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關注許多的養生知識,就是懂得如何保護身體,預防為主,調養結合,在如何選擇調養方式的時候,首先要了解自己身體的體質,這樣不但可以分析自我發病的傾向,主要是指導我們日常的養生保健,對於好發的疾病可以早做預防,減緩或徹底消除疾病的發生,所以說,了解體質分類及其與疾病我的相關性,對於改善體質偏頗、防病治病、促進健康具有重要意義,身體虛弱怕冷、關節痛、咳嗽、腹瀉的人都跟陽虛有關,所以,調養身體就要了解自己的體質,才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調養方法。
中醫 認為「陽虛則外寒」,人陽氣不足時,不能抵抗外來寒邪的侵襲,會出現怕冷的現象,陽虛的人有怕冷、手腳冰涼、精神萎靡不振,大便稀溏等,根據心、肝、脾、肺、腎五臟的不同,表現的症狀各不同,陽氣不足,有寒象,表現為疲倦怕冷、四肢冰冷,唇色蒼白,少氣懶言,嗜眨乏力,易腹瀉,手足不溫,易出汗;喜熱飲食,精神不振,睡眠偏多,還有心悸、憋悶、心前區疼痛、失眠、多夢、心神不寧等。
對於如何辨別陽虛體質以及做哪些預防保護措施,就從以下四個方面做一些簡單的歸納:
一、陽虛體質的表現症狀
陽虛體質就是由於體內陽氣不足,不能充分發揮其溫煦、激發、推動作用,而使身體出現虛寒現象,使臟腑功能低下的一種體質狀態,總體特徵就是畏寒怕冷,手足不溫,喜熱飲食,精神不振; 陽虛的人的精神特徵就是性格多沉靜、內向,喜靜不喜動,形體特徵就是身體白胖,肌肉不壯實,抵抗力弱,不耐受寒邪,耐夏不耐冬、易感溼邪, 容易患脾胃虛寒、心血管疾病、腰酸背痛、發涼、小關節疼痛、過敏性鼻炎、哮喘等。
二、陽虛是如何形成的
陽虛體質一般是與先天因素有關,除了遺傳和工作環境引起的陽虛無法避免以外,其實很多引起陽虛的原因是完全可以避免的,陽虛體質的形成原因有很多種,不良的生活習慣、不健康的飲食習慣、營養不良、疾病損傷陽氣等都是陽虛體質的形成原因,長期、大量的服用一些抗生素、清熱解毒中藥,疾病損傷了陽氣,都是陽虛體質的形成原因。
飲食不得當,酷愛冷飲,尤其是在夏季愛吃雪糕喝冷飲,冰鎮飲品最易損耗人體的陽氣,在中醫裡寒屬陰,陰盛則傷陽,這些冷性食物進入胃部後會直接降低胃的溫度,使得身體內部陰氣盛行,反傷了陽氣,同樣的,冬季吃西瓜、冷飲等一樣會損耗陽氣,導致陽虛,因此為了預防陽虛體質的發生,陽虛體質的人要多運動、多排汗,平時多吃一些有溫補作用的食物,這樣就能有效的改善陽虛的症狀。
三、陽虛體質類型
陽虛最大的共同表現就是氣虛,即氣弱,脈弱,怕冷,身體發涼,有了這些症狀,就表明人體已經出現陽虛了,但陽虛在五臟之表現是有不同的,主要以腎陽虛、脾陽虛、肺陽虛、心陽虛為主,但是無論哪種陽虛,怕冷、手腳冰涼是陽虛者的最主要表現。
1.心陽虛:可見心悸怔忡,胸悶氣短,畏寒肢冷,精神萎頓,神思恍惚。
2.脾陽虛,可出現食慾不佳,打嗝、噯氣、大便稀溏不成形等症狀。
3.腎陽虛:腎陽虛有腰膝酸軟、小便或不通、陽痿早洩、性功能衰退等表現。
4.肺陽虛,通常表現出咳嗽氣短、呼吸無力、聲音低且少言等症狀。
四、陽虛體質的調理方法
陽虛體質的調理,還應該是多方面的,長期的,想要急於求成,一勞永逸恐怕並不可行,忌食生冷,多吃溫熱,作息有規律,陽虛體質的人應注意保暖,腹背,小腹,腰部,腳和腿是保暖的重點,當然還有一些注意的事項,請看下面一些建議。
1.不熬夜,日常生活中要遠離空調,尤其在出汗的時候,更不能用空調、電扇直對身體吹涼風;陽虛體質的人一定不要熬夜。
2.搓後腰,推拿按摩也是不錯的方法,經絡調理對陽虛體質效果確實較好,中醫調理陽虛體質的經絡以任脈、督脈、背部膀胱經為主,任脈、督脈分別位於軀幹的前後正中線,主要方法是循經按摩,將按摩油均勻滴到背部,自頸到腰骶由上而下用手掌掌面推擦,以舒適為度。
3.熱足浴,即俗語所說的「泡腳」,人們常說「春天洗腳,昇陽固脫;夏天洗腳,暑溼可祛;秋天冼腳,肺潤腸濡;冬天冼腳,丹田溫灼」,蘇東坡又有「熱浴足法,其效初不甚覺,但積累百餘日,功用不可量,比之服藥,其效百倍」的說法,泡腳的效果不是立竿見影的,堅持泡腳才能出現比較明顯的效果,為了健康,我們應該把泡腳當做每天的習慣。
4.忌生冷,少吃寒性食物,寒性明顯的食品對陽虛體質的影響較大,飲品方面有冰鎮飲料、冰鎮果汁和新鮮椰子汁,新鮮水果和蔬菜方面有柑橘、柚子、香蕉、西瓜、甜瓜、火龍果、馬蹄、梨子、柿子、枇杷、甘蔗、苦瓜、黃瓜、絲瓜、芹菜、竹,筍其他還有綠豆、綠茶、海帶、紫菜、等,如果很想吃,一要量少;二是可以配溫熱食物;三是蔬菜儘量不要涼拌生吃,最好在開水中淖一下或者燉、蒸、煮。
5.睡午覺,自然界有生長收藏,人體有氣機的升降浮沉,晚上是陽氣收斂的時候,若不休息,陽氣不潛入陰氣去修復,便會被消耗,久而久之,形成一種陽虛體質,要想糾正陽虛體質,在此時按時入睡是很關鍵的,最好能睡子午覺。
6.調飲食 ,一日三餐,合理搭配,豆類、大棗、黑木耳等富含鐵的食物能夠促進鐵的吸收,是充足陽氣生發的物質條件, 豆類、芹菜、香菇、大棗、黑木耳含豐富鐵的食品和富含維生素c的蔬菜水果,都是具有養陽作用的食物,此外,刀豆、核桃、慄子、韭菜、辣椒、生薑、大蔥、茴香、桂圓等也是不錯選擇。
7.曬太陽,適量運動,加戶外活動,調動體內陽氣,陽氣具有衛外功能的,要多調動體內陽氣和自然環境多接觸,從而得到增強,最簡單汲取日月精華調動陽氣的方法就是曬太陽,夏季太陽火熱,防止曬傷,小孩子多曬太陽能促進骨骼發育,中老年曬太陽能預防骨質疏鬆。
8.補陽氣,陽虛的人易病腫脹、哮喘、消化不良、腹瀉等,如果血壓正常,可以多食有溫補陽氣作用的食品,核桃、生薑、乾薑、洋蔥、韭菜、辣椒、花椒、胡椒等,不宜過食生冷,少飲綠茶,要多吃甘溫、甘緩的食物,還有板慄、核桃,核桃可以溫腎陽,在進食溫熱性食物的時候,要少吃甚至不吃生冷、性寒的食物和油膩難以消化的東西。
9.有規律,中醫養生保健「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三個重要方面,要注意調整作息規律、節制飲食、控制情緒,因為人體的五臟六腑、形體神志作為一個統一整體,任何一個方面出現問題都可導致失眠,當然也可以引起其他疾病,所以有規律有節制,就能基本保障身體各個方面的健康運行,預防疾病,保健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