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小楷《古詩十九首》,太美了

2020-11-22 騰訊網

今天與大家分享:

陸啟成小楷《古詩十九首》

陸啟成小楷古詩十九首 盧中南題

一、行行重行行:行行重行行,與君生別離。相去萬餘裡,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長,會面安可知?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相去日已遠,衣帶日已緩;浮雲蔽白日,遊子不顧反。思君令人老,歲月忽已晚。棄捐勿復道,努力加餐飯!

二、青青河畔草:青青河畔草,鬱郁園中柳。盈盈樓上女,皎皎當窗牖。娥娥紅粉妝,纖纖出素手。昔為倡家女,今為蕩子婦。蕩子行不歸,空床難獨守。

三、青青陵上柏:青青陵上柏,磊磊澗中石。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鬥酒相娛樂,聊厚不為薄。驅車策駑馬,遊戲宛與洛。洛中何鬱郁,冠帶自相索。

長衢羅夾巷,王侯多第宅。兩宮遙相望,雙闕百餘尺。極宴娛心意,戚戚何所迫。

四、今日良宴會:今日良宴會,歡樂難具陳。彈箏奮逸響,新聲妙入神。令德唱高言,識曲聽其真。齊心同所願,含意俱未申。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飆塵。何不策高足,先據

要路津。無為守窮賤,轗軻長苦辛。

五、西北有高樓:西北有高樓,上與浮雲齊。交疏結綺窗,阿閣三重階。上有弦歌聲,音響一何悲!誰能為此曲,無乃杞梁妻。清商隨風發,中曲正徘徊。一彈再三嘆,慷慨有餘哀。不惜歌者苦,但傷知音稀。願為雙鴻

鵠,奮翅起高飛。

六、涉江採芙蓉:涉江採芙蓉,蘭澤多芳草。採之欲遺誰,所思在遠道。還顧望舊鄉,長路漫浩浩。同心而離居,憂傷以終老。

七、明月皎夜光:明月皎夜光,促織鳴東壁。玉衡指孟冬,眾星何歷歷。白露沾野

草,時節忽復易。秋蟬鳴樹間,玄鳥逝安適。昔我同門友,高舉振六翮。不念攜手好,棄我如遺蹟。南箕北有鬥,牽牛不負軛。良無磐石固,虛名復何益。

八、冉冉孤生竹:冉冉孤生竹,結根泰山阿。與君為新婚,菟絲附女蘿。菟絲生有時,夫婦會有宜。千裡遠結婚,悠悠隔

山陂。思君令人老,軒車來何遲!傷彼蕙蘭花,含英揚光輝。過時而不採,將隨秋草萎。君亮執高節,賤妾亦何為!

九、庭中有奇樹:庭中有奇樹,綠葉發華滋。攀條折其榮,將以遺所思。馨香盈懷袖,路遠莫致之。此物何足貴,但感別經時。

十、迢迢牽牛星: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十一、回車駕言邁:回車駕言邁,悠悠涉長道。四顧何茫茫,東風搖百草。所遇無故物,焉得不速老。盛衰各有時,立

身苦不早。人生非金石,豈能長壽考。奄忽隨物化,榮名以為寶。

十二、東城高且長:東城高且長,逶迤自相屬。迴風動地起,秋草萋已綠。四時更變化,歲暮一何速!晨風懷苦心,蟋蟀傷侷促。蕩滌放情志,何為自結束!燕趙多佳人,美者顏如玉。被服羅裳衣,當戶理清曲。音

響一何悲!弦急知柱促。馳情整巾帶,沉吟聊躑躅。思為雙飛燕,銜泥巢君屋。

十三、驅車上東門:驅車上東門,遙望郭北墓。白楊何蕭蕭,松柏夾廣路。下有陳死人,杳杳即長暮。潛寐黃泉下,千載永不寤。浩浩陰陽移,年命如朝露。人生忽如寄,壽無金石固。萬

歲更相送,賢聖莫能度。服食求神仙,多為藥所誤。不如飲美酒,被服紈與素。

十四、去者日以疏:去者日以疏,生者日已親。出郭門直視,但見丘與墳。古墓犁為田,松柏摧為薪。白楊多悲風,蕭蕭愁殺人。思還故裡閭,欲歸道無因。

十五、生年不滿百:

生年不滿百,常懷千歲憂。晝短苦夜長,何不秉燭遊!為樂當及時,何能待來茲。愚者愛惜費,但為後世嗤。仙人王子喬,難可與等期。

十六、凜凜歲雲暮:凜凜歲雲暮,螻蛄夕鳴悲。涼風率已厲,遊子寒無衣。錦衾遺洛浦,同袍與我違。獨宿累長

夜,夢想見容輝。良人惟古歡,枉駕惠前綏。願得常巧笑,攜手同車歸。既來不須臾,又不處重闈。亮無晨風翼,焉能凌風飛。眄睞以適意,引領遙相希。徙倚懷感傷,垂涕沾雙扉。

十七、孟冬寒氣至:孟冬寒氣至,北風何慘慄。愁多知夜長,仰觀眾星列。三五明月

滿,四五蟾兔缺。客從遠方來,遺我一書札。上言長相思,下言久離別。置書懷袖中,三歲字不滅。一心抱區區,懼君不識察。

十八、客從遠方來:客從遠方來,遺我一端綺。相去萬餘裡,故人心尚爾。文彩雙鴛鴦,裁為合歡被。著以長相思,緣以結不解。以膠投漆中,誰能

別離此。

十九、明月何皎皎:明月何皎皎,照我羅床緯。憂愁不能寐,攬衣起徘徊。客行雖雲樂,不如早旋歸。出戶獨彷徨,愁思當告誰!引領還入房,淚下沾裳衣。

作者簡介

陸啟成

陸啟成,1964年生,廣西容縣人,現供職於河北科技師範學院圖書館。師從著名書法家蕭勞、李鐸、盧中南、劉一聞、巴根汝、梅墨生等。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河北省書法家協會考級委員會委員,啟成書法學校校長,秦皇島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龍美文化/書法理想籤約藝術家。學書從唐四大家入手,後一直以臨習歐陽詢楷書為主,兼習王羲之、米芾書體。通過多年的孜孜以求,終獲率更神髓。其書法,既有歐體的險勁刻厲,又有二王的溫潤妍美,剛健險勁與端莊典雅並存,於緊湊中見疏朗,於嚴謹中見灑脫,逐步形成了「結構秀美,飽滿而又工整,筆調柔韌、穩健、蒼勁有力度」的風格。曾多次獲獎,作品多次在中國美術館、中國畫研究院等展出、收藏,書法作品及文章發表於《書法》、《書法賞評》、《書法報》、《書法導報》、《青少年書法報》、《美術報》等專業報刊。出版有《中國實力派書法家·陸啟成編著歐體技法》、《中國實力派書法家·陸啟成書作集》。

陸啟成更多楷書作品欣賞

對作品感興趣?

長按識別右方二維碼

加經紀人微信

相關焦點

  • 《古詩十九首》中唯一一首七夕詩詞,寫盡了牛郎織女的悽婉愛情!
    《古詩十九首》是由一群無名氏創作的五言詩集,東漢末年,社會動蕩不安。下層文人從仕無門,受盡飄零輾轉之苦 ,《古詩十九首》就在這樣的背景下誕生,表述著他們的境遇和感受。《詩經.小雅.大東》中便已經有牛郎織女的出現,不過是以星的姿態出現在詩歌中,但是隨著社會文化的不斷發展,牛郎織女成了神話故事裡的兩個人物,帶著悽婉的愛情重新走進詩人的筆下,《古詩十九首》中的這首《迢迢牽牛星》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之一。
  • 詩詞鑑賞:《古詩十九首》藝術成就全集鑑賞,詩詞愛好者必讀
    《古詩十九首》經歷了不知多少時間的淘洗,今天讀之,依然清純,動人,這些詩,是中國古代最早的文人五言詩,由南朝蕭統從傳世無名氏《古詩》中選錄十九首編入《文選》而成。這19首詩語言樸素自然,描寫生動真切,具有天然渾成的藝術風格,所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是也。《古詩十九首》深刻地再現了文人在漢末社會思想大轉變時期,追求的幻滅與沉淪,心靈的覺醒與痛苦。
  • 沒有作者名、詩名的《古詩十九首》何以被稱為經典,代代流傳?
    今天要分享的是《古詩十九首》,它是由昭明太子蕭統選錄的十九首不知名的古詩編在一起後,就成了《古詩十九首》,這十九首古詩沒有作者名,甚至沒有詩名,故而每首詩的第一句就作為詩名。雖然這些古詩不知道作者和名字,但是每首詩都成為了經典,廣為傳頌,下面就跟隨小編去看看吧。第一首是《行行重行行》。兩漢:佚名行行重行行,與君生別離。相去萬餘裡,各在天一涯。
  • 四季古詩|冬季古詩18首(上)
    之前有家長私信問我關於孩子背古詩的事情。拋開那些喜歡國學、喜歡古詩詞的孩子不講,只講譜娃。學古詩的基本要領:不能光背要理解。背誦只是從字面意思上記住了這首詩,深層次的理解才是我們應該學習的內容。結合場景。帶孩子旅行的時候,可以和他分享詩句;應季時節,也可以學一些應季的詩。結合實際情景,可以加深對古詩的理解。剛學的時候不要貪多,最好能一周背、默一首。
  • 書薦丨《尋找古詩之美》:212首時光浣洗的古詩詞,200餘幅生趣盎然...
    《尋找古詩之美》傅國湧 主編領讀文化丨天津人民出版社《尋找古詩之美》一共三冊,第一冊60首(全詩注音),適合6-8歲的孩子,第二冊70首,適合8-10歲的孩子,第三冊82首,適合10-12歲的孩子。每首詩都配有活潑可愛,生趣盎然的插畫。插畫師任學林是美術專業出身,專門為這套書畫了二百多幅水墨插圖。他筆下那些與兒童有關的詩意畫,活潑可愛,生趣盎然,與古詩放在一起,不只是插畫,其中又有他自己的奇思妙想,是一個畫家體悟詩人心靈的產物,是心靈與心靈的相互呼應。3. 大浪淘沙,篩選出最適合孩子讀的精華。
  • 小學必背古詩80首:《別董大(其一)》
    歡迎收聽由小馬童書出品的節目《繪本中華故事,水墨古詩,小學必背古詩80首》。今天,咱們來學——《別董大(其一)》。這是唐代著名的邊塞詩人高適的作品。高適,與岑參並稱「高岑」。《繪本中華故事水墨古詩》別董大其一高適
  • 統編版四年級上冊語文《古詩三首》教案+反思
    二、初讀詩歌,整體感知1.齊讀課題,看到題目,你可以知道有關這首詩的哪些信息?(這是作者題寫在廬山西林寺石壁上的一首詩)2.檢查預習,指讀正音。(1)學生自讀古詩,注意平翹舌。(2)學生自由朗讀古詩,糾正字音,讀出古詩的節奏美。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 媽媽為寶寶手繪古詩100首 朋友圈裡暖倒一片(圖)
    在陪伴孩子成長過程中,瀋陽的一位媽媽發現古詩雖然好,但是對於孩子來說,理解古詩很困難。  耗時一年半,邊教孩子讀古詩邊教孩子繪畫,在每首詩旁手繪配圖,還附上讀詩注釋。積累久了,一本精美的手繪古詩的兒童讀物誕生了。這個細心的媽媽,是瀋陽一家企業的文員,「手繪古詩」的誕生源自對寶寶深深的愛。  手繪古詩,朋友圈贊聲一片  「這是一位對孩子相當用心的媽媽,她也樂於分享教育孩子的心得。每繪製一個古詩畫都寫一篇小文章在朋友圈分享。」
  • 兩首古詩寫蠶婦,所表達主題有異曲同工之妙,今天依然有現實意義
    雖然她們的詩詞在一定程度上是遠離普通人生活的,是把普通人的生活置於被看的客體地位的,但是對於這些詩人來說,能把目光投射到普通人的生活,表達出對於社會現實的愛憎之情,已經是相當不容易了今天我們所談到的這兩首古詩,題目都是一樣的,所表達的主題也是一樣的。甚至兩首古詩寫作的手法幾乎也是相同的,都是寫養蠶的婦人,也都是在深刻的描寫社會現實,帶有批判意味。
  • 給孩子做古詩啟蒙,死記硬背可不行,不如試試這套「古詩遊戲書」
    例如古詩中關於景色的描寫數不勝數,家長在引導孩子背誦這類古詩詞時,可以附上相關的風景圖片、特色建築等,讓孩子了解不同城市獨特的風土人情,從而做到想像背誦。這種方式既加強了孩子對古詩的理解,增加了古詩背誦的趣味性;也有助於記憶,可以提高背誦效率;還鍛鍊了孩子的想像能力。2、從興趣開始,不能當任務最怕有些家長逼迫孩子每年學多少、每月學多少。
  • 錢紹隆富順古詩七首
    錢紹隆富順古詩七首   早春試士滇池烽靖洗銀河,橫海樓船盡罷戈。共慶兩階看舞羽,也教百裡振絃歌。冰霜鴻雁驚初定,春暖鶯花喜漸多。重睹太平應獻頌,幾人彩筆映江波。詠興教寺朝來案牘苦糾紛,跨馬城西坐夕曛。
  • 這3首古詩告訴你
    甚至還不乏有抨擊李杜的人,而韓愈這首詩就表達了自己的看法,他大力的讚美李白杜甫。對張籍等那些迂腐文人進行了諷刺挖苦。張籍我們都知道他是杜甫的忠實「粉絲」,一直以來他都是全盤否定李白。韓愈對他這種現象就說「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張籍對李白的那些詆毀之詞,在他眼裡就像是螞蟻企圖去搖撼大樹,實在是太可笑了,也不估量一下自己。韓愈眼裡的李白杜甫都用他們的萬丈光芒照亮了文壇。
  • 迢迢牽牛星這首詩,只是在寫七夕、寫牛郎織女嗎
    恐怕把它們真正擬人化,並賦予這個故事愛情色彩的,可能是《古詩十九首》中的」迢迢牽牛星」。此詩誕生時間,可能是在東漢末期。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這個小選集裡的十九首古詩,選的都是當時文人的五言詩,由南朝的蕭統收錄進《文選》裡,才得以完好地保存下來。遺憾的是,真實的作者已無法考證。當然也有可能是集體修改創作,不便署名。漢朝那個時候的詩歌基本上是樂府詩,它們是配樂而歌,所以詩中疊字較多,有民歌特色,讀起來朗朗上口,韻味悠長。
  • 1200年前的極品小楷,這麼美的字,足以讓後人望塵莫及!
    在中國書法史上,小楷是一種用途比較廣泛的書體,在魏晉時期基本有了獨特的面貌,以鍾繇和王羲之、王獻之為代表,將小楷寫到了一個最高峰,這個時期的小楷蘊藉非常,有著獨特的韻味,這種韻味極富變化,是後世書法家很難企及的一個高度。
  • 四年級下《古詩三首》:想像詩詞描繪的畫面,感受田園生活的美好
    四年級下《古詩三首》:想像詩詞描繪的畫面,感受田園生活的美好一、學習目標結合注釋,理解詩詞大意,抓住關鍵語句,想像詩詞描繪的畫面,感受田園生活的美好,體會作者對田園生活的熱愛之情。二、初讀古詩,掌握生字新詞,積累多音字1.字詞積累宿:住宿 寄宿 風餐露宿徐:徐徐 徐步 清風徐來 籬:籬笆 竹籬茅舍 寄人籬下疏:稀疏 疏忽 志大才疏雜:雜技 夾雜 人多手雜稀:稀疏 稀客 稀少 蜻:蜻蜓 蜓:蜻蜓點水
  • 他是狂草大師,一手小楷《金剛經》卻安靜內斂
    書法臨池 舉報   傅山,傅青主,  書法以行草書為主,  小楷則不多見
  • 中書協書法家吳玉如,小楷《黃庭經》欣賞,筆精墨妙,飄逸遒勁
    學習小楷書法,應該先從大楷或者中楷開始,直接練小楷難度很大。此外大楷中楷只是對間架結構的把握,小楷和中楷大楷相比,發力也不同,對筆控制很微妙,需要極大耐心。我個人就是中楷大楷之後,才發現小楷更得我意,漸而有興趣使我練下去。個人的看法是,靈飛經不是鍾紹京所寫的,只是一種普通的寫經,一開始就拋棄正統的楷書路線,而走寫經的道路,個人不贊同。
  • 孩子學古詩就是為了考好語文?不全對!還有一個科目和古詩有關
    讓孩子學古詩,我們的第一個目的是讓他變得有氣質,在跟人交流時也能顯得有文化,俗話說「腹有詩書氣自華」。另一個目的是讓孩子應付將來的考試,以不變應萬變。很多朋友認為,學古詩不就是為了學好語文嗎?小學古詩詞佔課文總量的30%,初中古詩詞佔到50%,古詩在考試中也佔據了相當大的比重,不只是簡單的古詩默寫,還有詩詞賞析,要有一定的背景知識才能輕鬆應對。
  • ...旨在開展感恩教育-小楷,家書,名大學,書寫,張永亮,于右任,生手...
    21日,在陝西鹹陽師範學院于右任書法學院內,數十名大學生手執毛筆用小楷書寫著家書。自2016年以來,該院256名學生每逢母親節、父親節便用小楷書寫家書一封,如今學院要求學生每月寫一封。該院開展此項活動,旨在開展孝文化感恩教育,還原古代文人部分日常生活形式,為學生營造一個高雅的學習氛圍。  「現在是鍵盤時代,手寫書信已頗為罕見,讓學生用小楷寫家書有著多重考慮。」
  • 文徵明小楷長卷《老子列傳》和《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
    文徵明的小楷書法作品,有不少可以稱得上是長篇巨製。不僅僅是已經介紹過的《落花詩冊》和《盤谷敘》,還有《老子列傳》、《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等等。今天就來說說文徵明的小楷《老子列傳》和《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這兩件是合冊,紙本,現藏於天津市藝術博物館。