作坊遺址。  此次考古隊領隊是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吳勇教授,他從4月16日開始,帶了6名隊員駐守在挖掘現場。
  • 揭開最亮星團和星系的面紗
    大家好,歡迎收看我的百家號科技豬豬俠,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是揭開最亮星團和星系的面紗。揭開最亮星團的面紗昴星團是太空中最著名的星團。每到初冬時節,昴星團在傍晚就露出東方地平線,隨著它慢慢升高。關於昴星團的來歷,還有很多動人的神話。中國古代把其中的亮星列為昴星。
  • 無主之城大結局是什麼 本周將會揭開神秘面紗
    :原標題:無主之城大結局是什麼本周將會揭開神秘面紗 由愛奇藝出品,杜淳、劉奕君、許齡月、代旭、寧理、陳雨鍶出演的孤島冒險劇《無主之城》本周即將迎來大結局。該劇講述了一群擁有不同背景的旅客誤入孤島空城逃生的故事,緊湊高能的敘事節奏讓整個劇情撲朔迷離,引發 :原標題:無主之城大結局是什麼本周將會揭開神秘面紗
  • 微小說:揭開面紗
    常輝也就算了,混得不好不壞;劉孟山也說得過去,偶爾見面吃個飯;林濤變化最大,像電視裡的霸道總裁一樣,有顏有才又有財,這讓張存林心裡很不舒服。「我說林濤,咱倆在學校的時候也差不多呀,怎麼現在差距這麼大?你過著上層人的生活,而我們,」他環顧了一下幾個人,最後指著自己說:「我怎麼就沒這麼好的運氣?」「運氣?」
  • 成都「西貴「面紗的縮影——金沙遺址片區,在這裡購房合適嗎
    成都「西貴」面紗的縮影——金沙遺址片區,我能不能一直住在這裡,今天建樹想聊聊金沙。「西貴「既是成都西門曾經的驕傲,也是如今西門僅剩的榮光。當城市發展方向大舉向東向南挺進的時候,我們驚奇地發現,原來西門依然有炙熱的區域,這無關苟延殘喘,僅僅是成都「西貴」面紗的縮影。從老牌的浣花溪、有文化底蘊的金沙遺址、遊客如織的寬窄巷子,到如今逐漸崛起的青羊新城、武侯新城、國賓板塊,正是西門當代的縮影:不管你來或者不來,我就在這裡。今天,我們把目光放在西貴具有代表性的板塊:金沙遺址。
  • 成都羊子山 全國最大古祭祀臺遺址(下)
    漢代角牴戲(東海黃公)畫像石。 羊子山遺址發掘的戰國漆盒。  這充分說明四川地區與華夏其他地區一樣,蜀人已掌握了高水平的漆器製作工藝,也許當時四川各地就有大大小小的漆器生產作坊了。  成都漆器又稱「滷漆」,是中國四大漆器之一。戰國秦漢時期的漆器兼具實用性和美觀性,彼時金箱銀箔貼花工藝開始流行,又加之王公貴族偏好貴重漆器,漆器成了身份的象徵。
  • 最後一個意義重大
    《我的世界》是一款經典的自由沙盒遊戲,眾所周知,在世界中隱藏著許多未知的秘密,所以揭開世界中的每一層神秘面紗,是所有MC玩家的目標。關於它的秘密,我們可以從方塊中去探索,可以從生物上去探索,也可以從遺蹟中去探索,但是許多人都忘了一點,我們還可以從數字中去探索。
  • 董戰峰:我國土壤環境狀況堪憂 「土十條」意義重大
    我國土壤環境整體狀況如何?「土十條」頒布意義在哪裡?中國網《中國訪談》邀請環保部專家董戰峰先生與廣大網友進行交流。《土壤汙染防治行動計劃》指出:「當前,我國土壤環境總體狀況堪憂,部分地區汙染較為嚴重,已成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突出短板之一。」董戰峰對此分析認為,我國土壤環境總體狀況確實不容樂觀。這不僅指總體狀況非常嚴重,而且在一些地區情況尤為嚴峻,已經進入了土壤汙染事故的高發期。
  • 《殺破狼·貪狼》揭開面紗 洪金寶教古天樂當打星
    原標題:《殺破狼·貪狼》揭開面紗 洪金寶教古天樂當打星   動作片《殺破狼·貪狼》前天在京舉辦發布會,導演葉偉信,動作導演洪金寶,主演古天樂、吳樾亮相。   洪金寶直言,希望《殺破狼》的每一集都有好的動作設計。
  • 中國最早的「北鬥九星」遺蹟在鄭州:青臺遺址和雙槐樹遺址
    青臺遺址北鬥九星天文遺蹟 濮陽西水坡仰韶文化早期的北鬥遺蹟□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張叢博實習生鮑彌佳文圖2020年7月31日,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開啟了高質量服務全球、造福人類的嶄新篇章。這個中國自主建設、獨立運行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為何會命名為「北鬥」?你知道在河南考古發現的「古代北鬥遺蹟」嗎?
  • iQOO 7「全感操控」揭開面紗:將配置雙揚、雙壓感、雙線性馬達
    ·iQOO 7將搭載「Monster Beat立體雙揚」 ·iQOO 7「全感操控」全部揭開面紗,將帶來全方位電競體驗 ·iQOO 7主要硬體配置已確認,更多信息值得期待 2021年1月6日,引領次世代「全感操控」體驗的
  • 中華人文始祖伏羲的歷史意義與價值
    伏羲部族在遷徙的過程中把生產勞動技術、日常生活經驗、社會管理辦法、走向文明的措施不斷發揚廣大,並汲取各地先進的經驗和做法,傳承和發揚了伏羲開創的遠古文明,推動了社會生產力進一步向前發展,為我國人類早期社會擺脫蒙昧跨入文明階段作出了重大貢獻,開創了中華文明的先河。使中華文明薪火相傳,源遠流長。
  • 曾為日本皇家御用的黑磯車站首度揭開神秘面紗
    曾為日本皇家御用的黑磯車站首度揭開神秘面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